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军团
长征
云南
民族地区
历史
经验
文山学院学报Vol.36 No.4Aug.202328第 36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2-10-30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索”(2021-JY-Y-011)。作者简介:陈金星,男,湖北随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研究。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扩红”及历史经验述论陈金星(昆明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总体减员不多,虽然战斗紧张,经过的民族地区人口也不稠密,但是扩红成效较好,在昭通地区回旋战斗的间隙扩红 30 余人,在曲靖地区扩红 260 余人,在昆明地区扩红 150 余人,在楚雄地区扩红约 1300 人,在大理地区扩红约 1300 余人,丽江地区 14 人。主要经验有:敢于战斗,用不断获得的胜利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全体指战员在民族地区高度重视扩红工作并将之作为日常工作;宣传工作扎实多样、直击人心,效果极佳;严守群众立场,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民族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红军的革命事业是顺应了各族人民民意的正义事业,其发展壮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关键词:红二、六军团;长征;云南;扩红;历史经验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200(2023)04-0028-06A Discussion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No.2 and No.6 Red Army Legions in Yunnan Ethnic Areas during the Long March and Their Historical ExperiencesCHEN Jinxing(School of Marxism,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Abstract:In the Long March,when the No.2 and No.6 red army legions passed through Yunnan ethnic areas,the army has not been reduced much.Though the battle was intense and the area they passed through was sparsely populated,the expansion of the Red Army was effective with 30 persons recruited in Zhaotong,260 persons recruited in Qujing,150 persons recruited in Kunming,1300 persons recruited in Chuxiong,1300 persons recruited in Dali,and 14 persons recruited in Lijiang.The main experiences include:daring to fight and enhancing its attractiveness with constantly winning victories;all officers and soldi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army in ethnic areas and regard it as their daily work;the publicity work is solid and diverse,directly winning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ith excellent results;and strictly adher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asses and follow the partys discipline and ethnic policies.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of the Red Army is a just cause that conforms to the public opinion of all ethnic groups,and it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re the major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Key words:the No.2 and No.6 red army legions;the Long March;Yunnan;expanding of red army;historical experiences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讲:“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 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在红二、六军团的长征路上,牺牲同样惨烈,如果没有得力的“扩红”策略,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长征是很难取得胜利的。