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互联网
生态
舆情
粮食安全
影响
特约专栏 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28 王晓辉博士主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特约专栏文章之四 DOI:10.16210/ki.1007-7561.2023.04.004 王晓辉.互联网生态下舆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粮油食品科技,2023,31(4):28-35.WANG X H.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 on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internet ecologyJ.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ereals,Oils and Foods,2023,31(4):28-35.互联网生态下舆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王晓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北京 100038)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爆发后,引发一些粮食主要生产国限制出口,还有一些国家对国际贸易增设壁垒、阻断物流,导致良好的全球粮食供需关系被扭曲,全球粮价出现暴涨,引发各国政府和民众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影响粮食安全的传统因素包括实际的产量、库存量、消费量、贸易量的增减变化,引发供需关系变化,并作用于价格。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上述信息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后,会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舆情,其传播效应甚至扭曲短期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疫情期间国际国内的几次涉粮舆情为例,分析互联网生态下舆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粮食安全基础仍需持续夯实,并要正确认识常态与极限思维下安全的关系、微观安全与宏观安全的关系、现在安全与未来安全的关系,持续做好互联网下的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把握住正向引导预期、管理舆情主动权提供参考。关键词:互联网;舆情舆论;贸易壁垒;粮食价格;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1;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61(2023)04-0028-08 网络首发时间:2023-06-30 10:50:59 网络首发地址:https:/ 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 on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Internet Ecology WANG Xiao-hui(National Grain and Oil Information Center,Beijing 100038,China)Abstract:After the global outbreak of the COVID-19(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epidemic),some major food producing countries have restricted exports,and some countries have added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locked logistics,leading to the distortion of healthy global food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and the global food price has soared,causing governments and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ood security.The tradi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food security include changes in actual production,stock,consumption,and trade volume,which trigger changes in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s and affect prices.In the context of highly developed internet,the above factors,after being disseminated and fermented through the internet,will form a certain scale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and its dissemination effect may even 收稿日期:2023-04-06 作者简介:王晓辉,男,1972 年出生,博士,高级经济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粮食经济。E-mail: 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特约专栏 29 distort short-term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s and prices,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food security.This article takes several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ood related public opinion ev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 on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Internet ecosystem.It propose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food security still needs to b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l and extreme thinking security,micro security and macro secur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security and future security,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under the Internet should be addressed,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sping the positive guidance expectations and managing the initiative of public opinion.Key words:internet;public opinion;trade barriers;food prices;food security 过去几年粮食安全再度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焦点。新冠肺炎疫情、世情、粮情、舆情交织,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剧烈波动。国内粮食连续增产,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措施得力,保供稳市政策目标落地,国内粮价波动明显小于国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关注的是,疫情期间国际国内市场均出现了一些涉粮舆情,对粮价上涨有推波助澜作用,加剧了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忧虑预期。