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年).pdf
下载文档

ID:3087804

大小:1.09MB

页数:59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移动 互联网 白皮书 2015
移 动 互 联 网 白 皮 书 移 动 互 联 网 白 皮 书(2015 年)(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5 年 9 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5 年 9 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 言 前 言 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从技术驱动发展到需求驱动阶段,应用和模式创新取代技术颠覆成为显著特征,移动互联网已经形成一个超过万亿美元规模的巨大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急速放大,乃至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当前,移动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技术仍在不断驱动新业态、新生态、新模式、新产品、新应用出现。App 经济规模显著,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断缔造更多新业态;产业巨头借助正在兴起的垂直或水平生态激战正酣;云端整合、超级App、O2O、跨界融合等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可穿戴智能终端、智能硬件、智能机器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移动视频、移动医疗、移动教育、移动生活、企业级应用等让人目不暇接。移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实体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联网的作用也绝不再是简单的提升效率,而成为各行业的颠覆性力量。自移动互联网从 2007 年发展以来,我院通过 4 本白皮书(3本移动互联网和 1 本移动终端白皮书),完整阐述了移动互联网初始阶段,我们关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应用和模式、产品趋势等观点,本次白皮书着眼于移动互联网新的发展阶段,从生态、技术、产品、应用等维度阐述移动互联网的整体发展状况,以期与业界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共同推进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目 录 目 录 一、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1(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仍是整个 ICT 产业最重要的驱动力量.1(二)核心技术迭代速度减缓,但底层技术创新依然活跃.3(三)智能手机发展速度回落,中国智能化比率领先全球.6(四)可穿戴设备颠覆性产品仍未出现,演进路径尚未明确.8(五)App 经济规模持续扩张,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市场.10二、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14(一)产业要素多元化发展,呈现三大生态空间.14(二)软件平台向服务与泛终端延伸,两大操作系统技术演进逐步趋同.19(三)移动芯片全面升级,带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加速演进.21(四)智能手机格局将持续变化,传感和显示技术有可能重塑手机功能与形态.25(五)可穿戴设备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但未来发展前景乐观.27(六)移动互联网从 ICT 延伸到更广阔领域,对经济社会影响急速放大.30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与机遇.34(一)针对三大生态体系差异化定位,以产业实践带动技术创新.34(二)统筹布局,利用产业规模和快速迭代优势实现关键技术发展.36(三)持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中国终端制造升级.38(四)应用引领,推进移动智能穿戴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生态建设.42(五)助力新应用、新模式与新业态,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和集约式发展.43四、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5(一)流量成为运营商创新热点,网络承载和行业监管面临新挑战.45(二)知识产权竞争态势展现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在不同环节差异较大.47(三)移动接入漏洞和手机病毒频发,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形势日趋复杂.4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1 一、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一、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仍是整个 ICT 产业最重要的驱动力量(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仍是整个 ICT 产业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2014 年移动通信行业为全球经济贡献了 3.3 万亿美元1(含直接产出和间接经济贡献)。