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泉穴的古今应用规律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120171

大小:1.15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极泉 古今 应用 规律 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作者简介:秦文秀(),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刺治疗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通信作者:许军峰(),女,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刺治疗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极泉穴的古今应用规律研究秦文秀,许军峰,高莹,杜健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摘要目的:通过充分查找古籍及现代文献中对极泉穴的临床应用记载,较为全面地探究极泉穴的古今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古代文献主要以 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中医古代书籍为检索源,现代文献主要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截至 年 月 日)所收录的文献为主,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古今文献中所记载的与极泉穴相关的条文进行查阅、收集,最后建立数据库,将与其相关的主治病证、治疗方法、针具规格、针刺深度、补泻方法、注意事项等录入 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摘录古籍条文 条,纳入条文 条,其中极泉单穴主治病证有 种,配伍主治病证有 种。查阅现代文献 篇,纳入文献 篇,极泉单穴主治病证有 种,配伍主治病证有 种。主治病证多为心系和肢体经络疾病;最常配伍的腧穴为肩?穴和曲池穴;除针刺外,操作多采用灸法和推拿手法;补泻手法以提插泻法居多;针刺深度多为 寸。结论: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籍及现代文献中极泉穴的应用规律,可为临床使用极泉穴提供参考。关键词穴位;极泉;针刺;艾灸;中华医典;文献研究;辨证论治;取穴规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极泉穴出自 针灸甲乙经:“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手少阴脉气所发。”高及甚者谓之极,水之初者谓之泉,其为手少阴心经起始穴,故谓之极泉。针灸大成 记载极泉穴可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呕,烦渴目黄,胁满痛,悲愁不乐”。这基本概括了古代极泉穴治疗的疾病。现代医学指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出极泉穴位于腋窝中央,腋动脉内侧处,主治胸胁痛、心绞痛、上肢麻痹等 。“醒脑开窍”针法由石学敏院士创立 ,是治疗中风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针法,历经几十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治疗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而极泉穴是“醒脑开窍”针法的穴位之一,相比于其他主穴的文献报道,极泉穴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对极泉穴的进一步研究分析能加深学者对该针法的认识和应用。故采用数据挖掘和统计方法对有关极泉穴的古籍及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和相关研究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与方法 文献来源本研究以 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 部中医古籍为古代文献检索源,现代文献主要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主。检索策略古代文献: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以“极泉穴”“极泉”作为检索词,在 中华医典(第 版)收录的中医古籍中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条文,整理归纳并录入数据库。现代文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对 、中已收录,且与极泉穴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所有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截至 年 月 日。纳入标准)极泉穴单穴治疗病证的条文或文献;)极泉穴配伍其他穴位治疗疾病的条文或文献;)采用针刺、艾灸、推拿等方法作用于极泉穴治疗疾病的条文或文献;)关于极泉穴刺灸法和刺激量的条文或文献;)极泉穴治疗疾病的医案或文献;)关于应用极泉穴注意事项的条文或文献;)极泉穴用于预防保健的条文或文献。排除标准)有关极泉穴定位归经的条文或文献;)有关手少阴心经穴位歌诀的条文或文献;)有关极泉穴典故的条文或文献;)有关极泉穴治疗疾病无效的条文或文献。