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省与长三角及中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比较研究_丁元欣.pdf
下载文档

ID:306383

大小:1.77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徽省 长三角 中部 地区 科研 人才 集聚 比较 研究 丁元欣
62 摘 要:近年来,安徽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集聚科研人才,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为安徽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人才集聚安徽,本文从科研人才总量和集聚度两个角度,选取区位熵模型,分析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将安徽省与沪苏浙及其他中部省份进行比较,发现安徽省在科研人才体制机制、省内创新资源分布、区域人才争夺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并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度;集聚成效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j.issn.1009-8623.2022.11.010安徽省与长三角及中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比较研究丁元欣,陆婉清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合肥230091近年来,安徽省着眼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打造“人才高地”,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三地一区”。同时,对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打造平台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激活创新主体、加强开放合作、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等举措,坚持引育并举,加强安徽省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有力支持安徽省创新发展。截至 2021 年底,安徽省共有 R&D 人员 27.9 万人,其中两院院士 39 人,柔性引进院士 364 人次,分别较 2016 年增长了 105.1%、25.8%和 115.4%。但是,安徽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著,相较于发达省份,安徽省创新发展仍存在差距。科研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深入剖析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现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科研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选取区位熵模型,从科研人才总量和集聚度两个角度,分析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并将安徽省与沪苏浙及其他中部省份进行比较,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1文献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科技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张春海等1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环境、科研经费投入、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王艳波等2认为收入差距、区域环境和人才流动的区域效应是影响人才集聚的主要因素;霍丽霞等3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社会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李慷等4从科技人才政策的视角分析省级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二是关于人才集聚度的测算及人才集聚效应分析。如黄苏萍等5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人才集聚竞争力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上海人才集聚竞争力进测算;王艳波等2第一作者简介:丁元欣(199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人才、科技政策。项目来源:安徽省创新环境建设专项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机制研究”(202106f01050067)。收稿日期:2022-08-23第 37 卷 第 11 期2022 年 11 月全球科技经济瞭望Glob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Vol.37 No.11Nov.2022 63 构建包含人才因素、收入因素、环境因素、区域效应因素的人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芜蚌综合试验区人才集聚效应进行评价;徐广林等6从空间聚集指数、社会聚集指数和经济聚集指数来描述科技人才集聚现象;桂昭明7构建人才集聚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数权重,对全国 32 个城市人才集聚度进行评价;霍丽霞等运用区位熵模型对中国地区科技人才集聚情况进行测算。李作学等8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建立科技人才集聚度模型,分析内地 31 个省份人才集聚现状。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围绕人才或科技人才集聚,对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尤其是对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度测算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文献较少,未能全面总结和分析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及其原因。2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及比较分析本研究选取 R&D 人员数量作为科研人才测算指标,搜集 20102020 年全国、安徽省、安徽省内各市及长三角和中部各省市 R&D 人员数和年末人口总量,对科研人才集聚度进行测算和比较。所有数据均来源于 2011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及相关省市统计年鉴。测算方法方面,本研究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可以排除区域人口基数和地理资源差异性对分析结果影响的区位熵模型对安徽省及相关省市科研人才集聚度进行测算及比较。科研人才集聚度公式如式(1)所示:其中,E 代表科研人才集聚度,STi代表 i 地区科研人才总数,TLi代表 i 地区年末人口总数,ST 代表全国科研人才总数,TL 代表全国年末人口总数。一般认为,E 值越大,表示 i 地区科研人才集聚度越高。当 E1 时,认为 i 地区科研人才集聚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相对优势;当 E1 时,则认为 i 地区科研人才集聚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相对劣势。2.120102020 年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分析从 R&D 人员总量和增速来看,20102020 年安徽省 R&D 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5 年之前,安徽省 R&D 人员年均增速虽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时期,R&D 人员年均增速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来看,20102020年安徽省通过各项举措的实施,使科研人才集聚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还需继续加强对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促进科研人才集聚(见图 1)。从集聚度来看,20102020 年,安徽省科研人才集聚度最高值 Emax=0.861,人才集聚度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人才集聚表现良好,具有相对优势。