据国际电信联盟公布,2014 年全球已有 68 亿手机用户,正接近世界人口总量(71 亿)。其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数还在不断攀升,2015 年 3 月召开的世界通信大会发布的移动经济 2015报告中预测,大量移动通信用户开始享用 3G 及 4G 宽带网络,移动宽带(3G+4G)通信用户比例已达 40,预计到 2020 年将增至约 70。4G 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移动网络,根据 GSMA 等统计数据,全球 4G 运营商数量达到 352 家,至 2015 年底,全球 4G 连接终端将达到 8.75 亿,到 2020 年,4G 有望覆盖全球 63%的人口。同时,智能手机普及率持续提高,将从 2014 年的 37增加到 2020 年的 65。用户与载体的发展推动着新的应用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2014 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相当于 2000 年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 30 倍,在全球互联网流量发起终端占比中,手机占到 31%,平板电脑占 6.6%,而 PC 已下降至 62.4%。2015 年 4 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 9.05 亿人2,同比增长 1 GSMA 统计数据 2工信部 2015 年 6 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5.1%,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两个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使用手机浏览网络信息的“低头族”早已随处可见。宽带中国战略加速推进,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 4G 网络,基站总数已超过 134 万3。至 2015 年 7 月底,我国 4G 用户总数已达到2.5 亿户,移动宽带用户(3G+4G)达到 6.95 亿户。2015 年 1-7 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到20.2 亿 GB,同比增长95.3%4。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3亿部5,较之2013年增长了26%,2015 年上半年出货量达 6.73 亿部,同比增速为 14.3%。2014 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89 亿部,同比下降 8%,2015 年重回平稳,上半年累计出货 2.1 亿部,同比增长 7.5%。2014 年-2015 年间,全球共有 160 余家应用商店,其中第三方应用商店超过 120 家,苹果 App Store、谷歌 Google Play 与微软MarketPlace三大系统自营商店的应用总和超过300万,其中苹果App Store 及谷歌 Google Play 的下载规模更是已超越千亿级别。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仍根植于规模化的基础平台,而基于不同的基础平台,形成不同的价值生产、价值分配、价值消费体系,分化出相对独立的生态体系。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依然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核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依然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核心。苹果iOS 和谷歌 Android 两大操作系统生态的博弈依然是产业生态竞合主线。谷歌通过对 Android 的隐性控制和谷歌应用服务集群(GMS)机制主导全球产业生态发展,自 2011 年占据移动互联网半壁江山,至 3 TD 产业联盟 8 月公开发布数据 4 工信部发布 7 月份通信业运行数据 5 IDC 预测 201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13 亿部,Gartner 统计数据为 12 亿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3 2014 年全年市场占有率已达 82.3%,形成了市场垄断优势。苹果所引领的垂直生态保持良好利润率,虽然在全球市场占比中不及谷歌,但在美国等移动互联网发达地区更胜一筹。在美国移动网络流量操作系统占比中,有 51.7%6来自 iOS,42.4%来自 Android;在移动网络流量的终端载体占比中,54%的流量来自苹果设备,三星约占 24%7。依托手机大屏化的成功转型,2015 年第一季度 iPhone 全球销量达到 6020万8,并维持了智能手机同行中的最高利润率,而 App 软件开发中 iOS开发者的月均收入超过 5000 美元,也远超过其他开发平台。高利润回报预期支撑苹果生态产业话语权攀升,Apple Pay 推动苹果盈利模式向线下转移,Apple SIM 提升苹果对网络运营的影响力,均具备改变金融与通信等传统行业的潜力。(二)核心技术迭代速度减缓,但底层技术创新依然活跃(二)核心技术迭代速度减缓,但底层技术创新依然活跃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仍需高度关注,特别是业界巨头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其掌控力。