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荆晓朔.pdf
下载文档

ID:307008

大小:1.31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结合 冠心病 动物 模型 研究进展 荆晓朔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2月第32卷第2期JETCM.Feb.2023,Vol.32,No.2综述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1。近来,冠心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要求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不仅要更好地了解其潜在的发病机制,还要探索相应的作用靶点和临床治疗药物2,冠心病已成为心血管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3。冠心病归于中医学“胸痹”范畴,历代医家研究认为其病位在心,本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属本虚标实之病,本虚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标实包括气滞、血瘀、寒凝、痰浊。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需要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密切结合来深入探析。本文系统概述了目前冠心病的5种不同中医证候模型建立方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1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思路动物模型的使用对进一步理解人类疾病机制以及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4。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为中医基础过渡到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高效中药的筛选及方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深化证候认识的有效方法,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现如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建模思路上日渐完善,主要造模思路可分为以下3类:一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医病因病机建立“证”的模型,西医病因建立“病”的模型,使模型动物同时具备疾病和证候双重特征,即中西医结合多因素复合造模;二是在西医疾病模型基础上观察中医证候,总结疾病形成过程中证候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和成模后所表现出的体征,从而判定其为某种中医证型的病证结合模型;三是依靠中医传统病因造模方式干预模型动物,通过一般状态观察、客观指标检测以及常用方药反证等方式,初步构建证候动物模型,并寻索相符的临床疾病进行验证,即在证候模型基础上探察西医疾病类型5。病证结合模型能够很好地展现中医“证”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体现疾病发展的中医病因病机,已成为中医证候研究动物模型的必然趋势,其客观性好、可信度高、贴合临床,对中医理论的完善以及中医临床的发展寓意深长。2冠心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2.1气虚血瘀证2.1.1冠状动脉结扎联合其他因素法张聪等6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的基础上结合冰水负重游泳,使大鼠精疲力竭,日久而致气虚血瘀,结合多因素刺激使其更符合冠心病气虚血瘀的证候特点。张译心7在普通喂养结合负重游泳的基础上结合冰浴刺激、肾上腺素注射,先制备“证”的模型再联合左冠脉结扎建立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组大鼠的宏观表征、心电图结果以及血液流变等指标检测来综合评价该方法可成功造模。黄烁等8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使其进行疲劳跑步干预,造模后大鼠精神懒散、毛发黯淡、行动迟缓、嗜睡且便稀;足底及舌面RGB 值降低;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升高及心肌Masson染色显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肥大且心肌纤维化严重,以上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成功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模型。王瑾茜等9在大鼠进行力竭游泳加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联合冠脉结扎,以舌色RGB值下降及免疫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荆晓朔1,2欧颖1,2汪顺伟1,2张少辉1,2陈善达1,2李静1,2李亮1,2(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心肺病证辨证与药膳食疗重点研究室,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23)02-0356-05doi:10.3969/j.issn.1004-745X.2023.02.045【摘要】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合理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的冠心病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对近年来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分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心脾阳虚证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以期为冠心病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造模新思路,从而有助于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程。【关键词】冠心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中医证型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429);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380);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重点项目(202004)通信作者(电子邮箱:)-356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2月第32卷第2期JETCM.Feb.2023,Vol.32,No.2组化观察舌尖组织中TXA2表达水平增加、PGI2表达水平减少来客观评价该模型具有气虚血瘀的特点。另有学者10-11采用剥夺大鼠睡眠的方式使其呈气虚状态,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高位结扎的方式可成功构建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模型,对模型组大鼠进行一般状态观察,发现其毛发枯萎发黄、反应迟缓、嗜睡乏力;采集大鼠超声心动图发现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受损,MASSON染色和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较大且心肌结构被破坏,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表现均符合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状态。2.1.2高脂饮食联合注射药物法金永兰等12采用高脂饲料饥饿喂养、力竭游泳及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的方式来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医证候评分及心电图结果均符合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特征。秦汉等13在“游泳+饥饿+高脂饮食”的基础上结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来诱导小鼠使其呈现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模型,先证后病来构建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的行为学特征来定性为气虚,血液流变结果中血浆黏度的增高来定性为血瘀;心电图结果显示心率增快且T波倒置可判定心肌缺血,以上结果说明制备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方法的有效性。潘继兴等14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注入垂体后叶素成功构建冠心病大鼠气虚血瘀模型,使用加味生脉补心丹治疗后大鼠的血糖、血脂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通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以方测证来反证该模型制备方法的可行性。