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困境的实践转向.pdf
下载文档

ID:3079898

大小:4.40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VR 技术 道德教育 探析 科尔伯格 道德 两难 困境 实践 转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困境的实践转向常运立王璐颖【摘要】科尔伯格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构设道德两难困境,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有力推手。但在实践应运过程中,却存在着重理性分析轻情感体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动的实践困境。将VR技术引入到道德两难困境创设之中,通过构建虚拟性道德场景,可推动道德两难困境的应用,实现由主体缺场向主体在场、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由道德建构向道德解构的实践转向,从而推进道德认知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使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真正实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关键词】道德教育;科尔伯格;道德两难;虚拟现实;实践转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德性血性韧性: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三重向度研究”(项目编号:2 0 VSZ148)。【中图分类号】G641【作者简介】常运立,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璐颖,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上海2 0 0 433)。【文献标识码】A科尔伯格德育实践研究始于设计道德两难问题。1 9 6 5 年,科尔伯格和学生首次将近1 0 年的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在道德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学生置于道德两难问题之中,使其意识到自我道德观念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观念存在的差异,借助克服道德困境和化解道德冲突,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然而,由于科尔柏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过于强调道德判断的认知成分,轻视道德判断的情感成分;过于研究道德行为背后的理由与推理,而鲜于研究道德行为本身,使其道德研究常被垢病不能做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他没有阐述清楚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以及道德情感究竞在道德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道德发展中)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一一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2 2 7 页。102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的知行关系问题”。这一理论范式的局限,也使后继者在分析道德两难困境时落于窠白,难以将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融人道德两难事件处理之中。如何对其超越,借助道德两难故事做出更加真实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虚拟现实(VR,V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资路径。一、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困境及其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价值在道德发展理论提出之前,道德教育中普遍注重个体的共性培育,强调整齐划一。试图使用统一的、最高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去要求存在个体差异的受教群体,把道德的最高目标错误地当作道德教育的一般准则。这样以“圣贤”标准要求每一个人,忽视了每一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结果便成为,部分学生机械性地接受了某些道德教条,而未能很好地内化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甚至连基本社会道德准则都没有正确掌握,以至于出现言行不一、所学和所做严重背离的情况,那么此时所谓的道德教育便成为了没有实效的形式与教条。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出发,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工作。科尔伯格正是看到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在提出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理论一一基于道德两难困境的道德教育。(一)道德两难困境的理论支撑: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发展的认识皮尔杰(1 8 9 6 一1 9 8 0)作为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认为儿童的发展趋势是普遍进步的,同时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内隐到外显的曲折过程,称之为“领域普遍”。但是,有时候正常的思维无法解决儿童发展所需要的思维成长,需要建立独特的思维,将其称为“领域特殊”,也就是建立另外一套思维模式来培养儿童。基于此,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在通过设计大量的包括道德价值的对偶故事进行了深人的考查,得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着一定的阶段与序列的,“如果将我们的结果和某些社会学家和道德心理学的作家们所赞同的假设相比较,那么它们之间是十分一致的”。其本质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却不能超越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更不能跳过一个阶段进人下一个阶段。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富有创新性的心理学理论,并整合了皮亚杰时代的道德认知理论,包括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认为6 0 年代的美国缺乏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因为课堂上教师教授道德的方法只是灌输给儿童一个最高的道德准则,没有考虑每个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并不一致,导致了社会上出现各种道德问题。