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书家所撰序跋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_刘璇.pdf
下载文档

ID:306837

大小:2.36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藏书 序跋 通俗 小说 文献 成立 刘璇
作者简介:刘璇,暨南大学文学院。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译日文小说与中国近代文学建构研究(18941919)”(21CZW036)。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藏书家所撰序跋”,乃取广义概念,指由藏书家撰写的通俗小说序跋,其中既包括藏书家为自己藏书所撰的题跋,也包括为自己参与校订、编撰图书所撰的序跋。藏书家所撰序跋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刘璇摘要自清代中叶起,通俗小说开始进入藏书家视野,通俗小说藏书序跋也随之诞生。这些由藏书家撰写的序跋记录了藏书家接触通俗小说的不同途径,藉由通俗小说进行书籍社交的多种方式,筛选、校订、刊行通俗小说时起到的主导作用,以及主动搜求早期通俗小说版本、探讨通俗小说基本学术问题的具体过程。以上发展趋势以藏书家的通俗小说收藏活动与序跋撰写为媒介汇集到一起,成为雅俗文化融合的交叉点,并构成通俗小说文献学基本问题、研究范式的必要积累。关键词通俗小说;版本;序跋;收藏;文献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2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072(2022)12 0069 12DOI:10 11778/j jnxb 20221714藏书题跋的历史相当悠久,至明清时发展至鼎盛,题跋名篇、名家层出不穷,历来为后世所重。然而,同样繁盛于明清的通俗小说,虽受到普通读者欢迎,却迟迟未进入藏书家视野。若根据作者身份对通俗小说序跋进行划分,大抵可分为商人、文人两大类。其中名声较广、影响较大的序跋,多为官高位显的名人,或专业小说评点家所作,这些序跋多从意义、章法、人物、情节出发,论述通俗小说价值,较少关注小说版本信息、文本流变过程、文体发展状况等现在被认为属于通俗小说文献学范畴的内容。至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建立,学术界一般会将新文化运动后大量学者投身于通俗小说版本搜集,对通俗小说展开版本、校勘等研究视作契机。但实际上,自清代中期开始,通俗小说开始与藏书家产生联系,以藏书为动机创作的序跋也随之诞生。通俗小说与藏书家所代表的雅俗文化不断交融,成为通俗小说文献学形成背后长期的积累。这一过程,容易被如火如荼展开的新文化运动和各种时代新变所遮蔽。以藏书家的通俗小说序跋撰写为线索,或可对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一、记录:由序跋看藏书家获得通俗小说的方式由于通俗小说一直以来被视作“小道”,被排斥于四部之外,因此想要通过常规著录方式获取96刘璇藏书家所撰序跋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通俗小说的递藏状况就显得十分困难,很难了解通俗小说的实际流通状况。不过,通过藏书家所撰序跋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了解到其接触通俗小说、获得通俗小说的具体情景。虽然这些序跋在藏书题跋中并非主流,撰写目的也多为偶然,但对于追溯通俗小说文献学成立的起始环节 通俗小说版本的递藏状况却颇有助益。(一)购求收藏搜求图书最常见的方式自然是购买。但由于前文所述背景,极少有藏书家会纯因收藏目的购买通俗小说。不过,一些历史小说,特别是时事小说,由于成书时大量抄掇当时野史、邸报等资料,会因为具备史料价值而进入藏书家的收藏视野。如成书于清初,讲述李自成起义至吴三桂降清始末的时事小说 剿闯通俗小说,在编纂时抄撮 国变录 泣鼎录 死难诸臣名单 附闯诸臣授职名单 等史料而成,且在乾隆年间曾遭禁毁,流传较少,目前所见多为抄本。因剿闯通俗小说 兼具史料性与珍稀性,得以进入藏书家的收藏范畴。在目前所能见到的版本中,有一种抄本为藏书家傅以礼旧藏。此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卷首有傅以礼跋语,全文曰:剿闯小说 五卷、馘闯小史 六卷,一署“西吴懒道人口授”,一署“润州葫芦道人避暑笔”。卷首有“西吴九十翁无竞氏”序,均不详其名氏。其书虽分两种,而事迹连属,特出一手。余家所藏明季稗野不下百余种,其用平话体者,惟此书与台湾外纪 耳。卷中所载讨贼檄文,见史忠正公集,诸书皆无异词,此书独属之吴三桂,且慢竄易首尾数语,近人 甲申朝事小纪 遂袭其误,殊为失考。丙子冬日,换番钱一圆得之禾中友人,手自装缉,灯下标识讫。