当前,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度不断提高,新舆论生态下“小切口大事件”“茶杯里的风暴”风险日渐增多,在看到并宣传我国粮食安全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但要做好粮食生产、流通和应急等方面的实物供给安全,也要加强粮食市场的监测预测、信息发布与预期引导,重视互联网生态下的粮食市场舆情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1 疫情期间国际国内涉粮舆情对公众安全感及粮食安全的影响 对安全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本能。安全,可以简单理解为个体、团体或某一社会形态在客观物质上没有或很少受到威胁,在主观心理认知上和社会情境上没有或很少恐惧。当你独行于夜深人静的街道,不因身上没有携带武器而害怕,给你力量的是潜意识中的“社会治安安全”。当你身处青黄不接的月份,不因家中仅有少量存粮而担忧,给你信心的是潜意识中的“国家粮食安全”。安全既是对物质条件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一种主观印象,两者之间物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基础,但主观印象也可以强化、弱化甚至是扭曲物质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反转对安全形势的客观评价。管理部门和学术界通常用实物指标来判断粮食安全状态。引用最多的定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 1983 年提出的“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其内涵包括数量上要足够多、流通上要通畅、价格上要买得起、品种上是基本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即数量安全、流通安全、价格安全和品种安全。在数量上,FAO 从国家维度把 17%18%的库存消费比作为建议安全水平,从个体维度把人均粮食占有量不低于 400 公斤作为参考值。但近年来在国际粮食市场实物供给安全的背景下,因部分国家政府部门或消费者个体行为和心态发生变化引发涉粮舆情,进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则凸显了虚拟舆情对现实粮情的影响。例如,2020 年疫情发生后,3 月 24 日,作为国际大米主要出口国的越南宣布实施大米出口干预,原因是担心出口可能造成本国大米供应紧张。此信息被国际上多国媒体转发,并引发自媒体的各种解读,迅速在不同群体中广泛传播。国际粮食市场一时舆情汹涌,担心国际粮价会重现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全面上涨的局面,成为多国官方和民间的热点和焦点。很快印度、泰国、乌克兰等主要出口粮食国也相继宣布了出口干预政策。进口国中土耳其、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等国则调增特约专栏 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30 进口目标,不惜高价采购补充国内库存。受此影响,以泰国、越南为代表的国际大米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超过 30%,并引发小麦、大豆、油脂等其他农产品跟涨。回过头来看,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2019 年度到 2021 年度间,全球谷物产量分别达到 26.80、27.25 和 27.96 亿 t,同期全球贸易量分别为 4.48、4.88 和 5.12 亿 t,即产量和贸易量是双增的,说明在疫情、舆情、世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虽然主要出口国在限制出口,但是进口国以提高采购价格为手段,增加了防御性的进口需求,这种行为的结果是扭曲了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强化了供求紧张的预期,加剧了价格的波动,而价格的暴涨暴跌又会反作用于供求关系和心理预期,使已经扭曲的供需关系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形,社会上形成了粮食不安全的预期或假象。对此,有识之士均认为疫情并未对粮食安全造成冲击,他们主要担心的问题是部分国家为遏制疫情所采取的隔离和封闭措施,会形成物流瓶颈,人为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在缺粮的地方可能会出现供应断档的巨大风险。当年 3月 31 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发布联合声明,呼吁各方努力确保粮食贸易的自由流通,以确保疫情下全球粮食安全。FAO 在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指出,2021 年全球 8.28 亿人口遭受饥饿,同比增加约 4 600 万人。约 23 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匮乏,较疫情爆发前增加 3.5 亿人。近 9.24 亿人面临更严重的粮食短缺状况,两年间增加 2.07 亿人。这一组数字直观描述了全球粮食的不安全形势。但是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也显示,当年全球谷物的库存消费比为 29.4%,仅仅比上年低 1.4 个百分点,远高于 FAO 的安全比率,也远高于金融危机发生的 2007、2008 年度的 17.9%。当时全球粮价也出现了暴涨,期间甚至有海地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因粮价暴涨引发民众暴动,造成政权更迭。疫情期间全球库存消费比形势明显好于金融危机时期,造成饥饿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粮食供给总量出现了问题,而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一部分人买不起了,是购买力出现了问题。其次是出口限制政策导致物流受阻,一部分人买不到了。2 互联网背景下舆论舆情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增强了虚拟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古人对舆论舆情及其影响力的描述简洁而深刻。近年来,国际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日渐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舆论舆情场。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观点、传递信息所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已经足以影响群体行为和社会管理秩序。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特征下,舆情发展更具有自发性、突然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和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茶杯里的风暴”就可能演化为“社会面的风暴”,就会带来重大危害。2.1 信息传播链条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转变为多元互动式,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被打破 传统的以报纸、广播等形式发布的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不能与发布者及时交流反馈。互联网生态下网民的角色已经从最初的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的只读模式,升级为用户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大量信息越来越显著的呈现去中心化的特征,数据归用户所有,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资产和数据。无论是正确的信息还是错误的信息,是个人发布的信息还是法人或群体发布的信息,都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形成复杂的发布链条和庞大受众群体,有着巨大的规模效应,有些还能够形成有收益的价值流量。