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手性
原理
进行
POPs
西湖
介质
环境
分布
迁移
规律
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2008版
申请代码:
B0701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第 13 页 版本1.007.9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2008版)
您现在不能检查保护文档或打印文档,请根据以下三个步骤操作:
1)如果您是Word2000或以上版本用户,请把Word宏的安全性设为:"中"
方法: Word菜单->工具->宏->安全性->安全级,设置为"中"
(如果您是Word97用户,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2)关闭本文档,重新打开本文档
3)点击"启用宏"按钮,即可开始填写本文档或打印了
资助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项目名称:利用"手性示踪"原理进行POPs在西湖多介质环境中分布及迁移规律的研究
申 请 者:王新全 电话: 0571-86404054
依托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石桥路198号
邮政编码:310021 单位电话:0571-86404239
电子邮件:wangxinquan0@
申报日期: 2008年3月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基本信息7s+eGVBD
申 请 者 信 息
姓名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79年10月
民族
汉族
学位
博士
职称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手性农药残留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
电话
0571-86404054
电子邮件
wangxinquan0@
传真
0571-86402186
个人网页
工作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在研项目批准号
依托单位信息
名称
代 码
31002102
联系人
游兆彤
电子邮件
yztyzt@
电话
0571-86404239
网站地址
ZAAS.AC.CN
合作单位信息
单 位 名 称
代 码
项 目 基 本 信 息
项目名称
资助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申请代码
B0701:环境分析化学
B0707: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
基地类别
预计研究年限
2009年1月 — 2011年12月
研究属性
基础研究
申请经费
25.0000万元
摘 要
(限400字):以五种有机氯类和两种多氯联苯类手性POPs对映体为“环境示踪物”,利用其对映体在不同环境介质中残留量的差异(ER值)的不同,通过监测西湖流域内的大气、雨水、土壤、植被、水体及湖底沉积物中手性POPs对映体ER值的变化情况,建立POPs气—土、水—土等物质交换过程模型;区分、确定POPs主要污染源。利用这种“手性示踪”原理来研究POPs在西湖流域内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循环机制,同时为该流域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手性,POPs,示踪物
项目组主要成员(注: 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不填写此栏。)
编号
姓 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职 称
学 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项目分工
每年工作时间(月)
1
1977-3-5
女
助理研究员
博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4054
lfping2005@
POPs残留分析
11
2
1970-4-3
男
副研究员
学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4054
lrlr2005@
POPs残留分析
11
3
1977-10-1
男
助理研究员
学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4054
wumin_hz@
样品采集
11
4
1976-10-18
女
助理研究员
硕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4056
huxq@zaas.org
样品采集
11
5
1970-3-15
女
助理研究员
硕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76404054
cyzhang001@
样品采集
11
6
1983-3-26
男
研究实习员
硕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15202
wangxiangyun2@
POPs定性分析
11
7
1971-2-5
男
副研究员
学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15203
lz20010@
技术指导
11
8
1960-5-25
男
副研究员
学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4056
zhaohua@zaas.org
对映体拆分
11
9
1981-9-8
男
研究实习员
学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0571-86402186
ct1981@
样品前处理
11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10
3
5
2
说明: 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含申请者),总人数自动生成。
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
申请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一.研究经费
22.5000
1.科研业务费
11.0000
(1)测试/计算/分析费
7.0000
测试仪器的消耗和维护
(2)能源/动力费
1.5000
样品收集
(3)会议费/差旅费
1.5000
国内学术交流、工作出差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1.0000
资料收集、发表文章
(5)其它
2.实验材料费
8.000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5.0000
标准品及试验所需材料的购置
(2)其它
3.0000
部分需要进口
3.仪器设备费
2.5000
(1)购置
(2)试制
2.5000
日常仪器维护和维修
4.实验室改装费
5.协作费
1.0000
空气采样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0000
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
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
三.劳务费
1.2500
总经费的5%
四.管理费
1.2500
总经费的5%
合 计
25.0000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
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
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
5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5.0000
报告正文
