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
社会
背景
推进
职业教育
质量
发展
路径
研究
第2 3卷 第2期江 苏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V o l.2 3.22 0 2 3年6月J O U R N A LO FJ I A N G S UV O C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T E C H N O L O G YJ u n.2 0 2 3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张衡宇(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2 2 1 1 1 6)摘 要:立足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徐州建设技能型社会及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及政策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相关经验,提出推进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及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关键词:技能型社会;徐州职业教育;路径;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7 1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 5 3 5 5 0(2 0 2 3)0 2 0 0 5 5 0 5R e s e a r c h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a t ho fh i g hq u a l i t y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s k i l l-b a s e ds o c i e t yZHANG H e n g y u(J i a ngs u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T e c h n o l og y,X u z h o u,J i a ngs u2 2 1 1 1 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b u i l d i n gas k i l l e ds o c i e t y i no u r c o u n t r y,t h i s s t u d ys p e c i f-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p r o b l e m so fb u i l d i n gas k i l l e ds o c i e t y i nX u z h o ua n dp r o-m o t i n gt h eh i g h-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b ys t u d y i n ga s e r i e so f s y s t e m s a n dp o l i c i e s f o r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m o d e r n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t h eh i g h-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t h ec o u n t r y,a n dd r a w i n go nt h e r e l e v a n t e x-p e r i e n c eo f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d e v e l o p e dr e g i o n s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t op r o p o s et h e i m p l e-m e n t a t i o np a t h f o r p r o m o t i n g t h eh i g h-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X u z h o ua n dt h ep o l i c ym e c h a n i s mf o rb u i l d i n gas k i l l s-b a s e ds o c i e t y.K e yw o r d s:s k i l l-b a s e ds o c i e t y;X u z h o u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p a t h;h i g-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收稿日期:2 0 2 2 0 6 1 5基金项目: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技能型社会背景 下 职 业 教 育 社 会 认 同 提 升 策 略 与 路 径 研 究(Z Y B 5 8 5);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管理类项目:技能 型 社 会 建 设 背 景 下 职 业 教 育 吸 引 力 研 究(J YA 3 2 0 2 7)作者简介:张衡宇,男,江苏赣榆人,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Em a i l:1 2 7 2 8 4 8 6 2 2q q.c o m 2 0 2 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 0 2 1年1 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 0 3 5年,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技能型社会”教育和社会革新理念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时期提出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其建设目标是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5 6 江 苏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2 3卷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技能型社会关涉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的文化和价值重构,从教育的功能和要求来看,技能型社会的实现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构建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及使用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机制和路径。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确立中国自信、树立中国样板的支撑点。当前职业教育既面临“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处于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大有空间”的关键节点上。职业教育面临“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主要是因为,在全面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时期,职业教育扮演着越重要的角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任务、重要使命和重大职责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大众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的重大职责,总结概括即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面对“大有空间”的现实差距,主要是因为,在国家层面上,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畅,制度完善和体系构建还有很大空间;在社会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偏见依然存在,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仍然有待提高,改善职业教育外部环境还有较大空间;在地方层面上,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自觉性不足,培养地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在学校层面上,部分职业学校同企业、产业结合不紧密,专业设置雷同,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空间。2 徐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还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期,国家发改委赋予徐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多重战略机遇和政策利好交织叠加,徐州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近年来,徐州市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搭建职校生多元化成长路径、加强普职融通,着力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大工程,持续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目前,徐州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 1所,在校生1 5.3 5万人。2所高 职院校进入 国家“双 高计划”,5所学校创建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公办职业学校全部进入省优质学校行列,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2 0 2 1年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当前徐州市正按照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目标要求,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虽然近年来徐州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从建设技能型社会和更好服务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徐州职业教育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一是硬实力不强。