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策略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104798

大小:1.40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合肥市 建设 时代 更高 水平 文明城市 策略 研究
2023年8月第40卷第4期Aug.2023 Vol.40 No.4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Comprehensive Edition)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策略研究娄博华,沈子睿(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摘要:文明城市创建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之举。进一步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在发展思路上要:高扬思想旗帜,传承“红色合肥”基因,臻善“理响合肥”矩阵,绘就“绿色合肥”画卷;突出公德培育,深培“公益之市”,建设“美德之城”,打造“好人之都”;致力改善民生,让生态“披绿化金”,让社保聚焦急难愁盼,让就业招才引智畅通;厚植文化底蕴,激活传统文化内核,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弘扬科技文化精神;聚合协同效应,释放都市圈一体化红利,探索“一街百站”方案,搭建文明城市互通共鉴平台。诸要素合力并举,助推文明城市典范加快建成。关键词:文明城市;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中图分类号:D64(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71(2023)04002607On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Hefei into a Higher Level Civilized City in the New EraLOU Bohua,SHEN Zirui(School of Marxism,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601,Chin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cities is the key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hanc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urban governance,and improve thequality of civil civilization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To further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intoa higher level civilized city in the new era,Hefei should hold high ideological banner,inherit the geneof“red Hefei”,improve the matrix of“reasonable Hefei”,and draw a picture of“green Hefei”.On theother hand,dedicated to improving people s livelihood,Hefei should also highlight the cultivation ofpublic morality,deeply cultivate“the city of public welfare”,build“the city of virtue”,and create“the capital of good people”,so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guaranteed,social security can focus on urgent worries,employment proliferation function is realized,cultural heritage is cultivated,theco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ctivated,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apped,and the spirit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is promoted.With the above,synergistic effects can be aggregated,theintegration dividend of metropolitan areas released,the plan of“one street with one hundred stations”is explored,and a platform for civilized cities to share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s built.All elementswork together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city models.Key words:civilized city;advocating virtue and goodness;profound culture;harmonious and livable;people s satisfaction收稿日期:2023-03-01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新发展格局论述的理论方位与构建实践研究”(JS2021ZSPY0013);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绿色发展的生态劳动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21AKS017)作者简介:娄博华(1994),男,河南兰考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E-mail:;沈子睿(199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期文明城市创建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之举,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更是映射一个城市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综合现代化成果的最高荣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中共安徽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合肥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如何在建设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共享之城的实践中,打造一个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典范,是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一项重大课题。1 高扬思想旗帜,打造文明典范的信仰之城讲政治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一原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壮阔征程中,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打造“红色合肥”“理响合肥”“绿色合肥”,铸就文明典范的信仰之城。1.1传承“红色合肥”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1红色文化体现着党的根本宗旨,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这就要求将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扮靓这道亮丽的城市底色。在建党百年的壮阔征程中,合肥市孕育着英雄、见证着党史,有存量丰厚、内涵深厚的红色遗存,有功绩卓越、彪炳史册的先辈人物,有赓续相接、薪火相传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比如,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蜀山烈士陵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李克农故居、杨庙镇革命事迹陈列馆、延乔路等一大批红色资源,柯武东、李慰农、李坦、王培吾、徐百川、马毛姐等一大批党史人物,这些都是推动合肥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宝贵资源。要进一步加强对珍贵文物和人物故事的挖掘、保护和研究,把传承和弘扬区域红色文化作为战略工程、铸魂工程、民心工程,修好“红色家谱”,丰富完善革命文物和党史人物名录和大数据库,积极推进红色基因库建设,讲好“红色故事”,延续“红色血脉”,将之转化为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蓬勃力量2。1.2臻善“理响合肥”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推动合肥市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而其关键环节就是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长期以来,合肥市积极探索全媒体理论宣讲方式,整合党报、都市报、电台、网络,拓展运用企业、教育集团、公共事业单位等媒体资源,打造“理响合肥”理论宣讲品牌,奏响理论宣讲的“大合唱”。4其中,由于新媒体的更新迭代和群众话语模式的转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介的异军突起,要精耕垂直领域,打造相关市域“政务号”的正能量传播生态圈;第二,在理论话语表达上,要转变宏大的叙事风格,转向接地气的“百姓言百姓语”,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第三,进一步增强理论宣讲的权威性、正确性,避免理论宣讲失之于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论宣讲在推动合肥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进程中是强思想、聚人心、增干劲的必有之义。