(一)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 项目的立项依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具有高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难降解、可发生长距离迁移,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一方面由于农用需要,人们生产POPs(农药),并施用于土壤和作物中;另一方面,金属冶炼、垃圾焚烧以及五氯苯酚和多氯联苯的生产,也将POPs带入了环境。正是由于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性,人们开始对POPs在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来源、迁移、沉降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它们的迁移规律和最终环境归宿开始进行深入研究。
手性,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意义已得到广泛认识。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12类列为首批受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就有11类自身或主要代谢物质具有手性结构,其中的农药均为手性农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手性污染物仍主要以外消旋的形式来管理或使用。随着对手性问题研究的逐渐加深人们已经认识到,在非手性的环境中手性POPs对映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是,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体及各种环境载体都具有手性特征,如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核酸、蛋白质以及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酶系统等普遍存在手性结构。当手性POPs对映体进入这些手性环境,将在分子水平上与其加以匹配,从而导致了在多方面出现选择性差异。对映体间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生物活性和毒性上,还表现在吸收、转移、代谢、富集、消除等诸多方面。目前,与手性相关的各种科学领域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种利用手性POPs对映体作为“环境示踪物”的概念被提出,用来分析POPs在环境中迁移和归宿、区分污染源以及评价其在生物圈中的扩散与转化。
由于手性POPs在不同环境载体中的选择性降解和富集,而造成ER(enantiomeric ratio,对映体比例)值偏离1,这些非外消旋体的POPs在向大气中挥发时其ER值保持不变。而且由于POPs对映体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消除等均为物理化学过程,因此ER值得以继续保持,这样一来,环境中的手性POPs就可以成为一种类似放射性元素一样的“示踪物”,帮助人们了解土壤-大气、水体-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并可以区别大气中新使用的POPs和通过挥发作用从土壤、水体进入大气的“再循环”POPs [1]。此外,随着POPs等化学品管理国际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实施,国际间谈判时常需要有技术手段保证分清污染物的“新旧”及来源,因此可以预见手性对映体作为示踪物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早在1998年Bidleman等人[2,3]就提出“手性对映体可以作为气—土、气—水交换示踪物”,并通过实验证明,可以利用对映体来说明大湖和北极的气—水交换、土壤中残留POPs的蒸发和大气中POPs的不同来源。Finizio等[4]研究了哥伦比亚佛拉则河谷地区农业土壤和大气中几种有机氯污染物的残留量和ER值,结果表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随距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少,但是ER值并不随高度变化,而是与土壤中的ER值保持一致,这说明当地大气中的有机氯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土壤挥发;同时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下导致环氧七氯(+)-对映体的富集也通过无选择性的挥发作用反映在大气中。此外,他们还利用辛醇—大气相分配系数(Koa)来描述手性污染物在土—气间的交换过程,并得到了不错的相关性。Wiberg等[5]测定了美国南部大气和土壤样品中顺、反式氯丹和顺式环氧七氯的ER值,发现氯丹在土壤中以非外消旋体形式存在,而在大气中则以外消旋体。这一结果表明,土壤挥发只是当地大气中氯丹的微小来源,其主要来源式从曾使用氯丹杀灭白蚁的房屋中挥发以及从仍在使用氯丹地区的远距离传输。同时大气中富含(+)-顺式环氧七氯,与土壤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大气中顺式环氧七氯主要来源与土壤挥发,而不是氯气在大气中的氧化。Ridal等[6]测定了1993年5至10月间安大略湖水样、空气、雨水和尼亚加拉河水中a-HCH的ER值,结果发现安大略湖的表层水与深层水的ER值小于1(0.85);在湖上方10米高处大气样品中a-HCH的ER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季节更替呈现规律性变化,春秋季接近1.0,夏季为0.9;尼亚加拉河水样(0.91)和沉积物中(1.00)的ER值相对较高;雨水中a-HCH基本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他们据此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气—水物质交换模型,用来解释湖泊上方大气中a-HCH的非外消旋现象,并推算出其中约60%的a-HCH是从湖水中直接挥发来的。Jantunen等[7,8]测定了北冰洋和北极附近海域水体中a-HCH的浓度和ER值,结果显示:在Bering和Chukchi海的表面水中,(-)-a-HCH被优先降解,但在Canada Basin和Greenland海中(+)-a-HCH优先降解,在这些地区的水-空气分界的空气里发现了相同的选择性降解行为;a-HCH的净交换方式在八十年代为沉降,九十年代转为挥发为主;这些开放海域上空大气中a-HCH的ER值与相应水面中保持一致,表明大气与水体之间的交换是一个双向的动态平衡过程。Buser等[9]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瑞典两个农业产区内的湖泊中异丙甲草胺的对映体比例发现,1998年以前的湖水中异丙甲草胺异构体比例与施用到农田中的外消旋体比例一致,而其后湖水中的1¢S-体的过量值由1998年的0.25升至1999年的0.65,这是由于当地开始使用富含活性1¢S-体的制剂,这一方面表明湖水中的异丙甲草胺主要来自当地农田,另一方面也表明农药制剂形式的改变能够在环境中得到迅速的体现,因此对环境样本的监测可以反映新措施的实施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以手性对映体作为示踪物来开展POPs在区域或全球范围内迁移、循环和归趋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通过国内环境化学工作者的努力工作,无论是在手性POPs对映体的拆分及检测技术,还是在选择性毒理、代谢机制上均取得了较大突破,这也为这些有机污染物的管理和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导,从而更大限度地减缓、控制或修复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说,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关于手性POPs在区域范围内多介质环境中的转移规律及归宿机制的研究却仍处于空白阶段。