长征中红二、六军团先后在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大量扩充红军,其中在湖南“扩红”5400 多人,1在贵州“扩红”至少 7000 人,2在云南的“扩红”到底多少人,目前已经有很多零散的考证记载,但无比较具体的统计研究。本文拟在云南各地党史研室近年公开出版的系列成果以及学术界众多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对红二、六军团在云南民族地区的革命活动特别是“扩红”工作极其历史经验进行论述,以加深我们对这支队伍的认识和理解。一、扩红的总体成效及评价1935 年 11 月 19 日,红二、六军团主力约 1.7万人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瑞塔铺出发开始了长征。历时近一年于 1936 年 10 月 22 日到达甘肃将台堡、29陈金星: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扩红”及历史经验述论兴隆镇(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红一方面军第二师会师,依然还有一万余人。1936 年 11 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红四方面军部分领导同志时,高兴地说:“你们(红二、六军团)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3这个“奇迹”的创造,与红二、六军团的指挥员英明指挥、将士们浴血奋战、沿途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但更直接的原因则是红二、六军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扩红”工作。红二、六军团第一次到滇东地区的时候,全军人数大致在 2 万人左右。434第二次进入云南时候队伍有一定的减员,贺龙、任弼时在 3 月 29 日致朱德、张国焘电文中已经说明了原因和减员情况:“我军自离开毕(节)后,在彝良、镇雄地区直至进滇境之先的不长时期内,因粮困难,气候奇寒,居民房屋稀少,急行军和多半时间露营,故部队有相当疲劳,减员亦颇大。(在)已(应为“以”)则河、则(应为“得”)章坝及宣威城北战斗,共伤亡千人左右,落伍、开小差总共在二千人左右。惟近日又在恢复疲劳中。”441任弼时在 1936 年 11 月撰写的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中再次确认这个数字,他写道:“盘县后的急行军到中甸,比桑植时约减少一千名。”490在丽江石鼓过金沙江时候,除了肖克回忆肯定有 1.8 万人,其他还有红二军团陶汉章在忆任弼时同志一文中写道“过金沙江有 18000 人”5,简言之,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云南,通过“乌蒙回旋”“普渡河转兵”“横扫滇西”“巧渡金沙江”等数次血战,离开云南时队伍整体上没有减员,扩红人数和减员人数基本持平,根据近几年云南省各地市、县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史记载,参考其他有关资料,扩红大致在 3000 人左右。这是一份极为难能可贵的成绩,毛泽东对他们“奇迹”的评价是完全实事求是的。萧克在回忆中也自豪地讲道:“第二,高度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在行军 10871 里后(渡金沙江),保持了出发时的水平这一突破长征史绩中最高纪录的数字(指保存有生力量),几乎使人们不易相信,正因为如此创造了出乎人们一般意料之外的奇迹,所以能在长征史中写上了最光荣的一页。”6二、在云南的革命活动历程和扩红工作(一)在滇东北昭通地区及滇东曲靖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扩红工作1936 年 3 月初,红军在昭通地区彝良、镇雄乌蒙山一带活动时,形势异常险恶。滇军的孙渡纵队在昭通、威宁地区堵截,四川刘湘派十个团到川南和沿江地区堵截,国民党樊蒿甫部也穷追不舍,川滇黔诸敌对我军形成包围态势。二、六军团利用乌蒙大山与敌周旋,3 月 6 日至 20 日,二进奎香,三入云南,于敌阵之中反复穿插,兜圈子伺机歼敌,争取主动,茫茫乌蒙山,人烟稀少,给养困难,红军完全没有做扩红的基本条件,不过在彝良县奎香活动时期还是有人参加了红军。地方史志资料记载,“当时在寸田参加红军的有周廷英、曹云全二人。”7370“红军是民国二十五年来的,我们村曹老三、曹荣全参加了红军,解放后都还来信,”8340不过具体人数记录没有统计。在镇雄县扩红人数不详,原二军团团部作战参谋鲁赤诚曾回忆:“扩红的问题,我们一路都在扩在镇雄扩红多少搞不清,因司令部没有登记,由于当时不是正常情况,估计不会有登记材料。”8370虽然红军的记录缺乏,不过解放后地方史志办的同志们还是调查出一个大致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镇雄县境内有 30 多人参加了红军。”9红军在通过乌蒙回旋到达滇东曲靖地区后,滇军 3 万余人始终紧追不舍,战斗极频繁。在战斗间隙中,红军依然不忘开展打土豪和宣传的革命活动,在宣威附近的时候,红军在田坝、海垈等地张贴布告,组织演讲和演出文艺节目,宣传革命主张,有不少人参加了红军队伍。据统计,“红二、六军团在宣威境内,沿途有洪江州、叶晓风、沈应周等 200余人参加了红军。”1088在 4 月 2 日至 6 日,红军快速经过沾益、曲靖、马龙的时候,沿途有 60 余人参军1090。