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转折处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育——以基础教育为讨论中心_陈国安.pdf
下载文档

ID:306971

大小:1.98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百年 转折 传统文化 现代 基础教育 讨论 中心 陈国安
99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2022年12月 Dec.,2022百年转折处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以基础教育为讨论中心陈国安1,2(1.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城市学院 文学与传播系,江苏 苏州 215104)2013 年 11 月 12 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 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和大专院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随后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大量出版,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宏观部署。这些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全面铺开、深入推进的新时代。百余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进程的推演,从文化视野看,中国学校教育中现代与传统、中与西交缠、交错,并随现代进程的摆宕而相激荡,起伏消长。1862 年清政府开办京师同文馆,是西文、西学进入中国官方教育系统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起点,西文、西学进入中国教育的官、民系统并日趋增长。19 世纪末,各地教会中小学皆有所创立。1902 年,壬寅学制颁布,全国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905 年,科举制废除,传统学堂慢慢退出官办教育系统,新式学校成为主要教育力量。1912 年,民国建立,蔡元培甫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便颁布了普遍教育暂行条例,通令全国中小学校废除“读经科”,标志着维系传统文化体系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的语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与读经运动和国学热成为近三十年来基础教育的热点。回顾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断裂进程,明确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立场,在理论和实践中清醒反思,不断建设、完善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教育;读经运动;国学热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22)06-0099-07收稿日期:2022-01-06作者简介:陈国安(1972),男,江苏镇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语文教育学。引文格式:陈国安.百年转折处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以基础教育为讨论中心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39(6):99-105.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台湾王财贵开始倡导儿童读经。此后,南怀瑾推波助澜,一场起自民间的教育语境的“文化热”遂有燎原之势,各处私塾兴起。2001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国学热”迅速升温,国学堂、国学讲坛纷纷涌现。2004 年至 2014 年 8 月,十年间,全国出现 3000 家私塾或国学堂(参见 http:/ 09_05_264369_s.shtml)。各级各类学校很快就接受了“国学”教育的观念并开设各种形式和内容不同的课程,“国学热”盛况空前。如苏州长春学堂,即后来的英华女校,现在的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创建于 1889 年。如苏州吴江的黎里小学,创建于 1903 年。如苏州市草桥实验小学,创建于 1906 年,叶圣陶是其第一届学生。DOI:10.16217/ki.szxbsk.2022.06.015 100 第39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核心的“四书五经”从国民教育系统中被剔除。此后四书五经的内容多以选文因其“文”而非因其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价值形式进入教育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起起伏伏,与不同时代的社会政策相摩荡。一百年多前,中小学校废止读经科,这是当时历史进步的要求,是教育为整个社会变革作出的“釜底抽薪”的努力。今天,我们重新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目前社会和教育自我蜕变的内在需要。中国教育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不断吸纳西方教育的精神,包括对日本教育观念和苏联教育实践的借鉴,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亟需探索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一、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断裂在当代教育语境中论及传统文化,多以“回归”来指称,并认为将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教育是由浮躁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经之路。所谓传统,是那些今天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着历史价值观的习俗仪礼、情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处理人情世故的思维取向,没有流传下来的便成了历史,而历史是回不去的。既然传统在生活中还“活”着,也就不存在“回归”的问题了。但就是这一“回归”的说法,让我们注意到了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断裂这一现象。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传承文化。现代教育出现后,教育转向以传授新知识引入的西学知识为重要责任。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之际,传统教育也在进行自我变革。1887 年,算学就被纳入了科举考试;1888 年,乡试中纳入西学内容;1898 年,经济特科开考。这些考试内容的变化预示着教育将要发生重要转折。1 1905 年,袁世凯、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奏请停止科举制,所谓“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2。清政府在这一年宣布废除科举制,传统文化的经典(主要是以儒家经典的“十三经”为基本范畴的诗文著述作品)不再成为必考内容。1912 年,政府再废读经科,便是这一政策的延续。科举制的废止,是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大事,传统文化与教育发生了裂变,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自此教育内容全面引入现代社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教育中无有效应对现代社会的“致用之学”的痼疾。1905 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第一次断裂的节点。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的大厦慢慢建起来了。凡一种文化或社会秩序的新建必然会以矫枉过正的方式来对待原来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契约,所以“五四”健将们以一种决绝的态度来处理所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中痛陈:“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3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也说道:“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4当然,汉字没废,但教育中的文 其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独特的现代进程。