本课题拟选择5种手性有机氯杀虫剂和2种手性多氯联苯类为环境示踪物,进行西湖及主要流域地区POPs分布、转移、循环及归趋的系统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在于:(1)弄清在该流域内手性POPs对映体残留量数据、分布情况,为研究POPs迁移规律打下基础。(2)利用手性POPs在不同环境载体中的选择性差异为“环境示踪物”,来了解POPs在土壤—植被—水体—水体沉积物—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研究POPs在该流域转移规律及循环机制。(3)利用ER值的变化情况来确定POPs的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源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4)为研究我国长江、钱塘江、太湖等大流域环境体系中POPs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参考,并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监控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5)该项目的开展也使得我国手性POPs环境检测工作与国际同步,为研究POPs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和最终环境归宿提供科学信息。
参考文献
1. Bidleman T. F., Jantunen L. M, Harner T., et al. Chiral pesticides as tracers of air-surface exchange. Environ. Pollut., 1998, 102: 43~49
2. Bidleman T. F., van-Dijk H. F. G., Van-Pul W. A. J., et al.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air-surface exchange of pesticides.Water,Air,and Soil Pollut. 1999, 115: 115~166
3. Bidleman T. F., Jantunen L. M., Wiberg K., et al. Chiral pesticides as tracers of air-surface exchange. Environ. Pollu., 1998, 102(1): 43-49
4. Finizio A., Bidleman T. F., Szeto S. Y. Emission of chiral pesticides from an agricultural soil in the Fraser valley, British Columbia. Chemosphere, 998, 36: 45~355
5. Wiberg K, Jantunen LM., et al., 17th Symposium on Chlorinated Dioxins and Related Compounds, 1997: 25
6. Ridal J. J., Bidleman T. F., Kerman B. R., et al. Enantiomers of alpha-hexachlorocyclohexane as tracers of air-water exchange in Lake Ontario. Environ. Sci. Technol., 1997, 31: 1940~1945
7. Jantunen L. M., Bidleman T. F. Air-water gas exchange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s (HCHs) and the enantiomers of a-HCH in arctic regions. J. Geophys Res., 1996, 101(8):837~846
8. Jantunen L. M., Bidleman T. 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and enantiomers of chiral pesticides in Arctic Ocean water.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1998, 35(2): 218~228
9. Buser H R, Poiger T, Müller M. D. Changed enantionmer composition of metolachor in surface water following the inreoduction of the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product to the market. Environ Sci Technol, 2000, 34(13): 2690~2696
2.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内容:
(1) 基于以往对数十种手性污染物的分离、分析基础,研究七种手性POPs对映体在土壤、植被、水体及空气样本中的提取、分离分析方法。
(2) 在西湖流域内(总面积约为27km2)采集代表性土壤和植被,并对这些样本中的手性POPs加以提取、分析,研究其对映体残留量及ER值数据。
(3) 在西湖流域内,检测大气中手性POPs对映体的浓度和雨水中对映体浓度及ER值。
(4) 在西湖水域(约为5.727km2)及主要河干支流入湖口处,采集水体及湖底沉积物,本并对这些样本中的手性POPs残留加以提取、分析,研究其对映体残留量及ER值数据。
(5) 根据手性POPs对映体在不同环境载体中的ER值,建立POPs在土壤—大气、植被—大气、水体—大气及水体—水体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过程模型,研究POPs在该流域迁移规律及循环机制。
(6) 根据ER值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的物质交换模型,对POPs的主要来源进行科学判断。
研究目标:
(1) 建立所选定的7种手性POPs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
(2) 建立各种样本中残留手性POPs的提取、净化及检测方法;
(3) 测定各种样本中手性POPs残留量及ER值;
(4) 建立POPs在土壤—植被—水体—湖底沉积物—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模型,并探讨POPs在该流域的迁移规律及循环机制。
(5) 确定西湖流域POPs主要污染源,为该流域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依据。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 手性POPs光学对映体的分离。在以往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选定手性POPs的分析方法,即ER值的测定方法,是利用手性POPs对映体进行环境示踪研究的基础。
(2) 残留手性POPs的提取、净化和检测。本项目涉及的手性污染物检测是多残留检测,主要依赖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来实现手性拆分,而且需要通过HPLC—MS和GC—MS进行定性分析,因此对提取、净化尤其是检测方法的要求比传统污染物的检测要高的多。
(3) 试验设计中对地理环境的综合考虑。西湖流域地貌类型多样,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量为1100~1600mm,森林覆盖率较高,2000年达61.9%,旱地主要种植蔬菜、茶园和果园等。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体系中的主要环境载体情况,分门别类的加以采集和分析。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根据我国以往POPs生产及使用的历史,初步定为如下七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及主要代谢物a-HCH、顺式氯丹、反式氯丹、顺式环氧七氯、O,P’-DDT;工业副产品多氯联苯(PCBs)中的PCB95、PCB136。
(2) 在以往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和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所选手性POPs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