按此处“丙子”即光绪二年(1876),根据跋文后的“节子题识”印可知此为傅以礼藏书。不难发现,这是一篇文体规整、信息丰富的典型藏书题跋,向读者提供了相当多信息:首先,傅以礼在跋文中详细著录了所得书籍的书名、卷数、作者及序跋题署等基本信息。其次,跋文详细介绍了得书过程:傅以礼在光绪二年以一圆外国钱币从一农夫处购得剿闯小说 馘闯小史 二书,经过阅读后发现二书所叙事迹连贯,认定为同一作者所作。再次,傅以礼收藏此书,与其阅读爱好与治学方向密切相关。他专治明史,格外留意收集南明史料,如其所说“所藏明季稗野史不下百余种”。剿闯小说 之所以会进入傅以礼视野,正是因为他认为此书是以平话体记录史实,较为少见。在评价时,他也更加关注书中内容是否符合史实。可见,傅以礼是将剿闯小说 作为历史研究的罕见文献而收藏,对此书的文体或文笔并不十分在意,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而成的通俗小说序跋实际上是一种无心插柳的行为。不过,此篇偶然产生的序跋却向我们展示出了通俗小说狭窄的生存缝隙和传播途径。最早出现的通俗小说即以讲史为重要题材,因此许多论者在论述小说存在合理性时,便常以此为主要论点,将小说与史部建立联系。在实际传播时,一些通俗小说也确实凭借此功能得到了藏书家的注意,从而得以保存。(二)制造抄本此外,为扩大藏书规模,抄写过录书籍也成为藏书家的得书方式之一。在各种通俗小说中,07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inan Journal(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2022 年 12 月No.122022总第 287 期Sum No.287关于 剿闯通俗小说 的版本情况,参见潘建国:南明 剿闯小说 版本辑考 ,古代小说文献丛考,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 5969 页;成敏:“剿闯”系列小说版本及版本演变考 ,中国文化研究 2008 年第 2 期;王进驹:剿闯小说 版本新考 以台北藏本与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为中心 ,文学遗产 2017 年第 6 期。傅以礼(18271898),原名以豫,字节子,号小石、节庵学人,绍兴会稽人。曾任福建长吏、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等职。其专研明代历史,性好藏书,特别留心收集南明史料,藏书楼名为“长恩阁”“七林书屋”“华延年室”,有 长恩阁书目华延年室题跋 等著作。傅以礼:剿闯小说跋,转引自潘建国:古代小说文献丛考,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年版,第 62 页。最受藏书家爱重的当属 红楼梦。程伟元在 红楼梦序 中曾说:“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逍遥子后红楼梦序 中也表示:“曹雪芹红楼梦 一书,久已脍炙人口,每购抄本一部须数十金。”可见抄本红楼梦 在藏书家中的受追捧程度。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记录这些版本诞生过程的序跋。如被学术界认为过录时间最为清晰的舒序本,就是一部因受到藏书家青睐而制造出来的典型抄本。此本因卷首有署名为舒元炜的序文而得名,舒元炜序题署为“乾隆五十四年岁次屠维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园氏舒元炜序并书于金台客舍”,可知过录时间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序文对此本抄录过程记录如下:董园子偕弟澹游方随计吏之暇,憩绍衣之堂,维时溽暑蒸,时雨霈,苔衣封壁,兼问字之宾;蠹简生春,搜箧得卧游之具。筠圃主人瞿然谓客曰:“客亦知升沉显晦之缘,离合悲欢之故,有如是书也夫?吾悟矣,二子其为我赞成之可矣。”于是摇毫掷简,口诵手批。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雠校;借邻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钞胥。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返故物于君家,璧已完乎赵舍。(君先与当廉使并录者,此八十卷也。)序文中提到的“董园子”即舒元炜,董园为其字;“澹游”即舒元炜之弟舒元炳,澹游为其字;“筠圃主人”则为藏书家玉栋别号。据序文内容可知,舒元炜、舒元炳兄弟在乾隆五十四年进京赴试,落第后寄居于玉栋家中,等待下次再考。在闲谈时玉栋提及对红楼梦 的喜爱,拿出自己收藏的残本,又借到邻家所藏的另外二十七回,合抄校订,最终成为现在舒序本的面貌。此外,序文中还提到了曾与玉栋一起抄录过 红楼梦 的“当廉吏”,据学者考证,应为当保。舒元炜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详细记录了抄本小说产生的具体细节,在论证红楼梦 传播序列时也产生了重要作用。