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和美
乡村
文化
生态
振兴
路径
分析
第2 5卷第5期2023年9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Vol.25,No.5Sep.2023和美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分析新蕊(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0 3 0 0 0 0)摘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之举,和美乡村文化的多重功能对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具多样价值。然而,和美乡村文化的孕育发展又有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村民美育生态意识缺失、和美乡村软硬环境短板、乡村生态建设行动滞后的薄弱现实。因此,可采取优化产业、注重美育、资金支持、政策布局等措施消除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软肋,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关键词:和美乡村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X321;F3 2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人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可见,建设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建设乡村生态振兴中需要发挥和美乡村文化的正向作用。当前,和美乡村文化在广大农村还存在薄弱的现实,一系列因素又制约着和美乡村文化的形成与转化。本文从和美乡村文化的基本功能分析着手,充分认识和美乡村文化薄弱的现实,基于建构的有利条件,提出和美乡村文化建构以及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相应对策。一、和美乡村文化的多重功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和美乡村文化之所以能够对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拥有一系列内在功能,具体表现为:革新乡村生态建设陈旧观念、改善农收稿日期:2 0 2 3-0 2-2 1作者简介:迟新蕊(1 999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0 2 1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0 2 2 年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生专项科研课题”(2 2 SD-MYXS018)。文献标识码:A民群众整体精神风貌、凝聚乡村生态建设各方共识、培育乡村生态建设特色人才。(一)革新乡村生态建设陈旧观念和美乡村文化既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也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手段。和美文化的发展超越了文化领域,浸润至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态领域。因惰性心理、享乐主义、安于现状心态的影响,乡村科学文化教育薄弱,加之村民思想的空洞,极易被这些陈旧思维影响与误导。与此同时,还普遍存在偏重纯物质观、轻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村民思想素质的现实与理想的偏差,严重制约着乡村精神面貌和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和美文化的浸润,是净化乡村落后思想的有效手段。和美文化对村民思想观念有效革新、教育起到纠偏作用,又能引导村民树立正确是非观、荣辱观,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将优秀文化内化到村民的自我思想意识中,进而外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和美文化观念渐进式地深人群众内心,以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二)改善农民群众整体精神风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进程中,村民的参与是关键。村民的文化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地区的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和发展态势。村民文化素养薄弱导致:农业生产上局限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工作类别上仅聚焦于进城体力务工、在家耕种等简单方式;另外,对乡村文化整体产生不良影响,社会风气萎靡、落文章编号:1 6 7 1-0 51 7(2 0 2 3)0 5-0 0 1 7-0 518后思想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美文化作用直观体现于对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善,即通过丰富的文化内容、多样的文化载体,促使农民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精神境界持续提高,主动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高雅的乡村文化,产生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的自觉和充沛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三)凝聚乡村生态建设各方共识和美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村基层组织、全体村民、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其浅层次的表现为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群众文化氛围,而深层次的建设则涉及到制度的完善、基层干部的履职水平、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党中央政策的落实。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用文化凝聚共识,以共识汇聚合力2。将爱护环境、诚实守信、志愿服务、廉政建设等价值融人到和美文化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已的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等乡村建设理念。发挥精神杠杆的作用,通过和美文化的传播占领农村精神生活领域阵地。凝聚乡村生态建设各方共识,才能够树立集体意识、共同体意识,整合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乡村生态振兴。(四)培育乡村生态建设特色人才乡村生态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例如乡村生态文化投资的人才、乡镇政府或村两委工作的生态建设人才,还需要乡村生态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一线能手。乡村文化的形成,有助于使各类人才看到乡村发展前景,吸引涉农企业家、农学专业技术人才、乡村管理人员汇聚该地进行投资、建设、研学和实践。通过人才助力开发本地资源,培育出自己的乡村生态建设人才队伍。比如,在文化育人中,培育出自成风格的乡村房屋建筑队,培育出乡村产业文化创新发展的多面手,培育出在生态建设方面敢于开拓创新的新型干部等。二、和美乡村文化的薄弱现实: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软肋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村民美育生态思想缺失、和美乡村软硬环境的短板、乡村生态建设行动滞后等问题,构成和美乡村文化的薄弱现实。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经济发展作为乡村发展全方位变革的动力之源,是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的立身之本,亦是酝酿和美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虽全面脱离贫困,但现存乡村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多集中于未经二次加工的原生态农业产销,甚至呈现出“谷贱伤农”的景象。由于创新力缺乏、竞争力低下,加之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乡村、农业被誉为“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使得村民个体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开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村容村貌治理。此外,多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生态美化的投人也较少,长期以来造成了和美文化难以积淀。