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最新市政道路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
下载文档

ID:3088528

大小:856.50KB

页数:7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6 最新 市政道路 投标 文件 技术 部分
目 录 六、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一、设计概况: 2 二、道路部分: 2 三、基础设施包括: 3 四、地址、气候条件: 3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4 第一节 现场组织安排 4 第二节 水电供应 5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5 第一节 施工测量放线 5 第二节 道路工程 6 一 软基处理 7 二 路基土方施工 11 三 路面施工 12 四 人行道施工 16 五 道牙工程施工 17 六 排水沟、护坡施工 18 第三节 管线工程 19 一 雨、污水管道工程 20 二 给水管道工程 23 第四节 交通设施工程施工方案 25 第五节 绿化施工技术方案 27 第五章 施工顺序 41 第六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计划 43 第一节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43 第二节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 44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措施 45 第一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5 第二节 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47 第八章 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48 第九章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50 第一节 安全生产措施 50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52 第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 53 第十章 附图1: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56 第一节 给水管道施工工艺框图 56 第二节 雨水、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框图 57 第三节 电力管道、电缆沟施工工艺框图 58 第四节 路基施工工艺框图 59 第五节 浆砌片石及护坡施工工艺框图 60 第六节 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61 第七节 路面施工工艺框图 62 第八节 道牙施工工艺框图 63 第九节 强夯施工工艺框图 64 第十一章 附图2:质量保证体系图表 65 第一节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图 65 第二节 质量自检程序流程图 66 附表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67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68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安排表 70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71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73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74 七、项目管理机构 75 - 2- 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提供的施工图纸。 2、 《城市测量规范》(CJ8-99) 3、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7、 《城市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 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D50-2001) 10、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规范》GB50069-2002 1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测量定位控制坐标成果和工程水准成果表。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2; 18、《砼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03G101-1;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 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1、工程名称: 2、建设地点: 3、项目总工期:305日历天 4、资金来源:县级自筹100%,已落实 5、质量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6、工程概况: 为城市支路,道路东西走向,全长519.3801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 7、主要技术指标: a、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 b、路面类型:行车道采用沥青混泥土柔性路面 c、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d、桥涵采用50年一遇防洪标准。 二、道路部分: 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沥青混泥土柔性路面。 机动车道:第一层为AC-13C细粒式沥青混泥土面层,厚度4cm;第二层为中粒式沥青混泥土,厚度为6cm;第三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30cm,第四层为厚级配碎石,厚度为15cm;第五层为厚碎石,厚度为80cm。 