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负极未来技术,硅碳负极&预补锂技术-20200306-方正证券-23页
2
电气设备
新能源
行业
负极
未来
技术
预补锂
20200306
方正
证券
23
负极未来技术:硅碳负极&预补锂技术 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3月6日 分析师:申建国 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7110007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硅碳负极将逐渐渗透锂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将逐渐渗透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其虽有高电导率和稳定性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发展已接近其理论最大值372mAh/g。而硅材料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硅碳负极材料容量能轻松超过400mAh/g,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目前特斯拉model3已经全部使用硅碳负极作为其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未来其他中高端系列也将陆续转换体系,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厂商加快硅碳负极研发和导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下游需求的提升促进下,2022年硅碳材料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渗透率将达40%。预补锂技术将补齐硅碳负极短板 预补锂的技术可以通过预锂化对电极材料进行补锂,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不可逆锂损耗,补齐硅碳负极首次库伦效率过低的短板,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降低成本。Tesla子公司Maxwell的干法电极技术有望带动极片技术革新,将干电极导入锂电池生产工艺。干电极将大幅降低预锂化难度和成本,解决目前预补锂的技术难点,将加快硅碳负极导入。在预补锂和硅碳负极加快导入前提下,锂粉、高性能成膜剂和碳纳米管的需求将得到提升。投资建议:投资建议:硅碳负极拥有非常高的理论容量,是动力电池发展路线上的必要一环,干电极技术下的预补锂将加速硅碳负极的发展,重点标的包括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宝安中国宝安(硅碳负极全球龙头硅碳负极全球龙头)、璞泰来(人造负极龙头,非圆柱硅碳有储、璞泰来(人造负极龙头,非圆柱硅碳有储备)、新宙邦备)、新宙邦(成膜添加剂成膜添加剂)和天奈科技和天奈科技(碳纳米管龙头碳纳米管龙头),相关标的赣锋锂业,相关标的赣锋锂业(金属锂龙头,相对受益金属锂龙头,相对受益)。风险提示:技术路线进步不如预期、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不及预期。风险提示:技术路线进步不如预期、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不及预期。nQsOpNxPzRaQaObRoMrRsQmMeRqQmPjMmMsMaQqRrOuOmOoNMYmMvN目录 二 三 一 硅碳负极:负极材料的未来趋势 电极材料预补锂技术 投资机会 目录 一 硅碳负极:负极材料的未来趋势 现有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现有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现有的电池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其凭借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和性能较好的优势占据90%的负极材料市场。石墨材料虽有高电导率和稳定性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发展已接近其理论最大值372mAh/g,而纯硅材料的理论克容量可达4200mAh/g,硅碳负极材料理论容量能轻松超过400mAh/g。特斯拉和松下已经展开硅碳负极的应用,解决续航里程难题,提高能力密度,硅碳负极是必经之路。负极材料分类及现状负极材料分类及现状 图表1:主流负极材料及其特点 类型类型 天然石墨天然石墨 人造石墨人造石墨 中间相炭微球中间相炭微球 硅碳材料硅碳材料 理论容量 340-370mAh/g 310-360mAh/g 300-340mAh/g 400mAh/g 首次效率 90%93%94%84%循环寿命 一般 较好 较好 较差 安全性 一般 较好 较好 较差 倍率性 较差 较差 较好 较好 成本 最低 较低 较高 较高 优点 工艺简单、成熟 工艺成熟,循环性好 倍率性好 理论能量密度高 缺点 电解液相容性较差 克容量低 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工艺复杂、首次库伦效率低、循环性差 发展方向 降低成本,改善循环性与安全性 降低成本,提高克容量 简化制备过程,降低成本 提高首次库伦效率,改善循环性 资料来源:CNKI,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贝特瑞批量出货贝特瑞批量出货,配套松下配套松下特斯拉特斯拉。