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3112792

大小:350.50KB

页数:23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吸纳 农民工 容量 及其 演变 规律 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2008版 申请代码: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第 22 页 版本1.009.3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2008版) 您现在不能检查保护文档或打印文档,请根据以下三个步骤操作: 1)如果您是Word2000或以上版本用户,请把Word宏的安全性设为:"中" 方法: Word菜单->工具->宏->安全性->安全级,设置为"中" (如果您是Word97用户,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2)关闭本文档,重新打开本文档 3)点击"启用宏"按钮,即可开始填写本文档或打印了 资助类别: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项目名称: 申 请 者: 电话: 依托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电子邮件: 申报日期: 2008年3月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基本信息ykKr4oHP 申 请 者 信 息 姓名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48年9月 民族 汉族 学位 硕士 职称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决策理论和方法 电话 023-62769362 电子邮件 wcj@ 传真 个人网页 工作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在研项目批准号 06JJD790,04XJY014 依托单位信息 名称 代 码 40006702 联系人 王星敏 电子邮件 wang_chem@ 电话 023-62769787 网站地址 合作单位信息 单 位 名 称 代 码 00000000 项 目 基 本 信 息 项目名称 资助类别 面上项目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申请代码 G031301:区域发展战略管理 G0104:决策理论与方法 基地类别 预计研究年限 2009年1月 — 2011年12月 研究属性 应用基础研究 摘 要 (限400字):农民工的流动、城市对农民工的吸纳及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日益凸现的矛盾,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城市产业扩张、经济发展需要吸纳农民工,但较低文化技能素质的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又不利于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且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限制,也客观成为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障碍。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确定科学合理的农民工容量及其变迁路径和规律是把握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本项目拟以川、渝、浙等省(市)县城以上城市及农民工为样本,通过实证调研、模拟,运用有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基础条件下城市农民工容量及其随时间和条件变化的规律,估计变量参数,并运用DYNAMO语言进行求解与仿真;通过演化博弈分析,探讨城市各影响农民工吸纳的容量中关键变量的主动和被动调适,为国家制订农民工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等提供决策参考。 关 键 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农民工容量;系统动力学;演变规律;演化博弈 项目组主要成员(注: 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不填写此栏。) 编号 姓 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职 称 学 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项目分工 每年工作时间(月) 1 1966-9-4 女 研究员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8537 cjsy@ 项目设计,理论分析 8 2 1972-9-25 男 副教授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9617 luodong200@ 项目设计,模型构建 8 3 1969-8-27 男 副研究员 博士 重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02363899850 lizhongyun@ 实地调研,路径分析 3 4 1973-3-1 女 副研究员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8511 zhulifen@ 问卷设计,仿真求解 8 5 1975-4-9 男 讲师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8514 liuchangyong@ 理论分析,数据采集 6 6 1976-1-2 女 讲师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8485 tanlinzhi@ 问卷设计,实地调研 6 7 1974-5-22 男 讲师 硕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9540 wuhuaan@ 数据采集与整理 6 8 1975-9-27 男 副教授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 023-62769377 zhangyp75@ 模型构建,仿真求解 8 9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20 6 3 0 3 0 8 说明: 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含申请者),总人数自动生成。 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 申请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一.研究经费 18.6000 1.科研业务费 14.8000 (1)测试/计算/分析费 1.5000 数据输入、整理 (2)能源/动力费 (3)会议费/差旅费 9.5000 其中调研费用8.00万元,学术会议费用1.50万元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3.0000 购买相关资料、学术论文和专著出版费用 (5)其它 0.8000 日常科研工作费用 2.实验材料费 1.800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2)其它 1.8000 调查问卷及购买运行软件费用 3.仪器设备费 0.8000 (1)购置 0.8000 购买打印机、移动存储器等费用 (2)试制 4.实验室改装费 5.协作费 1.2000 与合作单位往来费用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1.5000 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 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 1.5000 聘请外国专家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三.劳务费 0.8000 支付研究生辅助和协助科研工作劳务费 四.管理费 1.1000 5%的管理费 合 计 22.0000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 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 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 5.0000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5.0000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1.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有序转移逐渐成为关系社会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但是,受计划体制下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融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吕政,2003)。独特的体制转轨背景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的特殊性,农民工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形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陆学艺,2004;李强,200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截至2006年底,农民工总量接近1.32亿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占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24.9%,其中64.7%的农民工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 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不仅仅是就业的转移,还应包括从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这种转移和转变既受到城市扩张和产业发展的激励,又受到城市的产业结构、资源、公共设施条件、财政能力、管理者理念与政策以及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城市对农民工既有吸纳的需求,又有吸纳的限制。本项目试图通过对城市吸纳农民工正反因素和不同作用变量的分析研究,找到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容量,及容量随不同变量变化的规律,这就能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城市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在城市的安居乐业提供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容量问题较早的研究是从粮食、土地、水资源对人口的供养或承载能力角度展开的自然容量研究(Niu-Wenyuan,2000)。经济学领域最早关注此问题的是索维,他提出的“适度人口理论”研究了使城市发展产生最大经济效率的人口数量,此后又进一步扩展到更广泛的最大社会福利的人口数量(索维,1982;Pitchford,1974)。自然的人口承载力和适度人口理论提供了城市人口容量的一般研究,但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城市容量的研究越来越集中在对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问题上。 