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参加
社交
活动
老年人
体育
2017
CGSS
调查
数据
夏祺飞
第 卷第期 体 育 教 育 学 刊 年月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夏祺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通讯作者简介:方程(),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参加社交活动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 基于 年 调查数据夏祺飞,方程,(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西安体育学院 足球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采用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于社交关系、群体凝聚力等理论,运用 回归等方法探究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老年人在体育参与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城市老年人体育参与度总体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社交频繁程度高对提升体育参与的作用存在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表明,主观幸福感、养老保险显著调节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的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不同特征老年人体育参与的作用存在差异,即参加社交活动对女性、城市户籍、已婚者、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老年人体育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建议政府加强完善城乡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同时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老年群体的体育参与。关键词:老年人;社交活动;主观幸福感;体育参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夏祺飞,方程参加社交活动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 基于 年 调查数据体育教育学刊,():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发展老年体育的必要性,但老年体育场地简陋、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活动组织性不强、管理机构滞后等方面也增加了发展老年体育的难度。老龄化速度的急剧加快为老年人身心健康逐渐埋下了隐患,各种疾病的交叉渗透进一步加深了老年人健康危机的程度,如何正确引导老年人走向幸福健康的生活已成为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体育参与()是指采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活动及在各类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意识表现,包括以运动参与为主的体育锻炼,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等方面的行为活动。国内学者卢元镇将体育参与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其中直接参与是人们凭借已有的体育技术和知识,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而间接参与则是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和热情的一种非实质性参与。体育参与是个人或群体为了增强身心体质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计划。人们参与社交活动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等方式,为促进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交往越多,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从而找到体育锻炼同伴,进而共同参与体育运动。同时研究也表明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能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现阶段,大多数老年人在晚年时期社会网络规模逐渐缩小,而社交活动作为老年人的一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加强了老年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联系,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力度更高,体育参与的内在动机也就更加强烈。构建丰富的社交关系网络有助于老年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从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老年人集体的体育参与。因此,研究探讨老年人能否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来促进体育参与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年调DOI:10.16419/ki.42-1684/g8.2023.01.008第期体育教育学刊第 卷查数据,采用 模型研究分析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并检验影响作用的人口学与社会学异质性,以期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交质量和幸福感受,为鼓励老年人群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研究理论基础 社交关系理论美国学者马克格拉诺维特()通过对社交网络的分析提出“弱关系、强关系”的社交理论,并认为:人际关系是由时间、情感强度、亲密关系这种相互信任和相互服务构成的结合,与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之间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社会关系被称为“强关系”,这种高度互动能促使小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聚集成大规模的集体流动,而“弱关系”同样也能从外界交流中获得不同方面的信息。群体凝聚力理论群体凝聚力是作用于群体成员使之保持在群体内的力量,是群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其产生的条件主要有群体成员的目标一致、志趣相投、心理相容和互补,以及外界的压力与威胁等。人际关系的实现对凝聚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越小,产生的近邻因素越明显,越有利于建立起友谊关系并朝着既定目标做出相应的行动。研究认为通过社交活动产生的群体凝聚力可以激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持续动力,因此将社交活动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变量。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一词主要由欧洲互动理论学家德国齐美尔提出。在社会互动视角下,行为人的行为决策不再是独立的,不仅取决于自身个体和所处环境特征,从很大程度上受到参照组中其他个体行为和特征的直接影响。张永保()则根据社会互动理论提出“体育社会互动”的概念,并认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人们是为了满足和实现自身的某种需求和利益,进而通过一定的途径并遵循相应的规范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人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会主动或被动地与个人或者群体产生互动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和实际意义性。初级群体理论库利认识到自我概念产生于群体环境的互动中,由此发展了“初级群体”理论,并强调个体在某些群体面前的参与活动比在其他群体面前的参与对于自我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效能小于群体活动的影响,而群体性的参与活动对提升个人的自我情感及态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社交途径构成成员间的群体范式,能归属和同化个体进行体育参与的内部动机,继而转变为持续性参与的行动倾向。研究假设 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的差异比较王智勇()等人将城市和农村居民体育参与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城市居民一般在体育锻炼、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和专业体育锻炼方面的参与率高于农村居民。