现代教育由国家的现代进程所制导,并为现代化进程服务。21 世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确立为国家意志,由此所要求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必然作为当下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是今天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则。这也许更是一种误解。一方面,从教育服务的对象和功能看,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决定取舍,传统文化体系不可能回归;另一方面,欧美式的现代文化中的人生之学,和中国文化中的人生之学不尽相同,在当代,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生危机(现代病)如何疗救,是采用西学的医心方还是中学的医心方,亦或中西兼收并蓄,拿来、继承发展?是在教育领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待深入讨论的重大问题。101 2022年第6期言文表达系统几乎是被抛弃了,只有一些坚持传统教育方式的学校还保留了文言文的表达,如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高等教育学校。当社会普遍使用白话文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便催生了白话文学,就意味着全新的表情达意系统建立起来了,也意味着与传统文化中表情达意体系的断裂,此一意义更为深远。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第二次断裂。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第三次断裂是 1950 年代。当时的教育几乎照搬苏联模式无论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晚清、民国以来参照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建立起来的民国教育、教学模式。新中国的教育在办学思想、教学过程及实施原则等方面都在与民国现代教育的传统慢慢剥离。1960 至 1970 年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第四次断裂时期。教育在社会运动中几乎丧失了办学的独立性,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被全部清除了。不仅是文化和教育“除四旧”,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习俗礼仪和生活方式也在日常生活中被连根拔去了。教育从为现代化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服务转变为服务于政治和阶级斗争。红卫兵、红小兵们一度成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的主体,教师往往成为革命斗争的对象。失去了师道尊严的教师成了教育语境中一个尴尬的群体。这一时期,在生活现实和思想意识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彻底分手”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第五次断裂发生在 1980 年代之后的近三十年间。1980 年代初中期,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指引下,教育尚比较健康。但后来随着绩效考核制的全面贯彻,高考争夺的日趋激烈,“结果导向”开始扭曲社会,同时严重扭曲了教育,教育被应试挟持,唯分数论使教育面临异化的危险。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五次断裂,我们发现,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时代的迫切性和教育重新内省的必要性。二、中国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回归”随着 1990 年代市场经济的高歌猛进、日益激烈的考试竞争对教育的扭曲,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导致的社会“现代病”提前爆发。在学生群体中,“现代病”表现为高分低能、高分无行、高分无“心”以及厌学症、空虚症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推动的儿童读经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被不少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接纳,误以为这是包治现代病的“灵丹”“圣药”。其实,“读经”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纠缠了一百多年的问题,经过了几次大的社会辩论,很多学者、教育家都曾参与其中,发表了正、反、兼三种观点。一百多年前,鲁迅、胡适、傅斯年和唐文治、严复、陈立夫等人均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立场都比较明确。1935 年,教育杂志主编何炳松曾发出一百多封信征询社会各界人士对读经的意见,收回 70 多篇文章,编为“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专辑”。5301这是 20 世纪上半叶最集中的一次讨论,其间还掺杂着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这一次讨论的结果并没有使中小学校恢复读经科,也没有杜绝现代学堂中的一些学生读儒家经典著作和老师研究经学。最近一次读经运动的论辩高峰是 2004 年,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和王蒙五位学者发起的甲申文化宣言发表,从王财贵、南怀瑾、蒋庆、郭齐家、秋风到薛涌、杨东平、朱学勤、李泽厚等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互不服气,各有立论理据。5170-180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思想问题的论争,讨论出一个对错是很难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教育实践者,我们必须有清醒、理性的判断,绝不能偏信一方,盲目进行教育实践。陈国安:百年转折处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102 第39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读经?儿童读经的立场是什么?在今天,倡导读一些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是为了更理解我们这个民族,从而更能理解我们自己,进而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智慧。让孩子读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是为了在孩子精神发育的时候给他们种下一粒具有中国价值的民族文化种子,为他们未来的精神成长提供积极的力量。这个立场不能含糊,一切的后继问题都要由此出发、以此立论,这是教育语境和社会文化视野讨论读经问题立足点的不同。其次,读什么经?讨论这个问题必须基于教育语境。所谓“经”有这样五个层面:儒家经典;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著作;中国文化经典,包括现代文化经典著作;中外文明的经典著作。除儒家经典以十三经为外延比较明确外,其余外延皆见仁见智,各有分说。以什么标准划出“经”的外延很重要,确定经典作品的标准很多,但是在教育语境中,标准的底线是:有利于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这就是教育性,或者是教育的价值观。基于这样的立场,对传统蒙学读物,“取精华,去糟粕”是正确的态度,尤其要抛弃愚孝、愚忠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可以适当选择、删节后让中小学生诵读,使“读经”也成为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删节的标准就是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在教育形式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种价值观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