1.3书写“绿色合肥”篇章,绘就绿色美丽合肥新画卷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显著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3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合肥市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打造娄博华,等: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策略研究27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0卷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城市发展新样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巢湖十年之变”。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亲临合肥,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5通过“四源同治”,系统推进巢湖“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打造了美丽安徽的“合肥样板”。2022年8月,合肥市专门发布了 合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聚力打造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生态名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诚然,如今的“绿色合肥”建设已经取得突出成效,但一些结构性和根源性压力尚未根本解决,要在环境质量改善、化解生态环境隐患、绿色科技创新上持续下功夫,深入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绘就绿色美丽合肥新画卷。2突出公德培育,打造文明典范的首善之城首善是一个文明城市必备的涵养和韵味。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要凝聚起真善美的社会和谐氛围,构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协调并进的道德高地,发挥榜样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对“首善”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打造“公益之市”“美德之城”“好人之都”,铸就文明典范的首善之城。2.1深培“公益之市”,凝聚和谐风尚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6其关涉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治理方式、诚信体系、文化自信、和美境界等,映射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是 合肥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重要内容,合肥市在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构建了全市志愿服务“一体两翼”新体系,组建志愿服务联合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致力于推进“1+13+N”全市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并以社区、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重点,建设志愿服务站点,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7颁布施行 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建立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全市已有160余万注册志愿者、4300余支志愿服务组织、18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实现了志愿服务体系化、阵地化和发展化。为进一步发挥合肥市城市公益事业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志愿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温度,需要拓宽志愿服务的覆盖范围,让城市文明建设“人人共创”;探索构建志愿服务法治保障机制,彰显“人民中心论”的城市发展理念;完善志愿公益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让群众和志愿服务人员敢为、有为、善为、乐为。2.2建设“美德之城”,构筑道德高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美。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涵涉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其一,立政德。党员干部要率身示范,秉持为民情怀,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站稳人民立场,不能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必须做起而行之的奋斗者,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其二,明大德。唯有明大德,才能聚人心、扛大任。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青少年学生,都要心怀“国之大者”,将合肥市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统一起来,把个人融入到国家和集体之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其三,守公德。教育引导群众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公益的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其四,严私德。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导群众学会劳动勤俭、谦让宽容、自省自律。在合肥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密不可分、彼此相恰,将之统一起来才能构筑文明城市的道德高地。2.3打造“好人之都”,焕发典型引领道德模范是奋斗的前行者、文明的发言者、社会的引领者。截至2021年11月,合肥市已有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8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8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好人之都”已然是合肥市一张亮丽的名片。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好人”的回信中指出:“中国好人 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28第4期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9持续打造“好人之都”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又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深刻意涵。在未来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选树身边好人。在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领域持续深入挖掘“好人”,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的原则,推动建立乡、县(区)市筛选和申报机制,丰富“好人榜单”。第二,积极发动道德模范和好人典型,打造好人展示栏、好人长廊、好人车厢、好人车站等,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多种渠道颂扬相关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10第三,让“好人”有“好报”。设立专项帮扶资金,探索将其优先纳入评级授信系统,办理“礼遇关爱卡”,在就业创业、子女就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3致力改善民生,打造文明典范的幸福之城增进人民福祉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核心举措,更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实践。其主要内容涵涉着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多样的就业机制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生态“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让社保“依存量”变成群众“满足量”,让就业“稳定量”变成人才“大能量”,铸就文明典范的幸福之城。3.1让生态“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实践中,就是要做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打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安徽的“合肥样板”,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2由此,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合肥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把握好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其蕴含的彼此对应、互融互补、内在统一的逻辑,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努力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创新绿色治理模式,在全社会建立政府绿色行政、企业绿色生产、媒体绿色宣传、社会组织绿色参与、社会公众绿色消费和学者绿色智慧的协同治理模式14。