全球95%以上的负极材料销量来自于中国和日本,日本最早在硅碳负极领域进行攻关突破。2017年松下率先采用日立化成的硅碳负极,导入特斯拉model3车型中。目前国内只有贝特瑞一家可以在硅基负极实现大批量供货,其他厂家仍处于小规模的验证阶段。贝特瑞已成功导入松下-特斯拉体系,并且成为其硅碳负极的主供。硅碳负极行业现状硅碳负极行业现状 图表2:硅碳负极发展历程 图表3:国内硅碳负极主要生产企业 时间 关键事件 1990 日本成功研制以石油焦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同年Moli和Sony分别推出以碳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1996 陆续有文章开始关注使用微米与纳米结构的硅颗粒与碳相结合,幵应用于负极材料。2009 Park等人在硅纳米管外包覆了纳米碳,将其作为负极,以钴酸锂作为正极的电池壳实现5C高倍率下循环,比容量可达3000mAh/g。同时在1C的大电流下运行了200个循环,容量保持率达到89%2012 日本松下发布了NCR18650C型号的电池,容量高达4000mAh 2015 日立Maxwell公司开发出一种以SiO-C“材料为负极的新型锂电池,幵成功应用到智能手机等商业化产品中 2016 韩国一家研究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有效解决了硅体积膨胀的问题 2017 特斯拉采用碳包覆氧化亚硅的技术斱案,在人造石墨中加入10%的硅基材料,幵将硅碳负极材料首度运用在 Model3车型上,其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电池容量可达550mAh/g。企业企业 情况情况 贝特瑞 硅碳负极材料在2013年通过三星认证,2017年实现100吨出货,成功切入松下-特斯拉体系,享受特斯拉车型畅销带来的红利。国轩高科 2016年11月发布公告,将募资不超过36亿元用于动力电池项目建设,其中涵盖约5000吨的硅基负极材料项目 杉杉股份 硅碳负极产品实现小规模量产供货 正拓能源 2014年开始研发硅碳新型材料 璞泰来 计划投资50亿元于江苏溧阳的隔膜、负极材料项目,同时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量产新型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天津力神“高比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开发的动力电池应用到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新材料在线,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硅材料比容量密度超高硅材料比容量密度超高,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硅材料理论上的比容量密度比现有的石墨材料高出一个数量级,在硅碳负极材料体系中硅是材料改性的主要研发方向。而硅碳负极缺点也十分明显,短期内制约了其商业化发展,主要在于制备工艺复杂,循环时会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其SEI膜较不稳定,导致首次循环库伦效率低,降低了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硅碳负极主要优缺点硅碳负极主要优缺点 图表4:硅碳负极的主要优缺点 图表5:硅碳负极嵌锂示意图 嵌锂前嵌锂前 嵌锂后嵌锂后 硅材料 主要优点 比容量密度超高;倍率性能较好。主要缺点(解决方案)制备工艺复杂(制备高度分散的纳米硅原材料);循环时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碳材料作为硅的缓冲);首次循环循环库伦效率低(预补锂方法);循环性能较差(碳包覆硅提高循环性能);资料来源:CNKI,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硅碳负极具有高容量硅碳负极具有高容量,高倍率高倍率,低首效的特点低首效的特点。现有的硅碳负极均拥有高容量和高倍率性能,首次放电容量一般在400以上,深圳斯诺的SN-SC2动力电池甚至可以超过1000,但硅碳负极首次库伦效率(首效)低,且随着硅含量的提升,容量的提升,首效就越低,500克容量以上的,首效在70-90%区间,急需通过预补锂的方法提高首效。主流硅碳负极参数主流硅碳负极参数 图表6:主流硅碳负极电池参数 公司公司 璞泰来璞泰来 璞泰来璞泰来 璞泰来璞泰来 深圳斯诺深圳斯诺 深圳斯诺深圳斯诺 贝特瑞贝特瑞 贝特瑞贝特瑞 贝特瑞贝特瑞 牌号 Si/C composites380mAh/g Si/C composites400mAh/g Si/C composites420mAh/g SN-SC1 SN-SC2 S400 S500 S600 特点 加工性能、倍率性能优异 与现有石墨负极体系匹配良好 加工性能、倍率性能优异 与现有石墨负极体系匹配良好 加工性能、倍率性能优异 与现有石墨负极体系匹配良好 比容量、首次效率和压实密度高,循环性能好。