通过对道德两难故事的考查,1 9 5 8 年科尔伯格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首次从皮亚杰认为的“儿童是一个哲学家”的看法出发,提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此后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所谓三水平六阶段是指道德推理的发展共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两个阶段构成一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和他律的道德、个人主义的工具性道德、人际规范的道德、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一一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2 30 页。2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4年,第1 页。103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社会系统的道德、人权与社会福利的道德、可普遍性的和可逆性的以及规定的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六个发展阶段。(二)道德两难困境的实践价值: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推手科尔伯格推断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中的矛盾之处,就会努力寻找一种新的更好的解决道德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于是,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问题来评定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具体措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针对道德两难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最经典的故事-问题就是:海因兹妻子患重病,在无法筹集到足够钱的情况下,丈夫是否为危在旦夕的妻子偷药?科尔伯格依据在课堂中学生的应答情况,划分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若学生认为丈夫不该偷盗,否则将会受到现行法律的惩罚,那么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则处于前习俗水平。因为他将法律作为一种惩戒人的道具而非捍卫人权益的保护伞;该学生坚持自我中心,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或未明确自身和他人的区别,在考虑事情时是物质的,自私自利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将其引导至习俗水平。比如,倘若学生置身妻子这个角色时,希望自己的丈夫怎么做。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刺激学生自己更新自己的道德判断以及提升自己道德水平。最终目的是达到个体道德发展水平提高。除“海因兹与药”道德两难故事外,科尔伯格在其道德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共设计了九个假设性两难故事。对于两难故事在促进个体道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科尔伯格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系统实验报告,证明了对假设性两难故事进行发展的道德讨论会导致阶段的变化。”并认为,这是对苏格拉底关于善的知识对话的道德教育观点的现代再肯定。(三)道德两难困境在推进道德发展中的局限科尔伯格通过对道德两难困境的设计,超越了传统道德教育灌输“形而上”的道德论断,引发了美国甚至全球道德教育的变革和“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尽管如此,其道德发展理论和道德两难困境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自身的局限。一是过于强调道德判断的认知要素,而忽视道德判断的情感成分。科尔伯格通过理性分析,建构了严密的逻辑推演,而未能将激情、愤怒、羞愧、自责、移情、怜焖等道德情感反应纳人道德判断之中,使得科尔伯格被指责为对道德判断的分析过于“冷酷无情”太多强调“冷冰冰”的理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有科尔伯格对道德推理的重视与偏爱,但也与对道德两难故事的“文字语言陈述”而非“立体情景呈现”有直接关系,这也是现有语言范式下描述伦理学的弊端,即难以激起美德伦理和道义伦理应有的情感展现。二是成熟的道德认知并不等同于成熟的道德行为,个体的道德发展理应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协同推进,既要道德认知的深刻表达更要道德行为的完满实现。然而,基于现实的考量,在讨论道德两难故事时,教师的引导很有可能仅仅只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却无法推动学生的道德行为“海因兹与药”其核心Bar-Yam M,Kohlberg L,Naame A.Moral Reasoning of Students in Dfferent Cultural,Social,and Educational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80,88(3).娄先革: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策略及其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0 9 年第2 0 期,第9 4页。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年,第1 5 页。104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并不是道德两难故事的道德行为主体,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一道德事件。另外,学生的道德行为除受道德认知的主导外,还受其他道德因素的趋动,比如身边的道德榜样、既有的道德情景、内生的道德压力等,而这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通常是被忽视的。对于道德行为的培塑,只有置身于中,才能行于其上,这是科尔伯格所未能思考的。二、VR技术在场景创设及道德场景创设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VR技术逐步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特别是近年来VR技术日臻完善,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同样,该技术也被引人到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以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在虚拟现实中采取相应的行动,学会自己承担结果。(一)VR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933年Laurence Manning在小说The Man Who Awoke中首次提出“虚拟生活”(Virtual Life)这个概念。“虚拟现实”是上个世纪9 0 年代比较有名的“雾件 技术(Vaporware),自2 0 0 0 年以后该理念得以广泛研究,2 0 1 2 年的 电子娱乐博览会 首次出现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运用计算机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首创了VR儿科治疗法。