徐州除几所省属高职院校外,市属中高职院校数、学生数占有相当大比重。相较于苏南发达城市生均办学资源投入量和占有量低,师资总体水平不高,影响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达成。二是软实力不够。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不突出,部分职业院校为了片面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简单地把职业教育和升学教育画等号,没有专注于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有些院校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校技术服务贡献不强,导致作为利益相关方的行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加入学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厚度亟待加强。三是吸引力不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定位和评价仍然存在倾向于追求知识型、研究型的培养教育,对“技能”二字还存在歧视或轻视现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仍属无奈之举,导致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不高,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对加快推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如何改变和扭转第2期张衡宇: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5 7 徐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而增强徐州产业高端人才供给,服务徐州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徐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岗位的吸引力不足是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就业体系面临的严峻问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不高,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基础不稳。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构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作为教育类型应具备彰显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构仍须加强和巩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目标与方向,是对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深入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推进徐州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将对徐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1 有利于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近些年,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爬坡过坎进程中。这一时期,徐州不仅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徐州地区劳动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仍有大量的无技术、低技术劳动者存量,也存在因产业升级造成的劳动者职业能力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当前徐州市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致使产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企业对技术含量更高的用工需求非常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徐州产业转型升级。3.2 有利于巩固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于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和省域发展中的定位,2 0 2 1年1 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培育发展装备与智能制造业的产业规划”,迫切要求徐州需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三个对接,即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接、产业结构和专业(群)设置对接、企业规划和学校规划对接,打造产教融合的试点样板、未来发展的人才高地。当前,徐州正大力推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任务,加速推进徐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进度,抢占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先发优势,打造辐射苏鲁豫皖的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有利于巩固与提升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地位。3.3 有利于满足徐州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需求的期待长期以来,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性差异,苏南苏北教育资源分布较为不均,徐州作为苏北人口大市,与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相比,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供给明显偏低。在教育部、江苏省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政策背景下,徐州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构建江苏省区域协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徐州人民群众对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期待。4 推进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举措针对徐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教育领域自身的不足,也与没有更好平衡、协调、统筹国家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学生个体这三者需求有关。推进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借鉴部省共建苏锡常职教高地的政策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政校行企协同、产教融合、校企结队、校校联建,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教体系,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强市更加融合、与区域中心更加贴合、与人民福祉更加契合。4.1 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区域内职教资源1)研制建设技能型社会相关政策。2 0 1 6年,徐州市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2 0 1 9年印发 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 职 业 教 育 高 质 量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 0 2 02 0 2 2),这两个文件对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进作用。结合职教2 0条和现代职教2 2条,建议研制“徐州市技能型社会建设方案”,确立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确定县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确立技术技能培养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彻始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财政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确定技术技能人才“学在徐州”“留在徐州”的求学及就业创业的优厚政策。2)建立结对共建的社会化运作机制。政府牵线搭桥,通过建立完善徐州职业教育联席会制度,发挥徐州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等平台的作用,组织“校”“企”供需见面等形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5 8 江 苏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2 3卷合作;教育系统、人社系统、工会等形成合力,全市范围内组织准员工订制和职后继续教育;中高院校合作,持续做好技术技能人才接续培养,保证足够多的人员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设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金,鼓励地域相邻或专业相近院校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建立人才培养成本分摊制度,用工企业、共享院校等获利方,应当分摊必要的人才培养和资源使用成本;支持鼓励职业院校申报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4.2 加快职业标准建设,实施彭城工匠培养工程1)分类规划职业院校的发展。