从这个角度看,推动乡村和美文化建构发展的物质着力点应放在乡村产业的迭代更新上,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也应从乡村内部激发与建构,进而推动乡村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二)村民美育生态意识缺失乡村美育工作中涉及多个碎片化主体,构成乡村美育生态链。乡村美育应至少包含两个对象层次:村民个体的审美成长和乡村美育生态的整体建构。部分村基层组织缺乏教育群众美育文化方面的工作,村民美育思想欠缺。部分村组织美育工作的开展没有立足于乡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呈现脱节式发展。乡村治理者希望通过美育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乡村居民希望能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增加收入。因此,二者目标的衔接断痕导致生态美育工作的效果不佳,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大多遭遇冷遇。乡村居民的工作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受职业的特殊性和文化水平较低的现实影响,乡村卫生环境堪忧、美育思想欠缺。村民普遍缺少自主庭院美化的意识和习惯,多数村组在整洁、规范、生态的和美乡村建设上主动意识不足。反观城市财政政策扶持充分,规划建设投入预算充足,基础设施健全,城市整体绿化优美,市民在这种环境下,环保、生态意识比较强。农村基建、住房改建、规划相对滞后,缺少现代性和经典性的基本文化要素。因此,在破窗迟新蕊:和美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分析效应作用下,农民群体越加缺乏对家园、村庄进行生态保护与美化的意识,甚至破坏有增无减。故而,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应提高村民美育生态意识。(三)和美乡村软硬环境短板和美乡村建设中同时面临着乡村人口比例失调、实践主体缺位、发展环境空档的多重困境。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忽视了人力资本培育的重要性。农村教育质量欠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城市势能和虹吸作用的影响下,乡村青壮年等具有创新才能的人口涌入城市,乡村留存人口素质偏差的现实导致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群体氛围。乡村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口大量流失、外部人才返乡发展滞缓,乡村内部诸多因素导致美育发展、生态发展的价值体系无法自我生成。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虽阔步向前发展,但乡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备,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乡村建设的前瞻性、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发展格局的均衡性不足,政府资金往往流向规划方案完善、原生基础较好的村庄,对发展条件和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扶持力度不足,乡村生态环境维护和文化产业资金缺口较大。一言以蔽之,资金的匮乏、人力资本的缺失和各类软硬条件的长期欠缺,影响并制约和美文化的孕育发展。(四)乡村生态建设行动滞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进程的总体情况是城市快于乡村,乡村生态文明的整治和建设处于待兴的状态。乡村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和耕地荒漠化。乡村生活中塑料制品、人畜粪便等未经处理的垃圾被随意丢弃,造成河流污染和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同时,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消耗乡村生态资源换取城市经济发展,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二者并存、乡村污染和城市污染叠加4,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资金投人缺乏,未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性排污标准,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权责划分不清晰,监管主体模糊,管理人员缺乏。另一方面,排污管理奖惩监管条例不19完善,难以调动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生态环境建设行动滞后,综合整治道阻且长。三、和美乡村文化的多重塑造: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对策破解和美乡村文化薄弱的现实需要多措并举。具体来看,以优化产业夯实和美乡村文化孕育的经济基础,以注重美育开辟和美乡村文化提升的直接途径,以资金支持寻找和美乡村文化塑造的重要突破,以政策布局解决和美乡村文化成长的制度保障。(一)以优化产业夯实和美乡村文化孕育的经济基础和美乡村文化的孕育长期受制于农村经济低水平制约,要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人为根本,才能夯实和美乡村文化孕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一,发展农业产业,提升乡镇经济。和美乡村文化往往具有地域性特色,而乡镇往往成为特色地域性的边界,重塑一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才能确保乡镇和美乡村建设的经济实力。其二,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人,使得村民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从关心、关注村容村貌到以实际行动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和美乡村建设。其三,优化农村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整体,不是局部性的,要克服和美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要注重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农业发展,能够从整体上增加和美文化建设的投入,促进和美文化的整体性积淀。(二)以注重美育开辟和美乡村文化提升的直接途径村民美育意识的缺失长期受制于乡村美育教化的不足。多措并举,拓展美育渠道、丰富美育平台,才能促进和美乡村文化提升。其一,以国家层面推动乡村美育工作。长期以来,缺乏对乡村美育观的国家层面推动,构建和美乡村是国家战略,补齐乡村和美文化的短板则高度依赖国家层面的努力。其二,以社会层面推动形成乡村美育氛围。国家层面推动乡村美育工作有利于社会20面聚集多种力量形成乡村美育氛围。要利用企业、学校等组织集思广益、创新服务,探索“美育文化下乡”,在社会面形成美育乡村的新氛围。其三,以乡村家庭分享乡村美育经验。除了国家、社会的努力,因乡村家庭具有发展不平衡性,可通过和美乡村示范点带动起步晚的家庭、村庄,借助电视、网络、自媒体等渠道分享乡村美育经验。此外,在开展群众美育文化工作时,要立足于村民的实际需要,逐渐树立乡村美化、和谐乡村的意识和习惯。(三)以资金支持寻找和美乡村文化塑造的杠杆社会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政府财政的支持,是和美乡村文化塑造的重要杠杆,可以快速塑造具有较高价值的和美乡村文化。其一,加大利用财政支持,优先打造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点。为了解决和美乡村建设资金匮乏、软硬件缺失等起步困难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优先给予具有资源赋和行动优先的乡村,助力打造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点,以资金驱动孕育和美文化。其二,鼓励企业投资,合作培育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点。和美乡村建设既有社会价值,又包含着经济价值,在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的过程中,鼓励企业从不同角度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合作、共创效益。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鼓励并支持乡村参与视频创作,这对于和美乡村建设以及文化孕育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四)以政策布局解决和美乡村文化成长的制度保障和美乡村文化贵在多样性、可持续性,文化健康发展又离不开政策引导。通过政策的制度性保障,促进和美乡村文化长期健康发展。其一,政策导向生态乡村方向,确保生态文化根植于心。乡村振兴建设中,要防止刮一阵风的现象,特别是防止村民出现“政府短期行为”的认识偏差,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明确乡村生态发展的长期方向,使得生态文化真正扎根于村民心中。