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行为
改善
四二一
教师
培训
评价
模式
探索
实践
21 教学与科研2023年8月(中)本刊特稿一、背景与问题2010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师在职培训实践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拉开序幕。十年实践证明,“国培计划”为提升教师,特别是为提升中西部和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中西部教育发展和整个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为精准扶贫事业做出了独特贡献,成为“通过国家级教师培训,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减贫事业”的一个独特经验样本。二、理念与问题解决(一)理念依据与升华1.浇根式与改善型教师培训理念。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国培计划”中,探索出了“浇根式改善型教师培训”,其理念是:培训像树根一样扎下去,学员像太阳一样升起来。通过“三阶段七环节”实现浇教育思想之根、浇师德修养之根、浇学科文化之根、浇人文情怀之根;重塑教师专业精神、丰实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改善教师专业行为。在改善知觉阶段寻找问题,弄清需求,确定主题;让沉浸到培训“场”中去观察、去体悟;在观课、听报告、参与讨论实现“弃旧”。在改善意志阶段反思当下,链接源头,对话理论,对话大师,撕开伪装的面具,积极参与到探究中去,卸下曾经有的重负,体验到合作、探究、讨论的乐趣,从最深层的源泉出发,让内在的知觉自然涌现出来。在改善行为阶段逐渐生成新我,对所学所获进行“结晶”,尝试实践,建立“原型”,最终“制度化”,达到持续改善教学行为的培训目标。2.“四二一”培训评价与跟训设计。以参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持续改善为价值取向是我们的教师培训评价理念。我们不仅注重培训的过程评价,还重视参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持续改善评价与后续跟踪培训,设计并实施了“四说两看一发现”的“四二一”培训评价与跟训模式,即:一个培训项目结束半年以后,培训团队深入学员所在地,采取参训教师本人说、学生说、同事说、领导说的方式考察教师训后的发展变化;看参训教师课堂教学、看参训教师参加或组织校本研修,观察教师训后的示范辐射与学习研究行为改善状况;在对话与观察中发现参训教师的变化和新问题、困惑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指导,为参训教师专业成长持续助力。(二)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1.任务长效驱动。根据调研得到的需求和该项目的培训目标确定培训任务,激活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长效任务驱动参训教师的学习认真度与积极参与度。当培训班学员确定后,再次调研,了解需求,布置参加培训期间的个体任务、小组任务等,这也是主要的培训资源,从师德修养、专业情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实践等 6 个模块确定学习专题。培训中,不仅有讲座、研讨、BBS课程,更有伴训、辩训、赛训等让每个学员“动起来”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半年左右,即进行“行为改善性评价”,组织专家组到学员所在学校对 6 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行好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最后一公里”。2.研修团队建设。建立工作坊,实施工作坊研修。工作坊负责组织返岗实践中的研讨活动、问题收集、集中地点的选择、联系团队专家答疑解惑等事项。工作坊建立的原则:一是区域集中原则,把地域相近的县区学员组建为一个工作坊,因硬件、学情、师资、文化等方面的相似与接近有利于开展交流与研讨工作;二是引领示范原则,主城区学员分散到以县区建立的各片工作坊中,利用所在主城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三是竞争促进原则,在实践课程中以工作坊为单位开展评比及展示等,引入竞争机制,有效激发集体观念与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同伴间的良性互动与促进。3.评价与跟训的实施。在评价与跟训中,按照“四说两看一发现”安排展示课、教研组评课议课、四类人基于行为改善的“四二一”教师培训评价与跟训模式探索与实践谢祥金 朱福荣 贺晓霞 刘 玫(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0700)摘 要 “国培计划”十年发展经历了“建章立制规范实施、重心下移服务学校和分层分类精准实施”三大阶段。其间,各地创造了不少教师培训经验,如“送教下乡培训”的“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培训模式。