国内外关于城市对劳动力吸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纳的动因、影响吸纳的决策因素等方面。如Taylor(2002)、Bentolila S. et al.(2006)认为收入差距不仅是城市对劳动力吸纳的主要动因,也决定了转移的方向;Au Chun-Chung et al.(2005)认为吸引劳动力迁移的因素除收入差距外,还包括非货币收益,如生活条件、受教育机会、公共卫生设施、购物环境和社会交往等,而城市的人口密度、一国城市人口的百分比、城市规模等与国内劳动力转移正相关;Douglas S. Massey(1999;2004a;2004b;2005)认为关系网络、良好的教育资源、宗教信仰等是吸引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类似研究还有Munshi和Kaivan (2003),Calvo Armengol A.和Jackson M. O.(2004),Wallace E. Huffman和Scott.Rozelle(2006)等;Hotchkiss.Julie.L et al.(2003)认为家庭结构在迁移决策中占主要作用。国内方面,钟笑寒(2006)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造成的城镇劳动力中“白领”与“蓝领”的重新分工,这种分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王桂新(2000)认为经济规模和经济收入对劳动力的流向及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引导、定型作用;庞丽华(2001)认为投资强度、经济结构、社会保障等省级层次变量对吸纳有着显著影响;刘建进(2003)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对城市吸纳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大;徐维祥(2004)等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空间转移和转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朱莉芬和黄季焜(2007)研究了城乡人口迁移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已有文献对农民工这种中国特殊的劳动力迁移问题的专门研究较少,相关问题主要包含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中。 从现有文献看,城市吸纳劳动力容量的社会因素主要是进城劳动力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问题。开创性研究首先是Tiebout(1956)对地方公共服务与人口迁移的研究,以及Buchanan(1965)对分享公共服务最佳的俱乐部规模研究。对于公共服务的最佳人口边界的讨论引出了所谓的“亨利·乔治定理”,认为在市民同质性假定下,当公共服务的支出等于由于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租税时,达到城市最佳规模(Hochman,O.,D. Pines ,1995)。我国学者叶建亮(2006)在亨利·乔治定理基础上研究了在我国城镇化特殊背景下,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非歧视性分配制度与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关系;蔡昉等(2001)认为依赖于补贴的城市福利体制是阻碍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谢桂华(2007)认为我国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之间的收入差异主要源于户籍身份限制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王美艳(2005)的研究表明,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工资差异的43%是由歧视等不可解释的因素造成。 对于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或教育等某一个方面展开,如郑功成(2007)、汪泽英和曾湘泉(2004)等认为应当尽快建立使农民工享有市民待遇的社会保障体系;陈平(2002)则认为过早建立涵盖农民工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是损害国家竞争力的短视政策;杨立雄(2003)研究了建立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华迎放(2004)、劳动部第5课题组(2005)等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政策及实施进行了研究;崔晓黎(2006)主张以集中管理和鼓励家庭移民等方式积极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秦虹(2007)主张借助中央财政以廉租房形式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朱镜德等(2007)主张以中央财政通过教育券方式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完全的义务教育。 研究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法、系统动力学和世界银行的就业弹性系数法等。Blomquist(1997)将劳动力供给看作是经济预算的函数;Agenor Pierre-Richard(2001)、Amable Bruno(2001)等运用CGE模型研究商业流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数量关系;Thomas(200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研究劳动力迁移;杨春瑰(2003)利用Logistic差分方程,分析了劳动力迁移数量对工资收入差异敏感程度;柯荣柱(2000)引进制度变量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运用博弈分析方法讨论了政府与外来劳动者之间的Cournot博弈均衡。 从现有文献看,在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动因和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公共服务等相关问题上研究较为深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主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展开分析,缺少针对农民工的专门研究。并且,有关城市容量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效率的角度展开,同当前需重点关注的城市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和教育服务能力的问题有较大距离;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多采用定性描述,定量分析则主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城市吸纳农民工与其它社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有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多系统综合因素对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和演变规律进行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这正是本项目需要重点突破的。 1.3 主要参考文献 [1] Agenor Pierre-Richard A Quantitative Macro-economic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 Reductions Strategies,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2001, 20433 [2] Amable Bruno, The Impact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on Employment and Wages, IZA,Bonn Discussion Paper No.276.2001 [3] Au Chun-Chung, Vernon Henderson. 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htp://www.nber.org/papers/W8707.pdf, 2005. [4] Bentolila S., Michelacci C. and Suarez, J. Social Contacts and Occupational Choice.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6308, 2006. [5] Blomquist S.and Newey W.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Labor Supply Functions Generated by Piece Wise Linear Budget Constraints. Papers 1997-24 [6] Calvo Armengol A. and Jackson M. O. The Efects of Social Networks on 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3) [7] Edward Taylor, Scott Rozelle and Alan de Brauw.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 A New Economic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2,52(l) [8] Hochman,O.D.Pines and J.Thisse On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Local Govern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 [9] Hotchkiss Julie L,Pitts M. M. Female labor force intermittency and current earnings: a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with unknown sample selection, Working Paper 2003-33,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2003. [10] Massey Douglas S. & María Aysa ,Soc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g from Latin America,Population Divis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Mexico City, 30 November – 2 December 2005 [11] Massey, Douglas S., and Chiara Capoferro Measuring Undocumented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004. (38). [12] Massey, Douglas S., and René Zenteno. The Dynamics of Mass Migr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8) [13] Massey, Douglas S., Mary J. Fischer, and Chiara Capoferro. Gender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Latin Americ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04(8) [14] Munshi, Kaivan Networks in the Modern Economy: Mexican Migrants in the US Labour Market.