舒序本的过录时间为乾隆五十四年,可知玉栋及邻家收藏红楼梦 抄本的时间则更早,此时距离曹雪芹去世不过二十余年,因此玉栋应该是较早注意到红楼梦 的藏书家。玉栋与曹雪芹均为汉军正白旗人及内务府包衣,且同属八旗文人圈,玉栋很有可能听说过曹雪芹的文名,并对其创作产生兴趣。在得到 红楼梦 抄本后,玉栋更在此基础上制造出了新的抄本,并推荐给其他同好,这也成为 红楼梦 早期版本的主要产生途径。(三)家藏递传明清两代多有藏书世家,其藏书历经数代,渐成规模,晚辈藏书家对于父祖辈的收藏往往十分珍视。其中有少数通俗小说因受到藏书世家的重视,得到了妥善保管,吴县潘氏的儒林外史收藏即一例。吴县潘氏自潘奕隽起,六代皆好藏书,其中以潘祖荫的滂喜斋藏书最为知名。在潘祖荫藏书中,有一部精抄本 儒林外史。此抄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共六册,卷首封面有“文恭公阅本儒17刘璇藏书家所撰序跋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程伟元:红楼梦序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160 页。逍遥子:后红楼梦序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175 页。舒元炜:红楼梦序 ,清乾隆舒元炜序本红楼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910 页。舒元炜:字董园,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后任山东泗水、新泰、巨野知县等官。玉栋(17541799),字子隆,号筠圃,汉军正白旗。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举,曾任山东临邑知县。玉栋性好藏书,藏书楼名为“读易楼”。按现在所能看到的舒序本仅存第一至第四十回。周绍良:舒元炜序本 红楼梦 跋 ,红楼梦研究论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71 页。当保(17541785):镶白旗人,曾先后任笔帖式、直隶八沟理事同知、直隶承德府知府等官。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小字东墉,号郑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咸丰二年(1852)中探花,授编修,历任内阁侍读、工部侍郎、礼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官,卒谥文勤。其兼通经史,喜好金石、书画收藏,藏书楼名为“滂喜斋”,编有 滂喜斋藏书记 滂喜斋宋元本书目 等。林外史”题签,旁有一行小字曰:“同治癸酉二月祖荫重装并题签。”每册封面题有“敏斋杂著”,并题有序号。第一册封里有题记曰:“凡六册,敏斋杂著 四字皆文恭公手书,光绪戊寅三月十八日祖荫记。”按“文恭”为潘祖荫祖父潘世恩谥号,同治癸酉即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戊寅即光绪四年(1878)。可知此抄本 儒林外史 原为潘世恩旧藏,后由潘祖荫重新装订。此本儒林外史卷首回目后有一则识语,曰:“全椒吴敬梓,号敏轩,一字文木,举鸿博不赴,移居江宁,著诗集、诗说,又仿唐人小说为 儒林外史 行于世。”此外,书前还贴有手抄程晋芳文木先生传。有学者核对笔迹,发现识语当为潘世恩所写,而文木先生传 则为潘祖荫抄录。又有学者将此本与其他 儒林外史 版本进行比对,认为潘世恩抄本所据底本当为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抄写时对卧闲草堂中的词句进行了润饰。根据潘世恩生平,其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状元后便赴京为官,直至嘉庆十九年(1814)因母丧归乡,守孝期满后继续留在苏州侍养父亲,至道光七年(1827)父丧期满后才重回京城。而 儒林外史 成书后主要在江南地区流传,目前所见刊本皆为江南书坊刊行,因此潘世恩在归乡期间才最有可能阅读、修改 儒林外史,并命人抄录此书用作收藏。故可推断,此本儒林外史 当在潘氏祖孙手中珍藏把玩了五六十年。潘世恩抄藏 儒林外史 的原因自然是阅读兴趣,因此才会在卷首作识语简要记录吴敬梓生平,其中“又仿唐人小说为 儒林外史 行于世”的评语,应袭自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中“又仿唐人小说为 儒林外史 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句。而潘祖荫将程晋芳 文木先生传 全文抄录下来附于书前的行为,体现出身为藏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