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湖北省
金融
支持
绿色
建筑
产业
发展
现状
问题
研究
Industry Focus 行 业 聚 焦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01湖北省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湖北省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邵 菁(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建筑行业是中国三大能源消费领域之一,绿色建筑成为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绿色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规模及“十四五”的时期远景目标着手,介绍中央、省、市三级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政策的沿革,披露本地区各家金融机构绿色建筑贷款融资规模,分享以绿色建筑为标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创新成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协同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为进一步打通绿色贷款政策堵点、加快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措施和建议。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绿色建筑预评价;绿色建筑产业贷款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14X(2023)03-001-040 引 言建筑行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碳减排潜力巨大。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飞速发展。根据湖北建筑“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将达到100%。推动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快速发展,既需要行政手段和财政资金支持,还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建筑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1 湖北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现状1.1 “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规模“十三五”时期,湖北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国家和省级现行节能标准,新增建筑节能能力为481.22万 t标准煤,其中,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为34 469.54万 m2。全省县以上城区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DB42/T 13192021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绿色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全省共有55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为6 951.04万 m2。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为11 088.99万 m2,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为9 565.89万 m2,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为1 523.10万 m2。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装机容量为247.61 MW。共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为1 954.66万 m2,其中,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为867.02万 m2,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为1 078.90万 m2。全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有序开展,共有101家企业的建材产品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78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获得了绿色生产评价标识。1.2 “十四五”时期湖北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1月28日,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223号)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与创新绿色建造方式的总体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累计新增节能建筑面积2.42亿 m2,新增建筑节能能力496万 t标煤,累计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75亿 m2,城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将达到100%,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将达到30%以上,力争建筑业全产业链、全过程、全要素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2 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2.1 国家级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规范持续发布在中央层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行 业 聚 焦 Industry Focus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0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2006年发布以来,历经“三版两修”,修订后的标准于2019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首次将绿色金融服务与绿色建筑联系起来,明确: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项目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通过绿色建筑预评价(预评价不授予标识)向相关部门申请融资需求,为绿色建筑企业融资提供参考路径1。为厘清产业边界,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有效服务于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2019年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293号),其中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目录进行严格定义与划分,并以附件的形式对目录分类进行解释说明2。2021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将绿色建筑项目及购置消费、绿色建材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此外,对绿色建筑的界定,只要求达到有效期内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即可,相较于2015年版标准中绿色建筑须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要求有所放宽。2.2 湖北省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措施深入推进2020年9月4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湖北省住建厅”)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建筑创中国建设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建文202012号),其中明确指出,持续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59号)文件精神,落实各项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湖北省住建厅会同财政厅修订建筑节能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绿色建筑指标权重。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同时还指出,各地应加大对发展绿色建筑的资金支持,建立本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项目的实施。