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 [15] Niu-Wenyu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n Inevitable Choice, Ecological Economy,Vol.1,No1,1-3, 2000 [16] Pitchford,J.D. Popul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North Holland Publ,Co,1974 [17] Scott.Rozelle,Gender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Latin Americ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2004 [18] Thomas,G.W,Vir.V.Phoha,Neural-Network Modeling for Labor-Force Migration: a Competitive- Learning Approach, Computing in Economics and in acne,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Economics1999,1043 [19] Tiebout C.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 [20] Wallace E. Huffman and Scot Rozelle. Migration and local off-farm working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Denver, Colorado, August 1-4, 2004 [21] 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2] 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12) [23] 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政策.中国改革,2002(4) [24] 崔晓黎.解决农民工居住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途径.调研世界,2006(02) [2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调研世界,2007(04) [26]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7]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思考与政策选择--来自江苏、吉林、辽宁的调查[J].中国劳动,2004(10) [28] 柯荣住.城市人口控制制度及其变迁--迁移者与政府的博弈.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29] 劳动部第5课题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社会保险研究,2005(8) [30]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1] 刘建进.我国非正规部门的发展与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3(11) [32] 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3) [33] 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34] 庞丽华.多层次分析方法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应用-省际劳动力迁移的多层次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2) [35] 秦虹.廉租房是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基础.中国金融,2007(18) [36] 汪泽英,曾湘泉.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其公平的目标.中国劳动,2004(10) [37] 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人口与经济,2000(3) [38]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05). [39]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05) [40]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06) [41] 杨春瑰.劳动力迁移的Logistic离散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3(2). [42]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最新研究的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3(02) [43] 叶建亮.公共服务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11) [44] 郑功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局.求是,2007(10) [45] 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outline.jsp,2008 [46]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01). [47] 朱镜德,朱秀杰,郭彦君.关于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接受完全义务教育机制的构建.人口与经济,2007(06) [48] 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02) 2、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目标 (1)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有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及仿真。 (2)以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有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优化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路径。 讨论变量约束,调整水平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估计变量参数,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优化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路径;以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为目标函数,以经济、社会和资源三大子系统中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考察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对各因素的灵敏度,以有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优化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路径。 2.2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理论分析框架 通过实地调查,筛选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关键因素(包括诱致性因素、强制性因素),构建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经济、社会和资源子系统;探索每一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模型的实证基础。 (1)经济子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城市产业与企业发展(技术属性、结构、规模、集聚、经济性质);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城市居民、农民工);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价格(城市居民价格、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的价格);就业需求;城市居民最低消费水平;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能力。 (2)社会子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由公共财政能力所支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件及政策;能提供给农民工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条件及政策;向农民工及子女提供教育的条件及政策;向农民工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的条件及政策;城市政府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城市政府与居民的诚信水平、农民工进城就业满意度、城市居民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心理认同度。 (3)资源子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城市土地、水、电、气供给;城市交通与通讯;城市环境治理能力;城市人口规模。 资源:城市土地、水、电、气供给;城市交通与通讯;城市环境治理能力;城市人口规模等 经济:城市产业与企业发展;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价格;就业需求;城市居民最低消费水平;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等 社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政府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诚信水平、农民工就业满意度、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认同度等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 图1.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子系统及相互作用关系 第二部分: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的构建、求解与仿真 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角度,将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抽象出来,从分析因素关系和作用力入手,研究它们之间的动力机制和相互作用,采用有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讨论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最适规模。 