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宏观研究证券研究报告财政政策2022年03月23日适度,不过度——2022财政政策展望更新相关研究证券分析师秦泰A0230517080006qintai@swsresearch.com研究支持贾东旭A0230120080001jiadx@swsresearch.com联系人秦泰(8621)23297818×7368qintai@swsresearch.com主要内容:财政政策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但今年的财政工具组合并不常见,如何理解这些新工具所体现的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财政预算草案,年内多采用的是创新性的不常见的财政工具,例如2.5万亿减税退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万亿、央行上缴外汇储备资产经营利润超万亿等,传导机制与传统的支出扩张工具有明显差异,稳增长的力度很难直观感知,更难以捕捉这些工具的长期影响。我们基于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剖析,发现在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平衡策略中,今年扩张财政额外可提供1.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同时对未来年份造成的跨年下行压力较小。公共预算支出大幅扩张:大部分为旨在稳就业的留抵退税,小部分适度用于支持政府消费。2022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同比增长高达8.4%,较2021年实现增速提升达8.1个百分点,若全部增量均投向占GDP总规模17%的政府消费,意味着可直接额外拉动GDP增速超1.5个百分点。但真实的支出结构并没有这么简单和短视。大部分支出增长在留抵退税措施上,这是一种旨在稳就业保收入、路径较长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防御性工具。政府工作报告中最突出的财政工具是“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计划的减税1万亿左右递减财政收入增速约4个百分点,是今年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速大幅回落至3.8%的主要拖累,而1.5万亿留底退税计入财政支出,占支出扩张幅度的近3/4。增值税留抵退税与减税的不同在于并不增加企业利润,而是一次性的现金流改善效应,对主要基于需求情况进行投资决策的制造业投资并无直接拉动作用,而是旨在保持小微企业不至因现金流断裂而遭遇经营困难导致失业,稳就业—保收入—促消费传导链条较长,但同时跨年的收缩效应较小,不会大幅增加长期的财政融资压力。融资:动用去年蓄力的财政资金、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结构利润等一次性资金来源解决存量退税问题,融资方式的不可长期持续性也限制了直接投入政府消费的支出力度。除退税外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仍可能改善3%左右,或通过政府消费形成0.5个百分点左右的额外GDP增长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