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
平均
钢琴曲
BWV865
演奏
技法
分析
陶成呈
128音乐表演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65的演奏技法分析陶成呈摘 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音乐中的旧约全书,它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与逻辑严密的创作思维,是后世作曲家们创作时取之不尽的音乐源泉,对西方音乐史键盘乐器的发展以及十二平均律的运用实践都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平均律钢琴曲集分为上下两册,每一册各24首,共48首。每一卷都从C大调开始,之后依次是c小调、升C大调、升c小调A大调、a小调、B大调、b小调。每一首都包括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具有即兴的特征,类似于小型的幻想曲,赋格是一种复调音乐体裁,两种风格互相形成对比,使平均律钢琴曲集趣味盎然。在本文中主要对第二十首BWV865进行音乐与演奏技巧上的分析。首先从巴赫生平背景、作品创作背景展开论述。在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将从前奏曲与赋格两个方面分别去分析它们的音乐本体结构与演奏技法,包括音乐结构、装饰音、指法、演奏版本等方面。关键词: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65;音乐结构;演奏技法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陶成呈(1993-),女,韩国世宗大学博士在读。一、巴赫人物概述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出生于 1685 年 3 月 21 日的埃森纳赫,位于德国土林根州的音乐小城市。在这里的音乐氛围使得巴赫从小就耳濡目染,再加上他的祖父、父亲还有兄弟姐妹都是音乐家,因此从小学习音乐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巴赫从小就开始接触管风琴、小提琴和古钢琴的演奏,在他十五岁时就进入了教堂的唱诗班,并继续跟着当地著名的老师学习管风琴与古钢琴。在 1708-1717 年间巴赫在魏玛宫廷乐队担任小提琴手,同时也创作了大部分的管风琴作品。1717-1723 年间巴赫开始用管风琴创作大量的宗教音乐,也是在这个阶段创作出了被誉为旧约全书的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册,最终巴赫辞去了在科腾宫廷中担任的职位来到了莱比锡,在这里度过了他余下的日子,这也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时期,在这里创作出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下卷,1750 年巴赫在莱比锡逝世。巴赫成长环境的缘故,再加上他努力钻研德国及其他作曲家前辈的作品,创作的作品高达上千余首,主要涉及的器乐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主要作品包括管风琴小曲集 为管风琴而作的八首小前奏曲与赋格,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哥德堡变奏曲 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音乐的奉献 赋格的艺术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创作背景巴赫所处的时代虽然盛行复调音乐,但这种风格发展趋势是在下降的。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的大师,受到宫廷贵族的尊敬,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其实是为妻儿所作,并且他的性格内向,作品的情感抒发并不在意听众的感受,赋格这种体裁也是当时少有作曲家使用的。因此,巴赫的许多作品在他在世时并不被当时的音乐家或听众理解,但有价值的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在巴赫逝世的一百年多年后,门德尔松在阅读巴赫的作品时才发现这些音乐的惊人之处,他也将巴赫重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器主要是管风琴与古钢琴,而古钢琴又包含大键琴与小键琴。小键琴是巴赫非常喜欢的一种乐器,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为小键琴创作的。小键琴是靠敲击与琴键相连的铜片发声的,声音较小却明亮。西方早使用的是五度相生律,由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由七个音组成,七个音之间不和谐的音响效果又使纯律衍生出来,使主音与其他音之间达到和谐的音响效果。