根据调研所获得的经济、社会、资源的关键因素的数据资料,选择和确定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各个子系统和大系统的各个方程(联立方程组)的常量值、图表函数值和水平变量的初始值,运用DYNAMO语言建立程序进行仿真运行。 以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为目标函数,以经济、社会和资源三大子系统中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构建有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对各因素的灵敏度。 第三部分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路径优化 研究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经济、社会、资源等变量约束,调整水平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估计变量参数,探讨关键变量的主动和被动调适;借助演化博弈等数理分析工具,进一步分析城市农民工进城就业过程中各直接利益主体的互动博弈关系及作用机理,包括城市政府与农民工、城市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民工等互动关系及作用机理;探索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和确立政府在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中的行为规则,提出国家制订农民工政策、优化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等建议。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较大样本的城市农民工、企业和城市基本特征调查获得微观数据并进行计量分析,寻找和筛选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模型构建的水平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 (2)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机理非常复杂,有些影响很难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因此,如何用数理模型来刻画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本项目研究的一个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路径优化。 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两类,即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均衡点变化存在随时间变化而自发演进的过程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而导致的均衡点演变过程。因此,政府如何通过诱致性因素以及强制性制度安排,进而引导和控制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均衡点向预期目标变迁,成为本项目研究的另一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1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本项目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如图2所示:通过规范分析、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寻找和筛选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水平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及常量,运用有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并对模型求解及仿真;进一步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路径。 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析 典型城市经济、社会、资源调研 典型城市的农民工相关主题调研 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 规范分析 实地调查 筛选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关键因素、寻找模型的实证基础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的构建、仿真与 求解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规律 演化博弈分析 典型样本调查 专家调查法 统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系统动力学分析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规律 图2技术路线与方法示意图 3.2可行性分析 ①申请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成果水平高、与本项目有较强的相关性。 申请人拥有较高的科研及组织协调能力,曾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项目和30余项省部级等项目,对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城乡统筹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坚实的前期研究工作。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部地区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环境和条件研究、中西部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功能恢复重建关系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小城镇产业布局分析系统开发;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机制和政策研究;国务院研究室项目-三峡生态经济区的架构设置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建设部中荷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技术及示范之市场化政策制定子活动。 项目组成员主要由高校研究机构的一批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来自政府部门的学者型官员组成,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人口资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较深的知识深度。 同时,研究团队在学科构成上合理,且绝大多数为专职研究人员,有充裕的研究时间,能保障项目研究的需要。 ②项目组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是可行的。 申请人在四川省科委重点软科学项目“成渝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经济发展”中,曾成功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积累了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在重庆和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地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性较高,因而本项目在四川和重庆两地开展实地调研、数据采集能够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主要参与者周立新博士在浙江等地进行过大量家族企业发展方面的调研,收集了较多产业吸纳农民工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与当地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能为本项目在浙江等地调研提供方便和可能。 ③有研究平台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项目研究依托了三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院和产业经济研究。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部市共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院和产业经济院是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同时,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还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建立了“中国国情西部数据调查中心”,与重庆市经委合作建立“重庆市园区经济研究咨询中心”。这些基础条件不仅能为项目研究提供科研场所及设施设备,同时能为项目研究提供文献检索及一般数据资料收集的方便。 4、本项目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1)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确定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关键变量(水平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等),运用有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数理模型,并进行求解和仿真。 (2)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探讨由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均衡点的变迁路径,进而引导和控制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均衡点向预期目标变迁。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5.1年度研究计划 (1)2009.1——2009.12 l 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现有的文献资料。 l 进行案例研究和调查设计。在重庆典型城市选择典型样本企业(正式注册)进行调研,对企业管理者、农民工两类群体进行访谈,了解农民工就业规模、效果(收入、劳动强度、就业稳定性与满意度),行业属性、企业成长状况等,设计调查问卷(问卷A),确定需进一步调研的样本;同时,在上述地区选择非正式就业(未注册企业)的农民工,了解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方式、场所、规模与效果,设计调查问卷(问卷B),确定需进一步调研的样本。在此基础之上,修改与完善调查问卷。同时,对样本所在地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状况等进行调研,调研形式以统计数据的收集为主,并配合适当的访谈。 (2)2010.1——2010.12 l 数据收集。在重庆、四川、浙江三省市的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选择300-450家左右的企业(正式注册)进行调研;同时,在上述地区选择非正式就业(未正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