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条文或文献以出处、文献原文、腧穴配伍、单穴、主治病证、刺法、灸法、毫针规格、针刺深度、留针时间、补泻方法、注意事项等为分类依据,依次录入 表格,独立完成并核对,如遇分歧则由第 位研究者协商讨论解决,最终建立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库的规范古代文献中大多腧穴记载的是其简称、别名等,这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腧穴名称与定位 将其规范为国际标准通用的腧穴名 。本文中病证依张伯礼院士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医内科学 进行拆分归类 。对教材中不包含的病证名称以古籍所载病名为准。数据分析采用 软件对古籍及现代文献中记载的极泉穴单穴和配伍应用的主治病证、治疗方法、使用频次、针具规格、针刺深度、补泻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图表制作。结果 极泉穴单穴主治病证分析结果古籍记载极泉穴单穴主治相关条文达 条,主治病证 种,包括心痛、干呕、腹痛、目黄、胁痛、咽干烦渴、郁证、四肢不收、臂肘厥寒。从结果可以看出,极泉穴治疗心系疾病 次,占 ;治疗脾胃系统疾病 次,占 ;治疗肝胆系统疾病 次,占 ;治疗气血津液疾病 次,占 ;治疗肢体经络疾病 次,占 。见表 。表 古籍中极泉穴单穴主治病证分析结果疾病分类病证数(个)频次(次)频率()病证种类(频次)心系疾病 心痛()脾胃系统疾病 干呕()腹痛()肝胆系统疾病 目黄()胁痛()气血津液疾病 咽干烦渴()郁证()肢体经络疾病 四肢不收()臂肘厥寒()现代文献记载极泉穴单穴主治病证相关文献有 篇(占总纳入文献的 ),主治病证大体归为种,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肩周炎()、颈 椎 病()、落 枕()、腋 臭()、癫痫()、杂症()。极泉穴配伍主治病证分析结果古籍中记载极泉穴配伍主治病证相关条文 条,主治病证 种,包括咽干、四肢不收。从结果可以看出,极泉穴配伍治疗气血津液疾病次,占 ;治疗肢体经络疾病次,占 。见表 。表 古籍中极泉穴配伍主治病证分析结果疾病分类病证数(个)频次(次)频率()病证种类(频次)气血津液疾病 咽干()肢体经络疾病 四肢不收(),现代文献中记载极泉穴配伍主治病证相关文献 篇(占总纳入文献 ),主治病证 种,包括臂丛神经损伤()、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肩周炎()、颈椎病()、颈肩 综 合 征()、外 伤 性 臂 丛 神 经 损 伤()、上 肢 麻 木()、尺 神 经 损 伤()、手术麻醉止痛()、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麻痹()、前斜角肌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腋臭()、落枕()、杂症()、胸胁痛()、急症()、癫痫()、失眠()、乳房疾病()、雷 诺 病()、重 症 肌 无 力()。极泉穴配穴及归经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发现,古籍中提及极泉穴的常用配穴有 个,分别为太渊、偏历、太冲、日月、脾俞、天突,此 穴配伍频次各 次,总计 次,各穴与极泉穴配伍频率相同。配伍穴位归经涉及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 条经脉。见表 。表 古籍中极泉穴配穴分析结果序号配穴归经频次(次)频率()太渊手太阴肺经 偏历手阳明大肠经 太冲足厥阴肝经 日月足少阳胆经 脾俞足太阳膀胱经 天突任脉 现代文献中提及使用极泉穴治疗相关疾病的主要配穴有 个,配伍频次总计 次,配伍穴位归经涉及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 阳 明 胃 经()、经 外 奇 穴()。极泉穴配伍主要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其中又以肩?穴和曲池穴配伍频次最高。见表 。极泉穴治疗方法分析结果古籍中记载于极泉穴处施术的方法包括 种,分别为针刺和艾灸。其中针刺法出现频率 ,灸法提及频率达 。见表 。现代文献中提到使用极泉穴治疗疾病时采用普通针刺、电针、火针、穴位注射和推拿手法。其中以普通针刺治疗为主,手法治疗也占据一定比例,但尚未提及单纯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见表 。表 现代文献中极泉穴配穴分析结果序号配穴归经频次(次)频率()肩?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 臂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 手五里手阳明大肠经 阳溪手阳明大肠经 腕骨手太阳小肠经 俞手太阳小肠经 肩贞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 支正手太阳小肠经 天宗手太阳小肠经 秉风手太阳小肠经 中渚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 肩?手少阳三焦经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髀关足阳明胃经 肩前经外奇穴 颈夹脊经外奇穴 表 古籍中极泉穴治疗方法分析结果序号方法频次(次)频率()针刺 艾灸 表 现代文献中极泉穴治疗方法分析结果序号方法频次(次)频率()普通针刺 电针 火针 穴位注射 推拿手法 极泉穴其他应用分析结果有关极泉穴毫针规格、针刺深度、留针时间、行针手法、补泻及注意事项等古籍中并未展开讨论,仅提到“针入三分,灸五壮”,故对于以上内容的探讨主要以纳入的现代文献为主。)毫针规格:占 ;占 ;占 ;占 ;占 ;占 。)针刺深度:多刺入 寸,若采用透刺法,则刺入 寸。)留针时间:多为 。)行针手法:提插手法占 ;捻转手法占 。)补泻:泻法占 ;平补平泻占 。)推拿手法:以弹拨为主;)注意事项:避开腋动脉。讨论经过对古籍数据库的分析和处理,本研究最终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纳入符合标准的条文 条,涉及 部古籍。其中极泉穴单穴主治条文 条,主治病证 种,主要以肢体经络疾病为主。