人行道结构:第一层为青石板铺装,厚度为5cm;第二层为M10水泥砂浆,厚度为3cm;第三层为层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第四层为级配碎石垫层,厚度为10cm。 三、基础设施包括: 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 四、地址、气候条件: 1、地质条件 根据查阅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的地质情况和现场勘查数据,该地段地势基本平坦,场地内地层可分为7个岩土工程地质层,细分为12个工程地质亚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1杂填土:杂色,湿,松散,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碎石计砖块等。 ①-2耕土:杂色,湿,松散,主要以粘性土为主,见大量植物根系。 ②-1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可塑,切面光滑。 ②-2粘质粉土:灰黄色、湿,稍~中密,切面粗糙。 ③-1粘质粉土:灰色,软塑,切面光滑,光泽暗淡见较多腐蚀质。 ③-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切面光滑,光泽暗淡见较多腐蚀质。 ④-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软可塑。 ④-2粉砂:浅灰色,湿,中密。 ⑤-1圆砾:浅灰色,湿,中密。 ⑤-2粉质粘土:浅灰色,软塑,可塑。 ⑥-3中风化凝灰岩:灰色,湿,较硬。 ⑦-2强风化沙砾岩:砖红色,湿,密实。 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型,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地下水位一般变化幅度在1.0M~1.5M之间。 2、气候条件 宁洱县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兼有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2℃,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无霜期334天,年均降雨量1414.9毫米,5月至10月为雨季。年平均日照时数1921.2小时。 近年来本地区气温普遍偏高,但气候极其不稳定,施工期间梅雨季节会带来阴雨绵绵的天气,对混凝土的施工及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带来负面影响,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做好雨季施工和冬季施工的措施准备。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 现场组织安排 本公司为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现场的人员组织、劳动力配备情况如下: 1、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项目经理部(见承包人工地组织机构图)。从公司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各部门,使整个经理部的职责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 2、调配专业水平高的作业队伍投入项目。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组建管道施工队、道路施工队,分别承担各项目施工,并配备套相配的机械设备。要求各作业队与项目部高度一致,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搞好各工程的施工。 3、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各施工队的工作范围作如下划分:道路队负责全段道路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管道队负责全段雨水箱涵、雨、污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的施工。 第二节 水电供应 施工用水、电均从附近单位接至本工程范围内50∽100米,施工用水采用Ф100管从联接点接至施工区,生活区用水采用Ф75管接入,用电则在全线布设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设。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分项工程多,施工中相互交叉且施工场地狭窄,测量放样工作量大。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1、 测量设备设置: 设置道路及管线测量组各一组,配备水准仪2台,经纬仪1台,红外线全站仪1台。 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3、主要分项目工程测量工作要点: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第二节 道路工程 本标段道路工程中,道路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一 软基处理 1、强夯施工参数 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以下强夯参数: 锤重15T,落高20M,能级3000KN-M,锤底面积3.1m2,夯实加固深度可大于10M,夯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N/M2,夯击点间距为4米,正方形布置。碎石墩长1.0∽7.0米。每点夯击6次,夯击遍数4遍。最后对地表土作轻锤低落距满夯处理,能级1000KN-M。要求根据试夯结果,进行正式重锤强夯施工。 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作重锤的起吊设备,最大起重量为50吨,配自动脱钩装置,夯锤采用钢铸。 2、试夯 试夯内容:本工程的试夯区选在1+110—1+140,试夯面积为2000m2。试夯完成后要取得如下参考数据,用于指导施工;夯点夯击阵数、夯击数及收锤标准;采用静载实验测定不同地基承载力。 l 试夯 ① 施工放样确定试夯区; ② 按试夯要求布设夯点,并对夯点进行编号,标注显著的夯点标志,标明夯击顺序; ③ 强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击点; ④ 塔尺立于锤顶,水准仪测量夯锤顶标高,并作记录; ⑤ 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夯击能300T.m), ⑥ 脱钩夯击; ⑦ 塔尺立于锤顶,测量夯击后的锤顶标高,计算夯沉量,并作记录。 ⑧ 重复步骤⑥∽⑦,对照设计要求的夯沉量。如夯沉量未能达到设计从中心轴线依次向两侧同时夯击下一夯点,如此反复完成全部夯击点的第一遍完成后要计算总的夯沉量及每个夯沉量及每个夯点的总平均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参数。 试夯作业过程需采集的试验数据:1)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每2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2)记录每个夯点夯击阵数;3)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点的累计夯沉量。 试夯数据处理:1)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结合对瑞利波检测到的地基波速的分析,确定承载力与波速的对应关系,为地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提供快捷、简便的经验数据。2)根据夯前夯后的地面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对照设计要求比较判定是否合格。3)分析工后沉降,依据其大小对后续的设计作适当调整。 3、强夯施工 ①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以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测放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作为作业的控制线; 组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设备调试,等待开工作业; 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圈围强夯作业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区,保证作业安全; ② 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工作面的大小,配备2台套50T强夯机。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测量场坪标高→布点→点夯四遍→平整作业面→测量场坪标高→满夯→ 进入下一作业区作业 强夯每个夯点的夯击分二遍进行,每遍的夯沉量不小于45cm,击数不小于试夯时的确定值,总夯沉量不小于90cm。 主要工序的作业方法:按图纸要求布置夯点,对夯点编号,并标明夯击顺序,夯点定位偏差控制在5cm内;夯击从道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依次同时进行,夯击能300T.m;分4遍进行,第一遍用级配碎石置换原土体夯6击,夯后夯坑用级配碎石填平;第二遍素土夯6遍,夯后夯坑用好土填平;第三遍在第一遍夯点位置加级配碎石夯至设计要求为止;第四遍在第二遍夯点位置加好土夯至设计要求为止。整个作业段的夯击完成后,形成碎石墩,在碎石墩上加铺碎石垫层。测量交工面标高与夯前的场地标高比较,计算总平均夯沉量,确定效果;并在施工过程按规定和统一表格做好单点夯击过程的全部施工记录。最后进行满夯。 l 点夯 1)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现场进行墩位复合,墩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1: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2)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时,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不可依次夯击。 3)强夯时分阵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300T.m∽330T.m范围内,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 4)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点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按间隔跳打夯击下一点。 5)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 l 满夯 点夯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清除局部挤出的淤泥包。按设计间距梅花状布置满夯点,强夯加固范围内夯点间的空隙,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 夯击从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侧面推进,每点夯二击,锤印搭接35cm,夯击能控制在100T.m∽150T.m范围内。 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 l 强夯质量检测 强夯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检测法。 静载试验检测频率为1点/2000M2,静载试验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实施情况选点,静载试验点应有代表性,选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二、抛填片石挤淤 本合同段抛填片石挤淤范围:桩号1+010—1+110,面积6000m2,施工时采用自卸车运输石料,推土机推填,厚度在1.0米左右,并碾压,挖掘机清挖挤出的淤泥。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并不断补填石料,以加强地基承载力。 二 路基土方施工 1、施工测量:根据导线控制网及控制点高程,复测路基断面,并测设路基中桩线,结合设计放出边桩。 2、路基施工: 土方的调配,原则上是在每段路基施工时,尽可能地利用该段挖余土方(包括路基挖方和管网剩余土方),不足部分借土填方,以减少运输费用,节省投资。 路基挖方,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对可利用的土,就近摊铺在路面上,不可利用的土,运至弃土场。 填方路基施工时,填方段以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核子密度仪检测。路基填筑按每层松散土厚30cm,分层填筑压实,以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土填筑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路基压实度要求为:(1)填方段:路基下0∽80厘米以下不少于93%;(2)挖方段0∽30厘米不少于95%。