小键琴是按纯律来制作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完全地展现出 24 个关系大小调,部分调根本就无法演奏。虽然后来律学家已推算出十二平均律,但在键盘音DOI:10.19340/ki.hhzs.2022.24.016129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乐上的应用几乎没有。巴赫创作的这部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是为了将十二平均律应用实践做出的理论尝试。巴赫在阅读了由 J K F 费舍尔写的阿里阿德涅新风琴音乐著作后受其影响,他为了证实十二平均律下能实现自由的转调与离调这一优点创作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创作这部作品的上卷时,巴赫正值青春年华,又是新婚宴尔,在创作时也将这种愉悦的心情加入了其中,上卷每一首乐曲都特点鲜明、旋律优美、一气呵成。这部作品一共分为上下两卷,每一卷各有 24首,从 C 大调到 c 小调、升 C 大调、升 c 小调、D 大调、d 小调最后到 A 大调、a 小调、B 大调、b 小调依次排列,每一首都由前奏曲和赋格组成,所有全音和半音的排列都运用了大三度与小三度,两卷共 48 首。在创作下卷时巴赫在莱比锡,此时年迈精力大不如前,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写作也断断续续,没有上卷的行云流水,情感严肃,略显晦涩,但在作曲技法方面则更加严谨纯熟。三、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65 音乐与演奏技巧分析(一)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65 音乐分析1、BWV865 a 小调前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音乐中的“旧约全书”,是巴赫键盘乐器作品中非常具有分量的一部作品,是音乐灵感的源泉。每首都由前奏曲与赋格组成,前奏曲在这之前通常作为器乐或歌剧作品的引子出现,具有即兴自由的特征,后逐渐独立成为一种类似幻想曲的即兴音乐体裁。BWV865 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第二十首作品,它的前奏曲为 a 小调,9/8 拍,速度较快,节奏紧促。这首前奏曲一共二十八个小节,虽然短小结构却很分明,一共可分为三个段落,以三个八分音符为基本节奏型,左右手交替,乐曲具有活力。第一段落为 1-12小节,在 1-4 小节、5-8 小节、9-12 小节中都分别以一个节奏型为基础机型向下或向上的模进。在第一小节中以 a 小调的主和弦开始,随后进行到级级级,和声进行非常平稳,第一部分结束在了不稳定和弦,由此引出了第二段落。在第二部分中乐曲由原来的二声部增加至三个声部,在 13-16 小节中,乐曲的最高声部以三个一组的八分音符为基本节奏,第二声部为音阶结构,在最低声部则以 a 小调的 mi 中音持续,作为三级和弦、四级和弦等的共有音出现。在第二段落的第二句中,持续声部变化为连续出现的跳音,第二声部转变为分解和弦的形式。最后一个段落也就是 22-28 小节,根据节奏型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部分,22-23 小节、24-25 小节、26-28 小节。第三段落又回到了两个声部,节奏模式也与第一段落的第一句相似,24-25 小节为三组十六分音符的下行音阶,将乐曲引向结尾,最后乐曲节奏稳定地结束在了 a 小调的主和弦上,音响效果明亮饱满。2、BWV865 a 小调赋格赋格是与前奏曲相对的一种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赋格的写作手法比较规范,乐曲以单声部的主题开始,之后主题在不同声部轮流出现,形成对位。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前奏曲与赋格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都是采用的同一调性,在月缺速度、情绪上都能发现关联。赋格是一种复调音乐,独立演奏时极具魅力。BWV865 赋格与前奏曲一样为 a 小调,4/4 拍,全曲一共有 87 个小节,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落中赋格的主题在主调上以单声部的形式进入,弱起节奏,随后声部逐渐增多,主题也在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第三声部上各出现一次,主题的不断变化,声部不断增多,使得音响效果更加的丰富,力度渐强,在第一段落结束时,声部的不断叠加与主题的变化将乐曲推向最高处。第二个段落中的音乐材料并不是新材料,而是第一段落主题材料的变化,以反向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完全相同,除此之外,在力度上第二段落也与第一段落形成了对比,在第一段落中乐曲由弱到强,第二段落变为由强到弱,主题一共变化了四次,在段落结束时段落达到最弱。