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仍需高度关注,特别是业界巨头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其掌控力。其中谷歌在新版本 Android 系统中确立以“新一代运行环境”(ART)逐步替代 Dalvik9机制,提升系统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对核心技术演进方向的把控力度,形成了更有效率的产业链协作创新能力,而在 Android Wear、Android Auto、Android TV、Google Cast10等衍生平台上,则采用了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苹 6 StatCounter 统计 7 Adobe 统计 8 Gartner 统计 9谷歌公司自己设计用于 Android 平台的 Java 虚拟机 10 谷歌 2013 年发布的新型连接设备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 果凭借良好产业协同能力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其推动的 Swift 开发语言环境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发布仅 4 个月后,就有 20%11的移动开发人员在使用,其中有 23%的人并不使用 Objective C 语言,意味着Swift 在弱化其他应用平台的软件开发力量。鉴于操作系统在软硬件及数据交互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多方仍积极探索寻求差异化突破。鉴于操作系统在软硬件及数据交互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多方仍积极探索寻求差异化突破。Windows Phone 利用统一的 Windows NT 内核和 UI 环境,实现 PC 桌面、平板电脑与移动智能手机三大平台的统一发展。Firefox OS 通过 HTML5 技术重构系统,其以 Gecko 浏览器引擎为核心,底层内核采用 Linux,致力于对所有应用服务实现基于网络的推送。移动芯片三大架构表现迥异,格局趋于集中。移动芯片三大架构表现迥异,格局趋于集中。2014 年全球处理器芯片出货约 34312亿片,其中移动芯片出货 68 亿片,占比约为 20%,相较 2013 年增加了 2.4 个百分点。ARM、X86 和 MIPS13作为移动芯片基础架构的主要竞争主体,发展路径各具特色。ARM 已实现对移动、家庭、企业和嵌入式设备领域的全面布局,竞争优势不断增强,2014年 ARM 芯片累计出货 120 亿片,并在手机、消费娱乐设备、硬盘、车载电子等细分市场均占据大部分份额。Intel 由于“高研发、高毛利”的驱动模式在利润率微薄的移动芯片领域难以维持,导致技术产业跟进滞后,当前正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支持、调整授权模式等手段加速 11 VisionMobile 统计发布 12 根据 ARM 市占率反算 13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的一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5 进军手机、平板和可穿戴芯片市场。MIPS“学院派”基因导致商业化运作能力较弱,错失移动互联网发展先机,目前重点发力低功耗可穿戴市场并探索向高性能计算市场渗透延伸。移动芯片市场集中化态势明显,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强化市场竞争地位。移动芯片市场集中化态势明显,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强化市场竞争地位。高通、联发科、展讯、美满科技和英特尔等排名前 5 的厂商占据基带芯片市场超过 90%的份额,其它厂商除三星、海思自给自足外,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以德州仪器、博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厂商已相继退出。此外,资本运作成为巨头抢占市场、巩固地位的共同选择,其中英特尔通过 90 亿人民币入股紫光、结盟瑞芯微、大幅补贴白牌平板厂商提升市场地位,2014 年 X86 平板电脑实现 4600 万的突破性出货;高通不断强化移动芯片优势地位,以 25 亿美元并购英国 GPS蓝牙通信物联网芯片商 CSR,大力布局前瞻性产业领域。4G 周期转换成为移动通信芯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跟进滞后导致“中国芯”份额有所回落。4G 周期转换成为移动通信芯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跟进滞后导致“中国芯”份额有所回落。2014 年全球基带芯片出货 26 亿片,同比增长 14.6%,其中 4G 基带芯片出货 6.5 亿片,同比增长 94.8%。受 4G 芯片出货规模迅速增长且国产化水平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移动基带、射频和 AP 芯片出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市场占有率相较2013年初普遍下滑约六个百分点。多模多频、VoLTE功能及LTE-A等新兴技术仍是影响芯片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 LTE 支持较好的高通、MTK 基带芯片出货均实现较大增长,而部分国内厂商因 5 模能力缺失份额下滑明显。