每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路基土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并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和防护措施,保证雨季期间排水畅通,路基稳定,环境不受污染。 三 路面施工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1)目标配合比阶段:由试验室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用矿料级配作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和试拌使用。 (2)生产配合比阶段:从拌和机二次筛分的各热料仓里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拌和机供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平衡,再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含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设备根据生产配合比,设定各种材料自动计量数据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混合料及路上钻取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2、施工 (1)材料准备 施工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凝土料组成设计的各种材料备料,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加工,料堆上面加盖棚布以避免灰尘污染和雨水影响,各类材料应严格隔离防止窜料,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应,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未经监理批准,不随意变更。 (2)设备运作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摊铺设备、碾压设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拌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设备能力与进度、质量要求相适应,机械设备之间的动力装备量相互协调,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机械化施工的连续性。 (3)下承层处理 沥青混凝土铺筑前,人工清扫表面,做到其下承层表面干燥、清洁和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然后洒透层油。面层施工前,应检测其下承层高程、宽度、压实度等各项指标。 (4)混和料拌合 使用LQC2000自控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拌合混凝土。拌合时做到配料准确,拌合均匀,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使用。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合的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规范要求为止。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包括矿料充分烘干并全部裹覆沥青结合为准,并经试拌确定。拌合楼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5)混合料运输 使用20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前,应使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油水混合物(油水比为l:3)涂抹车厢四壁,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并不得有积液或积水出现。从拌合楼向运料车放料时,每卸一锅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自卸汽车运输能力比拌合能力和摊铺能力应有所富余,开始摊铺时排在 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要有3辆左右,施工过程中摊铺前方一般安排2—3辆运料车等候卸料,运输时应使用蓬布和其他物加以覆盖,以防止热量损失,保证达到现场时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 (6)混合料摊铺 机械设备控制:采用摊铺宽度为6-12m的国产LT70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施工时单幅一次摊铺成型。该摊铺机具有自动的找平装置及调节松铺厚度装置,并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和振动夯实功能,能够铺出平整度高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标高控制:面层采用两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控制标高、厚度、平整度。 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不超过165℃;矿料温度不超过沥青加热温度的l0-20℃;混合料出料温度在正常范围140-165℃;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摊铺温度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低于110-130℃但不超过165℃,低温施工时不低于120-140℃,但不超过l65℃;碾压时温度控制在110-140℃之间;终压温度不低于80℃。 速度控制:根据拌和机拌和能力,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厚度、宽度,计算确定摊铺速度,在安排汽车运量有所富余的前提下,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摊铺。摊铺过程中,不更改速度。 (7)混凝土碾压 使用轮胎及光轮压路机碾压,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在摊铺机摊铺完毕后,光轮压路机进行初压,以便稳定混合料。