td 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好。可根据容量需要与石墨负极材料进行掺混使用。高容量,高倍率 高容量,高倍率 高容量,高倍率 适用范围 高容量的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方型电池等 高容量的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 高容量的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 高能量密度圆柱、方形硬壳锂离子数码电池。高能量密度圆柱、方形硬壳、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适合超高容量锂离子电池 适合超高容量锂离子电池 适合超高容量锂离子电池 粒径D50(um)181 161 151 2023 1013 15.0-19.0 15.0-19.0 15.0-19.0 首次放电容量(mAb/g)3805 4005 4205 450 1000 400-499 500-599 600-650 首次库仑效率(%)931 901 851 87 70 92-94 90-92 89-90 资料来源:贝特瑞等公司官网,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目录 二 电极材料预补锂技术 预补锂主要分为锂粉补锂和锂带补锂预补锂主要分为锂粉补锂和锂带补锂。目前硅碳负极的重点在于控制硅的膨胀,提高首效,从而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预补锂的技术可以通过预锂化对电极材料进行补锂,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不可逆锂损耗,以提高硅碳负极的首效,从而提高电池的总容量和能量密度。目前预补锂主要技术路线为锂粉补锂和锂带补锂,经过多次技术迭代,现有技术已逐渐成熟,可实现小规模化生产。预补锂可以补齐硅碳负极短板预补锂可以补齐硅碳负极短板 图表7:预补锂技术发展 年份年份 事件事件 2002 FMC公司将金属锂粉制作成为浆料,涂覆于负极上实现补锂 2006 FMC公司将金属锂粉、负极材料和非水溶剂制作成浆料成功涂覆于集流体上 2012 ATL公司将金属锂粉震荡喷洒在负极极片上,并成功通过辊压压合 2012 ATL公司将负极浸润电解液,与金属锂带通过压力接触,实现负极补锂 2015 CATL公司将金属锂带压延至超薄锂带,与负极极片辊压复合,成功实现负极补锂 至今 通过多带极片补锂装置的技术提升,CATL锂带补锂技术具备一定的量产能力 资料来源:CNKI,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目前预补锂技术安全性较低目前预补锂技术安全性较低,对工艺要求高对工艺要求高。金属锂是高反应活性的碱金属,能够与水剧烈反应,管控不当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性较低。同时需要控制车间湿度露点在-35以下,能耗很高,这就使得负极金属补锂工艺都要投入巨资对生产线进行改造,采购昂贵的补锂设备,同时为了保证补锂效果,还需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各工序进行合理调整配合,对整体工艺要求高,投入大。目前预补锂技术存在的困难目前预补锂技术存在的困难 图表8:宁德时代专利中的补锂装置复杂程度高 资料来源:宁德时代专利,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干法电极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干法电极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加快硅碳导入加快硅碳导入。Tesla子公司Maxwell的干法电极技术有望带动涂覆工艺的革新,干法电极导入锂电池生产工艺,将抛弃极片制作采用溶剂辅助加工后干燥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溶剂和能量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在涂覆时,首先将电极颗粒、粘结剂和导电剂混合,通过压出机挤出成初始的电极薄膜,然后在压延机热压作用下,被压在金属箔集流体上形成三层复合电极,适合做厚极片,且大幅降低预锂化难度和成本,加快硅碳负极导入,大幅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干电极工艺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干电极工艺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 图表9:干电极涂覆流程 图表10:干电极涂覆装置 资料来源:万方数据,高工锂电,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硅碳负极将加速渗透硅碳负极将加速渗透。