海思在 2014 年-2015 年表现出众,多款产品均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 支持多模多频、VoLTE 等功能,且芯片工艺也达到国际厂商 28nm 的设计水平。(三)智能手机发展速度回落,中国智能化比率领先全球(三)智能手机发展速度回落,中国智能化比率领先全球 智能手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智能手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1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 13 亿部14,较之 2013 年增长了 26%,2015 年上半年出货量达 6.73亿部,同比增速为 14.3%15,增长趋势明显放缓(2013 年增长 40%)。其中 Android 手机第一季度销量占比达到 80.8%,iOS 手机为 15.3%,Window Phone 为 2.7%,其他系统手机为 1.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在悄然变化。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在悄然变化。虽然三星、苹果依然为智能手机销售的第一和第二,但一升一降态势明显,在 2015 年第二季度中,三星出货量为 7320 万部16,同比减少 2.3%,仍为全球排名首位的手机厂商,苹果出货量为 4750 万部,同比增长 34.9%。在市场销售额统计中,苹果更胜一筹,在 2014 年中,以 13.8%的年出货量占比实现了 30.4%的年销量占比,全年销售设备价值 1165.4 亿美元,单价为 655 美元,约为 Android 设备平均单价的 2.7 倍。而销售榜的第三、第四、第五则由联想、华为、LG、小米等品牌动态占据,中国品牌获得了整体提升。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在 2014 年-2015 年间进入了调整阶段。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在 2014 年-2015 年间进入了调整阶段。2014年我国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89 亿部,同比下降 8%,2015 年重回 14 IDC 预测 201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13 亿部,Gartner 统计数据为 12 亿部。15 IDC 公布数据 16 IDC 公布数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7 平稳,上半年累计出货 2.1 亿部,同比增长 7.5%17。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缓增缓降的发展规律不同,智能化进程虽晚于全球 1-2 年开始,但连续 3 年实现了 100%以上的年增长,至 2013 年才回归双位数增长阶段,当前增量市场智能化比例达到 86.5%,远高于国际市场 70%左右的平均水平。正如前几版白皮书预测是典型的后发先至,2014 年也先于国际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但面向中国市场每年仍将有约 4 亿规模的出货量。平板电脑出货小幅回落,市场饱和趋势初现平板电脑出货小幅回落,市场饱和趋势初现。2015 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 4710 万台,同比下滑 5.9%18。苹果凭借 1260 万台的出货位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同比下滑 23%,市场占有率降至26.8%。三星依托丰富的产品线和 7 寸到 12.2 寸全系列产品覆盖,实现出货 900 万台,同比下滑 17%,市场占有率 19.1%。联想凭借产品线的多样化与价格区间的完整覆盖,晋升为第三名,市占率扩大至5.3%。由于平板电脑被大屏智能手机取代性高、新技术更新放缓等因素,导致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市场拓展困难。此外,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从 2013 年的 70%下跌至 57%,预示着品牌影响力开始下降,用户选择空间不断扩大。国际平板低价冲击我国平板市场国际平板低价冲击我国平板市场。受国际品牌大军杀价冲量影响,我国大陆平板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平板品牌需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并转型细分市场探索突围之路。此外,商务平板市场出现实 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 18 IDC 数据发布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8 质性拓展,缘于 Wintel 大力补贴白牌产业链试图发展平板 Windows阵营。(四)可穿戴设备颠覆性产品仍未出现,演进路径尚未明确(四)可穿戴设备颠覆性产品仍未出现,演进路径尚未明确 伴随移动智能终端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用户对泛智能终端的多元化细分需求与智能硬件配件高速演进大潮的碰撞下,泛智能终端的边界不断扩张,形态推陈出新。其中,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被普遍认为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最有希望造就巨大市场的创新产品,自 2013 年起市场预期就非常乐观。国际上,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索尼等众多行业巨头争相参与。国内百度、腾讯、华为、中兴、奇虎、果壳、映趣科技等企业也均对可穿戴产业有所布局。