特别是以“朋友圈”形式发布的信息,因为只有彼此间互为朋友才能见到,不但有着非常强的私密性,而且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同时朋友也可以对信息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增强了互动性。而点赞和转发行为本身也体现了对信息所表达的观点和内容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特约专栏 31 朋友圈式的私密化发布与裂变式传播增强了影响力。传播的路径非线性,引发的话题也是发散性的,话题之间彼此可能关系紧密,也可能关系松散,但彼此之间很容易形成相互影响、互相强化的效应。2.2 全员媒体背景下,传播议题设置门槛降低,传播权力被分解 传播学教授曼纽尔卡斯特认为:“传播即权力,传播是一切权力运作的核心要件。”传统的传播学理论认为,主流媒体具有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发布内容、时间、形式都由其掌控,即受众只能看到发布者想让他看到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发布的议题设置来影响公众舆论,当大众传播媒介大量、集中报道某个问题或事件时,社会公众就会更多关注、谈论这个问题或事件,且在较大程度上只能按照传媒报道的方向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影响公众的判断。著名传媒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舆论一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关于战争的动态都是经过几轮审查才发布的,因此即使是战场遭遇了失利,社会公众看到的也都是胜利的消息。互联网背景下的全员媒体发布模式,议题设置权利已经不再为主流媒体独家拥有,每个人都是发布主体,也同时具有评论员、调查员、裁判员等多种角色身份,并且各种身份可以在瞬间完成无障碍转换,可以全程参与事件的各个阶段。2.3 全息媒体背景下,信息的影响力与噪声同步增强 传统的文字和平面形式的传播方式,受众接收信息时间长、直观性差,体验感一般。现在的新媒体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传播信息,手段更为丰富,提供了更多的含义和信息的再处理、再加工空间,文字、图像、色彩和声音立体展现。例如,传统媒体通过文字传播一条“商场的货架空了”的信息,如果换成音频,就可以添加上语调的差异,如果用“惊惧、急迫”的语气加以表达,就可以使得这条信息的表意更为丰富。如果换成视频,则其视觉冲击力、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激发受众的联想。但与此同步产生的问题是信号的噪声也在扩大。面对“货架空了”这一客观结果,其背后的原因是正常的货物盘点、以新代旧,还是供应不足、物流断档?在特殊情形下,人的意识很容易受到主观刻板印象和传播者情绪的影响。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在接收到一个信息时,也不能每次都能客观理性的先确认、再反应,并发表与之相适宜的客观观点,而是三人成虎,被其他的信息和人的行为所影响,甚至是裹挟。在流量可以成名、流量可以获利的刺激下,当网红主播成为职业,且没有年龄、性别、学历、民族、宗教信仰、国别、种族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众多的网络主播经常变身为全能型选手,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说,什么都敢说,且为了吸引流量,甚至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传播的是可能引起误解的片面事实,有时甚至主观故意、恶意编造的谣言、谎言。2.4 信息的碎片化零散阅读与强制性定向推送强化了茧房效应 我们常常用大数据时代来描述所处的信息环境与每天接触到的海量信息。与传统的用卡片做记录、在图书馆里找资料不同,现在的网络搜索引擎已经越来越强大,既可以智能化模糊搜索,也可以精准搜索,还能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搜索结果的不断进化升级。你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行为动作都会被存储下来,综合你的各种行为,计算机会对你进行模拟画像,并据此向你推送你最容易接受的信息,所以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信息都是你想看到的。美国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和埃里克指出,网络已分裂为各怀利益心机的众多群体,且每个群体的成员几乎总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或阅读仅可吸引本群其他成员的信息或材料。现实中,一些掌握数据资源的公司,甚至通过算法来强化这一结果。几乎所有的网民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购物网站浏览某一商品时,再次打开电脑页面,就会向你推送这类产品。当你浏览某一类新闻时,网站就会以定制化的形式向你推送这类新闻。久而久之,你的思维、判断也会形成刻板模式。特约专栏 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32 2.5 新媒体强化了舆情爆点的单一性与舆情发展的多元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在其象征互动理论一书中提出“自我互动”理论,认为人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也在对自身进行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在建立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这种自我互动不是简单的社会事物的再现,而是经过自身加工后的观点和认知。这种观点和认知有时是带有主观色彩、情绪化和自身立场的。现实中体现为舆情的自我繁殖自我强化功能,加剧了“茶杯里的风暴”风险。舆情最初出现时,通常是看似偶然的单一事件,但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下经时间和情绪累积的结果,在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累积效应会同时或分阶段释放,学界将其表述为议题引爆、情感触动、互动交流和叙事补充,从而引发出新的舆情,可能是对原有事件的推动,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其他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反复拉升的波浪式运动,所以舆情处理中经常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形。2.6 网民的淡忘性与互联网的记忆性 互联网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海量信息涌入、信息超载、热点频出。某一事件要想在网络上保持热度,需要不断制造热点(这也造就了一批营销公司)。经验显示一个热点新闻从流量井喷到淡出视线,在缺少新信息持续推动的情况下,热度大约在 3 到 7 天就会被新的热点代替。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淡忘不等于消逝,很多舆情的制造者,例如某些人发布不当言论后,立刻在网上删除,但删除的只能是自己的硬盘,在其他人那里可能有千千万万个备份,这种分布式存储决定了我们要尊重互联网,在处理网络舆情发布相关信息时,要非常慎重,既不能默不作声,也不能随意发声,更不能前后矛盾,否则必然是覆水难收、信用受损,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是火上浇油。互联网的记忆性,还在于使某些组织和个人在利益趋势下,隔一段时间就把老信息新瓶装旧酒,拿出来炒一下,有时甚至连瓶子都懒得换一下。这种情况在涉及粮食安全方面也有发生。3 我国虽有粮食安全的利好形势,但疫情期间的涉粮舆情警示我们仍需持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粮食生产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政之本务”,粮食储备被认为“天下之大命”,现在粮食安全更被赋予“国之大者”、“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一个永恒的课题”。3.1 粮食安全水平全方位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到 2022 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 8 年超过 1.3万亿斤,实现了 19 连丰,人均占有量已超过 480公斤,在质量上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性转变,很好地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产量、原粮与成品粮储备规模、应急储备加工与配送水平全面提升,原粮储备充足,口粮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守底线、稳预期的能力不断增强,保供稳市的物质基础扎实。