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东南井盐生产技艺的主要内涵及保护传承路径_吴成立.pdf
下载文档

ID:306942

大小:1.48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东南 井盐 生产 技艺 主要 内涵 保护 传承 路径 成立
青海社会科学丨年第期藏东南井盐生产技艺的主要内涵及保护传承路径?吴成立谷中原摘要:井盐生产技艺具有明显的“非遗”属性与意义,通过对井 盐生产技艺相关的工具、流程、工艺、运营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详尽记录与描述,可以发现其突出价值。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与加强新媒体传播等路径对其加以保护与传承,是保留与提升井盐生产技艺价值的重要手段,是使井盐生产技艺服务当代、造福人民 的必由找。关键词:井盐生产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与传承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位于西藏东南部芒康县的纳西民族乡因产井盐而闻名,盐井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创造了一套独特且经济适用的井盐生产工艺和生产工具,成为井盐生产发展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藏东南以井盐文化为依托萌生、发展起来的盐井社会在西藏井盐文化史上占据着光辉的一页,在中国盐业科技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当地盐田宏伟且壮观,是井盐文化的最后遗存,是井盐生产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笔者曾四次前往藏东南盐井进行田野调查,认为盐井的制盐技术是原始的、依赖地方性知识体系形成的传统技艺,井盐生产技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内容,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盐井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井盐生产技艺,是藏东南地区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并加以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井盐生产技艺的“非遗”属性与意义)井盐生产技艺的文化记忆藏东南盐井的井盐生产技艺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属于传统技艺,作为当地制盐者的一种生存模式延续至今,是地方性知识的实践,受当地地域生态环境、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有其独到的特点,能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藏东南盐井社会是以井盐文化为依托萌生、发展絲的,是发达、作者简介:吴成立,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谷中原,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DOI:1014154 j cnki qss 202206022历史文化研究商业交往频繁的结果,在西藏井盐文化史上占据着光辉的一页。盐井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将人工晒盐所使用的工艺技巧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完善了一套独特且经济适用的盐业生产工艺及生产工具,使其成为井盐生产发展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二)盐井井盐生产技艺的“非遗”属性盐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制盐构成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造就了具体的盐生产技艺和盐文化。盐井人制盐的场地、工具和技艺清晰地展示了井盐生产技艺的文化脉络,从制盐技术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过程可了解当地的生存模式,也可洞察地方社会关系建构的文倾应方式。技艺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的成果,不同种类的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独特的生产技艺。