第三段落的音乐主题是根据第一段落的主题发展来的,第一主题在这一段落中一共变化出现了四次,四个声部之间追逐重叠,每组与每组之间距离相隔也越来越远,但主题材料没有重叠,与第一段落在材料上与力度上都相呼应,以强的力度结束。在第四段落中的音乐主题是与第二段落相关联的,它是第二段的材料发展而来的,同样分为了四个声部,主题材料发展变化了四次,在第三次变化与第四次变化间出现了短小的连接。第五段是对前几个段落主题的总结,主题材料与变化主题都出现了,最后一部分是全曲的结尾,采用了主题材料。(二)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65 演奏技巧分析1、BWV865 a 小调前奏曲演奏分析在巴洛克时期是没有钢琴这种乐器的,那时的键盘乐器的作品都是为管风琴或者古钢琴等所做的。古钢琴是按照纯律来制作的,并且没有无法演奏出明显的强弱对比,它的演绎是依靠乐曲的走向这种内部的力量来推130音乐表演动的,巴赫所处的年代人们演奏键盘乐器时不使用大拇指和小拇指,为演奏增加了许多限制,而巴赫主张解放十个手指,全部运用到键盘乐器演奏当中,这为演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古钢琴这种乐器声音较小,一般是用来在室内演奏的,因此原版本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没有恢宏明亮的效果,著名的波兰钢琴家和羽管键琴家兰德斯卡为了还原平均律钢琴曲集专门用于巴洛克时期的羽管键琴录制了这套作品的全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美在不断地改变,对于恢复巴洛克时期键盘乐器原本的风格固然是可行的,但是如一味地强调还原,或许是不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的,我们需要原版本的作品,同时也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演奏上有所创新。让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现代钢琴也能演奏出出色的音响效果,现代钢琴的音域宽广,音的力度控制也能由 ppp 到fff,极大地丰富了听觉的听觉体验,因此在现代钢琴上的演奏应尽可能在保留乐曲原有的总体风格之上发挥出现代钢琴的最大优势,处理好连奏、断奏、跳音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声部的采取的音响效果。在第一小节中首先右手从主和弦开始从根音上行到五音,再由三音下行到根音,最后再重复根音到五音上行的演奏,前三个小节中以三个八分音符一组为基础,在每一组的第一个音变化为两个十六音符,在演奏这一部分时,两个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对比凸显出了前者的装饰性效果。第一小节的左手中首先以 a 小调的主音开始,演奏一拍半,与三个八分音符一组的右手形成和谐的关系,接下来是六个十六分音符,像是以 A 音为主向下的颤音,稳固了主和弦在这一小节中的地位,最后左手是与右手上行的分解主和弦形成倒影的下行分解主和弦。在演奏这一部分时,主要突出主音的强调作用,稳定上行。第四小节的右手由前三小节的上行铺垫到了小字二组的 A 音,是这一段落的最高音,从 A 开始音阶式的下行到主和弦的三音,这是前三拍,之后由右手交替到左手进行,左手延续了右手的下行以主和弦的分解和弦的形式到大字一组的 A,在这一小节的左手中,音明显比上一组的音要稀疏,形成音阶与琶音两种模式,这一小节中最后一个音回弹上行到升 D,在演奏这一小节时,左右手交替要平滑流畅,还要体现出音节与琶音的对比。在第五小节与第八小节中,前三小节的音乐材料来自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中,左手与前三小节的右手的进行方向一样,只不过平行下移动到了大字一组的 E,由前三小节的主和弦变化到了 a 小调的属和弦上。右手为第前三小节的左手的模进,同样由 a 小调的主和弦变化到了属和弦,第五小节的前三拍由前三小节的单独主音变成了柱式属和弦,演奏时更为饱满有分量,之后同样是以属音为主的颤音式的六个十六分音符,在最后三拍中,与前三小节的左手稍微不同,由琶音式的下行变为从第二个音开始音阶式的下行,音列显得更为密集,动力感十足。在第八小节中,右手与左手的音达到了最近处,右手像是第四小节左手的倒影,不同的是由主音变化到了属和弦的三音,左手由小字一组的 E 音开始,随后以一个低八度音开始音阶式的上行,在演奏这一部分与前四小节的技巧基本相同,因为它是将左右手的旋律线条进行了交换,在此基础上稍作了改变。在第十二小节中音乐进入了第一部分的最紧张处,在演奏这一片段既要体现出音乐前进的方向感以及这一段落的结束感,因为从第十二小节第一段落慢慢结束开始进入到第二段落,要凸显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呼吸。在第十三到二十一小节中,是乐曲的展开部分,演奏时强调音符的流动性,要突出鲜明的对比以及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线条,在乐段结尾处演奏收束,趋于平稳,为下一段落的开始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