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苍南县
关庙村
美丽
乡村
景观设计
研究
肖欣福
规划设计53第1 期(总第261 期)苍南县关庙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肖欣福(福建泛易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摘 要 以苍南县关庙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基于上位规划明确了场地定位,通过研读设计原则落实景观设计方法,从总体设计、景观节点、植物设计3方面阐述了关庙村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旨在为今后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 美丽乡村;关庙村;本土文化;景观提升0 引言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下,美丽乡村的景观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具有生活、生产、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景观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有助于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以苍南县关庙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方案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景观设计项目进行阐述。1 项目地概况关庙村位于苍南县西北部,紧邻104国道,距离桥墩镇区5km,距福鼎市区13km,旅游交通便捷。全村人口168户,732人,村内主要以种植茶叶、黄栀、槟榔芋等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域范围内有1座我国名关分水雄关,始建于五代十国的闽国时期,是当地十分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1.1 上位规划根据对上位规划的研读可知,苍南县地理位置优越,有“北聚南优,双核四轴”区域网格空间结构,是适合以生态旅游和健康休闲产业为发展重点的区域。场地位于苍南县的西南部,可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休闲产业,助力苍南县形成两心四区八组团的空间结构。因此,该项目将以不占用农保地、林地的方式,对村庄景观进行优化改造,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1.2 场地现状该村庄自然景观资源优越,有美丽田园、栀子花海、杉木林、梯田景观等,同时场地的人文景观独具内涵,有闽浙分水关、关帝庙遗址、浙闽古道遗址等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节点。由于场地尚未开发,因此上述节点只具备良好的骨架,未形成优质的景观效果,设计上应结合场地特色,尊重地形地貌,合理开发建设,打造优质的村庄景观形象。并且村庄内的建筑多是20世纪90年代由村民自发建成的民居建筑,整体风貌参差不一,需对建筑风貌进行提升整治,为村民与游人提供干净、整洁、美观的村庄生活环境。2 设计原则2.1 可持续发展原则关庙村美丽乡村各类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做到保护与开发和谐共存。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区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规模,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2.2 科学定位原则关庙村美丽乡村建设与苍南县旅游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自然,相互衬托,可与苍南县城共同构筑优质的旅游网络3。2.3 彰显地方特色原则结合关庙村为南港古道和松山古道的起始点文化优势,以及为两省三县交界处地理优势,确定发展方向,提高建设起点线,因地制宜,根据关庙村景观资源特点,打造古道印迹文化主题特色美丽乡村4。2.4 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村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进行,以绿水青山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收益提升村民经济。因此,关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兼顾乡村作者简介:肖欣福(1989),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与规划。