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
下载文档

ID:3085418

大小:139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结构 统一 技术措施
文冲城中村G1栋 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文冲城中村改造G1栋 2.各楼号结构类型及抗震等级见下表。 表一.1 楼 号 结构类型 高 度 层 数/转换层号 抗 震 等 级 (m) 框支框架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 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 普通框架 1# 框支剪力墙 98.850 30/1(5层单片墙)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2# 框支剪力墙 99.000 31/5(2层) 特一级 特一级 二级 二级 3# 框架剪力墙 95.600 31/无 二级 二级 注:各栋嵌固层标高均为-3.400m(层) 二、设计依据 (一)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及规定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规程(JGJ3-2010); 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二)荷载取值详见荷载计算表(活荷载取值详见荷载规范) (四)主要结构材料 若底层轴压比限值超出规范要求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提高至C60 本项目钢筋级别: 直径8 采用HPB300级钢筋 设计值 270 (用于梁箍筋、板筋及墙柱分布筋、箍筋) 直径10 12 采用HRB335级钢筋 设计值 300 (用于梁箍筋、板筋及墙柱分布筋、箍筋) 直径14及以上 梁、框架柱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设计值 360 剪力墙分布筋、暗柱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设计值 300 - 2 - 三、结构设计 (一) 结构整体计算和主要参数 (详见计算参数表) - 7 - 1.高层部分SATWE整体计算控制指标 a. 框架柱、框支柱轴压比 c. 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轴压比 d. 剪重比≥1.6% e.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1/800。 f.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1.4位移平均值(1#、2#),3#为1.5。 g.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0.85,(1#、2#),3#为0.90。 h.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二自振周期T2之比≤1.00 j. 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k.振型有效质量系数≥90% (二) 楼板设计 板厚 a)板厚最小值 住宅楼面板厚≥100mm,裙房楼面板厚≥120mm,转换层或局部转换的转换梁两侧板厚≥180mm, 屋面:板的最小厚度120mm。 楼、电梯间等薄弱连接部位的板厚160mm。 b)板跨高比及板厚取值 楼面板高跨比:单向板≤1/30,双向板1/35~1/40。 双向板常用板厚取值:Lo<4.0m h=100;Lo=4.0~4.8 h=120;Lo=4.8~6.0,h=130~150;当板的长宽比大时取大值。异形板板厚按以上大值取用。 楼梯板1/30 L0<3.0m h=100 Lo=3.0~3.6 h=120 Lo=3.6~4.5 h=130~150 c) 计算 a.规则矩形板用PM软件塑性算法的结果,支座与跨中弯矩比值取1.8。 b.异形板采用理正工具箱中的单块异形板或PKPM中的GJ计算。 c.边界条件的确定 a)简支边 板边支座与边梁相连; 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大于梁宽。 b)嵌固边 连续支座; 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小于梁宽(部分嵌固); 抗扭刚度足够大的边梁可作为嵌固时; 两侧板厚差异》30mm(部分嵌固); 边支座与混凝土墙相连时。 d) 配筋、挠度和裂缝宽度控制 住宅层 楼、电梯间等薄弱连接部位的板厚160mm,通长钢筋二级钢10-200,最小配筋率0.25%。 板配筋表: e) 板负筋从支座边伸出长度统一取L0 /4。且取50mm的整数倍(L0为板净跨)。 f) 板筋图统一说明见公用图元 (三) 梁 1) 梁截面 按初步设计,框支梁按计算优化调整截面。凸窗位置梁高按大样图设置。 2) 梁布置 房间与走道间的梁偏向房间,主卧室与次卧室间的梁偏次卧室,卧室与卫生间之间的梁偏卫生间,卫生间与厨房间的梁偏卫生间。 3) 梁编号 a. KZL 上层竖向构件截面超出下层竖向构件截面范围500mm时,中间支承梁编号为KZL,支承KZL的梁应为KZL。 b. LL 两端与剪力墙相连、梁轴线与墙轴线交角≤30°且跨高比≤5的梁; 因计算需要按连梁进行刚度调整的梁。 c. KL 支座为截面尺寸≥350mm的KZ、KZZ或剪力墙,且不满足KZL和LL条件的梁。 d. L 不满足a、b、c条件、支座为梁或轴线垂直于梁且厚度≤300mm的剪力墙。 4) 梁配筋 a. 