在应急储备与加工方面,截至 2021 年末,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 6 000 家,应急供应网点 52 983 个,应急储运企业 4 199 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 3 047 家,较 2020 年末分别增加 552 家、9 410 个、458 家、270 家。在应急加工能力方面,全国 6 000 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的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达到 147 万 t,其中小麦、稻谷、杂粮、油脂精炼日加工能力分别达到 61、69、4、13 万 t,可满足全国人民 2 天需要。在应急供应能力方面,全国 52 983 个应急供应网点日供应能力达到 160万 t,其中面粉、大米、杂粮、食用油的日供应能力分别达到 37、90、13、20 万 t,足够在紧急情况下为群众提供坚实的粮食供应。在应急配送能力方面,粮食应急配送中心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粮食应急物流网络持续完善,粮食应急物流配送方式不断创新,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由都市区“1 小时”、周边城市“3 小时”、城市群“5 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 135 应急保障圈”。在成品粮储备方面。成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特约专栏 33 品粮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 36 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15 天以上。总体上看,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3.2 疫情期间的涉粮舆情警示我们粮食安全基础仍需夯实 从历史维度,我国已进入粮食安全形势最好、保障能力最强的历史时期。从发展维度,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新时代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现实层面,我们还存在着部分品种进口数量依存度高、进口来源集中度高的问题,还存在着国内土地和水资源硬约束的问题。在心理层面,担心再度经历粮食短缺的恐惧感还是我们中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涉粮舆情,在警示我们仍需持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国内,2021年 11 月,某部门正常发布的一条的“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的工作通知,甚至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舆情,造成部分居民涌入超市抢购米面油菜等日常用品。环球时报某著名媒体人在其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文章称:这是敏感时期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所致,呼吁大众“别解读歪了”,认为“加强抵御、缓冲季节性以及灾害造成供应紧张的常备能力4”才是该通知的本来之意。舆情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纷纷召开新闻通气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多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此舆情迅速消退;在国际,俄乌地缘冲突爆发刺激全球粮价大幅上涨。部分西方国家媒体在报道中指责中国囤粮,要求中国对全球粮食危机负责。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2022 年 5 月 27 日在记者会上,针对国际上这类言论进行了回应,称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他在反驳这种不当论调的同时还进行了反击,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粮食短缺之时,部分发达国家每年浪费的 粮食接近撒哈拉以南非洲所产食物的总和。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在不足全球 9%的耕地上生产出约占世界 1/4 的粮食,解决了约占全球 1/5 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中国还同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 000 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 30%60%,超过 150 万户小农从中受益。中国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减贫、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5。近年来涉粮舆情发生的几率高于正常时期,既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从上到下社会各界均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向国际社会、向国内公众宣传、让公众理解粮食安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细化。3.2.1 要正确认识常态与极限思维下安全的关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多数时间属于“常态”,即正常状态,极个别或偶尔才出现的属于极端情况。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国情、粮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极限思维,用“一万”的努力防范“万一”的发生,宁可备而不用,也不可用时无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立足两个大局,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一是国内或国外连续发生极端天气,造成粮食连年减产;二是疫情封控、国际封锁、地缘政治冲突等突发事件,导致进口粮装卸或运输受阻;三是国内爆发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大量群众受灾,粮食区域性的应急保供压力加大;四是国内外突发事件导致群众长时间、大范围抢购囤粮,成品粮需求短时间大幅增加。因此,常态下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极端情况下粮食也安全。3.2.2 要正确认识民众眼中的微观安全与学术和管理部门判定的宏观安全的关系 在粮食是否安全的认知层面,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更多关注的是粮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等宏观指标。例如 FAO 提出的一国不低于17%18%的库存消费比和人均不低于 400 公斤的粮食占有量指标。而民众判断粮食是否安全的标准则相对简单,更多是偏于个体感受,即只要任特约专栏 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34 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粮价相对稳定,就认为粮食是安全的。对粮食产量、粮食库存到底有多少,基本不关心或根本不知道。只要货架一空、粮价一涨,部分老百姓就开始恐慌,片面认为粮食不安全,容易出现集中抢购现象。正如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讲的,“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 GDP 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近年来,国内不断强化粮食应急储备、加工、配送和成品粮储备能力,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对粮食安全的要求,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安全。