目前特斯拉model3已经全部使用硅碳负极作为其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未来其他中高端系列也将陆续转换体系,而干电极等新工艺降低预补锂成本,提升硅碳负极性能,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厂商对于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升级。我们预计硅碳负极材料2019-2022年CAGR约为137%,到2022年接近20万吨,在负极材料中的渗透率达41%硅碳负极市场空间大硅碳负极市场空间大 图表11:2019-2022动力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出货量预测(单位:万吨)0%5%10%15%20%25%30%35%40%45%010203040506020192020E2021E2022E硅碳出货量 负极出货量 硅碳占比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 干电极法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干电极法大幅降低预补锂成本,提升金属锂用量提升金属锂用量。目前湿电极法,采用稳定化金属锂粉(SLMP)对负极进行预锂化处理,常规的负极浆料,采取SBR+CMC/去离子水体系,但SLMP与极性溶剂不兼容,只能分散到已烷、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因此不能再常规浆料过程中直接加入。如采取干电极法,无溶剂条件下,SLMP直接和硅碳粉末、碳纳米管和粘结剂PVDF粉末直接混合制浆,分散均匀,补锂量约为补锂量约为10-15%,预锂化后可预锂化后可提升提升10%左右能量密度左右能量密度,叠加高镍化叠加高镍化,整体能量密度提升整体能量密度提升20%。高镍正极能量密度持续提升将降高镍正极能量密度持续提升将降低氢氧化锂单位用量低氢氧化锂单位用量,故单位故单位Gwh含锂量基本保持不变含锂量基本保持不变,且在往高电压正极及固体电池技术路且在往高电压正极及固体电池技术路线过程中线过程中,单位单位Gwh含锂量会减少含锂量会减少。预补锂将提升金属锂的需求预补锂将提升金属锂的需求 47%24%11%18%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Livent其他 金属锂 290 788 1890 4224 折合碳酸锂当量 1542 4194 10054 22472 图表12:2019-2022年预补锂对金属锂的需求量预测(单位:吨)图9:金属锂的主要用途 图表13:金属锂全球市场格局高度集中,赣锋锂业占比接近一半。资料来源:高工锂电,CNKI,方正证券研究所 2 5 1 5 1 5 0 7/4 4 3 7 1/2 0 2 0 0 3 0 6 1 3:2 3目录 三 投资机会 重点标的:重点标的:中国宝安中国宝安(000009.SZ):负极全球龙头,硅碳:负极全球龙头,硅碳负极负极国内第一,并导入特斯拉国内第一,并导入特斯拉 全球负极龙头企业。全球负极龙头企业。子公司贝特瑞是国内较早做负极的企业,研发实力强,自2010年起一直稳居全球第一。公司拥有优质的海外客户,海外客户出货占比接近7成,且都是主供,未来几年出货量预计维持稳定增长,预计19/20年出货量分别为6万吨/7万吨。同时聚焦人造石墨,目前已是松下的主供,并顺利导入三星、SK、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预计19/20出货量分别为2.5万吨/4.5万吨。硅碳负极国内第一硅碳负极国内第一。公司硅碳负极国内第一,唯一一家实现规模出货的公司,2019年出货量近3000吨,主要客户包括松下,并间接导入特斯拉,份额超过一半。公司硅碳负极技术领先,已开发到第四代,如硅碳负极加快渗透,将显著受益。多元股权投资,控股贝特瑞和马应龙。多元股权投资,控股贝特瑞和马应龙。公司投资控股多家公司,贝特瑞和马应龙每年给公司带来稳定盈利。除此之外还持有国际精密、芳源环保、友诚科技、中国风投等多家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股权,除贝特瑞外其他股权投资价值约52亿元。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是负极和正极双龙头。过去两年负极出货量复合增速约35%,利润复合增速45%,单吨净利贝特瑞约0.9万元,较为稳定,在行业中仅低于璞泰来,预计2020年出货量达8.5万吨,净利润约8亿,参考可比公司璞泰来45倍估值(单吨净利约1万元),给予贝特瑞负极40倍PE,即320亿元估值。正极材料参考可比公司德方纳米和当升科技,给予80亿元估值。公司持有股权投资价值可与公司其他业务亏损相抵,持股贝特瑞75%估值300亿元,即中国宝安合理市值300亿元以上。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重点标的:重点标的:新宙邦新宙邦(300037.SZ):锂电池添加剂王者,干电极氟聚合物粘结剂有储备:锂电池添加剂王者,干电极氟聚合物粘结剂有储备 锂电池添加剂王者,硅碳负极提升高品质成膜剂需求:锂电池添加剂王者,硅碳负极提升高品质成膜剂需求:公司电解液客户包括松下、LG、三星、CATL等国内外重要电池企业,是特斯拉间接供应商。公司电解液添加剂技术国内领先,储备众多,其中常用成膜剂VC和FEC基本完全自供,高性能新型成膜添加剂如二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皆已投产。