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平长征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视角.pdf
下载文档

ID:3049565

大小:1.20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黄平 长征 文化 传承 发展 研究 国家 公园 视角
年 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第 卷第 期(总第 期)()【文化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东南的实践与当代启示(课题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龙见福,男,贵州锦屏人,中共黄平县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黄平长征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视角龙见福(中共黄平县委党校,贵州 黄平 )摘要: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呈现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黄平县属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沿线城市,年 月至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和中央红军先后经过和转战黄平,把革命的声威、斗争的星火、真理的种子播撒在黄平山乡,给黄平人民留下底蕴深厚、价值厚重的长征文化资源。黄平县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长征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传承和利用,助推黄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黄平县;长征文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长征不仅是党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年月至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和中央红军先后经过和转战黄平,给黄平人民留下底蕴深厚、价值厚重的长征文化资源。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黄平长征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当代价值。一、黄平长征文化概述黄平县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和转战的革命老区。多年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肖克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指战员曾在黄平这片热土上留下浴血奋战、坚持革命斗争的身影,为黄平留下了宝贵的长征文化资源。(一)红军长征经过和转战黄平基本情况红六军团西征在黄平。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即红六军团)建立于 年 月上旬,是由湘赣苏区的红八军和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八军组建的。红六军团开始西征后于 年 月 日进入黄平谷陇区山凯乡斑鸠寨,当日进驻谷陇镇。月 日,红六军团从谷陇出发,经黄飘乡、东坡乡、罗朗乡,于 月 日凌晨攻克旧州城,并在旧州广泛发动贫苦群众,召开各族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扩大红军队伍。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夜宿旧州,在天主教堂获得一张法文版贵州地图,并在传教士勃沙特帮助下翻译了这张地图。红六军团正是因为得到这张地图,翻雄山,过险水,冲破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层层围剿,最终顺利与红二军团会师并转战贵州和湘西,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了道路。中央红军长征过黄平。年 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兴国、长汀等地开始长征,沿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省一路激战,不断突破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封锁,但损失惨重。通道会议后,中央红军决定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月 日红军攻克黎平县城,日在黎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分左右两路纵队西进,右路纵队经锦屏、剑河、三穗、镇远、施秉等地直达余庆江口;左路纵队先后经剑河、台拱革东等地域,月 日由革东、施洞口两地进入黄平县。在进军黄平县城途中,在县城郊尖山坡至马场一带激战一昼夜,连破黔军三道防线,占领黄平县城新州,随后进占旧州城,在旧州东城门的一片橘林处,张闻天、王稼祥开始酝酿让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长征,并得到彭德怀、刘伯承、聂荣臻等红军将领的支持,为毛泽东的复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二)黄平县长征文化的主要载体黄平长征文化资源包括中央红军、红六军团在黄平活动的地方和路线及其周边与红军长征相关联的重要文物、会议会址、活动遗址、纪念设施、村落以及相关旅游景区、景点,其种类丰富、内涵深厚,是黄平县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最厚重的长征文化底蕴。一是遗址遗迹类。有大顶山红军战斗遗址、旧州仁寿宫济贫大会遗址、旧州朱氏宅院中华苏维埃临时银行遗址、旧州东城门橘林密谈遗址、中央红军智取谷陇遗址、尖山坡红军战斗遗址、嫁娘坡红军黄平战斗遗址、红六军团作战指挥部遗址、红六军团临时医院、红六军团司令部遗址。二是红军陵墓类。有灯草哨红军烈士墓群、谷陇镇革命烈士陵园、太阳山红六军团无名烈士墓、新庄坳红六军团无名烈士墓、冷屏山红军无名烈士墓、黄猫村红军无名烈士墓、太翁红军无名烈士墓、勒坡红军无名烈士墓、大顶山红军无名烈士墓。三是红色标语类。因红军在谷陇、黄飘和旧州书写的实物标语已不存在,只留下当年乐石录拍摄的照片和 世纪 年代初黄平县文物管理所开展文物普查时拍摄的照片,标语为: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标语旁有一幅画,画上的字为:工农和红军联系起来,打倒贵州国民党军阀王家烈!四是纪念性设施类。有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红军长征黄平纪念碑、浪洞“红军浴”旧址、旧州红军街、张其中红军桥、红军泉、岩鹰安澜红军桥。五是故居行居类。有旧州天后宫的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行居、旧州文昌宫的周恩来、朱德故居。二、黄平长征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黄平县通过整理地方史、革命史、长征史料,对长征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一)长征文化研究管理投入不足黄平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长征文化缺乏深入挖掘和研究,虽有一些遗址遗迹、陈列馆具有较强的感观,但其他长征文化体验式、参与式产品研究不足。一些以长征文化为载体的遗址遗迹、纪念性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粗放,部分内容不具体,内涵不生动;一些烈士生平信息、具有历史性和教育性的先进感人事迹挖掘研究不深,逐渐湮灭无闻;一些具有长征文化元素的故事、文稿、歌谣、戏曲等创作不足,没能充分展示长征文化元素的现代表达。(二)长征文化开发利用不够一是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黄平县长征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特别是“文革”运动和年久失修导致一些资源损坏严重,或散落民间不知去向。有的遗址遗迹只闻其名,不见其踪。还有的一些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或物属于私人财产,很难打造和布展对外开放。二是长征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黄平县部分长征文化资源分散在各个乡镇村落,建设配套设施缺乏,再加上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吸引力弱,旅游可入性差。即便是一些长征文化相对集中,位置交通条件较好地区,在长征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同样面临开发方式和营销方式上简单趋同,缺乏统筹协调,旅游产品同质性等问题。