然而,虽然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热炒,但是目前行业旗帜性产品尚未出现,演进路径尚未明确。虽然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热炒,但是目前行业旗帜性产品尚未出现,演进路径尚未明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整个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并不完善,细分领域普遍未能形成闭环,技术上也存在很多挑战。从市场表现上来看从市场表现上来看,2014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没有达到预期,市场尚未发力。据数据显示,2014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2200 万台19,与此前各机构预测的 5000 万台以上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全球规模性可穿戴设备产品单一,主要形态仍以手环、手表和眼镜为主,偶有如头箍、臂带、戒指或跑鞋等差异化智能设备,但都未成体系。目前,全球规模性可穿戴设备产品单一,主要形态仍以手环、手表和眼镜为主,偶有如头箍、臂带、戒指或跑鞋等差异化智能设备,但都未成体系。智能手表和手环在可穿戴市场中扮演绝对主力,全球可穿戴市场中,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市场占有率超八成,其中 19 CCS Insight 数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9 Pebble 智能手表更是一度成为销量最高的可穿戴设备。伴随 Android Wear 的推出,Moto、LG、三星、华为、索尼和华硕等主流终端厂商也纷纷布局智能手表,为智能手表生态构建添砖加瓦。2015 年 3 月,苹果春季发布会上 Apple Watch 的真正推向市场,则是为智能手表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力助推。智能眼镜虽尚未放量,但业内巨头已逐步进入该领域。2014 年初期,Google 初涉智能眼镜市场,但因续航时间短、发热量大、应用数量不足、售价高昂、应用场景受限、隐私保护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发展,最终退出消费市场,转而主攻企业市场。2014 年末,微软和百度分别推出了 HoloLens20和 BaiduEye21,利用其在图像识别、手势识别和增强现实等人机交互方面的深厚积淀,结合云端应用的支撑,配合优良的工业设计,有望在智能眼镜市场接棒 Google Glass 成为新的主导力量,同时为智能眼镜类设备研发树立标杆,引导产业发展。其他形态可穿戴设备种类众多,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很多科技企业在可穿戴领域展开积极试水,如智能头箍、智能拐杖、导航鞋等。虽创意不俗,但是均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而打造自有生态和构建影响力。新型智能终端无法复制智能手机的传统生态体系,其产业链处于缔造中,尚未成熟。新型智能终端无法复制智能手机的传统生态体系,其产业链处于缔造中,尚未成熟。区别于传统智能手机产业中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在可穿戴设备产业中,无论是产业标准,还是整个生态的核心都尚未确立。新型智能终端在处理、传感、功耗和交互等领域,无论是功能还是侧重点,皆走出了一条与传统智能终端不同的路径,在 20 微软于 2015 年初发布的一款全息眼镜 21 百度在 2014 年 9 月发布的智能眼镜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0 削弱了对智能手机共性技术依赖的同时,也为可穿戴等设备的再上一层楼设置了门槛。在硬件方面,在硬件方面,由于可穿戴设备诸如运动监测类所需的实时监控功能的不断增加,对其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限于设备物理空间的限制,无法配备高容量的电池。目前业内多以能耗控制为主要手段,主要从芯片、操作系统、屏幕以及终端互联等各方面着手减少功耗,以寻找性能与功耗的平衡,总体而言尚无有效解决方案。在操作系统方面,在操作系统方面,碎片化现象明显,解决方案呈多元化趋势,领头厂商缓慢展开布局,Android 和 iOS 领衔可穿戴操作系统,各成体系。在应用体系方面,在应用体系方面,信息交互、医疗、健康、安全为主要应用领域,结合云端应用为其主要形式。但纵观已有的可穿戴设备应用,能抓住用户痛点的杀手级应用寥寥无几,具备盈利能力的更是屈指可数。伴随着各设备厂商的各自为战,应用商店也是山头林立,直接导致了应用的推广与设计成本的高昂,各环节彼此独立封闭缺少合作,数据缺乏有效共享。(五)App 经济规模持续扩张,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市场(五)App 经济规模持续扩张,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 App 规模仍在持续扩张。在应用规模方面,移动互联网的 App 规模仍在持续扩张。在应用规模方面,原生应用商店规模持续增长,苹果、谷歌、微软 3 个官方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的应用总数约 300 万;在下载规模方面,在下载规模方面,App Store 总下载规模超过 1000 亿次22,近期每半年下载量均超过 100 亿次,而 Google Play 于 2013 年 8 月下载规模已超过苹果,随后其下载增量更是达到苹果 22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数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11 的 1.5 倍;在使用时长方面,在使用时长方面,移动 App 依然占据大部分移动终端上网时长,以美国为例,上网用户 86%的时间消耗在移动 App 上,而在 Web上的耗时仅为 14%;在使用流量方面,在使用流量方面,移动 App 流量使用已经超过移动网页 6 倍23。