VR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立体显示建立需要的虚拟环境,在该环境中个体可通过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近年来,VR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为各大行业所普遍关注。2 0 1 4年美国谷歌公司(Google)推出了价格低廉的头戴显示设备Cardboard。2 0 1 6 年日本索尼公司(So n y)在其游戏主机Play Station 4上推出VR设备。虽然它不是最前沿的VR设备,却将虚拟现实带到了日常消费者的手上。当今VR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已逐步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助力人类发展的有力工具。想象性(Imagin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沉浸性(Immersion)是VR技术的三个基本特征。想象性是指VR技术可将感性和理性相融合,创建出人为想象的场景或事物;交互性是指使用者以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相互动,而虚拟环境通过多重感官刺激反馈作用于使用者;沉浸性是指使用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虚拟世界,并主动在虚拟世界中做出判断与选择,以自主行为方式参与虚拟生活。VR技术正在以虚拟的方式在自然世界之外建构起一个类自然的虚拟世界,将人类生活由三维世界引向多维世界。VR的未来形态即元宇宙,那时虚实结合的多维世界将从根本上颠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VR技术在教育和道德教育中的应用VR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 0 0 3年美国林登实验室推出了Second Life项目,旨在是让学生通过“化身”投人到虚拟世界的学习之中。2 0 1 6 年VR技术作为未来解决深度学习矛盾的关键技吕耀怀:虚拟技术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系统仿真学报,2 0 0 2 年第1 期,第1 1 0-1 1 1 页。刘慧、狄丞、沈凌等: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 0 1 6 年,第1 1 3页。105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术,登人了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VR技术通过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与教学内容互动,以达到临场感和个性化、沉浸式学习,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互动性不够、情境性不强、沉浸性不足等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效。近年来,一些道德教育学者也开始试图将VR技术引人到道德教育之中。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来自于其日常行为经验与感知体验,而这些经验的产生依赖于其身体认知器官和行动感受;而VR技术能够向受教育者提供可感知的学习场景。基于此,学者们试图将道德情景同VR技术结合起来,运用VR技术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设备、网络化后台维护,将难以使用语言进行描述的道德场景进行实时逼真的三维立体显示,通过创设动态、直观、真实的道德环境,使受教育者仿佛亲临其境,在基于道德感知的基础上深化道德认知,做出道德选择,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这一方法契合了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即道德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传输,其目的是道德品质的习得,而习得过程则必须依托实践训练。VR技术对实践场景的创设和应用,可让受教育者置身丰富真实的道德情景,于情景训练中体验道德情感,增进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判断。三、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道德两难困境的实践转向科尔伯格对于道德两难的研究以及现代学者对于道德两难的讨论,由于仅仅停留于课堂分析之中,而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感知在道德品质塑造中的作用,成为理论实践的最大短板。而将VR技术引人道德教育,对道德两难困境进行可视化模拟和情境化认知,无疑拓展了道德两难问题的研究新视野和探索新空间,弥补了现行道德两难问题研究中的不足,使道德两难困境这一传统“苏格拉底”教学理念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彰显出新的活力,实现了道德两难困境的实践转向。(一)由主体缺场向主体在场的实践转向“场”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当延伸到哲学领域,海德格尔将其称之为“在”“存在”。“在场”和“缺场”即成为了一对哲学范畴,指主体与场域的存在关系。“在场”指行为主体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事件中的存在,是行为主体于事情发生、进行过程中的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而“缺场”是主体与场域的分离,是面部表情、特定场所、具体环境都未呈现的空间表达。此处,将“在场”与“缺场”引人到道德教育之中,意指用于区别道德主体所处道德场域的转变,也就是由道德两难故事的“剧外人”向“剧中人”的转向。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是主体缺场的道德两难故事,是主体作为“剧外人”的道德两难故事。这种道德两难故事,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于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儿童进行道德思1黄奕宇:虚拟现实(VR)教育应用研究综述,中国教信息化,2 0 1 8 年第1 期,第1 4页。颜青山:虚拟品质与道德教育一一兼论基于虚拟现实之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伦理学研究,2 0 1 6 年第2 期,第1 0 9页。乔乐森: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生道德教化中的应用分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1 4年第5 期,第6 4页。4朱逸:“缺场 空间中的符号建构,学习与实践,2 0 1 5 年第3期,第1 0 3页。106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考,从中获得道德认知,实现道德推理的提升。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同时也是存在缺陷的。一是作为道德两难故事“剧外人”的道德判断并不一定与场域之中“剧中人”的道德判断相一致;二是道德推理的提升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的表达,由道德推理向道德行为转化还存在一个过渡过程;三是只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的道德教育,远不能满足道德教育的初衷,道德教育必须付诸实践,以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学生要做到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同步发展,除借助道德两难故事分析以提升道德推理外,更需要参与道德两难故事的演绎,从而锻炼与道德水平相适应的行为能力。