2.3 武汉市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创新落地实施2022年2月10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绿色建筑发展实际,在年度专项预算中统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活动,如星级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的标识评审,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被动式和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示范,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及有关技术规范制定,绿色建筑宣传培训和公共信息服务等。办法还指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商品房,贷款额度上浮一定比例,具体上浮比例由武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确定。2022年3月29日,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出公告,对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商品房的,最高贷款额度在基准贷款额度基础上上浮1.1倍,上浮后的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为77万元和55万元。3 湖北省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信贷投放现状3.1 绿色建筑融资规模增速明显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发放各项绿色贷款余额为8 353亿元,余额同比增速为33.1%,其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贷款为690.7亿元,余额同比增速为56.4%,远高于绿色贷款同比增速。据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负责人介绍,2021年年初起,该行将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点支持领域,为进一步引导全行大力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于2022年制定了湖北省分行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绿色建筑产业概念和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厘清与梳理,设立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了资金重点投向领域,并制定了差别化支持政策和专项考核保障措施。3.2 以绿色建筑为标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除传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之外,湖北省省内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探索以绿色建筑为标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鄂州花湖机场作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是国内首个严格采用正向BIM进行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计量计价及运维的工程项目,以BIM技术赋能智慧建筑集成平台,助力机场工程数字孪生建造。该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工程部分总投资为148.12亿元,除项目资本金、补贴资金外,银行融资是重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从机场建设筹备开始,就密切跟进项目进展,先后8次提交综合和专业金融方案,围绕项目建设全周期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2021年2月,其牵头组建机场工程项目贷款银团并签署银团贷款合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携手承诺总额68.83亿元的银团贷款。2021年10月,该项目首笔银团贷款1亿元被顺利发放给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Industry Focus 行 业 聚 焦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03公司。鄂州花湖机场于2022年6月底正式交付运营,与武汉天河机场形成湖北省客货“双枢纽”格局。到2025年,机场货运吞吐量将达245万 t,旅客吞吐量将达100万人次。该机场综合业务楼建筑节能率达65.13%、航站楼及楼前停车场建筑节能率达70.3%,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0%以上。机场航站楼等建筑于2021年获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这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最高级别的标准。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获悉武汉方岛金茂智慧科学城项目被纳入武汉市低碳示范工程试点后,积极与企业对接,通过走访收集企业项目信息,了解到该项目的土地出让合同及用地规划许可证中规定,公共建筑须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住宅须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同时该项目的设计施工图、节能审查信息表等资料显示该项目已按照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并通过了图审,另外该项目还获得了国际健康建筑协会的WELL证书。截至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已向该项目发放贷款超过4亿元。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充分考虑该项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节能方面应用的先进技术,批准为该客户提供绿色信贷资金支持,在贷款审批及放款环节为其提供“绿色通道”便利服务。4 湖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1 绿色建筑贷款投放与企业需求之间期限错配据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金融机构对绿色建筑企业识别主要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中关于绿色建筑企业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的,同时参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的解释说明要求进行细化识别,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标识进行认定3。GB/T 503782019发布以来,住建部规定绿色建筑标识认证需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导致银行在项目融资阶段无法获取有法律效力的绿色建筑标识证书,从而无法将其认定为绿色贷款,造成资金投放与融资需求之间期限错配,这成为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的重大屏障。据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人士估算,如果该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每年会减少20亿元绿色贷款,绿色建筑项目企业也不能享受绿色金融提供的优惠利率。4.2 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目前,金融机构和绿色建筑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完备的信息共享体系,没有可供对接的专业融资平台,导致资金供求双方对接效率低下。同时,绿色建筑相关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标识审批、发放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不对外公布,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全面及时了解到绿色建筑星级评定结果,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4问题。4.3 金融促进绿色建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目前,金融机构没有设计出专门针对绿色建筑消费的住宅信贷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供选择的金融方案有限,在绿色建筑住宅市场售价略高的情况下,消费意愿度不高是现实。