第三,着力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双重维度的生态化解放与发展,让生态资源要素活起来,扎根绿色文化,增殖绿色资产,释放绿色福利,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在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指数。3.2让社保“依存量”变成群众“满足量”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集合体,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兜底线、防风险、保民生的必备举措。其中,养老、医疗、住房是人民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15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着眼新发展阶段,合肥市建立健全了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会保障织就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网”,但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民生保障需要围绕以下方面持续发力:其一,针对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残障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积极进行帮扶救助工作,设置专门的救助机构或场所,探索“志愿服务+专业供养”相协调的养老救助模式。其二,针对特殊儿童、特殊老人群体、特殊妇幼群体等开展医疗救助和打通就医绿色通道,打造“政府+保险+服务”的闭环模式。其三,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科学有效地设置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将实物供给与租赁补贴统一起来,让城市既容得下“灵魂”更装得下“肉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的领导、协调机构,疏通民意上通下达渠道,增强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协调性和规范性。3.3让就业“稳定量”变成人才“大能量”就业是人民收入之本,是国民财富之源,是社会稳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3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需要大力吸纳人才,而如何让就业这一“稳定量”变为人才聚集的“大能量”,有以下建议:其一,持续积极开展“稳岗行动”“扩岗行动”“诚招行动”“帮扶行动”四大行动,实施扩容增量、功能增值、兜底就业三大计划,着重解决大学生就业、特殊群体再就业、农民工就业等。其娄博华,等: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策略研究29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0卷二,持续增大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力度,设立专项资金补贴,推进“一站式”办事通道,常态化举办“企业招聘进校园”活动等,并对高水平人才予以政策倾斜,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其三,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基层就业,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助推乡村产业结构、人才需求、职业身份的快速转型,增强其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化解就业困境,助力乡村振兴。16真正调控好“就业”这一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打造在高水平文明城市干事创业的“幸福之城”。4厚植文化底蕴,打造文明典范的魅力之城文化是一个城市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合肥市,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科技文化构筑起闪耀的精神文化谱系。在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要致力于激活传统文化内核、讲好徽风皖韵故事,挖掘革命文化资源、贯通“合肥红色文化主题地图”,弘扬科技文化精神、塑造合肥城市符号,铸就文明典范的魅力之城。4.1激活传统文化内核,讲好徽风皖韵故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17“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18文化底蕴深厚的合肥市,有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包公园、逍遥津等传统文化遗产,有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安徽名人馆、合肥市文化馆等一众场馆,又有莲湘舞、庐州面塑、葫芦雕刻、徽帮裁缝技艺等传统非遗项目,亦有庐剧、洋蛇灯、火笔画等传统民俗,内涵丰富,形式各样。将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融入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之中,需要做到:其一,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摄其中与建设文化强市相恰的元素,发挥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其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化,行业管理精细化,挖掘利用规模化,记录与展示领域数字化,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修复均衡化。19其三,注意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让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进一步增大宣传力度,融通媒体资源,让传统文化的“流量”与“留量”兼具。讲好徽风皖韵故事,让合肥市的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彰显内涵和特色。4.2挖掘革命文化资源,贯通“合肥红色文化主题地图”革命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来时之路”的见证,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涵养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20在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进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区域革命文化资源,打造“合肥红色文化主题地图”:其一,精心发掘经典红色题材。在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蜀山烈士陵园、杨庙镇革命事迹陈列馆等一众红色遗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举办专题研讨会,积极推进“口述史”工作,深挖革命先辈和老兵故事,帮助公众“解锁”身边的红色记忆。其二,用好现代艺术传播手段。让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全息投影、3D沙盘等前沿新兴技术赋能革命文化资源,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象级作品,唤起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其三,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小精品”和“大制作”。通过对详实的档案史料、珍贵的实物器具、生动的图片视频、逼真的复原场景等的“再创作”和渲染,让干部群众在追溯革命记忆中获得深度的初心滋养、灵魂淬炼和党性洗礼,焕发出红色基因新的时代价值。4.3弘扬科技文化精神,塑造合肥城市符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合肥市鲜亮的身份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21推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必须紧抓创新这个决胜未来的“破局利器”。由此,必须弘扬科技文化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引育创新人才、保障创新供给,打造一座“科里科气”的创新之城,塑造城市文化新符号。第一,持续深入推进合肥市“一核两园一镇”建设,即一个“科大硅谷”核心区,蜀山、高新两园和一个“讯飞小镇”,着力量子科技、5G、大数据、3D 视觉感应、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开发运用,制造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能够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智慧30第4期应用场景,让弘扬科技文化“有理有据”。第二,建设一批科技文化场馆和科普基地,汇聚政、产、学、研,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百姓家,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文化公共产品的需求。第三,举办大型科技文化专题活动,激活城市动能、拉动创意经济和旅游产业。在科技文化活动中,既要面向技术前沿、丰富展示形式,又要开放运作,打通国际科技文化交流渠道,发挥科技文化活动的教育、启发和联系功能。