移动互联网的 App 化使用户业务入口分散,打造闭环应用生态成为发展要点,移动互联网的 App 化使用户业务入口分散,打造闭环应用生态成为发展要点,移动互联网新型应用服务大量涌现,但相对桌面互联网以门户、搜索为核心入口的格局,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入口则大为分散,而且数据信息无法互通;当前市场上已出现应用商店、搜索服务、社交服务、支付服务等重要的服务领域,并分别形成规模巨大的信息孤岛,数据分散促使龙头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聚集入口,故全面布局入口类应用,建立自身应用生态,成为领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方应用商店发展迅速,但仍有局限 第三方应用商店发展迅速,但仍有局限,根据对我国主流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 2014 年年底,我国移动应用规模(未去重)已达到 684 万个,总下载规模超过数千亿次,其中百度发挥搜索优势,成功实现对移动应用引流,累计下载规模超过千亿次。但诸多应用商店在内容分发后,无法获取更进一步的数据资源,能力难以向硬件及核心应用服务领域扩充,控制产业的能力受限。核心应用服务成为竞争焦点,应用生态快速扩张。核心应用服务成为竞争焦点,应用生态快速扩张。其中,操作系统掌控者实现软硬结合并形成技术门槛,苹果、谷歌为加强以 OS 为核心的应用生态,不断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入口类应用,其中苹果内置应用已达到 27 款,先后进军即时消息、地图、浏览器、搜索、23 Flurry 发布数据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2 支付等关键应用领域,并依托 OS 优势进行捆绑发展,快速形成基于OS 的应用生态。互联网领军企业则纷纷扩充其核心 App 功能,基于超级应用平台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充。以腾讯微信、百度移动应用、UC浏览器等服务为代表,其在应用内不断融入社交、搜索、浏览、应用下载、支付等功能,同时开放核心能力扩展应用生态,其中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 200 万个、百度地图拥有超过 500 万生活服务类数据、UC九游平台开发者收益分成达到 9 亿元24。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市场。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市场。截止 2015 年 5 月,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累计应用下载量超过 3000 亿次,领先谷歌官方商店的2900 亿次分发。仅仅在国内市场,我国最热门的应用软件年下载量已达到 40 亿次,接近 1000 款应用累计下载规模超过亿次,超过 1000万次下载的应用达 4000 款。社交属性的融入,大幅缩减了应用服务规模爆发周期。社交属性的融入,大幅缩减了应用服务规模爆发周期。融入社交元素,用户行为可有效影响其好友,促使应用规模快速发展,例如全民突击借助微信平台的好友关系,首发当日新增用户超 200 万,搜索指数陡然上升三倍;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 10.1 亿次。移动 App 已进入生活服务多个领域,并成功走向营收。移动 App 已进入生活服务多个领域,并成功走向营收。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的移动、便捷等特性,快速融入诸多实体产业,其中以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等移动 App 为代表,逐步打通了线上与线下服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在娱乐服务领域,结合移动支付的发展,移动电影票、彩票、滑雪票、温泉票、景点门票等服务交易规模快速 24 互联网公司公开发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13 增长;在民生领域,使用移动支付缴纳水电煤气费用笔数增长超过10 倍;在交通出行领域,打车 App 累计用户规模达 1.72 亿25;在金融领域,部分省市信用卡移动还款规模上升 12 倍,占还款总比的 80%。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已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移动 App 正与公共服务及城市管理相结合,便捷化、多元化服务加速普及。移动 App 正与公共服务及城市管理相结合,便捷化、多元化服务加速普及。当前,随着可穿戴设备以及医疗传感器的加速普及,已有2000 余款移动医疗 App 用于健康监测领域,将医疗服务的重心逐步前移,实现从现场治疗向预防与康复的远程跟踪诊断转变,与此同时大规模基于多终端的创新型泛在学习模式不断涌现,推进教育资源社会化开放,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移动互联网正在为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搭建更有效的服务途径,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在城市管理方面,中国已拥有近 2 万个各级政府微信公众号、13 万个新浪认证政务微博,传统金字塔式组织方式得以改变,实现官民互动零距离。