配伍应用条文条,配伍腧穴个,主治咽干及四肢不收。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和艾灸,以艾灸为主。除“针入三分,灸五壮”外,并未提及具体操作。纳入现代文献研究 篇,其中极泉穴单穴主治文献有 篇,主治病证大体归为 种,以心血管疾病和肢体经络疾病为主。配伍主治病证文献 篇,配伍腧穴 个,主治病证 种,以肢体经络疾病为主。治疗方法包括普通针刺、电针、火针、穴位注射和手法,以普通针刺为主。毫针规格以 居多,刺入 寸,提插为主,泻法使用频次较高,达 以上,手法以弹拨为主,留针 。古代医籍与现代文献中记载的极泉穴相关内容有相同点:)主治规律均以近治作用为主,同时也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均以治疗心血管及肢体经络疾病为主。不同点:)古籍中极泉穴治疗疾病的范围较现代广泛,有关条文记载极泉穴可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呕,烦渴目黄,胁满痛,悲愁不乐”等多种疾病,而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腹痛、悲忧等病证在与极泉穴相关的现代文献中并未提及;)古籍中采用极泉穴治疗疾病多用灸法,而现代考虑其腧穴位置特殊,艾灸操作不便等原因多采用针刺或手法治疗;)古籍中对极泉穴的记载着重于穴位定位、归经和主治方面,而现代文献除上述内容,还对极泉穴的操作方法、针具选择、留针时间、补泻、手法、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的阐述,使极泉穴的应用更加系统规范。极泉穴的现代操作中泻法之所以占如此高的比例,首要原因是该穴目前多用于治疗肢体功能障碍,尤以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如痉挛性瘫痪为主。这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肢“挎篮”状态。根据中医理论,难经二十九难 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言:“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有“极泉治四肢不收”。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上肢屈曲,下肢伸展的痉挛模式是由于阴急阳缓所造成的,故在治疗上应以泻阴补阳为法 。极泉穴位于上肢内侧且属手少阴心经,泻心阴起始之穴以缓解挛急,改善上肢痉挛状态,故极泉穴治疗中风的相关操作和应用以泻法为主。石院士在“醒脑开窍”针法操作中也明确提出偏瘫早期强刺激极泉穴,目的是激发上肢屈肌经气,促使上肢肌肉主动运动,恢复机体的肌力,手法要重,肢体抽动 次为度。阴急阳缓期则以增强拮抗肌肌力为主,施以行针手法,以手指背伸 次为度,增强伸肌的肌力,通达阳经经气,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后期平衡状态建立,主要目标是维持阴阳平衡,刺激强度宜小,出现针感即可 。醒脑开窍针法在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改变脑功能等方面作用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提高了中风的康复率 。对中风后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均取得良好疗效 。所以在中风的治疗中需要仔细体会和学习该针法的应用,重视极泉穴的分期治疗和操作手法。极泉穴之所以在治疗上肢及颈肩部疾患中有如此高的使用频率,与其解剖位置密切相关。极泉穴位于腋窝,腋窝有动脉、静脉及神经走行,臂丛神经在腋窝内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后束;正中神经由内侧束和外侧束的内外两根合成,支配了大部分的前臂屈肌和手肌外侧大部分;尺神经发自内侧束,支配了前臂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及手肌内侧大部分;桡神经发自后束,支配臂部肱三头肌和肱桡肌、前臂所有伸肌。治疗时以不同深度和不同方向刺激极泉穴,产生麻胀感或放电感,从而达到刺激正中神经、尺神经或桡神经的作用,间接作用于上肢肌肉,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极泉穴处皮肤有丰富的感受器分布,皮下组织松散,内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腋腔则是由胸廓与臂部之间的肌肉组成的腔隙,是臂丛、腋动脉、腋静脉的路径。针刺极泉穴由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腋腔。有研究证实了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调节是实现针灸作用的基本路径 ,这也就说明了针刺极泉穴时,针感明显且收效较好的原因。有学者本着取穴安全、有效、简便,依据“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提出使用“下极泉”(位于上臂内侧,极泉穴下 寸,肱二头肌内侧沟中)代替极泉穴进行临床病证治疗 。研究表明针刺下极泉的目的是疏通上肢经气,即泻极泉所在部位阴经和筋经的经气,同时激发极泉深层上肢阳经或筋经的经气而达到疏通上肢经气而调和阴阳的作用 ,这与醒脑开窍针法中所述一致。除下极泉外,检索过程中也有对于前极泉和后极泉的描述,腋横纹前侧端直下 寸为前极泉(肱二头肌外侧沟中),从肌腹后、下缘该穴进针同样可从阴引阳。腋横纹后侧端直下 寸为后极泉(肱二头肌内侧沟中),从 ,肌腹前、上缘处进针亦可从阳引阴 。经整理分析,有 篇明确记录下极泉的文献,其中提到下极泉治疗肩周炎 次,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 次,治疗正中神经损伤和手指麻木各提到 次,其中针刺使用 次,温针灸使用 次。李兴 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配合针刺“下极泉”穴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提出“下极泉”穴具有调神导气,通经活络,舒筋利节的功效。