藏东南芒康县澜沧江畔的盐井人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在其所处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制盐技术,实现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盐井出产的盐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藏盐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除销售本地外,还远销巴塘、理塘、左贡、察隅、察雅以及滇西北的德钦、中甸等地。盐井人顺应自然,盐井的制盐技术依自然而生,受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时至今日仍然没有采用现代技术。从历时性角度而言,盐井制盐技术自产生至今,并没有发生什么过程和结构上的改变,一直呈现出单一稳定的状态,保持着相对原始的面貌,只是在工具方面发生了细小变化,而且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从共时性角度而言,盐井制盐技术属于传统技艺,或者说传统技术,是经验的、人力的、意向性的传统技术,有别于近代产业革命和科学模本下的现代技术。盐井制盐技术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即使在现代生活方式下,从事盐井的生产者数量与传统社会比较发生了变化,但是制盐技术仍然保留着明显的地方性特色。综上,藏东南盐井井盐生产技艺的“非遗”属性是毋庸置疑的。(三)盐井井盐生产技艺作为“非遗”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嵌于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必须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縣说,传承遽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等,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非物质的属性,更多地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遗”有着文以化人的作用,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等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藏东南盐井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井盐生产技艺,是藏东南地区人民智 慧与文明的结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并加以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项技艺必定与某一种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井盐生产技艺受到当地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合理地利用和改变着当地的环境。藏东南盐井地区是西藏的主要产盐地之一,盐井纳西民族乡下辖上盐井、下盐井、加达和角龙等四个行政村。盐井所处地带富有盐泉,浅显且相对分布集中。盐泉群分布于澜沧江东岸的上、下盐井村和西岸的加达村,盐泉温度处在丈丈,一般为左右,泉流量较小,呈现出典型的自流承压特征。江边卤水井中,盐泉水位“动态”高出江面水位厘米,随着江水涨落而发生升降,这一天然条件给制盐者寻找和利用卤水带来了便利。藏东南井盐生产技艺主要包括找盐泉挖卤水井、建池储卤水、布设搭建盐田和晒盐收盐四个活动过程,其中会用到锄头、镐、卤水桶、卤水瓢、背带、背垫和刮盐板等制盐工具。()找盐泉挖卤水(盐泉)井盐井卤水井的定位、开凿完全依赖个人的经验,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并不多,挖出一口高质量的卤水井并非易事。凿井人首先在澜沧江两岸找青海社会科学丨 年第期到卤水泉眼,然后利用锄头、十字镐等简单工具挖成商水井。在定位商水井时不使用测量工具,凿井时也不使用大型机械。卤水井口的形状和大小由制盐人自行决定,没有统一标准。简单的手工工具虽然不及机械省力高效,但藏东南“卤水井深不及丈,卤盛大若泉,的特点,也让开凿工作相对其他地方开凿深卤水井容易得多,而且当地的自然条件也制约着机械化工具的使用。藏东南盐井的卤水井属于典型的大口浅井。据史料载:“东岸两区,井深约两丈,井底泉脉一股两股,多寡不等,来源略缓,卤质厚而味浓,盐粒大而色白。两岸只一区,井浅数尺,来源颇旺,卤质薄而味淡,盐粒碎而色红,故夷俗有红盐井之称。泉水冬夏皆温,内含硝质。”?卤水是从江边井下的缝隙中自然流出的,在井口就可看到不断涌出的盐泉。井深不等,多 为一两米到五六米,井径约米,都是人工凿出。一般两井之间相距米不等,有的卤水井与滔滔江水只有一壁之隔,远的也不过相距多米。