此外基于联网公开的 190 个城市 3000 多家企业废气排放数据绘制污染地图,结合市民随手拍监督举报,加速推动以政府为单中心的监督体系向多元协同监督体系重构。移动 App 模式还在向更广阔领域扩展,从生活娱乐、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云+App 成为 ICT 产品应用的共同框架。25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4 二、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二、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一)产业要素多元化发展,呈现三大生态空间(一)产业要素多元化发展,呈现三大生态空间 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要素多元化发展,呈现三大生态空间。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要素多元化发展,呈现三大生态空间。其一是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上的 App 应用服务的原生生态原生生态;其二是以移动互联网应用数据与服务能力为核心的超级应用生态超级应用生态;其三是以泛智能终端为载体的产品及应用生态,即泛终端生态泛终端生态。不同生态价值与分配的形式各不相同。传统生态的价值来自于手机用户的消费(购买手机、购买 App),操作系统运营者对终端研发、应用开发起到组织作用,并主导利益的分配;超级应用的价值则来自于用户在 App 下载后的衍生消费,如游戏、餐饮、旅游、线上线下购物、打车等,产业组织与利益分配多由互联网公司主导;新终端体系则还未完全建立,正处于原生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制造、传统电子设备制造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等企业多方博弈的早期阶段。1、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原生生态 1、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原生生态 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依然是当今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模式,除智能手机和可穿戴产品外,其对传统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亦十分显著,电脑、电视、车载电子、家居电子相继进入智能化+App 化的演变。谷歌和苹果公司在其中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仍在持续延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仍在持续延伸。谷歌借助 Android 优势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15 App云服务、基础网络、模块化手机、智能硬件多层面延伸。整合开源开放的生态,将部分优秀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功能体验不断放入Android 内的闭源组件 GMS;推动物联网领域智能化发展,推出Brillo26操作系统和 Weave 专用语言,汇聚智能硬件生态;加快云计算部署,面向企业市场提供可定制的 App 组件与云计算服务,面向App 开发者提供 App 云托管服务;正式步入基础网络领域,开展光纤网络和其他多种低成本宽带接入网络部署,并拟开展无线网络运营。原生生态掌控者更以其操作系统为核心加速向各个终端平台扩展,实现已有利益最大化。其一是可穿戴产品,谷歌通过 Android Wear+Google Fit27+Google Now28,推动了一批智能腕带、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的发展,苹果则推出了与手机相互关联的智能手表,并依托 Health Kit 将其应用重点放在智慧医疗领域。其二是智能电视,谷歌通过 Android TV 带动传统电视行业智能化转型,同时推动自有的 Chromecast 电视棒引入互联网视频企业。其三是平板电脑,谷歌实现 Chrome 和 Android 的交互,可支撑 Android 应用的开发和运行,苹果MacOS则与iOS实现信息互通。此外行业巨头在智能汽车、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领域均进行了积极扩展。两大操作系统在封闭控制和自由开放之间共同寻求平衡发展,持续巩固应用生态。两大操作系统在封闭控制和自由开放之间共同寻求平衡发展,持续巩固应用生态。Android逐步收束开放程度,强化系统管控统筹 26 谷歌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 27 谷歌健康追踪应用开发平台 28 谷歌语音应用服务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6 力,一是签订OHA、AFA和Mada多项产业合作协议,依靠对厂商系统优化行为的约束限制分裂行为;二是限定系统 Android4.4 的启用时间,加快版本迭代速度;三是精简整合 GMS 应用服务功能,并暂停对早期版本更新服务。iOS逐步松动系统应用服务功能,丰富第三方产业生态,如实行应用策略开放,向第三方开放输入法、拨号软件等服务,开放多个应用接口等。2、以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为核心的超级应用生态 2、以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为核心的超级应用生态 移动应用的持续高速增长充分调动了互联网企业移动化转型的积极性,虽然基于操作系统的原生应用商店仍然是应用分发的主流,但基于 App 内的应用服务体系与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新的增长点。