框支梁 按计算结果配筋,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5%和0.4%;非抗震设计时不小于0.3%; 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框支梁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最小面积含箍率(Asv/bs):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2ft/fyv,1.1 ft/fyv;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下于0.9 ft/fyv; 注意控制剪压比。 验算最大裂缝宽度并控制配筋。 b. 框架梁KL 跨度L≤6.0m时,上部钢筋全跨通长。 跨度L>6.0m时,通长钢筋面积≥1/4上部(底部)纵筋面积较大值; 纵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c. 编号为L的梁 计算点铰时,支座纵筋不小于底筋的1/4(含边支座); 5) 梁筋图统一说明见公用图元 五.制图规定 (一)一般要求: 1. 图纸尽可能用1#,可加长。 2. 平面图名统一为;“N层模板平面图”、 “N层梁配筋平面图”、“N层板配筋平面图”。图号位数应相同,不足时前面加0。 3. 两梁相交时,次梁线被打断;同高时,两梁线均断。 4. 电梯井一律用洞口表示,楼梯间一律画X线,并注明楼梯编号。 5. 梁编号顺序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变截面的梁应标注变截面的位置并在两侧注明截面尺寸。 6. 所有设备后加的小洞口可不在梁配筋图中体现,所有建筑后加的女儿墙、挂板可不在梁、板配筋图中体现。 7. 楼梯采用楼梯表出图,楼梯平面图不画小剖面,但应用上、下加箭头示意,与楼梯无关的尽量不表示,楼梯楼层平台应在结构模板及配筋平面图中表示。 8. 设备留洞、套管应能区分专业,各设备留洞、套管统一用如下代号表示: ² 水洞: Dn(s) 如D100(s) ² 电洞: Dn(d) 如D100(d) ² 暖洞: Dn(n) 如D100(n) ² 水套管: TGn(s) 如TG100(s) ² 电套管: TGn(d) 如TG100(d) ² 暖套管: TGn(n) 如TG100(n) 9. 结构构件代号: 平面图梁柱及板钢筋编号宜“从下至上”“从左至右”(同轴号方向),构件编号位数相同,不同时需在前面加0。 a. 基础 : Jx(x--编号) b. 承台 : CTx(x) c. 基础梁: JLx(x) d. 桩 : ZHx(x) e. 柱 : Zx(x) f. 框架柱: KZx(x) g. 框支柱: KZZx(x) h. 剪力墙: Qx(x) i. 楼梯柱: TZm-x(m--楼梯号,x--编号) j. 板 : Bx(x--编号) k. 预埋件: Mx(x—编号) l. 梁 : Lxx(xx--编号) m. 框架梁: KLxx(xx--编号) n. 框支梁: KZLxx(xx--编号) o. 连梁 : LLxx(xx--编号) p. 楼梯梁: TLm-x(m--楼梯号,x--编号) q. 约束(构造)边缘构件:AZxx(xx--编号) 高层建筑住宅层梁配筋统一原则: 二级抗震框架梁(梁宽200)配筋原则 1、框架梁(KLxx)通长钢筋设置原则 (1)≥2根14且不小于较大支座筋的1/4。 (2)净跨≤6m:支座筋的其中两根通长。 (3)净跨6m<L: a. 支座配筋值=4,支座筋3根14,通长钢筋2根14; b. 支座配筋值=5,支座筋2根14+1根,通长钢筋2根14; c. 支座配筋值=6,支座筋2根14/2根14,通长钢筋2根14; d. 支座配筋值=7,支座筋2根14 /2根16,通长钢筋2根14; e. 支座配筋值=8,支座筋2根14 /2根18,通长钢筋2根14; f. 支座配筋值=9~12,通长钢筋2根14与支座筋搭接; g. 支座配筋值=13~16,通长钢筋2根16与支座筋搭接; h. 支座配筋值=17~20,通长钢筋2根18与支座筋搭接; j. 支座配筋6根22,通长钢筋2根22; 2、框架梁(KLxx)支座筋和底筋设置原则 (1)当梁端与200(或250)厚墙垂直相交时,纵筋直径尽量选用14和16(计算结果大于6时,应考虑点铰);其他情况底筋按较大直径选用,支座筋区分不同跨度设置。 3、框架梁(KLxx)箍筋设置原则 (1)一般情况箍筋间距8@100/200 (2)梁端配筋率>2%时,箍筋直径≥10,情况如下 a. 截面200X550,配筋≥4根25; b. 截面200X500,配筋≥2根25+2根22; c. 截面200X450,配筋≥4根22; d. 截面200X400,配筋≥2根22+2根20; 4、连梁(LLxx)配筋原则 (1)支座筋通长设置。 (2)箍筋全长加密(@100)。 (3)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腰筋应原位注明(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a. 截面200X550,腰筋N4根12; b. 截面200X750,腰筋N6根10; (三)、非框架梁(Lxx)配筋原则 (1)按《砼规范》10.2.15条的原则设置架立筋(架立筋应加括号)。 (2)卫生间次梁、阳台封口梁、砖墙下次梁(梁高h>300),梁中无集中荷载作用时,箍筋可用8@300(计算需要的除外)。 (3)支座处计算按点铰处理时,支座筋不应小于底筋的1/4。 (四)、悬挑梁(XLxx)配筋原则 (1)支座筋应按计算结果增大25%配置,且不得小于2根18。 (2)箍筋间距@100。 (3)底筋按计算结果配即可,无需满足最小配筋率。 (五)需注意的问题 (1)当梁与200厚墙垂直相交,支座配筋大于6时,应反馈计算对该梁进行点铰处理;该支座处节点应满足框架梁的构造(包括支座筋和箍筋)。 (2)配筋过程中应核对梁跨数是否需要调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