其中会泽、马龙地区由于地方史中没有记载,扩红情况未知,沾益县只能确定有“农家子弟踊跃报名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胡大年就是其中的典型”11,具体人数未知。综合以上情况,红二、六军团在滇东北地区共扩红在 300 人左右,成绩不算显著但是殊为难得,因为在滇东北地区的这段历程可算是红军离开贵州后形势最险恶的一段时期,队伍行进速度极快,根本来不及做扩红工作。国民党调集云贵川三省之兵围堵,红军在人口稀少的茫茫乌蒙山转战,物资匮乏,军事压力过大,内外双重因素之下,有扩红三百人的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二)在滇中昆明、楚雄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扩红工作红二、六军团先后经过昆明地区的寻甸、嵩明、第 36 卷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 第 4 期30盘龙、五华、富民、禄劝,共计转战 8 天,经过 6县(区)41 个乡镇,行程约 318 公里。有明确记载的扩红是在寻甸、嵩明、富民等地,其中在寻甸考证出姓名的有 4 人及未知数目的“一批回族青年”,另外在嵩明有 10 余人,富民有 50 多人,以及其它地方未查询到的有若干人,共计约 150 人参加了红军。12扩红总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红军战斗间隙太短,驻扎停留时间较短,队伍几乎是每天都在行进,每天驻扎休息的地点都不同,而且为躲避敌机时常昼伏夜行的行军方式也很难开展群众工作和扩红工作。以在富民县为例,红二军团杨秀山曾经回忆说:“因为我们是在 4 月 11 夜间攻占的富民县城,12 日拂晓前撤出,占领该城也就是几个小时。所以,部队打进县城以后,对逃散的敌人来不及完全搜索干净,有些枪支和弹药也来不及收缴;城里的土豪劣绅及大小头目,既来不及调查也来不及捉他们,土豪劣绅的财物也来不及没收。发给穷苦的市民;对城中的群众及城郊的老百姓也没有来得及向他们作宣传。”7196在这种紧张的战斗和行军过程中,开展扩红工作的确没有基本条件,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 150 名左右的青年参加了红军。4 月 12 日,红二、六军团进入罗次县(今属禄丰),六军团直取盐兴的元永井、黑井,13 日在武定宿营,14 日到达元永井歼灭敌保井营、缉私队等反动武装 300 余人。当晚群众在大龙祠演折子戏欢迎红军,“戏演完后,一位红军干部上台讲话,讲完话后,红军把从土豪李三多、段达生等家没收来的财物分给群众,号召工农兄弟踊跃参加红军。红军的宣传和行动,使老百姓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积极要求参加红军。受苦最深的煮盐工人参加红军最积极,当晚就有 300 多人报名参加红军,附近村寨的贫苦青年亦来报名参军,呈现出青年子弟争当红军的动人场面。在元永井及其附近村寨参加红军的达 500 余人。”13在禄丰参军的这 500 余人当中,包含部分武定籍的群众。地方史志记载,“4 月 14 日,红六军团在禄丰元永井扩充队伍,武定籍在元永井烧盐、背盐的张致忠、李吉生、刘开顺、杨永寿、付智仁等 60 余名贫苦青年踊跃参加红军”14。4 月 15 日,二军团进入楚雄境,四师当日下午攻克楚雄城(鹿城镇),六军团进占盐兴县(黑井镇),消灭县常备队、厂警队,打开盐仓给穷苦百姓分盐五万余斤,“当天就有几十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连同沿途参军的达千余人。”15814 月 16 日,二军团进入镇南(今南华县),当日由五师攻占镇南县城,“红军冲到县政府,政府官员早已跑得干干净净。县长史直书坠绳逃走,其余部分豪绅和官员被捕获。红军砸开监狱,救出一百余名被关押的群众,经过宣传动员,有的参加了红军。”7324六军团进入牟定,尽管进城是傍晚,但红军依然立即开展群众工作,“号召青年参军,五十余名穷苦青年加入红军。”153244 月 17 日,六军团进入姚安县,红军立即乘势开展群众工作,先头部队一进城就立即打开监狱,“放出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拘禁的 200 多劳苦大众。为他们砸开镣铐,换穿衣服鞋袜,提供食宿,当晚红军给他们讲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打土豪、分田地、翻身求解放的道理。第二天,这些获得自由的人绝大部分自愿参加了红军,其余年老体弱多病的自行回家。”16同时,“红军在姚安城及其附近村庄开展群众工作,号召青年参军,八十六名青年参军了红军。”15824 月 18 日,二军团进入大理祥云县,六军团断后堵截敌人,第二日六军团攻占盐丰县城,打开粮仓和盐仓分给群众,“仅在盐丰县城,红军就分了 30 万斤盐给群众”17红军受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综上,红军在昆明、楚雄地区扩红近 1050 人,取得良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红军在滇西进军非常顺利,攻城拔寨连番胜仗,各种物资充足,也有时间去做群众工作,并较好地发动了群众。二是楚雄地区有工人比较聚集的盐矿区,人口密集,仅禄丰元永盐井一地就有万余人聚居,红军的宣传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三是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多,他们大部分人都还处在非常落后的土司农奴制度压迫中,苦难极深,其中受到多重压迫的“砂丁”就是典型,他们的革命诉求极其强烈。(三)在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扩红工作 4 月 17 日,红二、六军团决定绕更大的圈子经过滇西北鹤庆、丽江、中甸路线前进,择机渡江。