当下,对于购买住宅类建筑的消费者,一般更倾向于位置、周围基础设施、学区等因素,对于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减排效果和潜在的环保价值认知程度不够。很多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停留在质量较好的普通建筑,没有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的真正含义,认为绿色建筑需要高昂的前期成本,这是其广泛推广的一个关键障碍。此外,绿色建筑初始投入较高,导致其价格高于普通建筑,消费者难以将高出的价格和绿色建筑长期使用成本的折现值进行比较,导致购买绿色建筑的激励不足。4.4 绿色建筑金融统计口径与体系建设仍待优化据调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在绿色建筑统计科目内的设计维度目前还很单一,仅按行业、用途、承贷主体、资产质量进行划分,缺乏更多有效信息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贷款项目,不利于在后期对绿色建筑信贷政策进行差异化推广。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统信处提供的信息,该局在对绿色建筑贷款进行统计时,纳入了个人、公共机构及企业三类主体购置绿色建筑、既有住房节能改造融资口径数据,而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将此纳入统计口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正积极探索尝试细化绿色贷款统计颗粒度。据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负责人介绍,对于装配式建筑,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的统计标准是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规定,目录中规定装配式建筑需达到A级标准,GB/T 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规定,装配率为60%75%时,将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目前,武汉地区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水平在50%左右,能达到A级水平的装配式建筑很少,导致本地大部分装配式建筑项目无法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绿色建筑金融统计当中。另据湖北省住建厅相关部门领导解释,造成目前装配率平均水平仅为50%的主要原因是本地建造项目一般属超高层建筑项目,吊装预制件成为影响装配率水平的瓶颈。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多出台贴合本地实际的政策以提高绿色建筑装行 业 聚 焦 Industry Focus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04配率,进一步扩大本地绿色建筑贷款数据统计规模。5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措施为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应尽快落实绿色信贷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一是借鉴湖州经验,推动地方绿色建筑金融产品标准化建设,将绿色建筑预评价机制纳入贷款操作规范中,探索制定湖北地区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地方标准。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地方金融局等单位联合行动,对资金供求双方的合规性问题进行科学界定和规范化操作指引,编制绿色建筑产业贷款标准化操作指南,打通贷款投入与融资需求之间期限错配的障碍,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目前,湖北省住建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通知,推出了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信贷工作指引及湖北省绿色建筑标识预评价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贷款操作。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牵头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起草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并于2023年1月6日经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湖北省地方标准,由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对外发布。二是建立绿色建筑行业企业信用分享和信息披露机制,解决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5。搭建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为资金供求双方、监管部门与相关机构提供开放式、便于查询的包括绿色建筑设计、图审、验收、运维、质量、评价等各环节的信息,并向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提供绿色建筑工程进度报告,助力金融机构实现绿色贷款敞口闭环风险管理。此外,笔者建议银行及保险金融机构定期披露建筑行业企业信用评级、还款等金融信息,为资金供求双方及行业监管机构提供参考。三是有效防范绿色建筑项目贷款风险,设立风险监控指标阈值监测预警机制,多样化融资手段形成合力以降低企业增量成本。一方面通过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设计,要求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绿色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建设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督促房地产开发商严格执行绿色建设标准。引入财政、保险资金设立绿色建筑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通过签订星级绿色建筑性能保单,降低绿色建筑评级未通过风险,把不确定性风险变为保额赔付。四是提供包括绿色建筑消费在内的多元化绿色建筑贷款产品,为绿色建筑行业企业降低绿色建筑建造增量成本,为购买绿色建筑产品的消费者提供实惠的金融解决方案,推动全社会绿色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除公积金贷款外,鼓励本地区更多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绿色建筑消费类贷款,不限于提供贷款额度上浮比例、按揭贷款利率优惠等措施,通过提供集中分期还款、先息后本还款等政策联合发力降低绿色建造增量成本,积极开展绿色建筑住房租赁金融服务创新,同时还可通过绿色积分兑换等方式吸引末端广大消费者关注绿色建筑类服务产品。五是优化绿色建筑金融统计体系。加强金融统计标准与建筑标准的对接,完善绿色建筑贷款认定标准和统计制度,应用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逐笔采集绿色建筑贷款信息,按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星级、绿色建筑性质、绿色建筑建造和消费等多个维度开展绿色建筑金融统计工作,助力绿色建筑差异化信贷政策落地实施。6 结 语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城乡建设需求日益增多,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建筑产业全生命周期能耗降低,除提供各项产业政策支持外,还需要金融机构赋能建筑产业节能减排。笔者从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解决绿色建筑认证与融资时间不匹配等难题作为破局的关键点,对绿色建筑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绿色建筑消费刺激、绿色建筑金融统计制度优化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助推建筑领域“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参考文献:1 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20(5):18-27.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张承惠,谢孟哲,田辉,王刚.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2):17-28.3 殷红,张静文.金融机构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21(3):18-24.4 马骏,邵丹青,徐稼轩,等.绿色金融如何有效支持绿色建筑J.建设科技,2020(20):23-26,31.5 李利.2022年绿色金融需要实现的新突破J.银行家,2022(2):37-38.收稿日期:2023-02-16作者简介:邵菁,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专业领域为经济监测,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