氟聚合物粘结剂有储备:氟聚合物粘结剂有储备:新宙邦过去几年持续布局氟化工行业,自公司收购氟精细化工企业海斯福以来,围绕海斯福上下游布局,特别是设立海德福,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进入含氟聚合物领域。海德福在投2800吨的高性能PTFE产能,并规划5000吨PVDF等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产能,如顺利投产,远期利润空间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定增稀释,我们采取分部估值法,预计氟化工业务2019-2021年贡献净利润分别为1.8/2.6/3.6亿元,考虑其成长性和稀缺性,采取PE估值法,给予氟化工板块2020年40倍PE;即104亿估值,我们预计锂电池电解液业务2019-2021年贡献净利润分别为0.75/1.40/2.0亿元,采取PE估值法,参考行业估值,给予2020年40倍PE,即56亿元;其他业务合计40亿元,即总市值200亿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园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重点标的:重点标的:天奈科技天奈科技(688116.SH):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成长空间大成长空间大 技术推动国产替代技术推动国产替代。碳纳米管作为锂电池电极的关键辅材,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传统导电剂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生产企业参与度较低。而公司从2010年成立以来,对该领域持续攻关,目前已完成三代产品研发,性能上超过传统导电剂,并打破了进口替代的格局。锁定核心客户锁定核心客户,技术壁垒高技术壁垒高。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二代产品,销售占比达85%,三代产品也开始供货,将大幅降低正极77%的电阻率,提高电池的性能。依托一流的技术,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动力电池头部大厂,对比亚迪出货长期占比超过30%,并已经开始大批量供货宁德时代,ATL,天津力神,卡耐新能源等动力电池优质厂家。硅碳负极加速渗透硅碳负极加速渗透,提升碳纳米管用量提升碳纳米管用量,龙头最受益龙头最受益。碳纳米管主要用在正极,2018年全球碳纳米管需求3.4万吨,市场渗透率为30%。虽然硅碳负极的加快导入,由于硅碳负极导电性能差,添加高比例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将大幅提升负极性能,预计到2023年,正负极对碳纳米管的需求将接近19万吨,五年复合增速40%。由于技术和产能的限制,市场向头部集中,2018年CR3提升至68%,天奈占比达34%,尾部产能出清,龙头企业未来将主要受益。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公司,技术能力强,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未来碳纳米管将继续渗透锂电池并保持较快增速。根据万德一致性预期,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6和2.1亿元,对应PE109、80和59倍。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科创板相关的市场波动风险。重点标的:重点标的:璞泰来璞泰来(603659.SH):产能释放、叠加高端客户订单充足,降本增效,盈利拐点明确:产能释放、叠加高端客户订单充足,降本增效,盈利拐点明确 新增产能即将释放。新增产能即将释放。公司作为人造石墨负极龙头,产品以人造石墨为主,主要是用于高端消费电子用负极和动力快充类负极,产19Q1产品均价近6.47万/吨,远高于同行。随着子公司江西/溧阳紫宸募投项目顺利投产,2020年公司将拥有年产 8万吨的负极材料生产能力,打破产能限制。高端客户订单充足,产能消化无忧。高端客户订单充足,产能消化无忧。负极材料主要客户包括 ATL、LGC、SDI、CATL 等,其中得益于明年5G换机潮,手机带电量和出货量有望增长,将拉到手机端高端负极需求,有叠加欧洲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有望大增,预计对高端快充动力负极需求量也有望大增,公司深度绑定了行业龙头,特别是LGC明年订单指引增长300%以上,是LGC产业链第一受益标的,公司2020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7.5万吨,出货量约同比增长50%。石墨化等降本产能释放改善负极成本。石墨化等降本产能释放改善负极成本。公司通过参股振兴炭材保证原材料针状焦的供应,并控股内蒙兴丰,自建10万吨石墨化项目,其中2万吨产能已于 2019 年 6 月投产,将大幅降低成本。且随着原材料针状焦的价格持续回落,成本下降明显。虽然部分成本下降要往下游电芯厂转移,产品价格下降,但得益于公司石墨化投产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预计单吨净利能保持平稳。