规划设计2023 年54资源保护,更要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采用对原生态最小干预的方式进行介入设计,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的村落景观建设5-6。3 总体设计关庙村规划面积32hm2,北接新建104国道,南临沈海高速,对外交通便捷,旅游可达性高。项目总平面图见图1。1.入村广场;2.入口案名标识;3.新建104国道;4.关帝庙;5.拟建文化礼堂;6.美丽民居街区;7.浙闽古道遗址;8.采摘园入口平台;9.采摘栈道;10.采摘园休闲亭;11.蔬菜采摘园;12.村委中心、服务中心;13.观景平台;14.拟新建公厕;15.梯田花海入口平台;16.花海步道;17.梯田花海景观;18.花海栈道;19.花海休闲平台;20.骑行绿道;21.户外活动营地;22.分水关景点衔接平台;23.分水关景点;24.分水关形象雕塑;25.休闲驿站图1 总平面图该项目将场地划分为自然风光观赏区、古道文化体验区、互动农业休闲区、花海观光旅游区、户外营地活动区5大区块(见图2),用以承载村落的生活、生产、旅游、文旅等活动。设计上通过融合乡村聚落,挖掘古图2 总体功能分区图道文化、关庙文化、农耕民俗、田园风情等元素,强化自然、村落与文化的契合度。在乡村内部景观提升上,以自然风光与互动农业为主,在延续村庄文化的基础上,塑造网红打卡点与亲子农乐园,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加本土化的体验,同时可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在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的打造上,以可持续的低影响开发为主,尊重当地文化与历史遗留,将自然体验与文化展现相结合,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之行。3.1 交通组织关庙村的道路系统分为主园路、次园路、游步道3个级别。各个道路相互连接形成闭环,使场地具有较高的可达性与便利性。(1)主园路。该道路宽6m,是村庄内部主要的交通线路,同时也是场地中各个功能区块的连接网络。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局部结合当地竹木做边界围合,整体色调为灰、米黄与暗红。通过在主干道两侧设置景观花池,种植开花乔木,塑造乡土气息浓厚、色彩标识鲜明的村庄道路。道路两侧还留有砾石边沟,可吸纳雨水,维持道路干燥。(2)次园路。该道路宽4m,是村庄内部景观节点的主要游线,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与透水砖进行铺设,色调方面延续主园路的灰、米黄与暗红色调,使村庄道路在形态与色彩上形成整体。(3)游步道。该步道的宽度为1.23.0m,是村庄宅间的通行小径,采用透水砖、竹木与石材进行铺设。设计上延续村落的质朴感与田园风,整体色调偏褐色,旨在打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家生活氛围。3.2 村庄建筑风貌提升建筑作为村庄的基本构成要素,不仅是村民日常起居的场所,更是村庄整体风貌的展现。在美丽乡村景观提升的环节中,建筑风貌的提升是一大重要内容。对于近期新建民居、赤膊房进行统一整改,建筑墙体粉刷米白色真石漆涂料,奠定村庄整体米白色的视觉观感,给人以整洁的空间氛围;有条件的民居一层增加小青瓦外挑檐,空调机处增加空调外挂机框,增强村庄的整体感,提高村容村貌。对于村庄内的危旧房屋,以保留历史建筑为主,拆除无用危房为辅的方式进行;针对建筑的局部进行加固整修,采用仿古式翻新建造方式,保留建筑的历史韵味。对于村落内保存良好且无人居住的赤膊房,设计通过整体翻新加固的方式,将赤膊房改造为村文化礼堂,并对周边的场地进行梳理,整体铺规划设计55第1 期(总第261 期)装青色透水砖,改造为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民俗展示、文化交流的空间。4 景观节点优化4.1 村入口节点提升根据村庄的定位,原有的村入口景观及入口宽度(4m)已无法满足往返村庄车辆的通行要求。因此,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2m,达到6m宽,可容纳两车相向会车,保证交通安全。通过设计门楼式入口,并结合现有的城墙式景墙案名墙,两侧增设紫玉兰、樱花、碧桃等开花植物,打造氛围热烈、环境典雅的入口景观。村入口节点提升效果图如图3所示。图3 村入口节点提升效果图4.2 挡土文化墙该村落的主干道依山而建,伴山而行,但道路左侧裸露的土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设计通过在主干道左侧设置城墙式挡土墙加固道路山体侧的土坡,同时墙体上刻有关庙村相关人文历史,丰富主干道沿线的文化感与景观性。挡土文化墙效果图如图4所示。图4 挡土文化墙效果图4.3 关帝庙文化广场关帝庙文化广场位于村庄中心地带,关帝庙前侧是村落中重要的文化节点与活动平台。设计上通过对原有混凝土广场进行整平,铺设透水砖,扩大原有的场地空间,可在旅游旺季时充当临时停车场,平日作为村民休闲健身与跳广场舞的活动场地。