“标准”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健全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统计、市场预测、供求信息发布制度。以专业群为单元,对全市职业院校作归纳梳理,同样以企业种群为单元,对全市人才需求作出预测。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全市职业院校办学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与行业、企业对人才“需”的适配度,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及时提供紧缺人才的供给。2)分层设计职业院校的发展。继续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重点建设一批市级高水平职业院校。支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参与“双优”学校遴选。协同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打破普高与中职学生学籍枷锁,建立普高与中职学分互认互换制度,打通普高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传统壁垒。探索 中 职 与 高 职、高 职 与 职 教 本 科“3+3”“4+0”贯通式培养。通过职普融通、长学制培养等方式,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认同感和乐业敬业意识,以此类群体为依托,培养彭城工匠。促使应用型本科向职教本科转型发展,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双高”专业群建设院校和“双高”建设院校试行试办本科专业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实施卓越工程师委托/定向培养项目,尽可能为区域行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4.3 加快产教融合,激发校企创新活力1)鼓励支持各级各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细化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门政策,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调减企业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推动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和中大型民营企业先行先试,转型升级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和学校联起手共同办专业(群)、产业学院和二级学院,尝试推动职业教育进行股份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园),推动区域内形成兼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努力覆盖我市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探索各相关方以产业链、资产链、人才链等为纽带实施实体化运作。2)规范职业院校坚定走“类型”发展道路。指导各类职业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办学,为学生提供适应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通过专业认证等手段,能够解决办学导向的问题。解决职教毕业生愿意从事职业劳动的问题,更多的可能在于学校外部引导激励,可借鉴有些城市有效的做法。比如,在技术技能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突出贡献度的领军人才可以在一些联系企业和群众密切的群团组织中兼职挂职,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也可按照组织程序推选此类领军人物参加各级各类代表会议,为职业技能群体发声;引导企业按规定按程序创立设置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激励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在项目、资金、场地、设备、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等。4.4 依据主导产业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推进校企协同育人1)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调整机制。依据社会需求、市场要求和产业规划,以产业为集群全面设立各行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集聚作用,根据产业走向和行业发展方向,聚焦人才需求结构,适时编发各行各业人才需求情况预测报告,根据学校、专业(群)分类定期编发不同行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质量分析报告,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掌握精准数据,使专业(群)发展和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群)的设立、预警与退出等。2)优化政校行企内外部交流融通。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及各职业院校要梳理总结产教合作的成功经验,建立对话机制、搭建对话平台、提升对话频次,通过对话将职业教育发展各方利益相关者融入共同发展中来。行业企业全方位地加入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共同往更好方向发展,达到多元协同育人目标。通过对话,政府解读政策、行业企业分享生产活动现场的先进技术、职业院校阐释最新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不足、展望未来,凝心聚力提升各行业技术技第2期张衡宇: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5 9 能人才质量。3)深化校企合作指导与监督。对掌握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的中大型企业,提升吸引力,引导其广泛参与到职业院校发展和各方面建设上来,如根据企业需求定制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试验实训课程、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互聘、建设教学资源库等。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制定发布校企合作共建项目,挂牌授权认证实习基地、实训场所,各行业指导委员会对项目的建设和基地场所的运行等实行动态的监督和适时的抽检复核。糅合政校行企的政策、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蹚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路径,打造系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项目。4)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广泛建立一批能够将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产业与专业密切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在部分企业和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扶植培育一批“教育型企业”和“生产型院校”,适时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学习平台。促进部分企业和职业院校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指导试验、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增强科研攻坚能力,让理论内容更接地气,引导校企双方制定互聘互认制度,帮助双 方各取所 需、共同发展。5 结语在徐州市大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做支撑。在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徐州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必须推动职业教育主动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支撑,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1 李玉静.技能型社会:价值意涵与推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4 2(1 6):1.2 李梦卿,余静.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2 4):51 1,2 5.3 石伟平.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 建设技能型社会J.职教通讯,2 0 2 1,3 6(5):1 2.4 刘立新,周凤华.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9.5 石伟平.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助推技能社会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0 2 1(5):4 2 4 4.6 薛素君.浅析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1,2 0(2):8 7 8 9.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国 人力 资源 社 会保 障,2 0 2 1(1 1):4.8 李春侠.农副产品新媒体营销之“走村直播”策略初探:以徐州市为例J.知识经济,2 0 2 1(6):5 2 5 3.9 交汇点.徐州:让职业教育成为中心城市的硬核实力E B/O L.(2 0 2 10 60 9)2 0 2 21 01 1。h t t p s:j n e w s.x h b y.n e t/v 3/w a p a r t i c l e s/6 4/z I J A o X o S K U n 3 P g N g/1.1 0 程美,欧阳波仪.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 0 2 1,3 2(3):8 3 8 6.1 1 尚川川.智能制造专业“标准引领、资源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 0 2 1(1 2):3 4 3 5.(责任编辑:梁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