复压用轮胎压路机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以使混合料稳定、密实。光轮压路机紧接在复压之后进行,以消除轮迹,压实成型。 压实方式 初压时,采用10一l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压路面从外侧向中心碾压,超高处由低处向高处碾压,轮迹始终保持与路基轴线平行,相邻碾压带重叠约30cm,逐步向路拱碾压。 复压时,采用YLl6轮胎式压路机来回交叉碾压。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终压时,用10-12T双筒光轮压路机静压以消除轮迹。 压实速度 初压时光轮压路机速度以1.5~2.0km/h速度进行行驶。复压时压路机的速度3~5km/h速度行驶,终压时以4-6km/h的速度行驶。 碾压遍数 初压:碾压两遍 复压:压实遍数经试验段确定。 终压:碾压3~4遍 压实长度: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根据试验段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做到随铺随压,以避免因厚度减少而温度损失过快,影响质量。 (9)接缝处理 纵缝:采用垂直接缝。摊铺前,在相接截面上喷洒粘层沥青,摊铺时,使热料与接头搭接20cm,使接缝预热,可提高纵缝质量。 横缝: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垂直平接缝。横缝用切割机切成整齐的端截面,在下次摊铺前,在截面上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考虑摊铺机熨平板高度加适当的预留压沉量。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连接处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3、安全 在施工路段50米前后方各竖立一块警示标志上写“前方路面施工,车辆注意安全”。同时配备一名现场专职安全员,指挥过往车辆和行人并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保护好现场。 四 人行道施工 人行道结构总厚22cm,包括15cm的6%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3cm的1:4水泥砂浆卧底和5cm厚水青石板。位于填方段的人行道,填方中应去除含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等的土料,避免在碾压夯实后有翻浆、“弹簧”现象,人行道下地基土压实度不少于90%,待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预制方砖铺砌施工。 (1)检验:人行道板采用青石板砖60×30×5cm,铺砌前检验尺寸是否合格(两对角线允许误差±3mm,厚度允许误差±3mm,边长允许误差±3mm,缺边掉角长度不大于5mm),表面平整、线路清晰和棱角整齐,且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 (2)检查方格坐标:按控制点定出方格座标并挂线,再分段铺砌(铺装样板条),且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3)方砖铺装时轻拿轻放,用橡皮锤或木锤(钉橡皮)敲实,避免损坏砖边角。 (4)纵、横缝:保证平正直顺,避免弯曲不平,缝宽符合设计要求。 (5)铺好方砖后检查平整度,发现有位移翘角、与相邻板不平等现象,立即修正,最后用干沙掺1/10水泥拼命均匀将砖缝填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混合料沉实,直至灰砂灌满为度,保持砖面清洁。 (6)养生:洒水养生5-7天,主要是湿润缝处,且在养生期间严禁上荷载。 五 道牙工程施工 1、放线与刨槽:按设计的道路边线,加钉边桩,直线部10∽15米,路口园弧1∽5米反复校核高程及曲线,以求园顺。立道牙平面刨槽时,连同10#现浇混凝土的位置,一次刨出。 2、检验:本工程采用30#砼预制立道牙(30×12×49.5cm)及20#砼预制平道牙(20×8×49.5cm)安砌前检验尺寸是否合格(外型尺寸允许偏差±5mm,外露面缺边掉角<20mm且不多于一处,外露面平整度3mm),道牙方正,避免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 3、安砌:在刨好的槽面上或10#现浇混凝土面上铺2厘米的5#水泥砂浆卧底,按放线位置安砌道牙,用橡胶锤敲打做到平稳牢固,顶面平整,缝宽均匀(1cm),线条园顺、平直。 4、安砌好混凝土道牙后,内外槽在基层顶面以下者,用砂浆填平至基层面。 5、还土:道牙后背还土夯实,夯实宽度不少于50cm,厚度不小于15cm,密实度在85%以上,立道牙背后,用混凝土填实。 6、勾缝:先校核道牙位置高程,使其符合设计,且在路面完成后勾缝。 7、湿法养生3天以上,防止碰撞。 8、当人行道穿过路口时,立道牙安装做成斜面,便于通行。 六 排水沟、护坡施工 1、施工顺序: 路基防护的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边坡修整→将砌块石→场地清理→种植草皮。 路基排水边沟的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浆砌块石→场地清理。 2、施工技术要点: (1) 路基边坡完成后立即进行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 (2)防护骨架沟槽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排水边沟的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理为辅,保证槽底平整、坚实。 (3)所用石料抗压强度小于30mpa,厚度小于15cm,其中一条边不小于30cm,而且石质均匀,无风化剥落和显著裂纹。 (4)砌筑前先将片石表面的泥垢杂物洗刷干净,并用水湿润。 (5)分层分段砌筑,但相邻工作段砌筑体高差不超过1.2m,分段位置尽量设在沉降缝处。 (6)各砌层砌块砌筑先砌外圈定位,后砌里层,上下错缝,里外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7)各砌层砌块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8)砌筑上层砌块时,不得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在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9)石块一经铺砌后,不随意移动,如必须移动时,石块向上提起,以免影响邻石的牢接,再砌时要将原来的砂浆刮掉,另补新浆。 (10)灰缝厚度要均匀,一般以2-3cm为宜,砌筑时外露面预留深约为2c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隐蔽面砌缝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第三节 管线工程 本标段管道工程有给排水管道工程及电力电讯管道工程,施工顺序按由下到上的原则,施工顺序为:雨水箱涵→污水→雨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 一 雨、污水管道工程 本工程污水、雨水管施工的关键是密切配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因此施工工期的安排也将根据道路工程的工期而定。 施工前,准确确定污水、雨水管线的位置、标高,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管沟开挖。 按照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基施工,管道安装及包封,管沟回填等施工顺序进行管道施工。在垂直方向上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 (1)测量放线 基槽开挖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定位、施工放线,测量放线前对甲方提供的控制桩点进行复核,然后引测水准点并报甲方及监理审核。施工放线注意控制管道在线中位,每隔20米钉设标记桩并加以保护,机械开挖前根据管道中线用石灰粉施放好开挖边线。 (2)管沟开挖: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两种方法,对管线埋深较浅和管径较小的工段采用人工进行管沟开挖;用机械和人工开挖分别采用1:0.25和1:0.33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比设计基底每侧加宽0.5m,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置于挖沟槽边线1m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避免对坑壁的扰动,保证基坑稳定;沟槽开挖期间还将加强对其标高的测量,以防止超挖。采用机械开挖时,将用挖掘机沿开挖管线进行反铲开挖,开挖至设计管底标高以上0.2m时,即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过程中,由于各类管道沟槽的深度不同,将根据沟槽内的积水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排水沟和排水集井,对于较深的沟槽,若有明显的积水现象,将在沟槽边侧设置宽为20cm,深为15cm的排水边沟,并且每隔30米左右在槽底边外设一口径为60cm,深为50cm左右的排水集井,自然削壁,排水沟向集水井方向的水流坡度陡于1%,沟槽两侧的排水沟,每隔15cm左右用碎石设置盲沟连通。同时在集水井处用抽水机进行施工排水。当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m,且地质情况较差时,需对开挖坑壁进行支撑。 (3)地基处理: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洼处进行整平,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应与设计及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片石、填筑碎石、排水、降水等方法予以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规定要求后即抓紧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基暴露过久。 (4)管基施工及管道安装、包封 开挖完成并报监理验槽合格后,重新放线定位,钉设高程控制桩,及时支模浇筑砼垫层,待垫层强度满足要求后,用墨斗弹放管道中线进行安管作业。本工程设计上采用Ⅱ级重型钢筋砼管。安管前检验管道成品,质量要求内外表而无露筋、空鼓、蜂窝、裂纹及碰伤等缺陷。下管时从下游开始,承口位于上游方向,采用吊车吊装并设专人指挥。测量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控制管道中线及高程;校正、稳固管道采用预制砼垫块(其标号与基础砼标号一致),禁止使用木屑或碎砖块代替。 (5)管道接口:污水管道采用橡胶圈接口,在接口插口端套上胶圈,胶圈放置平正无扭曲,然后用起重机吊起管,将插位对正于装好的另一管的承口位,用卷扬机将管徐徐拉入,牵引应缓慢进行,用力均匀,并由专人察看胶圈的滚入情况,胶圈和承口接触均匀紧密,如发现不均匀,并由专人察看胶圈的滚入情况,胶圈和承口接触均匀紧密,如发现不均匀,暂停牵拉,由人工用锤子辅助敲击,以使胶圈均匀滚入。雨水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安管前将接口部位清洗干净,并在承口内底及插口外底途满沥青油膏,然后再校正,顶压及内外填缝、抹口,要求填打饱满密度。抹口水泥沙浆的配合重量比水泥:砂为1:2.5。 接口完成后,管道包封立模,要求模板安装稳定牢固,接缝平顺密实并满涂脱模剂。砼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按配合比下料,注意控制塌落度; 浇灌砼前用纯水泥浆涂刷管身以保证粘结度,浇灌时从管道两侧错开进行,振捣均匀确保管底密实饱满。接口和包管完成后用CT-20砼养护剂及时加以养护。 (6)检查井砌筑、管沟回填。 检查井砌筑严格按照国家标图集及设计图纸进行。井身采用M7.5水泥砂浆满浆砌MU10砖,要求灰缝均匀、砂浆饱满无通透,砖块砌筑前浸水润湿;流槽与井身一起砌筑,同时安装爬梯,控制好爬梯间距。所有检查井按有地下水考虑,内外勾抹20mm厚1:2水泥砂浆至井面,防止地下水渗透。井盖及盖座安装注意保持水平,路口处井盖与路面齐平,绿化带内井口比地面高15cm。在路口和快车道上的检查井采用超重型检查井盖、座,在绿化带上的检查井采用重型检查井盖、座(铸铁)。 污水管道施工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分段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立即清底回填,防止暴露时间过长或遇水浸泡。排水管回填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回填土使用外运的均质砂性粘土并分层夯实(每层20cm),管身周围50cm范围内采用打夯机夯实,然后用14T压路机碾压至满足密实度要求为止(胸腔部分填土不小于95%,管顶以上5cm范围内不小于85%,管顶50cm以上范围内不小于95%)。回填时每压实层进行密度取样,经检验合格再进行上层回填。为确保回填时的填土质量,通过预埋的盲沟抽水,以保证填土不被水浸。 