慕容志苗和牛红月 经临床试验得出芒针透刺下极泉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武连仲教授也多次使用下极泉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颇佳 。从文献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下极泉、前极泉还是后极泉,治疗的疾病与极泉穴所治疾病大同小异,仅是进针位置不同而已。在本次检索文献中,有 处提及极泉穴可预防保健,延年益寿,如马淑然和杨莉莎 提出,常人平日可取坐位,右手拇指从极泉穴开始沿着心经循行路线依次推至少冲,再从少冲穴开始反向推至极泉穴,如此往返 次,可以疏通心经气血,去除心经痰瘀。渝文 提出按压极泉穴是古中医保健秘法之一。吴耀持 认为挠胳肢窝可养护心肺,避其邪气,强健体魄。张继增 也提出常按压腋窝可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等。有关极泉穴预防疾病,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说法甚多,此处不一一枚举。此外,无论是手法弹拨还是利用其他方式刺激极泉穴,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危重急症中均有显著疗效,亦应引起重视和应用。但本文仍存在 个问题:)仅以 中华医典(第 版)收录的 部中医古籍和 、等进行数据检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所以在今后的文献整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极泉穴当灸不当灸?若能灸具体应如何操作?疗效如何?)取上极泉、下极泉以及前极泉与极泉穴治疗效果是否完全相同?)古代文献多是对极泉穴的定位和主治疾病进行阐述,涵盖疾病的种类虽然丰富,但对治疗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腹痛、悲忧等病证的疗效尚未阐明或被证实,因此,极泉穴治疗这些病证的具体疗效还有待于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也有望成为极泉穴的下一个研究方向。利益冲突声明:无。参考文献 傅勤慧,陶琳 极泉穴:腋窝里的“强心穴”中医健康养生,():张旭龙,王明威,谢西梅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腧穴名称与定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张伯礼,吴勉华编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艺璇,李翠娟,孙理军,等 浅谈经筋理论及其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中医药,():雷云,陈荷光,高原,等 浅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之理 光明中医,():颜纯淳,张永臣,毛逸斐,等 黄帝内经 毫针刺法基本体系探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李平平,周鸿飞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体针选穴规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胡俊霞 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运动障碍的疗效评价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郭海燕,韩艾 极泉治疗中风肢体瘫痪浅析 针灸临床杂志,():杜蓉,张春红,张新亚“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杨志新,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临床医生,():朱振林,郭永明,阎丽娟 浅谈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不同阶段极泉穴的针刺方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李珍珍,张瑛 针刺极泉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范江俊,高淑红,武连仲 武连仲教授妙用“下极泉”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经验 针灸临床杂志,():徐彦龙,杜元灏,武连仲,等 从理论角度看醒脑开窍法取穴及针刺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解越,武连仲,李军 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 中国针灸,():李兴 针刺“下极泉”穴对偏瘫后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慕容志苗,牛红月 芒针透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例 中国针灸,():吴芬芬,武连仲,孟智宏 武连仲教授妙用“下极泉”治疗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灸临床杂志,():米淑琦,武连仲,高 武连仲中风十辨学术思想浅析 新中医,():马淑然,杨莉莎 漫谈手少阴心经的保健与调养 十二经脉与养生保健系列之五 生命世界,():渝文 八虚养生:古中医保健秘法 现代养生,():吴耀持 挠胳肢窝可养护心肺 中华养生保健,():张继增 常按腋窝能治病 小康生活,():(收稿本文编辑:张雄杰)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