(三)长征文化资源统筹不够黄平县长征文化资源丰富,但又相对分散,依靠上级政府或地方自行开发建设,缺乏对长征文化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各方力量协作也不够,存在各自为阵,独自开发、包装、宣传,没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同时,长征文化资源没能有效的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黄平长征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红军长征经过和转战黄平,给黄平人民留下底蕴深厚、价值厚重的长征文化资源。深入推进黄平长征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实现黄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深入挖掘研究,实施保护传承工程一是党政部门要起到主导作用,整合组织、宣传、党史、文物管理、旅游等部门,深度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摸清长征文化家底,加大对长征遗址遗迹的申报力度。强化外在形式的保护,设立醒目的志碑,将遗址遗迹名称、产生或发生时间、历史由来以及保护单位镌刻上面,有利于当地人民群众和游客了解长征历史,有效的制约人为的破坏行为。要以法律来保护,尽快研制出符合黄平特点,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对长征文化的保护和损坏做出明确的奖惩规定。二是建立长征文化保护利用的工作目标,采取分类别有针对性的举措。制定出阶段性保护和开发的目标规划,做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考证、维护修缮,遵循“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规划目标,推进长征文化保护工程逐步实现。在保护开发中要充分发挥长征文化的育人功能,创作党性教育精品课。广泛向社会征集素材,形成一批精品文艺作品,丰富长征文化元素,促进长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是寻根溯源,推动长征文化的内线和外线建设。红军长征在黄平作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部分,黄平长征文化的保护发展不应只局限于本县域内,积极拓展寻求内外联动建设机制,积极与长征沿线的省、市、县广泛交流合作,深入研讨,打造长征旅游文化圈,丰富长征旅游文化内涵,共同培育长征红色旅游品牌和旅游业态,探索长征沿线区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之路,让沿线省、市、县共建共享长征这一红色独特品牌。(二)推动统筹发展,实施文旅融合工程注重特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红色景点打造和精品路线培育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推进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坚持长征文化与历史文化、多彩民族文化相融合。黄平县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史称“黄平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科名辈出,甲于他郡”。旧州曾是独立于周朝的且兰古国,从明景泰五年(年)到清末,黄平有进士 人,举人 人。黄平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革家“大本营”的重兴枫香革家风情寨,谷陇苗族芦笙会等。在推动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共生发展的理念,把黄平县悠久历史文化、多彩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到长征文化保护利用中去,拓宽长征文化内涵与外延,增强长征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加强长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开发,使游客在瞻仰革命遗址的同时,感受到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二是坚持长征文化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红军长征足迹遍布黄平县各乡村城镇,长征文化与自然生态天然的结合在一起。黄平山水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有清澈碧绿的旧州舞阳湖、景色迷人的野洞河、见证历史变迁的重安江“三朝桥”、黔南第一洞飞云崖等,与长征文化天然的结合在一起,坚持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思路,促进红色产业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长征文化旅游和绿色旅游品牌,为黄平县旅游产业化发展打造新路径。(三)打造精品路线,实施长征再现工程为进一步推进黄平县旅游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以黄平长征路线为核心,依托现有景点景区,借助乡村绿色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的精品旅游路线,带动沿线人民增收致富,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打造重走长征路线游。紧紧围绕红军长征在黄平的行军路线,从谷陇镇开始,参观中央红军智取谷陇遗址,进入新州镇参观红三军团作战指挥部旧址、黄平战斗遗址,进入旧州镇参观橘林密谈遗址、红六军团司令部遗址、黄平革命历史陈列馆、仁寿宫济贫大会遗址。沿途一路追寻红军足迹,重温红军战斗艰难岁月,感受军民温馨故事,品味神秘的且兰古国。二是打造红色景点绿色游。从旧州景区长征文化为核心,去看万亩大坝田园风光,参观抗战飞机场和一碗水乡、平溪镇的烈士陵园。一路可以踏寻革命前辈足迹、缅怀先烈功勋的同时,还能投身自然,感受各地不同的绿色风光。还可以游野洞河、舞阳河,再到浪洞享受“红军浴”,一路畅游山水美景,一路体味革命前辈战斗历程,既有自然美的享受,又有心灵深处的震撼。三是打造复合游。走红军经过的冷屏山,看重兴古石梯田,观重安千年水碾群、三朝桥,住革家传统村落。既有红色登山的体会,又有革家民族文化体验,还能品味田园风和历史变迁,是集自然、历史、文化、民族于一体的复合游模式。(四)扩大推介力度,实施长征文化旅游品位提升工程一是凸显长征文化的时代价值,扩大长征文化的推介力度。全方位对黄平县长征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挖掘、整理,提炼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打造长征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构建新的长征文化发展形态,提升黄平县长征文化旅游品位。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如书画摄影展览、公益性文化讲堂、编写红色文化读物;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小说、人物传记、影视剧、曲艺等。以此推进长征文化的传播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长征文化。二是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构建长征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大格局。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黄平独特长征文化资源的同时打通区域限制,强化与周边生市县的沟通交流、宣传推介、市场开拓,深化区域合作,发展配套、互补的旅游服务,构建长征文化旅游合作区。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本与长征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以政府财政支持为发展主渠道,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立足红军长征在黄平的独特资源,精心设计包装推出长征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着力打造有品位、质量高的黄平县长征文化旅游品牌。参考文献:柏贵喜 系统论视域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结构、功能、机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杜凡丁,杨戈,刘占清 讲好长征故事 传承长征精神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体系的构建 中国文化遗产,():刘禄山,王强 关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的思考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为例 毛泽东思想研究,():李坤 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下“快进键”当代贵州,():李江波,李禄胜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化和传承研究 以六盘山西麓长城和长征及丝路为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陶通艾 湄潭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思考 理论与当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