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家校共育
一致性
三维
思考
89EDUCATION TODAYJuly/August 2023今日教育家校共育“一致性”的三维思考文 余 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他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2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必要。但在目前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家校合作少,而且存在诸多矛盾,甚至有时出现校园“家闹”现象,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家长无法面对教师的尴尬局面,其最终结果是学生休学、转学或辍学等。结合当前我国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实际,笔者认为家校合作存在不和谐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家校在教育理念、教育重心、教育行动上没有达到完全一致性。本文以家校“教育一致性”为问题导向,谈谈家校合作一致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仅供方家指正。一、“教育一致性”的内涵“教育一致性”作为一个概念,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教育过程中使用频率均较高,但其内涵并不确切。有的把“教育一致性”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有的认为是一种德育的规范,如教师对待学生要态度一致、言行一致等;还有的认为是教育主体的一致,如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协调一90前沿致。”总体上看,“教育一致性”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比较多样,但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其逻辑结构和内涵定义存在一定的缺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根本性质和特征,即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一致性高度聚合的社会现象。广义上讲,一致性并非只是教育的原则,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总体策略和依据。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世界前景是不确定的,这是总体背景,所以需要确立一致性作为一种整理人类自己的世界、生活及其意义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遵循事物长期归纳总结出来的一致性原则。因此,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从主观和实践上讲,首先就是要以一致性原则为依据和准则。因此,笔者认为家校合作的教育一致性,不是单一的具体指哪一个方面,而是集家校教育共同体于一身的内在逻辑、教育原则和具体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只有认清了家校教育一致性的内涵,我们才能契合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二、家校“教育一致性”三个维度的思考家校合作是一个有着巨大前景的教育改革领域,一定意义上讲,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获得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机。3要真正让家校合作成为“最完美的教育”,就要处理好家校“教育一致性”三个维度关系。(一)平等关系:家校“教育一致性”的基础对学生而言,家校关系是一种自然产生联结的社会性纽带关系。学校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教育机构,家长则朴素地期待自己孩子成人成才。基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致目标,家校双方需建立平等关系,为学生成长而共同努力。然而,时下的家校之间常有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出现,难以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理想状态。这种家校关系的失衡,就如孩童常常玩耍的跷跷板一样,总是呈现出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一般来说,家校之间的活动有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帮助家长提升育儿知识和能力,即我们耳熟能详的“家庭教育指导”或“家长教育”;也有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或意见,如“家长委员会”等。如果让学校在“家长教育”和“家长参与”中做选择,其天平往往倾向于开展“家长教育”,其中的逻辑是专业主义。学校站在专业角度看待家长,认为家长对学校教育缺乏参与的知识和能力,不愿让“既不懂又不会”的非专业家长走进MIRROR91EDUCATION TODAYJuly/August 2023今日教育学校“找麻烦”;同时,学校也认为一些家长养育孩子的观念跟不上时代,急需外部的教育指导和支持,所以会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传授教育理念和方法。如果让家长做选择,家长应倾向于“家长参与”,其逻辑思维是“我是纳税人”“孩子是我的”,自己有权知道孩子在学校是如何接受教育的。但碍于孩子受教育于学校,只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表面接受现状,内心充满怨言。斯宾诺莎说,逻辑是思想的道德。不讲逻辑要么就是头脑有问题,要么就是思想缺德。形式逻辑的三定律表明人类思想领域内的一致性规则,没有这个规则,就无法有效思考,思想也无法流通和传播。对教育而言,这一点更为重要。家校合作目的就在于从变动不居、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的家校矛盾中,寻找出相对一致或统一的共性,以实现培养孩子可能性并促成培养效益最大化。在此逻辑关系下,家校之间应保持一种平等关系,学校要注重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主导权。在孩子成长成才道路上,家校双方都应向前多迈一步。如家长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按照规律教育指导孩子学习和生活;家校在矛盾面前都要主动退让一步,思考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相互指责和推诿。只有站在教育平等的关系上,家校双方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和应有的作用。(二)学生中心:家校“教育一致性”的纽带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学者陈家麟指出,家校合作应遵循“把单纯从学校出发,要求家长配合转变为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原则,而现在许多学校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却偏离了这一原则,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减少家校纠纷的途径,或看作是学校评优的项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校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对家校合作效果感受最深的人是学生。家校合作成功,学生是受益人;家校合作不成功,学生是受害者。因为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老师有时会滥用自己的权利,向学生家长告状或分配工作,家长就会责备学生,学生因此怨恨学校或老师,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家校合作不仅是学校与家长的合作,也应该是学校与学生的合作、家长与子女的合作,是学校、学生、家长三者的共同合作。共同合作的一切应该围绕学生,围绕学生的一切,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完美合作,才能达成真正的教育一致性。(三)有效沟通:家校“教育一致性”的路径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合作实践中,学校忽视家长的反馈与家长资源的开发,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交流,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网络平台成为作业发送平台家校共育要建立起真正的家校合作观,要把握家校合作的真正内涵。家校共育的根本是资源的强化利用过程,家校共育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家庭资源和学校教育的学校资源互为补充、互为作用,把学生的成人成才作为衡量的关键依据,围绕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在资源共享下达成家校共育的路径一致性。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体,要发挥主体导向作用,开展各类围绕学生成长的校园开放日或者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活动中突出家校合作的内容,让学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拉近距离,提升家校合作质量。家长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力量,要主动把孩子在家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影响教育教学的家庭情况,如实与学校、老师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有效的家校沟通、恰当的家校共育活动,才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校共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显著价值,学校教育是共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共育的“大本营”,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一项崭新的课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思考和研究。参考文献:12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26,397.3 山 子.谈 谈 教 育 一 致 性 原 则 J .班主任,2011(12):5.作者系运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