(3) 参考传统污染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报道,发展手性POPs残留的提取、净化方法,并建立手性污染物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我们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内较早开展农兽药残留检测研究的单位。在几十年的相关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污染物残留采样、制备、保存、提取、净化、检测和确证方法,对POPs多残留分析也有丰富的经验。本研究的重点分析数据是手性POPs对映异构体的相对比值(ER),试验中可通过样本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等手段获得各种样本中残留手性POPs的ER值。
(4) 根据西湖流域的地理、气候及作物种植情况,并考虑到有机氯污染物主要施用于农作物,而多氯联苯主要是工业副产品,我们将土壤分为:旱地土壤(主要是果园、茶园和菜地)、水田土壤和非耕地土壤(主要是城区和山地);植物样品分为:旱地作物(主要包括茶叶、柑橘和蔬菜等)、水稻、林木。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宜的时间开展样品采集工作。
(5) 大气中手性POPs浓度的检测。采用被动采样技术,在西湖流域内建立不少于5个POPs大气被动采样站,对大气中手性POPs对映体的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分季度进行取样检测。
技术路线:
4.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部分选定的手性POPs对映异构体拆分目前尚未见报道;
(2) 手性POPs多残留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系统的研究,其采样、提取、净化和检测还未建立完善的方法;
(3) 我国首次对一个区域内的手性POPs对映体残留量及对映体差异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4) 我国首次利用手性POPs对映体为“环境示踪物”,开展POPs在区域多介质环境中内迁移、循环和归趋研究;
(5) 我国首次利用“手性示踪物”方法来确定POPs的主要污染来源,为我国POPs的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5. 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年度研究计划
(1) 2009年度:
查阅有关资料,在以往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优化7种选定手性POPs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完成手性POPs残留的分析方法的建立;结合西湖流域农业种植及工业生产的特点,确定采集样本的地点、品种、数量、次数及采集时间;根据西湖流域的气侯特征,确定大气及雨水采集的位置、次数及采集时间。
(2)2010年度:
开展样本采集、提取及检测分析工作,确定各种样品中的残留量及ER值变化;建立POPs在土壤—大气、植被—大气、水体—大气及水体—水体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过程模型,研究POPs在该流域迁移规律及循环机制。
(3)2011年度:
根据手性POPs对映体在西湖流域多介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模型,以及ER值变化确定POPs主要污染来源地,为该流域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依据。进行项目报告总结,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预期研究结果
(1) 建立多种手性POPs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
(2) 建立残留、多残留手性POPs对映体的分析方法;
(3) 确定西湖流域手性POPs对映体残留量及对映体差异;
(4) 建立POPs在西湖流域的土壤—大气、植被—大气、水体—大气及水体—水体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过程模型;
(5) 确定西湖流域POPs主要污染来源,为该流域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依据;
(6)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10篇。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 工作基础
近几年来,申请人从事了大量的手性POPs分离、分析及残留分析的工作,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中,合成并制备了2种手性固定相,其性能以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利用这些自制手性柱已成功的直接拆分了30余种外消旋体污染物。并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涉及POPs质量控制、农兽药残留分析等内容。多年的研究工作使得本实验室在污染物残留分析和污染物环境行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研究工作既涉及到了环境(如土壤、水、大气)中的污染物残留分析,也涉及到了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茶叶等)中的POPs残留分析。本项目的参加者均为本室的工作人员,多年从事POPs残留及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工作,多年来承担了与农兽药残留分析有关的国际合作项、国家级项目、省级重大项目以及横向开发项目数十项,这是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2. 工作条件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隶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通过农业部机构认证和国家计量认证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杭州)”。现已成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等认证定点检测机构。目前,正在建设 “污染物残留试验和农药环境安全评价GLP实验室”,预计2008年底建成,并通过欧盟相关组织认证。建有“生态监测培训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和“农药生物测定和残留分析实验室”(浙江省农科院重点实验室),也是农业部农药残留、环境毒理、环境行为主要定点单位之一。
本课题组所在的实验室3000多平方米。建有小容量检定室、无菌室、生物培养室等。拥有大型仪器设备60多台套,包括液质、气质、液相、气相、原子吸收、原子荧光、荧(磷、紫外)光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自动定氮仪、自动点滴仪、低温高速离心机、莱卡荧光显微镜、人工气候箱等,具有可满足本项目试验研究的各种仪器设备。
3. 申请人简介
申请人及项目主持人:王新全,男,1979年10月出生,博士,助理研究员。先后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蔬菜中手性农药的残留行为研究”(20377052)和“手性农药对映体在动物体内选择性代谢机理(20477057)”的研究。在此期间参与了农业部的“无公害食品计划”项目;多次参加农业部农产品安全检测任务,工作涉及方法建立与评价以及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完成“六种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在手性污染物的分离、分析及POPs环境行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主要从事手性污染物残留分析与环境行为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手性化合物分离特别是手性农药分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浙江省农科院创新提升工程项目“一项,主持横向研究项目多项。参与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蔬菜产地环境及产品有害物及其调控技术研究(2005C220066)”。