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证型,临床表现为胸部闷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遇疲劳后易发,舌淡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临床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劳则气耗”“气为血之帅”,血液的正常流动依靠气的运行、推动和固摄,气机舒畅则血液运行顺畅,气虚则血行不畅导致血瘀。有研究表明“气虚”和“血瘀”相互转化的证候演变规律可能是冠心病发作的根本病因病机15。垂体后叶素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能显著收缩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16。通过直接结扎冠状动脉或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式均可使大鼠心肌缺血,采用控制饮食、力竭游泳、睡眠剥夺、疲劳跑步等方法干预可模拟大鼠气虚状态,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上方法均能成功复制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2.2痰瘀互结证2.2.1高脂饮食结合冠状动脉损伤法王琛等17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对大鼠冠脉进行结扎,该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与临床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特点相吻合。李磊等18-20的实验均以小型猪为实验对象,选用高脂饲料持续喂养,通过导丝介入法使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后发现动物模型的血脂和血液黏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动脉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表明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建立成功。王朔等21的实验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模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生发展,结果显示大鼠出现明显的厌食症状,且有一派痰湿证的体征和脂代谢异常的表现,大鼠血液黏度明显升高且心功能明显受损,同时具有“痰浊”及“血瘀”的证候表现。张晓春等22用以上同样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型冠心病大鼠模型,观察宏观表征显示大鼠活跃度低且精疲力倦,有不同程度的毛发发黄、油腻。通过HE染色在形态学层面观察发现冠状动脉血管明显变窄并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且散在的心肌梗死灶明显。冯曼等23采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脉结扎的方法诱导ApoE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实验结果阐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通路来实现的。王朔选择ApoE-/-小鼠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并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及AS病理特征,提示该方法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的可靠性24。2.2.2高脂饮食结合药物诱导法高杉等25在实验中选择ApoE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脂饲养的基础上结合异丙肾上腺素药物诱导,模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状态。此造模方法操作简便、死亡率低且模型稳定。潘永明等26选用小型猪为模型动物,通过高脂喂养并注射VD3和异丙肾上腺素,观察痰瘀互结证的客观生化指标变化,相关生物学指标的改变来反映“痰瘀互结、瘀毒致变”的中医理论,从而证明该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的可行性。陈洁等27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基础上,腹腔注射维生素D3联合损伤颈动脉球囊的方法复制痰瘀互结型AS大鼠模型,2周后开始出现精神萎靡,倦卧少动,反应迟钝,毛色发黄、无光泽、大便稀溏、舌苔白、舌质暗红等痰瘀互结证表现,且HE染色光镜下发现典型的AS斑块,各项指标均证实动脉血管壁出现内膜增生,粥样斑块形成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基本与人类的疾病特征相似且具有周期短,稳定性、重复性好的优点。痰瘀互结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机,痰浊和血瘀是贯穿病证始终的核心要素,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剧烈,胸闷气短,脘腹痞满,咳吐黏痰,纳呆恶心,舌紫暗,苔厚腻,脉弦滑。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是在血脂紊乱的基础上腹腔注射药物进而损伤血管内皮,造成“由痰致瘀,痰瘀兼化”的病理状态。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可使动物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而酿湿生痰,从而血脂代谢紊乱,研究表明血脂水平的异常作为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8-29。通过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间接诱发动物心肌损伤或手术直接损伤冠状动脉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二者联合可使模型动-357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2月第32卷第2期JETCM.Feb.2023,Vol.32,No.2物的一般状态及血液黏度等客观指标有类似临床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改变,该造模理论能够成功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动物模型。2.3寒凝血瘀证李驰坤等30制备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通过股静脉注射较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联合反复冷刺激,通过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从而J点的变化,说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肛温降低、心率减慢等结果可反映出寒邪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各项指标的改变与寒凝血瘀证特点吻合。王朋等31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股静脉注射可成功制备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发现,在造模后30 min ST段显著抬高,与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改变相符合,造模后大鼠唇周、爪子颜色紫暗,爪温下降,耳壳、尾巴变白发凉,大便湿烂,心率减缓,这些均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候表现。通过实验32研究该动物模型证实了血管活性物质失衡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导了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大鼠的内在病理变化。另有学者33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间断反复冷刺激方法造模,发现大鼠耸毛弓背,毛色黯淡,聚集蜷缩,畏寒肢冷,反应迟缓,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爪尾部颜色紫暗,耳色暗红等证候表现均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的症状体现。选用热性药硝酸甘油来治疗心肌缺血发现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可反证寒凝血瘀心肌缺血模型构建成功。药物加寒凝因素亦可成功造成冠心病寒凝血瘀模型34,比如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0 min后将大鼠放入冰水中游泳,与空白组相比此方法干预后大鼠心电图、血细胞参数及血液黏度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证明造模成功。素问 调经论篇 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即阐述寒邪侵犯人体胸部后,若寒邪留滞不散去,则会出现血脉凝涩的现象。大量使用垂体后叶素可模拟寒邪致病的特点35,寒性凝滞,心阳失于温煦,气血运行失常,日久导致血瘀,故寒凝血瘀证的“血瘀”状态多是由“寒凝”导致。冠心病寒凝血瘀证临床表现有心悸、胸部胀闷、气短、苔白、畏寒肢冷、舌紫暗、脉沉细。以上学者研究均表明垂体后叶素的大剂量使用可刺激冠状动脉持续痉挛,明显收缩血管且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急性心肌缺血造成急性心绞痛。同样,也可先使动物出现血瘀证候再用外界寒邪干预,根据大鼠表征及客观指标结果提示寒凝血瘀证冠心病动物模型制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