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格政策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pdf
下载文档

ID:3117972

大小:1.09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价格政策 推进 共同富裕 内在 机理 实现 路径
年第 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 期:价格政策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王新城(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科研处,河北 唐山)摘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维度高度契合。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应是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轮驱动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创造性作用,不断“做大蛋糕”;发挥政府分配的公平性功能,公平地“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分配的公正性,更好地“分享蛋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以价格政策为全新的研究视角,深度挖掘价格政策与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从整体上建构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关键词:共同富裕;价格政策;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社会;内在机理;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一、文献综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从研究成果看,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科技创新论。有学者从向善主体、分配方式、分配结果三个维度分析,认为科技向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动力,在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财税支持论。有学者从优化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深化税制改革三个层面,提出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也有学者基于国民收入循环框架分析,提出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经济效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三是金融助力论。有学者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分析,认为政策性金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着先锋主力作用,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四是教育推动论。有学者从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入手,认为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路径。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能为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文化支撑、产业支撑和辐射支撑。综上,国内学界关于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价格政策的角度开展研究的较少,即使有,也存在“三重三轻”:重于具体研究,轻于整体性研究;重于单一性研究,轻于综合性研究;重于经验性总结,轻于深度挖掘和规律性总结。本文以价格政策为研究视角,深度挖掘价格政策与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从整体性、综合性和规律性三个维度建构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二、价格政策是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价格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制性政策、调节性政策、指导性政策和服务性政策。价格政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 年,要基本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价格政策体系。”这强调了价格政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价格政策能充分发挥供求机制、激励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带动经济社会高效率发展,为社会创造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路径与战略举措研究”()作者简介:王新城(),男,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唐山行政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更多财富,而且有利于引导各种资源要素进入民生事业领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覆盖每一个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是全面的富裕。共同富裕之所以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因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有不平衡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又有不充分的问题,如教育、公共交通等供给不足。总体而言,如何公平合理地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重大挑战。反映到价格层面,价格政策与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密切相关。打通城乡、区域要素市场,实现各种要素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需要价格政策的推动;缩小行业之间、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需要价格政策的保护;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价格政策的支持。三、价格政策推进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价格政策通过运用不同政策工具,作用于经济主体价格行为、商品和服务价格、供给与需求等,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等,通过理论依据作用目标实现路径三个环节,发挥价格政策对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作用。(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为做大做强“蛋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价格杠杆是经济活动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手段,是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反映,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要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发挥价格杠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让价格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抑制和淘汰高耗能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体产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侧产品质量,实现供需高质量动态平衡。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价格的激励机制作用,完善价格激励政策。二是要运用价格杠杆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涉及土地、水电气等各种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需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引导优质资源加快聚集,促进强优制造业集群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资源价格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三是要运用价格杠杆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扩大内需是继续做大做强经济发展“蛋糕”的有效途径。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为内需增长奠定基础。价格在引导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大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价格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和引导消费,而且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分配。此外,价格杠杆在促进国际大循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扩大国内需求,引领国内大循环提质增效升级,另一方面国内价格调控要具备国际视野,有效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引导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大循环,吸引更多资源要素投入高质量共同富裕建设,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水平,创造出更大的“蛋糕”。(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共同富裕奠定民生基础一是民生事业按补偿或低于成本原则定价,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涉及水电气暖等民生基本需求的公共产品要实行低价政策。针对低价导致的政府补贴过多、资源配置信号不明显等问题,可采用阶梯定价、交叉补贴等定价方法,提高定价的科学性。二是放松价格管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针对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低的状况,通过放松价格管制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丰富产品和服务,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三是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价格杠杆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可通过降低公共交通票价,分时间、分区域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防止公共资源过度使用,有效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四是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在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受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违法行为多有存在。价格政策在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市场价格行为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市场价格监管部门可通过惩戒价格违法失信行为、价格争议纠纷调解等有效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强化价格政策服务职能,构建公共价格服务体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与构建公共价格服务体系密切相关。要建设价格公共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准确的价格信息,防范商家虚假促销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价格知情权。要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并发挥其信号作用,促进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为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重要参考。要进一步挖掘价格认定的服务潜力,拓展服务领域,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的价格服务。(三)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初次分配中以有效的市场机制为主导,“做大蛋糕”;再次分配中以政府为主导,更加公平地“分好蛋糕”;第三次分配中以有爱社会为主导,自主自愿“分享蛋糕”。一是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初次分配是以市场机制主导的要素分配,是市场主体基于竞争性原则,在市场上投入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并从中获得工资、利润、地租等财富和收入。在初次分配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效调动各种资源要素集结于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提高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做大做强“蛋糕”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为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进“两个同步”(局面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缓解市场分配带来的贫富分化。二是发挥政府在再次分配中的精准调节作用。再次分配是政府以政策调控为依据,对有效市场的初次分配进行矫正调节,充分发挥政府在税收调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起点和结果不公平等问题,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建立公平的税收监管体系,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财富差距,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利用价格杠杆的合理引导,推动资金、技术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和共同富裕。要健全公用事业价格机制,完善公益性服务价格政策,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挥价格政策和转移支付兜牢兜住民生底线的关键作用,加大扶贫救助力度,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富民导向作用。第三次分配基于自愿的原则,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将资源和财富无偿转让给弱势群体。一方面要在全社会鼓励宣传慈善行为,建立完善的慈善捐赠机制,提高慈善行为的透明度和便捷性,鼓励“先富者”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另一方面要完善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的激励政策,保障参与第三次分配“先富者”的合法权益,激励高收入群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四)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发展动力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有三大重点。一是重点内容。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短板问题。二是重点对象。要重点关注农民、城市低收入者、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三是重点工作。要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重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提升风险防控和社会保障能力。价格机制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在供求、激励和风险保障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供求机制作用,吸引更多资源投入高质量共同富裕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做大做强“蛋糕”创造条件。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贫困群体的致富能力和共同富裕重点对象的财富水平。发挥风险保障作用,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作用,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构建完整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链条。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要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强化价格机制在供求、激励和风险保障方面的作用。供求方面,完善价格支持政策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建立价格区间调控制度,强化价格与补贴、储备、保险、金融等政策的协同联动。激励方面,健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殡葬服务收费政策和公共法律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风险保障方面,完善价格监测分析制度和风险预警框架,强化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稳定国内商品供应秩序;创新预期管理手段,强化政府与市场的信息交流,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提高预期管理的预见性;设立价格调节基金和风投基金,开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风险投资,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风险抵抗能力。同时,要平衡价格机制改革与相关行业机制改革的关系。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价格机制改革与其他行业机制改革协同推进,密切配合。价格政策与财政政策密切配合,可以有效防止价格调控对基本民生的影响。当 涨幅过高时,可以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资金联动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降低其对低收入者的影响。价格政策与投资政策密切配合,可以有效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高质量共同富裕建设。为配合投资政策,把共同富裕“蛋糕”做大做强,需打破准入壁垒,放松价格管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教育、交通等民生事业,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参考文献:张颖熙,夏杰长科技向善赋能共同富裕:机理、模式与路径河北学刊,():李春成科技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中国科技论坛,():李晓嘉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对策及展望人民论坛,():吕冰洋,郭雨萌税收原则发挥与共同富裕 基于国民收入循环框架分析税务研究,():杜彦坤政策性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中国金融,():栾海清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逻辑关系和政策支撑学习与探索,():江涛,苏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教育之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孙伟,许光建价格政策在社会事业建设中的作用探究宏观经济管理,():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罗 香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