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交通运输证券研究报告2019年04月15日投资评级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强于大市作者姜明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110002jiangming@tfzq.com黄盈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80007huangying1@tfzq.com资料来源:贝格数据相关报告1《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周报:重申上海板块投资机会,航空逐季改善安全边际渐强》2019-04-142《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周报:上海自贸区或将升级,737-MAX8停飞影响供给》2019-03-313《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自贸专题:从开放向更开放,看好上海再迎黄金期!》2019-03-28行业走势图东西两线多位一体,自贸创新独领风骚放眼全球,凡大国必有大城,美国有纽约-纽瓦克都市圈,日本则是一都三县(东京+神奈川&千叶&琦玉),均是经济中心团结了周边区域,实现人口、资本等各方面的自由流动,共生发展。中国在过去有较为明显的区域保护特色,但近来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频出,长三角一体化更是上升至国家级战略,今后资源向大都市持续集聚的效应或将更加明显。开埠以来,上海经历过两次空间拓展:一次是在19世纪中叶,跨越苏州河,上海由此步入了“沪北沪东时代”,并在20世纪的30年代初,迎来了当时的“大上海建设计划”;二次是跨越黄浦江,黄浦江东西两岸连为一体,黄浦江也成为了上海的“内河”,上海再次成为亚太地区排名前列的大城市。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提升至国家级战略,我们认为上海有望将迎来再一次的空间变迁,核心在于:其东,自贸区面向国际;其西,大虹桥串联长三角。大虹桥串联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级战略,大虹桥是上海的西大门,北连苏州,南衔杭州,区位十分重要,而上海的青浦、苏州的昆山&吴江、浙江的嘉善四区共同环绕的淀山湖或成为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大都市圈的那个“眼”,天生区位优良,便于承接上海高新技术与科创产业,当前看,已有华为与其供应商落地正在推进,我们看好大虹桥领衔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蓬勃发展。自贸区面向国际:临港洋山位置优越,税收汇率政策有望逐步放开。就上海自身而言,如果持续开放进一步强调“港口”与“贸易”,我们认为上海深水港洋山港将会是核心区域,考虑配套和交通问题,洋山周边的临港区域也可能是重点区域。此外,参考新加坡香港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管理,多为免除流转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降低所得税(企业+个人)方案,同时进一步对货币进出开放,考虑国务院《全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