而参与道德两难故事的演绎必须诉诸于立体的、由时间空间和事件呈现的道德场景。单纯的课堂教学中道德两难故事分析是无法呈现这一道德场景的,只能达到通过学生记录这一道德事件,明白面对该道德事件应该做出某种道德选择;而是否必然做出这一道德选择,则须置于场景之中,独立应对复杂道德事件,形成自我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分析,学生是被孤立于道德场景之外的,我们将此称为主体缺场。教师虽通过科尔伯格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运用叙述性的语言将问题提出并给予分析解答,但无法让学生切身感受。那么,在将来如若面对复杂的道德环境,学生很难将课堂中提出的简单道德问题,及思考出来的道德经验加以应用,以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将VR运用于道德两难故事的分析,可实现由主体缺场向主体在场的转向,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知与情、知与行不统一的问题,既有助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提升,也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参与和道德行为的表达。VR技术引进至道德场景创设之中,目的是实现道德场景的现实化,将原本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通过回答教师问题进行展开讨论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情境推演,从而达到主体在场。VR技术通过将未来可能遭受的道德问题以“无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加了道德两难问题处理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促使学生在道德两难情景中反复练习,不断做出道德选择及承担选择后结果,进而明白自身处于此种道德环境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道德推理,做出怎样的道德判断,以使道德选择更真实、更合理。可以说,VR技术构建了以自身道德主体在场履行道德义务的现实情景。(二)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的实践转向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范畴、道德理论、道德实践等客观的、理性的思维与认识。科尔伯格倾其毕生所进行的研究即是对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无论其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教育学还是道德发展哲学,无不是对道德认知的生成、本质及规律所进行的深入探讨,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基于认知发展基础上的道德判断。由此,科尔伯格被追随其后的学者尊称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开拓者”。然而也正是如此,科尔伯格也被批评者长期诉病:“对道德判断的分析过于冷酷无情”“过于强调道德判断的认知成分,轻视道德判断的情感成分”。的确,道德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行为、道德关系等所持的主观态度,是道德情绪直接的、本能的反应,表现为喜恶、爱憎等道德心理活动。道德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作为一种价值性判断,“往往带有判断者个人立场、观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一一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2 2 6-2 2 7 页。107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点、信念、情感的色彩”。可以说,没有摒弃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对于科尔伯格理论中忽视道德情感作用的倾向,科尔伯格在后期也进行了反思,认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并非相互分离。比如,上文提及的海因茨偷药故事:丈夫处于关爱妻子的亲情,重视妻子的生命,选择了违背社会法律的行为。从这一视角考量,谁能说“海因茨的行为不是受其情感所驱动”。然而情感的释放必须由特定的场景激发,单纯的语言或文字性描述是难以驱动情感的。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课堂设计为道德认知的发展创设了重要路径,但其情境化的缺失使其在激发道德情感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即纯粹的课堂分析只能通过提升道德认知而提升道德判断,却忽视了个人道德发展中道德情感对于个人道德判断的支撑作用将VR技术引至道德教育之中,通过VR技术再现道德两难困境,可有效激活个体道德情感,从而实现道德判断由基于道德认知向基于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共同作用的实践转向。这种实践转向,来自于VR技术应用形成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经由条件反射,使同情、关爱、敬仰等正面道德情感或厌恶、愧疚、愤怒等负面道德情感得以表达或释放,从而使个体的道德判断获得了感性基础。这种置于情境之中的道德判断,是基于感同身受的道德判断,是接近于真实体验的道德判断,是对个体道德判断最本真的还原与呈现。可以说,VR技术的应用突破了课堂上单纯讲故事式的道德叙事,对道德两难故事进行了立体式、情境化的表达,使道德主体于体验式、沉浸式中做出了现实的道德判断,这种道德判断是理性与感性交织在一起的应激性道德判断。同时,这种应激性道德判断在不突破个体道德韧性的情况下,对个体道德韧性有着良好的塑造作用。所谓道德韧性是指个体道德情感的内在张力,它是是否引发道德创伤的重要承接因素。国外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种临床中面对道德问题时的应激反应素质,即勇于指出和辨别道德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具有道德伦理性质的逆境时,表达和采取正确和良好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可见,道德韧性直接决定着道德主体于复杂道德情境下能否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因此,对道德韧性的培养与塑造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如何培养道德韧性?相关研究表明:于逆境中寻得意义是重要的方法,“从看似毫无意义的境遇中创造意义的能力对培养道德韧性至关重要”。对逆境的构造与再现,无疑VR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即将道德两难故事设置于VR情境之中。训练时,通过开启VR运行带人道德主体,使其身临其境做出应激性道德判断;此时按下暂停键,对应激性道德判断进行意义分析;如此往复,可有效提升主体道德韧性,使其道德情感更有张力,更能形成正向的积极的道德品质。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2 年,第38 页。