满江虹()对体育参与的中介效应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一定的社会认知,公共服务满意程度低于城市居民,而城市居民体育资源与开放程度都高于农村,故而体育参与度高于农村居民。城乡生活之间的差异给居民所带来的主观感受也存在不同,由于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功能认知程度不够高,加之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全,因而导致在体育参与上表现不够积极。由此提出第个理论假设。:城乡老年人在体育参与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城市老年人体育参与度总体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社交活动马克思认为社交活动()又称社会交往,是指人的自觉、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中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等各种交往类型。本研究所指的社交活动主要是老年人与亲朋近邻等人群相互交往及共同参与社会活动所构成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老年人口将会持续翻倍,社交活动也因此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从性别上,男性老年人更愿意回归本质生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女性老年人偏好唱歌、跳舞等娱乐性社交活动;从关注话题上,老年人对健康类相关信息更为敏感,更乐意从事体育运动等相关活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交是提升幸福感的最重要手段,而集体性的社交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与其他成员的互动频率,对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有许多学者对老年人社交活动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如乔嫚嫚()等人认为老年人与邻居、朋友社交频繁较高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李伟()等人采用 年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社交活动越多,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好。根据社交关系理论,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老年人往往对亲人或朋友之间的依附性和信任度更高,第期夏祺飞,方程:参加社交活动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 基于 年 调查数据第 卷这种“强关系”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互动能力,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参与感。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老年人进行体育参与不仅能够预防疾病危害,提高健康水平,还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表明,老年人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人自行锻炼、自发的结伴集体锻炼以及通过相应的组织团体参加锻炼。中国老年人体育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以参加居住社区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点、活动站的活动,参与比例不断上升。从总体趋势来看,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多是以简单的体力活动为主,而通过参与社会群体组织及团队机构来进行锻炼的比例并不高。有关影响老年人体育参与因素的研究也众说纷纭,陈金鳌等人()研究认为家庭、同龄人、社会体育工作者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培养和发展老年人身体锻炼的兴趣进而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罗悦廷()在老年人体育参与行为影响研究中发现,老年人的年龄、居住情况、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人口学变量会对老年人体育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社交活动与老年人体育参与国内学者对社交活动与体育参与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从国外研究来看,()认为缺乏合适的伴侣、缺乏前往锻炼地点的交通工具、视力和听力的限制,以及认知、情绪或行为障碍是影响个人体育锻 炼 兴 趣、需 求 及 信 念 的 重 要 因 素。()利用社会交互作用假说认为在体育锻炼中与朋友、同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改善 心 理 健 康 的 作 用。和 ()研究发现,左右的男性更喜欢和一个小组或另一个人锻炼。根据社会互动理论、群体凝聚力理论等所提出的观点,社交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交往行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交氛围越浓厚,体育活动组织性越强,就越有可能带动身边其他人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本研究认为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是通过个体子系统与群体系统产生交融,进而在这种特殊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综上所述,关于老年人社交活动、体育参与的研究已有许多,但对老年人“社交活动与体育参与”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不足,众多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体育参与能提升人际关系 。那参加社交活动又能否提升老年人体育参与的积极性?结合理论观点提出第个研究假设。:老年人社交频繁程度高对促进体育参与有显著作用。主观幸福感、养老保险的调节作用幸福又称主观幸福感(),被定义为对一个人整体生活质量的积极评估。马超等人()研究表明持续性主观幸福感的情绪刺激会加深人们大脑对这种良性刺激的正反馈,从而主观控制人们对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依恋并积极寻求此行为,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分析得出幸福感的提升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等人()认为老年人参与娱乐游戏能显著提高参与者的活力和幸福感,从而增加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研究表明处于积极情绪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更有可能参与锻炼和吃营养食物。研究认为参与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可能会受主观幸福观的间接影响,幸福感水平的高低给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而养老保险是老年人维持生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可能也会对参与社交活动产生影响。由此提出第个理论假设。:主观幸福感、养老保险在参加社交活动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特征较为明显,不同特征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的类别和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的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的频繁程度存在差异,对体育参与的作用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由此,提出第个理论假设。: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不同特征老年人体育参与的作用存在差异。即不同性别、户籍、婚姻情况及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体育参与的作用不同。综上所述,结合现有文献来看,目前有关老年人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基本从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角度出发,而有关群体体育参与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为主题进行研究,结合上述所提出的假设,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所示。图参加社交活动对促进老年人体育参与理论模型第期体育教育学刊第 卷研究设计 数据来源研究采用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该数据覆盖全国范围内 个省份,系统全面收集了社区、家庭、个人等分层领域数据,具有一定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