主要原因是在原计划的渡江点华坪、永胜,已经被敌人占据渡口和铁索桥,在造船无把握的同时,敌人已经尾随跟进不远,情况紧急。4 月 18 日,红二军团从南华县进入大理祥云,“固若金汤”的祥云城被红军在午夜时分攻克。天亮后,红军清算了血债累累的团总和一批土豪劣绅,打开粮仓赈济穷苦百姓,震动全县,但是红军却对祥云的开明绅士加以保护,秋毫无犯。对俘获了守城壮丁,集中起来宣讲北上抗日的道理和红军闹革命的宗旨,号召愿意参军的一起北上抗日,不愿意31陈金星: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扩红”及历史经验述论的发给路费回家,“红军的宣传,点燃了这些被拉夫应差、朝不保夕的穷苦人心中的火焰,当天有近千人跟随红军北上抗日。”1861原红六军团杨秀山回忆说:“祥云是长征中扩红最多的县”19。20 日,二军团从祥云出发于 21 日与六军团汇合于宾川县。宾川东连祥云,西接鹤庆,也是滇西要地,在宾川州城城防队公然枪杀红军谈判代表后,红十二团立即攻城,进城后打开州城监狱,没收恶霸财产分给穷人,宣传革命道理,先后引来 270 多人加入红军,其中年龄最小的是 12 岁的李文斌,20还有中央红军宾川籍将领赵镕的两个外甥李云平、李云安,可惜不幸都牺牲在过草地中。4 月 21 日晨,红二、六军团汇合后向鹤庆进发,22 日经鸡坪关进入鹤庆县,击垮了堵截的敌人后,于 23 日中午不费一枪一弹进入鹤庆县城,处决了民愤极大的恶霸丁家,打击土豪财主 80 多家,释放被关押群众 20 余人,烧毁县政府田契、债券、田赋册数千份,在城隍庙戏台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宗旨,号召群众参加红军。为尽快过江,“红二六军团在鹤庆没有来得及大量扩充红军,但是仍有 27 名青年,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了红军队伍。”18834 月 24 日至 28 日,二、六军团途径丽江县境,历时 5 天 4 夜过 10 个乡镇,行程约 160 公里。24日上午,二军团由鹤庆进入丽江县,丽江县长、民团团总召集地方士绅商量对策,在丽江地方享有极高声望的纳西族开明绅士和庚吉力劝地方官员放弃抵抗,并说“共产党有自己的纲领和目的,不会随便杀人放火”21,并建议欢迎红军。国民党地方官员和反动武装躲进城北山区,民众组织代表到城南“接官亭”欢迎红军,现场气氛极其热烈,二军团老红军黄新廷多年后回忆道:“这是部队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后,在新区第一次见到这样军民团结、鱼水交融的动人场面。”7219红军进入丽江城后,严格遵守纪律和民族政策,惩治贪官污吏,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百姓 48 名,向他们宣传了抗日救国和红军革命宗旨,有人自愿给红军做向导,有人帮助红军札渡江木筏,还有很多民众帮助红军缝制衣帽、米袋。红军为天下穷苦百姓翻身解放,为民族解放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丽江各族群众,先后有“14 名各族青年自愿报名参加红军。”221936 年 4 月 25 日,红二、六军团分两路行军,胜利冲破敌人的围堵,汇合于金沙江边的石鼓镇。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隐匿的渡船,在石鼓到巨甸 120 华里的江岸开始渡江,经过 4 天 3 夜,成功摆脱了长征以来一直尾追的敌人,使敌军围歼红军于金沙江边的计划彻底破产。渡过金沙江后,红二、六军团进入中甸县,短期休整后于 1936 年 5月 14 日离开云南,经四川北上,最终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自 1936 年 3 月初至5 月中旬,四进四出云南,先后在云南境内活动 67天,在红军经过的地区,云南各族人民冒着“通共杀头”的危险,箪食壶浆迎送红军,有的义无反顾加入红军,有的舍生忘死救护红军,最终二、六军团摆脱重重追兵,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三、主要的历史经验(一)敢于战斗,敢于争取胜利,使得红军充满吸引力和感召力敢于战斗,用胜利的果实滋养自身,是一支军队发展壮大的最好途径,也是红军充满吸引力和感召力、凝聚力的源泉,没有胜利,就没有壮大,也不会有机会扩红。敢于战斗是胜利的第一步,萧克在红二方面军的北上抗日一文中写道:“在转移中,就必须坚决地战斗,如果企图避免战斗,那便会常常引起更多的战斗,结果不仅不能避免战斗,而且会遭到无代价的牺牲,消耗有生力量。这是中国内战的历史所深刻教训我们的。”“前面便说过了。这是由于我们无论在任何时机,都不放松一切有利的战斗。这是保存有生力量及完成战略任务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胜利的战斗中的俘虏,对于同情我们的分子(绝对是大多数同情于我们的),也应争取其加入红军。”645可见胜利的战斗,对扩红有巨大意义,既能转化俘虏同时也对群众产生巨大号召力。王震也有类似论述:“(在贵州)我军获得将近一个月在该地的停留,在消灭封建豪绅地主、官僚军阀的斗争中,补充了军队物质资财,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在斗争中繁殖游击队,二、六军团共扩大了 8000 余新战士,医愈我军之负伤指战员。”2313-21中央红军自从召开遵义会议之后,用胜利打破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堵,在沿途不断扩充红军,愈战愈勇。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也是如此,在云南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乌蒙回旋战,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以则河战斗、则章坝战斗、虎头山之战、六甲之战、普渡河之战等胜利,成功占领富民、盐兴、祥云等 13 座县城,铸就了横扫滇西的赫赫威名,才有了丰硕的扩红成果。