2Monteverde S.Undergraduate healthcare ethics education,moral resilience,and the role of ethical theoriesNursing Ethics,2014,21(4).Lachman V D.Moral resilience:managing and preventing moral distress and moral residue J.Medsurg Nursing,2016,25(2).Rushton C H.Moral resilience:a capacity for navigating moral distress in critical careJ.AACN Advanced CriticalCare,2016,27(1).108基于VR技术的道德教育探析(三)由道德建构向道德解构的实践转向皮亚杰另辟蹊径,把对道德规律的研究作为道德研究的起点,即从儿童对于情景的投人,逐步深人儿童道德认知的本质。科尔伯格据此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度至完整系统的道德发展理论。遵循这一理论,道德主体借助道德训练可以实现对道德判断的“格式塔”建构。为推进这一道德判断“格式塔 建构,在方法论上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道德两难问题引发的结果并不总是正向的,也有一种负向发展不容忽视,即道德创伤。道德创伤是道德两难的消极后果,表现为个体道德矩阵的崩塌,道德判断的失序。道德两难何以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何趋其利避其害?如何借助道德两难提升道德判断而不是破坏道德判断?通过对道德判断发生的神经生物学解构,可以深入研究道德两难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规避道德创伤的发生,或实现对道德创伤的治愈。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道德判断有着独特的生理学基础。2 0 0 1 年,Greene、So mme r v i l l e 和 Nystrom 最早进行了探索道德判断的脑成像研究,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检测出了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具体脑区,此举对道德判断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功能性神经解剖学解释。2 0 0 9 年,Prehn 和Heekerenc采取重复经颅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方法检测受试者,发现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实施过程中,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的左侧后扣带回皮层和楔前叶之间存在关联性的神经兴奋,为验证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存在提供了神经影像资料。这一研究之下,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即神经伦理学(Neuroethics),或称道德认知神经科学(Moral Cognitive Neurosience)。神经伦理学被定义为“借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利用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等电信号方法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方法对人类的道德现象进行研究 的学科。2 0 0 2 年神经伦理学诞生,2 0 0 3年迅速发展,2 0 0 6 年神经伦理学协会(Neuroethics Society)成立,2 0 0 8 年神经伦理学Neuroethics)创刊。神经伦理学通过探究道德判断的神经所在,通过对神经的功能区域和发生机制进行生理学解构,可帮助我们丰富对道德发生的理论解释,帮助我们识别不同道德水平的人群的道德判断。VR技术作为神经伦理学用于窥探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桥梁和手段,可通过对虚拟道德情境的呈现和道德两难故事的演绎,辅之以各种已经应用于人体的生理指标测量工具,对大脑实施“解构性”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体道德判断的发生与发展。学者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科学理念,将道德判断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堡垒”一一拆卸,检测参与道德情景VR体验的每一个受试者的脑电图、皮肤表面电流、心电图等即时生理指标,通过大批量、可视化的实验数据,可判定大脑各区域的道德功能,并总结出道德发展中各个元素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现有研究已表明,道德判断的脑区涉及背外侧前额叶、叶前部和华爱华: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评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6 年第2 期,第2 5 页。2Greene,J D,Sommervile R B,Nystrom LE.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ementJ.Science,22001,293(9).元奎言:科学的伦理学之路:神经伦理学,科学学研究,2 0 1 1 年第4期,第48 7 页。109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顶连接处等与认知加工相关的部位,以及腹内侧前额叶、眶前额叶、前扣带回和杏仁核等与情绪加工相关的部位。比如,背外侧前额叶与道德两难情境中的功利主义选择密切相关,而进行较难的道德两难问题判断时前扣带回会显著激活等等。可以说VR技术在脑科学上的“解构”性运用,实现了对科尔伯格经典理论的新突破,也为如何合理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提供了生理学基础,对于促进人类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语总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道德研究走向心理分析,推进道理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该理论为道德教育者所普遍认同和接受。尽管理论本身在提出时有着一定的时空限制或不完满之处,但这绝不影响其作为一整套道德教育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且随着新的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这一理论可被进一步赋能和诠释。将VR技术引入道德教育,通过虚拟道德情景,引入道德主体,激活道德情感,解构道德判断,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道德发展理论,弥补理论运用的现实缺憾。当然,通过VR技术构设道德两难困境绝非简单的理论运用的延伸,而是基础VR技术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需要伦理学家和信息工程学家共同致力于此;并且VR技术本身的发展也带有一定的伦理问题,比如,作为VR世界中非真实的道德主体若出现道德越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这也是影响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对此也需要我们进行深人研究。王云强、郭本禹:大脑是如何建立道德观念的:道德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科学通报,2 0 1 7 年第2 5期,第2 8 6 7 页。1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