据盐井人讲,在枯水季节江面较低时,加达村江边的卤水井会出卤水;在丰水期的雨季江水开始上涨,江边卤水井被淹时,那些江岸高处盐田附近的卤水井则开始涌卤泉;待到江水水位继续升高 时,这些靠盐田的卤水井也会被淹没。在清代宣统年间就有盐井口,又据餅县考记载:“东岸井二十四口,西岸井三十一口,两岸井共五十五口。”“离县治约五里,位于澜沧江之东西两岸河边,原有盐井五十余口,深者丈许,浅者数尺。盐井排列澜沧江之河边两岸,遥遥相对。井与盐田全部包括在内,周约八里许”。这些史料记载的是历史上卤水井的情况。卤水井的数量每年都在变化,因为每年都可能有老井被废弃,有新卤水井被开挖。据笔者现场清点,现有卤水井口,东岸口,西岸口。卤水井数量的增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制盐活动的活跃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制盐活动在当地生活中的影响力及生产生活构成。(二)建池储卤水卤水池当地称“盐窝”,“用以囤积盐水,春暖夏融,江氾井湮,盐户取田泥浸诸其窝以取盐,仍与井水相若。盐楼鳞比数千,岁产昏累巨万。,也就是说,卤水池是卤水井中的卤水进人盐田晒盐前的“中转站”。因为盐田晒盐,卤水井中的卤水是不能直接灌到盐田晒成盐的,而是先将从卤水井背上来的高热卤水注人卤水池进行降温,同时通过添加含高盐分盐蚀土(都从盐田底下地面取出)等盐结晶物?,进行短期间 的自然浓缩,从而提高晒盐质量。据史料记载:“盐户之勤敏者,设法于江水未发之先,预为池 蓄水,以备井没。”也就是说,卤水池还有存储的重要功用,当夏季洪水泛滥,卤水井被淡水冲没后,就要靠卤水池中的卤水维持盐的生产。建卤水池,先要挖坑打基,传统建造方法是就地取材用浅红色土石固定第基后,再到村庄附近取来有一定黏性的黑土来糊面整理。然后,在坑内用力夯实整平,再用黏土泥浆涂实坑面使之光滑,待干结后就成为蓄卤的“盐窝现在,建造卤水池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部分盐民开始用石块加水泥等材料,容积是传统卤水池的倍。盐井卤水池一般为地赋,约有数百个,“数田之间有盐窝,状类田而稍深”?,其深米左右,大多呈方形,长宽在数米以上,少数呈倒状圆锥体“窝”形,面口径在米左右。卤水池一般清段鹏瑞:盐井乡土志,中央民族学院图 书馆影印本年版。清段鹏瑞:盐井乡土志,中央民族学院图 书馆影印本年版。飞:盐井县考,边政第期,年月。清刘赞廷:盐井县志,民族文化图 书馆复制年版。吴丰培编:川藏游踪汇编?喀木西南纪程,四川民族出版社年版,第页。这里的盐结晶物,是指被卤水及盐侵蚀过的物体,如构筑盆田的木料,盐民们会在整修盐田时将其翻出放入储卤池,来增加卤水的來度,提高成盐质量;再盐田架下的泥沙土,经过晒鈦时,有渗漏下 滴的卤水不断入土,即成盆蚀土,更是盐民浓缩卤水紧要之物。金飞:盐井县考,边政第期,年月。吴丰培编:川藏游踪汇编?喀木西南纪程,四川民族出版社年版,第页。历史文化研究图盐田及木楼外观尺寸就是在木楼楼顶的木架横梁上勻称有序地架上相才较小的 圆木密集排列成面,然后铺上一层大小长度不一的木板(也有用木柴、树枝的),再用碎石子、粗泥沙及相对粗糙的黏土夯实整平,勻上厚约厘米的泥层,同时使四周边沿高出约厘米,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浅槽。最后还要把整块盐田用泥土分隔成若干方块,用细细的黏土搅成泥浆将其抹平,这样可以灌卤水晒盐的盐田就建好了。盐田是用泥土铺整而成,有较好的渗透性,利于颗粒盐析出。盐水有些直接渗透到了下面的储卤池里,有的则滴人盐田下面的泥土或渗人木料中。笔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块盐田底部都出现了一根根由盐分结晶而成的又细又长的白色盐锥体,远远望去,如同冰凌;地面上也有许多薄厚不一的盐霜,犹如霜期的凌霜。卤水的渗透造成泥土含盐量非常髙,木料也会被盐卤蚀透。据清宣统年间统计:“东岸盐厢一千二百四十二,盐池八百零三;西岸盐厢选址在盐户盐田附近,或挖地成坑,或就地垒池,也有不少因地势陡峭,沿坡取土筑窝,利用一面或两兰面立壁,其他面的壁缘以垒石建成。(三)布设搭建盐田澜沧江一路奔腾,在藏东南盐井地区形成了一个近似“”形的拐弯。弯内红色或淡黄色的盐田像一面面方方正正的镜子拼贴在一起,在荒凉空旷的河谷里分外惹眼,近看像楼屋,远观似梯田。沿江两岸对望,江东岸似陡壁悬挂,江西岸层叠铺于斜坡,史料描述为“摊晒盐之法,构木为架,平面以柴花密铺如台,上涂以泥,中间微凹,山势甚削,其宽窄长短,依山高下为之,重叠而上,栉比鳞次,仿佛町畦,呼为盐厢,又名盐田。”?盐田依山而建,一层接一层,最多的重叠达六七层,高过几十米,绵延公里,气势宏伟,非常壮观。盐田大部分呈长方形,少数呈扇形,也有因充分利用空间而构成的各种形状,或因其本身地处边缘,面积小而呈现不规则形状。由于地势的原因,西岸加达村盐田面积较大,东岸的上盐井村和下村盐田面积相对较小盐田的搭建需以圆木柱为支撑。圆木柱的长度,则因 山势和地形从米到米不等。盐田的支撑前部要架设长立柱,靠山的后部则架设短立柱。立柱成网状排列,间距米。因地势有高低之分,髙处有几十米,作立柱的圆木长度不够,只能架上横木搭接,多的有三截相连,而在靠近岸边的立柱却不足米。立柱支撑的上面有二层,一层用圆木密集排列、纵横交织搭成楼架,第二层就铺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