有了不断的胜利,队伍才获得了休整的时机、武器和物资的补给,也才有机会去做扩红工作和保持队伍的士气和信心,正第 36 卷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 第 4 期32如肖克所说:“(有利的战斗)这不独不致损坏战士情绪,反可增高勇气,若处处避免战斗,见敌就走,反增部队之疲劳,降低战士情绪,增大敌人勇气,实际是一种退却逃跑。”492胜利的战斗能扩大红军对群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跟着不断取得胜利的队伍走,这是常理。(二)坚守群众立场,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政策只有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这是一条始终不变的法则。长征中,尽管条件极端困苦,但在愈困难的环境中红军愈是维持严格的纪律,正是红军严格的纪律,使得他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军队划清了界线。打土豪,分浮财,红军只留一小部分,大部分给了群众,在没有打土豪的民族地区,红军也没有搞征收征用,凡从群众那获得的补给,必然超额支付报酬,至今在曲靖、楚雄、大理等依然有大量的实物证据和流传的故事可以见证。群众由最初受到国民党污蔑宣传所蒙蔽,四处逃散,到主动接触了解红军,再到为红军带路,提供情报,收养伤员,积极拥护红军,原因就是通过红军上门板、捆卧草、讲话和气、买卖公平等这些小事的纪律表现,认识到红军是他们自己的军队,使得红军每到一地,便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广大地区活动才能像鱼在大海中游动。肖克在谈“为什么能胜利地到达抗日前进阵地?”时明确说道:“湖南的人民是无须说了,就是较落后(地区)的云贵人民,也一般的认识红军是最不怕艰难困苦、最富于牺牲精神的为人民谋利益的武装,共产党是忠实于自己主义及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至于对少数民族,一般地执行了正确的政策,在云贵等省苗汉夷杂居处的区域及在西康的初期,苗夷番民与我们在一个会场开会、跳舞、唱歌、会餐,他们都说从来没有任何军队像红军对他们那般的好。”2445在楚雄姚安入伍的彝族老红军彭江,曾经在自己的回忆里写道:“我正是通过红军模范执行纪律,才认识革命,走上革命道路的。”24他从自己入伍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为了群众才能依靠群众”的基本道理。维护群众利益,不是一句可以变通的法则,而是从红军成立那天起就确立的“天条”,它也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它本身就是宣传,这正是红军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各族群众支持,建立起军民鱼水关系,逐渐发展壮大的秘密所在。(三)用扎实多样、直击人心的宣传工作鼓舞人红军一直高度重视政治工作特别是宣传,红军的宣传工作扎实多样,直击人心,能回答人们心中的疑问,鼓动人。比如二、六军团在长征中,有个演讲时候的口号“让财产回老家”,朴实的中国民众由来都有“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的观念,红军打土豪分浮财的时候,有很多群众不敢拿或者不愿意拿。“让财产回老家”一句话至少回答了三个问题,财产是谁创造的,为什么劳苦大众没有财产,打土豪分财产是不是正义的,“回老家”一句话简洁易懂,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剥削的事实,又启发了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让群众理直气壮地参与分地主浮财,名正言顺,而后事成。据红六军团老红军左齐回忆,“我们把浮财分给了群众。群众把这叫财产回老家,有了这种革命的看法,就产生了高涨的革命热情,从而也造成了一个参加红军的热潮。”5193再比如,长征中有一个名叫我当红军去的四场话剧曾经在多地多次演出,“在长征中可算得保留节目,每到一地,都少不了它。特别受群众欢迎,连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看了,也连连拍手说道:真好!真好!这个戏梗概是这样的:第一场,是表现一个长工如何受地主东家的压迫和欺辱。他忍无可忍,一摔饭碗,跑到城里当了工人。第二场,这个由农民变工人的青年,喜气洋洋,正吃一碗安逸饭。他的老板出来就是一顿皮鞭加耳光。这个青年工人抬头一看,老板就是原来的东家,他无法再忍,最后决定:老子吃粮去!第三场,这位工人穿上国民党军装,在营门口站岗。长官出来了,看这哨兵不顺眼,又是一顿拳打脚踢。他这才看清楚,这个当官的还是那个地主东家。这时一阵枪声,红军来了的声音响起,这个由农民、工人到国民党士兵的青年人怎么办呢?他觉悟过来,举手高呼我当红军去!第四场,红军欢迎新同志的大会”。25这才是真正的、直击人心的宣传,这种宣传不仅使民众知晓了红军,更让他们对红军的革命理想产生了深层的认同,对扩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红军的扩红成就还是因为其革命事业是正义的,只有正义的事业才能激发人的勇气和信念,才能得到人们的真正认同。公道正义,是所有人的诉求,不分民族,无论贵贱,是非并非由实力决定,公道自在人心,在红军“抗日救国”的主张那里,在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宗旨那里,即便当时的红军还很弱小,但是寻求和支持正义的力量,强大。