其二,政策规范城乡生态标准,确保和美乡村持之以恒。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消耗乡村生态资源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取城市经济发展、城乡生态治理标准与水平差异大等问题,要进行政策规范,适度统一标准,平衡城乡生态标准,提高和美乡村文化的规格。其三,政策引导乡村文化发展,丰富和美乡村文化体例。克服乡村文化发展缓慢、行动迟缓等问题,需要政策加以引导,从全国和美乡村建设中选取和美乡村样板,丰富和美乡村文化资源库。如创新农村基建、住房改建、乡村规划的多样性,补足乡村发展的现代性和经典性的基本文化要素。四、结束语充分发挥和美乡村文化对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作用,不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形成和而不同、多美和谐的乡村,才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然而,和美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当一地区和美乡村文化初步形成后,还要以党建引领和美乡村文化方向,以标杆示范和美乡村实践样板,以网络搭建和美乡村文化平台,以激励形成和美乡村文化氛围,以自觉塑造和美乡村文化提质,综合促进和美乡村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哺育乡村生态振兴的多元化需求。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0 2 2 年1 0 月1 6 日)N人民日报,2 0 2 2-1 0-2 6(0 1).2谯喜龙,解娅莉.用文化凝聚共识以共识汇聚合力 N兰州日报,2 0 2 2-0 1-3 0(0 2).3 胡杨.基于文化治理视角的乡村美育发展:价值、困境与路径 J.重庆社会科学,2 0 2 2(6):4 7-58.4】刘羿良,冷娟.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多元主体协同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 0 2 2,3 8(1 1):100-110.5韩玉祥.建构意义世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2 2(6):1 2-2 1,101.迟新蕊:和美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Empoweredby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Rural Cultur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0,China)Abstract:Culturally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mov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rural culture have diverse values for em-powering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rural culture has the weak reality ofbackwar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lack of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villagers aesthetic education,weak soft and hard environ-ment in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rural areas,and lagging rur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refore,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in-dustry,paying attention to aesthetic education,financial support,and policy layout can be taken to eliminate the weaknesses thatrestrict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colog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Key words: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rural culture;ecological culture;rural revita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21CHI Xinrui【责任编辑:薛全义】(上接第7 页)利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 STEPHENSON R.Sedum:cultivated stonecrops MJ.Port-land:Timber Press,1994:55-83.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四卷第一分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 98 4:7 2-7 4.Bibliometric Study on Sedum Plants in China(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Yingkou 115009,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Sedum plants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the jour-nal distribution,research field distribution,annual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quantity,reference number of cited frequency,rate offunded papers,distribution of core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of Sedum plants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23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by us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A total of 411 relevant literature was retrieved and distributed in 122 journals,forminga core journal research group represented by Northern Horticulture,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oil;the topics of the literature involved many fields such as environment,garden,biology,medicine,crop,grass science,forestry,chemistry and so on.The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Sedum plants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and the distribution ofjournals was relatively scattered.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wild resources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Sedum should be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edum plan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Sedum;bibliometrics;literature analysis;core journals3】刘爱兵,丛宇婷.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蓝莓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2 0 1 3,4 2(5):1 2 1-1 2 4.4】叶济蓉,潘东明,赖钟雄.1 98 9 2 0 0 6 年我国龙眼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 0 8,2 0(4):4 1-4 5.5 5张洁,尹德洁,关海燕,等.景天属植物研究综述 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 0 1 8,3 5(6):1 1 6 6-1 1 7 6.SU Dan【责任编辑:杨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