互联网企业利用超级应用服务构建水平化应用生态并取得突破,Facebook、Amazon、Line、腾讯、阿里巴巴等均实现跨系统跨终端的应用平台,在此之上形成了控制应用生产、发布渠道与利益分配的能力。当前原生操作系统所形成的利益链条依然强大,因此面向移动用户不断增长的线下应用诉求,发展 O2O 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超级应用生态扩张重点。在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搜索、门户、微博、即时通信等传统业务加速移动化,在流量与时长方面都得到了近十倍的增长,成为超级应用发展的基础平台;移动支付、LBS 位置服务、智能语音等新应用则因移动互联网在公共交通、零售行业、餐饮行业的不断渗透而得以普及;在商务、医疗、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兴起了一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17 互联网虚拟能力与社会实体服务资源相互结合的 O2O 应用体系。产业竞争焦点逐步从掌握操作系统及相关组件,扩大到掌握互联网应用的核心数据,既包括移动互联网传统的 So(社交)Lo(位置)Mo(移动通信)数据体系,也包括正在发展的多模态传感数据、App 内信息索引数据、智能互联数据等。推动 HTML5 技术发展,充分扩张以 Web 技术为基础的应用与数据能力,成为互联网企业普遍的技术选择。3、多方博弈的泛终端生态 2013 年以来,以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新一轮硬件创新蓬勃起步,形成继智能手机后电子信息产业新兴增长点。3、多方博弈的泛终端生态 2013 年以来,以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新一轮硬件创新蓬勃起步,形成继智能手机后电子信息产业新兴增长点。2014 年以来,谷歌和苹果均利用系统优势,通过产业链共同推动新终端商业进程,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初步成熟,带动英特尔和高通构建可穿戴芯片体系。2015 年苹果发布智能手表,与其移动支付与移动健康领域的创新融为一体,为可穿戴设备的商用成熟增加了砝码。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则由我国企业推动,通过飞行控制技术、航空拍摄技术和移动终端架构技术的融合,带动多旋翼消费级无人机销量爆发式增长。此外,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更是由诸多传统电子制造企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热度高涨。预计至 2020 年,。预计至 2020 年,全球除智能手机外的泛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台,为同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 PC 数量总和的两倍。泛智能终端虽然仿效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芯片”的技术架泛智能终端虽然仿效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芯片”的技术架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8 构,但并非以操作系统为单一核心,仍处于产业竞合早期,不同产品品类的生态模式也有较大差异。一是泛智能终端以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智能控制、大数据处理等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业态的集成创新为主要特征,其创新成果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公安等经济社会各领域,互联网服务企业和传统电子企业均有较高的主导权。构,但并非以操作系统为单一核心,仍处于产业竞合早期,不同产品品类的生态模式也有较大差异。一是泛智能终端以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智能控制、大数据处理等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业态的集成创新为主要特征,其创新成果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公安等经济社会各领域,互联网服务企业和传统电子企业均有较高的主导权。如智能家居领域中,互联网企业通过添加控制模块、WIFI 连接、手机应用等方式,快速为产业发展奠定智能化产品品类和数量基础;家电企业通过智能化部署推动大型家电的规模化转型,在用户购买渠道和后期消费行为的掌握上远远超过了操作系统企业。而在车载电子、医疗属性的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传统行业企业则更具有壁垒优势,也在从产业内部推进产品的智能化进程。二是产品品类差异过大,容易形成技术引领的新兴企业。二是产品品类差异过大,容易形成技术引领的新兴企业。如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我国企业大疆科技既不是老牌无人机制造企业,也不具备操作系统主导优势,但是依托自研领先的飞控和航拍技术,借力移动芯片技术体系,准确把握消费级市场需求,迅速形成了全球出货第一的领先优势。同时,大部分新型移动智能终端都呈现出长尾特点,其 App 开发和后台数据处理的需求千差万别,对新型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