33陈金星: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扩红”及历史经验述论参考文献:1 阳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湖南“扩红”述论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69-178.2 阳勇,袁婧.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贵州“扩红”述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1):5-9.3 贺龙传编写组.贺龙传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14.4 本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文献5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5 本书编辑组.红六军团征战记(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403-409.6 萧克.红二方面军的北上抗日 J.党的文献,1992(1):42-50.7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红军长征过云南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8 红军长征过昭通编写组.红军长征过昭通 M.昭通:昭通报印刷厂,1986:340.9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云南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30.10 中共曲靖市党史研究室.中共曲靖地方史(第一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88.11 中共沾益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沾益地方史(第一二合卷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23.12 中国人民政协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昆明记事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9.13 中共楚雄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楚雄地方史(第一卷)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87.14 中共武定县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武定县历史(第一卷 1927-1950)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54.15 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历史(第一卷 1927-1978)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16 呼家统.中国共产党姚安县历史(第一、二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10.17 张金福.楚雄党史探微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28.18 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大理地方史(第1 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19 中共祥云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祥云史(第 1 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09.20 中共宾川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宾川县历史(第1 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70.21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933.22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中国共产党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历史(第一卷 1948-1950)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7:31.23 本书编辑组.红六军团征战记(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24 中共楚雄州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红军长征过楚雄 Z.内部发行,1987:209.2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红二方面军卷 4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2110.(责任编辑 娄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