广场靠近道路一侧增加文化宣传墙,后期可用于关帝庙人文历史文化宣传,提升村落的文化精神内涵。关帝庙文化广场效果图如图5所示。图5 关帝庙文化广场效果图4.4 公园古道提升村庄范围内留存有浙闽古道,古道线路可串联周边的景观节点,是一条历史文韵悠久,交通功能良好的山间小径。但古道疏于打理,两侧景观效果不佳,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游玩效果。设计依托古道的遗址,结合周边景观,在古道一侧塑造标题景墙,为游人科普该古道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补植树木、撒播草花的方式,丰富两侧的景观效果,让古朴的古道重获新生。公园古道提升效果图如图6所示。图6 公园古道提升效果图4.5 健身广场提升健身广场作为村庄里的重要运动场地,配备有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是村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去处,也是人们相互交谈的社交平台。设计对原有健身广场进行整改,增加中式观景长廊与防护护栏,保证居民安全的同时,提供可遮风挡雨的停留空间。场地中间的电线杆须保留,设计上以景观绿化遮挡的方式,利用灌、草围合电线杆区域,从而弱化电线杆的存在感,打造开敞、整洁的健身广场空间。健身广场提升效果图如图7所示。规划设计2023 年56图7 健身广场提升效果图4.6 亲子采摘园亲子采摘园位于村庄的南侧,原为荒废田地,在保证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场地的区位性与经济价值。设计通过对原有场地进行整改,在平坦的田埂处零星散置一些露营木平台,便于后期搭帐篷使用;田地则是改造成具有亲子互动采摘功能的采摘园,通过种植草莓、地瓜、土豆等农作物,以农耕体验的方式吸引游人;采摘园还可根据季节和游客量的增减来改变经营的作物种类,以满足村民的收入。亲子采摘园效果图如图8所示。图8 亲子采摘园效果图4.7 立体式四季花海设计在比邻亲子采摘园一侧布置立体式花海,重点表现花海的立体性与四季有花的特性,将亲子采摘园与立体四季花海打造成关庙村里的一个重要的观光景点与网红打卡点。利用现有梯田的丰富高差变化形成的错落空间,打造立体式花海。在植物配置上,四季花海通过不同植物的互相搭配,尽量保证来观光的游客每个季节都有花可看。5 绿化设计村庄的整体绿化设计将从果蔬(生产性景观)、花(四季网红打卡景观)、木(自然生态景观)3个关键词入手进行特色化、系统化的配置。5.1 生产性景观果蔬作为绿植的一种,与其他植被不同,且兼具食物的属性。村庄的宅前屋后空余绿地可通过协同农家种植蔬菜、果树的形式,形成良好的生产性绿化景观,在美化乡村景观环境的同时,增强绿地的实用性。目前,当地部分房屋楼前种植杨梅与柑橘等果树,设计考虑对村落内有条件的房屋补种果树,形成成片的果林绿化,提供特色的村落景观体验。并且,针对部分宅基地较大的农家,还可将空地改造为植物生态园,通过种植当季蔬菜,打造小型生态采摘园,以小西红柿等绿色有机蔬菜、草莓等水果采摘体验为亮点,吸引游客,提升经济。5.2 四季网红打卡景观对于花海的植物配置,将长春花作为基调花,该花全年盛开奠定场地的色彩基调;在12月种植油菜花,打造金黄氛围的春季景观;在410月间隔撒播韭兰、紫娇花、柳叶马鞭草、醉蝶花、百日草、波斯菊,塑造五彩缤纷的立体花海。5.3 自然生态景观对于村庄全域的植物配置,采取局部点缀种植开花乔木、色叶灌木、花草地被的方式,打破杉林与竹林单一的绿色,达到花化彩化、美化环境的效果。乔木选择山樱花、碧桃、香樟、枫香、四季桂等,灌木选择龟甲冬青、黄馨、丛生紫薇、狭叶十大功劳、杜鹃、金鸡菊等,地被选择柳叶马鞭草、常春藤、落地生根、大花萱草、葱兰、紫云英等。6 结语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美丽乡村景观的建设与提升,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应注重本土文化的融入,发展特色村落景观,构建多彩村庄空间。只有打造经济、生态、可持续的村庄景观,才能带领村民走向宜居小康的生活。参考文献1 宗彦.美丽乡村之生态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18):8-9.2 柯学艺.基于生态修复的园林景观设计探讨以南欧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例J.江西建材,2022(6):323-324.3 梁永祥.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改造实践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30):42-43.4 郑永杰.浙南山地型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5 巴传祥.“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16):86-87.6 黄亮.基于农业多功能性视角下的“美丽乡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