基于
学科
竞赛
创新
人才培养
模式
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 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 G );西南科技大学素质类教改(青年发展研究)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 z j g )作者简介:王敏,女,讲师,主要从事工程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等研究与改革工作.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敏,王银玲,阎世梁,陈聪聪(西南科技大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 绵阳 )摘要:从“学科竞赛”的内涵和重要性出发,提出当前学科竞赛培养模式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从关键技术的传承、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一套基于学科竞赛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并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科竞赛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的热情,实现了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和综合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效.关键词:学科竞赛;关键技术;团队建设;创新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 R e s e a r c ho nt h eT r a i n i n gM o d eo f 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B a s e do n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W a n gM i n,W a n gY i n l i n g,Y a nS h i l i a n g,C h e nC o n g c o n g(N a t i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T e a c h i n g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C e n t e r,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M i a n y a n g ,S i c h u a n,C h i n a)A b s t r a c t:S t a r t i n gf r o m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i m p o r t a n c eo f“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t h i sp a p e rp u t s f o r w a r dv a r i o u sp r o b l e m s f a c e db yt h ec u r r e n t t r a i n i n gm o d eo f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 T a k i n gs t u d e n t s a s t h e c e n t e r,t h i s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o f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t e a mb u i l d i n ga n de x p l o r e sas e t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e f f e c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t r a i n i n gm o d eb a s e do n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a n dp r a c t i c i n gt h es t u d e n t c e n t e r e d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t r a i n i n gm o d e,i nw h i c h t e a c h e r s a n ds t u d e n t sp a r t i c i p a t e t o g e t h e r,h a s s t i m u l a t e ds t u d e n t s e n t h u s i a s mf o ra c t i v e l e a r n i n ga n d i n d e p e n d 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r e a l i z e d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r o m o t i o no fs t u d e n t s t h e o r e t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v ep r a c t i c ea b i l i t ya n da c h i e v e dg o o d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a n dp r a c t i c a l r e s u l t s K e y w o r d s:d i s c i p l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k e yt e c h n o l o g i e s;t e a mb u i l d i n g;i n n o v a t i v ep r a c t i c ea b i l i t y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是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竞赛形式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子,创新能力又是促成学生发展的重要法宝,建立共赢的学科竞赛教育模式,在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借助学科竞赛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认知,提高学生对创新的永久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创新意识 .相比于常规教学,学科竞赛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和其与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紧密性,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与重视,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目前,本人和本团队成员已指导各类学生学科竞赛 余年,有丰富的竞赛指导经验,也建立了成体系的学生招募管理办法,按照“师兄制、师姐制”,形成了“传帮带”,团队定期进行总结,已经积累了部分学科竞赛的相关知识、技术资源和实验平台,学校也有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政策,旨在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参与热情.尽管如此,在学科竞赛工作开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课题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动态,立足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一套基于学科竞赛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设置了不同种类和层次的学科竞赛,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获得学科竞赛带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热情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学生自幼形成的应试心理根深蒂固,基本上是有意识地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新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探求未知知识的意识.大学阶段所学知识更具有抽象性,校内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组织活动、个人交际也需花时间去处理,所以很多地方院校的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学到的更多是零碎的解题技巧,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学生理论知识欠缺而创新思维不足.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学科竞赛有畏惧心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由于专业差异,而产生的系统性学习不够,导致学科竞赛完成质量不高竞赛题目一般都是综合性命题,涉及不同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生要完成竞赛任务,必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而大部分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对技术全貌认识不全,专业技能培养无法与其他不同专业技能零距离对接,导致其完成质量不高.技术积累与团队管理持续和继承不够一届学生毕业,将面临学科竞赛“重新洗牌”.低年级参赛学生要遇到“起步难、技术不同”等多方面的挑战,导致团队架构断续,技术积累与团队管理持续和继承不够.具体建设的内容为了确保学科竞赛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实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员协同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以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为例,构建了“分层次、多方位、全学程”的学科竞赛体系,如图所示,将学科竞赛纳入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图“分层次、多方位、全学程”的学科竞赛体系实验室教学与改革围绕以上个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的功能,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设内容.梳理知识点进行教学融入将竞赛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总结出来,融入教学过程中,从点开始,让学生搞清楚、弄明白,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我认同与成就感.逐步增加难度,到学生可以解决一些小课题,树立自信.以社团活动、创客活动、学习小组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还可以定期开展经验分享活动,组织历届获奖学生给低年级学生交流心得与收获,鼓舞士气.先“合”后“分”依据竞赛项目的不同技术方向,将学生分成基础小组,各小组互相学习、共同攻克同一个技术点;再将各基础小组分组、融合,为最终各组搭建较优层次的基础平台.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学习培训、技术分类和分类攻克等训练.通过分组又合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层次渗入到项目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完成与团结协作的工作能力,学生从最开始的只重视竞赛成绩,改变为更在乎培养过程中的个人收获.建立学生“宣传报名实训选拔参赛指导”的可持续进阶管理体系如图所示,学生经过选拔、教师指导实训、参赛后,又作为“小老师”,以传帮低年级学生为主要目的,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行动式学习,在相互作用中获得彼此的共同进步与成长.以此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形成和谐、互助的教育文化,推动学生素质的成长,同时也减小教师的指导压力,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教育局面.图可持续进阶管理体系 实施效果在可持续进阶管理体系下,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实施,不仅改善优化了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还提升了教学质量、升学率和就业率,学校的社会贡献力和社会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大.最重要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坚持努力创新,促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好形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学科竞赛是很好的实践教学案例,它比乏味的教育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加深了其对实践教学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会逐渐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科竞赛中的知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识点加以概括、提炼并渗透到日常实践教学中.同时,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时会拓宽知识和技能等视野,体会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其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改变了他们的学习观念.教学成果显著,竞赛成绩斐然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班已基本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年毕业的三届 名学生,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人去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在科技实践方面,完成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项,授权专利 项,发表学术论文 篇,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项,其中国家级 项.结束语以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为切入点,从关键技术的传承、团队建设等方面建立了基于学科竞赛的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先“合”后“分”的竞赛管理与指导思路.整合了学生专业资源,充分利用了各自学科优势,既有融合又有交叉,为彼此搭建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并加以共享,学生学得更深入、更全面,也学得更踏实、更开心、更心甘情愿,使学生在专业水平与心理素质上均有了大幅提升.构建了“分层次、多方位、全学程”的学科竞赛体系和“宣传报名实训选拔参赛指导”的可持续进阶管理体系,保障了学科竞赛贯通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参考文献吕若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孔祥超以学科竞赛为人才培养模型的构建及运行机理J文教资料,():李宁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李春阳,郑艺,付铁,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孙爱良,王紫婷构建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王满四,郭成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来自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李黎,俞孟君,于敏章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实验室教学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