既然涉粮舆情大部分发生于社会公众层面,就有必要针对性的让公众更了解和认可我们的粮食安全形势。3.2.3 要正确认识现在安全与未来安全的关系 粮食产量、进口量、需求量和库存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粮食安全也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未来粮食也安全,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从供需角度,受耕地、水资源等要素约束,我国农业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甚至更加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粮食及其他食物进口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进口保障难度增加。从内部品种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突出表现为饲料粮供应不足和大豆外采率高。4 粮食安全与舆情应对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为下一步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经验教育我们:只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有牢固的粮食安全。但互联网生态下,也要关注舆论舆情对社会公众心理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在世界舆论场中的话语权。4.1 要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环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粮食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具体包括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等。在流通环节,对内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理顺体制机制。在外积极实施粮食“走出去”战略,打造我国自己的大粮商,确保任何时候进口粮食都能买得到和运得回。在应急环节,重点解决疫情期间反映较为集中的成品粮供应问题,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确定储备水平和保供措施。在节粮减损环节,通过立法在全社会形成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意识,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供给的“无形良田”。4.2 持续做好互联网下的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 在信息发布方面,行业管理部门要在舆情出现的第一时间及时发声,避免不实信息、甚至是谣言扩散造成社会恐慌。信息发布的阵地我们不占领,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占领。2016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 5 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 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早发现、早介入、早发声,将潜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要注重发挥议题设置的积极作用,引导公众预期健康运行。在制度建设方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媒体信息发布的法制化建设,加大违法信息发布的治理力度。着力解决“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被动状态。整治“自媒体”乱象,打击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等问题。在舆情应对方面,回应舆情要避免你说你的,第 31 卷 2023 年 第 4 期 特约专栏 35 我讲我的,自说自话。回应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做秀式的走过场、搞形式,不能是火上浇油式的回应。要充分发挥利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不同身份主体的优势,使用多种形式来回应舆情关切点。既要有字正腔圆、文风严谨的官方发布,也要有讲土话、接地气的非官方声音,即“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老百姓爱听的事”。填鸭式的教条灌输,往往适得其反。5 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对舆论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对舆情应对提出了新挑战,我国网民基数大、增长快,涉民生类的舆情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新形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6不断提高服务社会、驾驭工作的能力,牢牢把握住舆情主动权。从疫情期间国际国内的几次涉粮舆情来看,分析互联网生态下舆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很有必要,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基础仍需夯实、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持续做好互联网下的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把握住正向引导预期、管理舆情主动权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On May 23,2020,the President Xi Jinping,who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visited the members of the economic community and delivered a speech during the joint group meeting.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工人日报.National Food and Strategic Reserves Administration: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initially formed a food emergency security system,Workers Daily.http:/ 3 全球爆发粮食危机,美国称是中国囤积粮食所致,汪文斌完美回击.网易.When the global food crisis broke out,the United States claimedthat it was caused by Chinas hoarding of food.Wang Wenbin fought back perfectly.https:/ 4 胡锡进: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 别解读歪了.新浪网.Hu Xijin: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encourages households to store daily necessities.https:/ 5 汪文斌:中国人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新闻网.Wang Wenbin:China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food security.http:/ 14925763.html 6 2016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On April 19,2016,th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on Cybersecur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