5聚合协同效应,打造文明典范的共享之城“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要遵循这一目标要求和行动准则:在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中释放发展红利、共享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有“含金量”,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探索中,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文明城市模式互通共鉴中贡献“合肥智慧”,铸就文明典范的共享之城。5.1共享公共服务,释放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红利公共服务事关民生福祉,牵动连接民心。当前,在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尚存在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尚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但随着合肥都市圈的进一步建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融入,合肥都市圈作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将肩负着引领安徽未来整体高水平公共服务的重要使命。由此,需要做到:其一,进一步增强合肥都市圈“本圈”的城市协同性。围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统筹谋划工作,在公共服务上科学设定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加强毗邻地区设施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科学有序地推动公共服务高水平发展。22其二,进一步增强合肥都市圈“临圈”的融入性。在医疗、教育、卫生、科技、能源等领域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数字长三角建设,努力实现“一网通办”的全覆盖。其三,进一步增强合肥都市圈“破圈”的必要性。意即让“圈内”的人民群众惠享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推动健康、就业、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一码(卡)通、一网通办,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促进社会治理协同。23充分释放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红利,让人民群众在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真正共享、乐享、惠享公共服务。5.2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一街百站”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17按照指示精神,合肥市始终着眼强化基础提升、强化思想引领、强化为民办事、强化示范引领,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扩面提质。如今,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00余个,基本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设目标。接下来,为进一步拓宽文明实践中心的覆盖面,建议探索“一街百站”建设:其一,在一个街区持续强化阵地建设,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一百个多种样态的文明小站点,构筑起城市公共服务的多维矩阵和全新场景,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米”,让优质全面的公共服务随时见、随处见。其二,统筹好城乡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一街百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乡贤馆、妇儿之家等基层阵地融合发展,有效盘活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其三,坚持创品牌、创特色、创亮点,围绕空巢老人、残疾人、双职工子女、贫困人口、卧病人员、外来打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帮残助老、扶幼助弱、脱贫助学、“五彩假日”等活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一街百站”变为合肥市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5.3共享创文经验,致力文明城市模式互通共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4要想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完成公共服务的科学化转型,在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对其他城市典型经验的融摄是必不可少的。由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把“创文”经验引进来。通过调研,了解、借鉴其他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发展模式,例如“深圳模式”“厦门模式”“青岛模式”“武汉模式”“长沙模式”“成都模式”“延安模式”等,挖掘和发挥先进典型中与推动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相宜性元素,推动“合肥模式”的建成。其二,把“创文”经验推出去。合肥市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打造极具特色的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共享之城,需要去向全国、国际推介,彰显城市形象,娄博华,等: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策略研究31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0卷吸纳人才、招引投资,这是着眼未来高水平发展的必行之举。其三,以“发起者”的角色积极搭建文明城市间交流平台。推动城市间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就业等联动机制,将本市“小蛋糕”融入国家“大蛋糕”,为实现全国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贡献“合肥智慧”和“合肥力量”。进一步彰显合肥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决心、胸怀、气魄。参考文献:1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2 张为,宁宁.红色文化融入合肥城市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8486.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4 杨杰,刘敏,余育章.打造“理响合肥”品牌 探索理论大众化新路径J.新闻世界,2018(11):5154.5 梁睿.生态湿地扮靓巢湖N.经济日报,2022-06-06(2).6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85.7 合肥发布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EB/OL.(2021-09-09)2022-11-15.https:/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合肥答卷熠熠生辉EB/OL.(2022-10-20)2022-11-15.http:/ 夏建平.传播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N.人民日报,2022-10-10(4).10 张岳.“好人安徽”建设的宣传路径探究J.新闻世界,2022(11):3134.11 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6.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29.13 韩振峰.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N.经济日报,2020-06-25(7).14 杨立华,刘宏福.绿色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612.15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J.社会福利,2022(04):46.16 蒋占峰,娄博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7):3440.17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1(2).18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19 庞妃,史春林.习近平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要论述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2(01):156163.20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人民日报,2021-06-27(1).21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22 宋盛楠.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1,20(4):1316.23 合肥都市圈建设 2022 年工作要点印发实施EB/OL.(2022-06-02)2022-11-15.http:/ 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5.责任编辑:李玉年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