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专版
2023
学年
中考
化学
复习
方案
题型
突破
02
图像
试题
题型突破(二) 图像题
类型一 函数图像类
角度1 溶解图像
|针对训练|
1.[2023·湘潭]如图T2-3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2-3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 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2.现有m g KNO3的不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变化过程中,图像表示不正确的是 ( )
图T2-4
A.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固体
B.恒温蒸发一定量水
C.降温至部分晶体析出
D.升高温度
角度2 金属与酸(盐)反应图像[详见专项(六)考点突破]
|针对训练|
3.[2023·眉山]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可正确表示H2质量和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的是 ( )
图T2-6
4.[2023·青岛改编]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 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T2-7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小资料]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 +CuCl2。
图T2-7
A.FeCl3与Cu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 g
C.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仅含有Fe2+和Cl-
D.当加入V1 mL FeCl3溶液时,Cu恰好完全反应
角度3 pH图像
|针对训练|
5.下列图像与其描述不对应的是 ( )
图T2-9
A.水中加入稀盐酸
B.向稀氢氧化钠中加水
C.水中通入CO2
D.稀氢氧化钠加入盐酸至恰好反应
角度4 酸碱盐优先反应图像
|针对训练|
6.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过量,以下图像中正确的是(图像中m表示质量,ω表示质量分数) ( )
图T2-11
7.[2023·广安]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该溶液中依次发生如下反应: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HCO3+HClNaCl+CO2↑+H2O。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图像关系正确的是 ( )
图T2-12
角度5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图像
|针对训练|
8.[2023·安顺改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图T2-14
A.电解水
B.常温下向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9. [2017·福建]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T2-15,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图T2-15
选项
M
N
y
A
水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B
水
氢氧化钠
溶液的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质量
10.[2023·重庆A]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 )
图T2-16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11.[2023·贵港]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图T2-17
A.电解水
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12.[2023·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图T2-18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13.[2023·武汉]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 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T2-19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T2-19
A.图中a点剩余固体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 g
类型二 传感器图像类
|针对训练|
14.[2023·南平二检]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利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与消耗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T2-21所示。已知该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①Na2CO3+HClNaHCO3+NaCl;
②NaHCO3+HClNaCl+H2O+CO2↑,AB段主要进行①反应,CD段主要进行②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图T2-21
A.加入盐酸体积为4 mL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B.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C.D点处反应基本结束
D.E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HCl
15.[2023·河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T2-22所示。
图T2-22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 。
(2)写出m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2023·兰州节选]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如图T2-23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图T2-23
(1)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处。
(2)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
17.[2023·漳州二检]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1)图T2-24甲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250 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 mL的液体(分别是水、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 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T2-24
(1)曲线1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曲线1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2)导致曲线3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 。
(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③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④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2023学年参考答案】
类型一
角度1
针对训练
1.C [解析]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确定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60 g,即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能溶解60 g A,形成160 g饱和溶液,则80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30 g,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可得30g80g+x×100%=20%,解得x=70 g;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因为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所以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2.C
角度2
针对训练
3.B
4.B [解析]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铁与氯化铁溶液先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铁粉逐渐被消耗,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到M点时铁完全反应,因此,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 g,B正确;图中N点铜粉和氯化铁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u2+和Cl-,C错误;当加入V1 mL FeCl3溶液时,Fe恰好完全反应,D错误。
角度3
针对训练
5.D
角度4
针对训练
6.D [解析]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过量,因为Ba(OH)2溶液显碱性,最终pH>7。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的不断加入,H2SO4不断消耗,质量不断减小。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H2SO4与Ba(OH)2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BaSO4沉淀;当H2SO4反应完,Ba(OH)2与CuSO4反应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当CuSO4反应完全后,即使不断加入Ba(OH)2溶液,也不会再产生沉淀。
7.C [解析]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生成,反应一段时间后,才有二氧化碳生成,故C正确。
角度5
针对训练
8.B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而非质量比,A错误;向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然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溶液的pH先增大,然后不变,完全反应后,pH继续增大,B正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C错误;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沉淀不会从零点开始,D错误。
综合演练
9.D [解析]氧化钙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水呈中性,氢氧化钠溶于水,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pH>7,溶液的pH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硫酸铜溶液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
CuSO4+FeCu+FeSO4
56 64
每56份质量的铁能从溶液中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D正确,符合题意。
10.B [解析]由题意可知,向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沉淀生成;当稀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①正确。化学反应前后,烧杯中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