非圆柱硅碳有储备。非圆柱硅碳有储备。公司非圆柱硅碳已在非动力电池客户做测试,中试产品的抗膨胀性能不错,预计有小批量出货,后续可能会在电子烟、无人机等非手机电子产品上应用。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公司高端负极业务销量高增,成本持续下降,其他业务有序发展,即将迎来盈利能力拐点,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6.95、10.30、12.20亿,对应PE48、37和31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不及预期。相关标的:相关标的:赣锋锂业赣锋锂业(002460.SZ):全球金属锂龙头:全球金属锂龙头,结构性受益电池技术革新结构性受益电池技术革新 锂资源版图扩张锂资源版图扩张,资源保障成长资源保障成长。公司通过持续投资上游锂资源公司,目前已分别在澳大利亚、阿根廷、爱尔兰和我国青海、江西等地,掌控多处优质锂矿资源,形成了稳定、优质、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体系。公司目前拥有权益锂资源量约2000万吨LCE。公司目前生产锂盐的原料均来自于西澳的锂辉石精矿,主力矿山为 Mount Marion 项目,同时重点推进阿根廷的 Cauchari-Olaroz 盐湖项目,预计一期2021年投产。金属锂全球龙头金属锂全球龙头,结构性受益于预补锂技术结构性受益于预补锂技术。公司现有金属锂产能1600吨,全球第一,2018年产量1519吨。全球金属锂产能约3300吨,公司全球市占率近半。通过我们测算,2020年预计新增需求788吨,到2022年新增需求4224吨,预计给公司带来10亿营收,但与此同时,高镍能量密度提升,单位Gwh的氢氧化锂需求量下降,总锂量基本稳定,但金属锂毛利率略高,公司结构性受益。锂盐成本优势明显锂盐成本优势明显,进入全球供应链进入全球供应链。公司目前具备电池级碳酸锂产能4万吨/年,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8万吨/年,预计2021年氢氧化锂有效产能达到8.1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公司氢氧化锂产品已进入CATL、松下、比亚迪等知名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及特斯拉、大众、宝马等国际车企产业链。公司海外供应为主加上自身加工成本低,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高镍三元发展趋势下,公司氢氧化锂业务有望受益。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锂业龙头公司,技术能力强,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随着电池技术发展,氢氧化锂和金属锂需求预计高速增长。根据万德一致性预期,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56、9.23和13.81亿元,对应PE126、76和51倍。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研究报告对所涉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评价是分析师本人通过财务分析预测、数量化方法、或行业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特此声明。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客户使用。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制度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方正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强烈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20%以上的涨幅;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涨幅;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在-10%和10%之间波动;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跌幅。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与沪深300指数持平;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斱正证券 正在你身边 THANKS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B座11层 11F,Pacific Insurance Building,No.28 Fengsheng Lane,Taipingqiao Street,Xicheng District,Beijing,China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