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平立凤,女,1977年3月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05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土壤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和关键降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Y506136)”,主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PAHs污染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学特征和遗传信息的演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08010)“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
近年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的部分论文:
1. Xinquan Wang, Guifang Jia, Jing Qiu, Jinling Diao, Wentao Zhu, Chunguang Lv, Zhiqiang Zhou, Stereo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fungicide Benalaxyl in soils and Cucumber Plants,Chirality, 2007, 19:300-306
2. Jia Guifang, Xinquan Wang , Li Li, Qiu Jing, Zhu Wentao, Zhou Zhiqiang. Determination of carbaryl and its metabolite 1-naphthol in water samples b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fter anionic surfactant micelle-mediated extraction with sodium dodecylsulfate. Spectrochim Acta Part A, 2007, 67:460-464
3. Jing Qiu, Qiuxia Wang,Wentao Zhu, Xinquan Wang, Zhiqiang Zhou. Stereo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Benalaxyl in Plasma by Chiral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and Application to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Rabbits. Chirality, 2007, 19:51-55
4. Chunguang Lv, Guifang Jia, Wentao Zhu, Xinquan Wang, Zhiqiang Zhou. Enantiomeric resolution of new Triazole compound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07, 30:344–351
5. Lifeng Ping, Yongming Luo, Longhua Wu, Wei Qian, Jing Song, Peter Christie, Phenanthrene adsorption of soils treated by Humic substance under different pH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6, 28(1-2), 178-184
6. Lifeng Ping, Yongming Luo, Haibo Zhang, Qingbo Li, Longlhua Wu.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irty typical soil profil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7,147:358-365
7. 平立凤, 罗永明. 有机质对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土壤, 2005, 37, 362-369
签字和盖章页(此页自动生成,打印后签字盖章)
申 请 者:王新全 依托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项目名称:利用"手性示踪"原理进行POPs在西湖多介质环境中分布及迁移规律的研究
资助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申请者承诺:
我保证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若填报失实和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签字:
项目组主要成员承诺:
我保证有关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加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送有关材料。若个人信息失实、执行项目中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编号
姓 名
工作单位名称
项目分工
每年工作时间(月)
签 字
1
平立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POPs残留分析
11
2
徐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POPs残留分析
11
3
吴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样品采集
11
4
胡秀卿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样品采集
11
5
张春荣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样品采集
11
6
王祥云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POPs定性分析
11
7
李振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指导
11
8
赵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对映体拆分
11
9
苍涛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样品前处理
11
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承诺:
已按填报说明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申请项目如获资助,我单位保证对研究计划实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保障,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督促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以及本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材料。
依托单位公章 合作单位公章1 合作单位公章2
日期: 日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