二 给水管道工程 管材采用PE塑料管,橡胶圈接口,管径DN200;,管径DN150;,管径DN100;给水管道施工方法如下: (1)安管前的准备工作: ①清理:将管子、管件、阀门(闸阀)等内部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②检验尺寸:管子安装前,逐根量测,编号配管,应选用其壁厚相同及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合对接;配备焊接工具及下管机械。 (2)钢管的表面要求: ①钢管表面须无显著锈蚀、无裂纹、重皮和压迫等现象; ②各类管子的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管材及防腐: 管道采用铸铁管、预应力砼管和钢管,管内壁涂衬无毒聚合物水泥砂浆,管道外壁采用喷砂除锈,环氧煤沥青架强防腐(即一底三布四油)。 (4)管道基础 在管基土质情况较好的地层采用天然素土夯实;如遇不良土质,通知设计院、监理等各方研究处理;如遇回填土,则分层夯实达95%以上密实度,再敷15cm粗砂垫层至设计标高。 (5)管道安装 钢管安装时,除设计要求的蝶阀和闸阀位置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6m或12m分段吊运到沟槽底部进行对位焊接。安装时使内壁平齐,对口准确,错口误差小于0.2倍壁厚;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缝、气孔、夹渣等情况发生,焊缝表面光顺、饱满、均匀,其宽度、表面余高、咬边、错边等均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管道质量经油渗试验和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控制。 (6)管道压力及渗水试验 给水管道水压及渗水试验原则上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根据具体情况及上部结构的施工要求而定,以使开挖管沟能尽早回填,确保上部结构的施工进度。管道试压分段长度最长不得超过1Km,试压堵板采用钢板加肋与管壁进行焊接,支撑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钢结构,千斤顶或砼支墩等形式。管道试压、渗水量试验符合要求后即进行填土作业。 (7)管沟开挖,回填土等施工方法与排水管道相同。 第四节 交通设施工程施工方案 (一)、交通标志的制作 标志底板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铝合金板、合成树脂类板材(如塑料、硬质聚氯乙烯板材、玻璃钢等)材料制作。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98.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厚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标志板厚度(毫米) 标志名称 铝合金板 合成树脂板 警告标志 大型 1.5 3 小型 2.0 4 禁令标志 大型 1.5 3 小型 2.0 4 指示标志 大型 1.5 3 小型 2.0 4 指路标志 大型 2.0—3.0 4 小型 3.0—3.5 5 辅助标志 1.5 3 交通标志的立柱、横梁采用钢管和型钢制作,钢管顶端应加柱帽,钢柱要作防锈处理或镀锌处理,标志桩应考虑与基础的连接方式。 标志上的文字、图案要求部分反光或全反光,标志底不反光。钢制立柱、横梁、法兰盘及各种连接件,可采用热浸镀锌。标志板应在场内加工,搬运过程中要进行分离,以防污损。 (二)、交通标志的安装 1、标志基础采用砼基础,位置和深度要按图纸要求进行,浇筑砼时要用插入棒捣实,每个底座顶部1.0M高的一段要立模。混凝土基础中的地角螺栓和基底法兰盘位置必须准确,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应保护地角螺栓免于锈蚀,人为破坏或预埋位置的扰动。回填时应对称分层夯实。 2、标志的立柱、横梁等支撑结构的架设应在基础砼强度达到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立柱的长底应以图示的净空为依据,可在现场用锯断的方式进行截短。标志板的安装采用升降机进行,标志板与滑槽立柱的接触部位,必须进行防锈处理,所有外露的螺栓帽、螺栓头以及垫圈都要以相称的颜色涂漆。所有接缝都应填以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填料并涂漆。 3、标志板安装完毕后,要对标志板进行清扫,清扫时避免污损板面;同时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对标志的外观、视认性、颜色和镜面眩光等进行检查,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必须返工。 (三)、交通标线的施工 1、在喷涂路面标线之前,应先将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和其它杂质清除,喷涂料时,道路表面应干净、干燥。喷涂工作一般应在白天进行,天气潮湿、灰尘过多,风速过大或温度低于4℃时,喷涂路面标线工作应暂时停止。 2、为了确保标线、涂料和路面材料完全相适应,底漆的类型和使用量由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采用常温型涂料。 3、所有纵向标线应使用自行或机械喷涂,采用无气喷涂装置,喷枪的输出量应大于8L/min,喷涂宽度可以随意调节。喷涂标线应均匀,湿膜厚度为0.35—0.40MM。 4、喷涂完成的标线应平直,在曲线处要圆滑平顺,标线边缘应整齐。 第五节 绿化施工技术方案 (1)绿化种植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碎土→乔木栽植→灌木栽植→地被栽植→整理修补→养护 表1 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标准 植物种类 植物生长的最大厚度(mm) 草坪地被 0.3 小灌木 0.45 大灌木 0.60 浅根性乔木 0.90 深根性乔木 1.50 (2)绿化带种植坑的处理:按设计及绿化规范要求对绿化种植坑进行清理,清除不适合种植植物的废土,并按设计要求回填种植土(红土)。 (3)土质改良 在土壤回填翻耕平整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良处理。如土壤碱性过大,用过磷酸钙剂均匀撒施土表,用量为120kg/亩,以中和土壤碱性并增加上层肥力,在施肥后及时洒水使之溶解。为快速有效改变土壤酸碱度,可用上述方法,隔2天后重复,反复2-3次,另每亩加施30m3发酵过的醋渣,以利苗木今后的良好生长。 (4)种植或养护用的水将是无油、酸、碱、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并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要求。 (5)肥料将优先选用经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