蚌埠市、滁州市、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居于第三方阵,科研人才集聚度 0.5E1,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相对劣势。其中蚌埠市集聚度相对较高,其余四市均低于全省平均科研人才集聚度(E=0.85)。淮南市、六安市、亳州市、阜阳市和宿州市为第四方阵,科研人才集聚度 E0.5,集聚程度弱(见图 4)。从安徽省内区域分布来看,皖南六市科研人才集聚情况较为均衡,大多城市位居第一、二方阵,总体表现最优;皖中地区四市科研人才集聚情况差异较大,合肥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多重战略叠加的红利,科研人才集聚度遥遥领先,其余三市集聚度与其存在较大差距,但整体优于皖北地区;皖北六市大多居于第四方阵,科研人才集聚度相对较弱。2.32020 年安徽省与长三角及中部各省市科研人 才集聚现状比较分析从 R&D 人员总量来看,2020 年,相较于中部地区,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优势显著。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 R&D 人员总量居第三位,略低于河南省与湖北省。而在长三角区域,安徽省在一市三省中排名最后,且与江苏省、浙江省 R&D 人员总量差距较大(见图 5)。可以看出,R&D 人员总量与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呈现一致性,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加速涌入,科研人才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从科研人才集聚度来看,2020 年,中部六省的集聚度均小于 1(见图 6),与沪苏浙相比差距显著,中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较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本文认为,这与中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缺少一流高校院所、人才培育难、体制机制 02 0004 0006 00080 0010 00012 000024681012当地R&D人员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员数(万人)金额(亿元)图 32020 年安徽省 16 个地市 R&D 人员数及地区生产总值资料来源:2021 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人才相关问题专题 66 图 42020 年安徽省 16 个地市科研人才集聚度资料来源:作者根据 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计算得出。00.511.522.5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六安市淮南市安庆市池州市黄山市滁州市蚌埠市淮北市宣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合肥市芜湖市集聚度 020 00040 00060 00080 000100 000120 0000102030405060708090100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山西省 江西省 安徽省R&D人员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员数(万人)金额(亿元)图 52020 年长三角与中部各省市 R&D 人员数及地区生产总值资料来源:2021 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安徽统计年鉴 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及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江西统计年鉴。丁元欣,陆婉清:安徽省与长三角及中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比较研究 67 00.511.522.533.5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集聚度 图 62020 年长三角与中部各省市科研人才集聚度数据来源:作者根据 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及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江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不够完善、人才保障不够有力等有直接关联。而长三角地区除安徽省外,沪苏浙科研人才集聚度均大于 2,较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绝对优势。其中,浙江省科研人才集聚度达 2.8,人才集聚优势显著,领跑长三角地区。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实施“鲲鹏行动”等重点人才计划,江苏省出台“人才 28 条”,上海市打造金字塔式人才引育体系,人才发展瓶颈难题持续破解,科研人才加速集聚。安徽省与沪苏浙鄂等先进省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科技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3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实施多项举措,在科研人才集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中部六省中表现良好。但相较于沪苏浙等发达省份,安徽省科研人才总量和集聚度均较弱,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安徽省科研人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省内区域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等,外部因素包括科研人才的区域争夺等。3.1科研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从 2016 年的体制机制改革文件,到 2018 年的“江淮英才计划”,2021 年出台人才优先发展意见、“安徽人才 30 条”,安徽省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了迭代更新,推进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9。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推动力量,而科研人才又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安徽省的人才政策体系中,针对科技人才的专项政策不多,针对科研人才的专项政策更少。要让更多科研人才集聚安徽省,让更多人才潜心科研事业,就需要更加完善的顶层设计、更加健全的服务体系、更加包容的创新环境。而安徽省目前在科研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存在脱节现象、科研人才评价方法单一、现有薪酬制度对科研人员激励性不强、科研人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3.2省内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科研人才集聚离不开优质的平台载体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皖南、皖中、皖北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较大,各具特色。皖人才相关问题专题 68 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层次不够优、经济活力不够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发展速度较慢。资本的逐利特性使得皖北地区创新资源集聚相对较弱。2020 年,安徽省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 3 154 家,其中皖中地区 1 429 家、皖南地区 984 家,皖北地区741 家,分别占比 45%、31%和 24%。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 559 家,其中皖中地区 4 535 家、皖南地区 2 583 家,皖北地区 1 441 家,分别占比 53%、30%和 17%(见图 7)。可以看出,皖中、皖南、皖北地区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差距较大。合肥市、芜湖市等省内先发城市凭借高度集聚的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科研人才加速汇聚。根据2021 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省内地级市中合肥市吸纳了近一半的省内就业毕业生。3.3区域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安徽省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享受着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