也反思了培训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怎样做对教师教学行为持续改善的培训?如何通过评价杠杆催化参培教师的培训的效能?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关键词 教师培养;评价模式;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21(2023)23-0021-02 22 教学与科研2023年8月(中)本刊特稿员交流座谈,以及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分别从领导、同事、学生方面反馈学员训后变化。同时,也根据所在片区的学员的需求和承办学校的需求补充设计培训课程,不仅让参训教师继续享受培训,同时,放大培训效益,辐射培训成果。三、经验与创新(一)评价与跟训增强了培训实效性评价与跟训给了学员持续的动力,倒逼学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培训机构对培训目标、内容、评价设计的一致性,让参培教师学得认真,用得积极,一人参训,众人受益。改变了学校与教师对培训的误解。如一位学校领导说:伍老师培训回来后,工作主动性增强了,教学研究找到了方向,带领组内老师们一起开展“双主共学卓越课堂建设”校本研修,效果很好,学校因此委以重任。这样的培训,让学校赚啦,这样的培训我们积极支持,多争取名额(二)评价与跟训让培训立体全息评价与跟训作为培训的延伸与补充,从时空角度,把扁平的培训变成了有空间的多维立体全息培训,变成了多视角有温度、有感知、有激情的欣然培训。这样的培训不是一个教师在参与,有学科组的教师参与,有年级组的跨学科教师参与,有自己的学生参与,有学校领导参与并支持的深度培训,同事、领导、学生、参训的伙伴的深度卷入,成就了有温度的深度全息培训体。实现了教师对知识结构、学习组织、育人能力、合作系统的有效改善。四、思考与展望第一,分析学员学情,科学制定方案,是培训有好效果的基础。每个培训项目,学员的区域、年龄、学历等决定培训的主题方向和专题的确立,没有好的主题与相应专题,就没有好的培训效果。第二,明确真实需求,细化课程内容,是培训产生好效能的关键。问卷、个别访谈、教学诊断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明确学员的真实需求,完善培训方案,细化培训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员的需求,才能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第三,注重实践课程,提升实战能力,是培训效应充分彰显的催化剂。教师培训一定要践行“做的哲学”,一定要明白是通过“有限的培训催生学员无限的生长”。理论知识不通过实践达不到深刻理解,不会实践就不能形成“战斗力”,精心设计实践课程才能将培训效应得以发挥。第四,延长培训周期,做好跟踪指导,是教师持续改善的凝固剂。一次集中培训时间过长,教师会疲惫,做好分期培训与训后返岗跟训,方能显出培训的长效性。五、案例实践情况“四二一”评价与跟训在 2017 年市培计划“重庆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坊培训”班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效果,受到来自参训学员、学校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肯定:教师成长明显,回校后示范带动性强。如老少边穷县城口中学伍贤昭老师,教研组同事给予的评价是:“伍老师回来后像海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洋气的新东西,他用他学到的双主共学卓越课堂观察量表,带领我们开展了不一样的校本研修,很有用!”学生的评价是:“老师回来后课堂变得有趣和生动多了,带领我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2018 年国培计划重庆市初中物理特岗教师培训班进行了再次实践探索,效果良好,特别是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如城口县巴山初级中学的李宏亮老师主动要求与云阳中学老师同课异构展示,从培训初期的缩手缩脚、腼腆害羞,到回访展示时的阳光自信与对课堂把控的游刃有余,实现了惊人的蜕变。当地教科所的领导全程参与评价与跟训,兴奋地说:“我要给城口县教研员打电话,告诉他出了一个好苗子,好好培养。”实践证明,“四二一”评价与跟训模式值得推广,目前,我们正在深化“四二一”评价与跟训模式,对学员进行训后第三年的深度跟踪。2019 年,已被教育部“国培计划”青年教师助力培训指南作为“训后改善评价”的主要评价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朱福荣.浇根式改善型教师培训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2 刘庆昌.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7).3 张招存.论成人学习理论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7).4 朱福荣.送教下乡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