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8
未来
医疗
健康
产业
报告
动脉
2019.1
101
1/101 2018 年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变革之年,我国在该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逐步规范,医疗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监管机构对创新药的支持不断加码,医疗相关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政策层面,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诊所的开办和审批在进一步放开。国内监管层面加快了创新药和进口药的上市进程,为创新药审批开辟了绿色通道,缩短了创新药研发和审批的周期。PD-1 抑制剂 Opdivo、Keytruda 在国内获批上市,大大加强了中国肿瘤患者对该类药物的可及性。同时,医保目录调整为国产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创造了条件。技术层面,医药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PD-1 抑制剂等新兴疗法的应用,基因疗法的突破,RNAi 药物、反义 RNA 药物在国外相继获批,生物技术领域使得肿瘤被攻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工智能+医疗产品逐渐进入成熟期,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在医院的不同科室和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物联网、5G 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疗领域除了药物本身之外,信息化技术也能在疾病早筛、治疗和康复领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支付层面,国家医疗保障局在 2018 年成立,肩负起医保基金管理、医保控费的重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由原来的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 12 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等 22 种。按照新基药制度,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将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使用。同时,进口肿瘤药物取消关税,医保局将 17 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都是医保聚焦居民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危重疾病的体现。资本层面,2018 年宏观经济形势有所放缓,政策和资金紧缩,中美产生贸易摩擦。资本市场更加谨慎,投资金额虽然同比有所增加,但是更趋向于稳健的中后期项目。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在商业模式构建上逐步成型。IPO 方面,香港港交所开启生物科技企业的特殊通道,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申请上市。但是,变革重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去五年来,医疗领域在政策、技术等层面上的持续变化,催生了医疗健康产业的新机会,医疗健康领域的变革必将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对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变革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分析 2018 年的变化。我们针对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非上市企业(含新三板挂牌企业)筛选出真正代表未来医疗的中国创新企业,推出 2018 年医疗服务和医疗科技领域、医药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多份榜单,以期发现中国未来医疗的核心力量。前言 FOREWORD 目录 第一章 医健领域五年发展脉络.4 一、政策脉络:五年医改五项成就.4 二、资本脉络:五年大幅迈进,2018 是困难的一年.8 2014:互联网医疗萌芽,基因领域快速起步.11 2015:医疗领域百花齐放,最好的创业期.12 2016:边际拓展,互联网医疗受关注.13 2017:模式证伪,成长期企业受追捧.14 2018:生物领域受关注,人工智能在崛起.15 三、产业脉络:五年发展,技术创新成最大推动力.16 互联网医疗.16 生物科技.18 人工智能.19 第二章 变革2018 年医疗健康领域五大趋势.21 2018 年医药领域政策变化.21 支付变革.23 渠道变革.25 技术变革.25 服务变革.26 第三章 未来医疗 100 强榜单发布.30 一、2018 未来医疗 100 强中国医疗榜 TOP100.30 二、2018 未来医疗 100 强中国医药榜 TOP100.36 三、2018 未来医疗 100 强中国健康榜 TOP30.42 第四章 100 强企业成长轨迹分析.45 一、100 强榜单数据解读.45 二、100 强企业成长路径.48 三、医疗健康企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分析.96 1.初创期竞争力关键要素是技术实力和先发优势.97 2.成长期企业竞争力关键要素是拥有有效的医疗资源.98 3.成熟期企业竞争力关键要素是如何打造商业模式闭环.98 4.医健企业成长关键要素模型.100 第一章第一章 医健领域五年发展脉络医健领域五年发展脉络 动脉网诞生于移动互联快速发展的 2014 年,到 2018 年刚好是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里,我们通过 2000 多万字的文字记录,有幸见证了医疗健康领域的飞速发展。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发展规律,面对新事物的冲击、新技术的更替、政策的进退,颠覆式创新企业正在打破传统医疗的桎梏。在这篇报告里,我们尝试从过往的文字记录中,去寻找医疗领域在政策、产业和资本层面的发展,观察这五年来的变化,并总结规律。一、一、政策政策脉络脉络:五年医改五项成就五年医改五项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号召,对深化医改作出系统部署。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2016 年推出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制定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设计、突出重点的基本路径,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制定和推动出台许多重大医改政策文件,基本搭建起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体框架,医改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明显增强,推动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通过五年的改革和发展,针对看病就医的难题,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分级诊疗制度正在形成。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目标,以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为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医联体是赋能基层医疗的制度方法,纵向及横向打通各个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医疗资源流通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远程医疗技术的完善和升级,让优质医疗资源家庭医生制度的建立使得健康关口前移,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从治病向“前兆治病”转变,降低社会总体医疗支出。配套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提高基层门诊医保报销比例,对转诊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落实长处方、延伸处方,加强基层与上级医院药品衔接。二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并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逐步破除逐利机制,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对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药品和高值耗材的跟踪监控。坚持“三医联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调控医药价格。从薪资待遇、执业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等方面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医疗服务领域推动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推动民营诊所发展,提高了社会办医的行政审批效率。三是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 13 亿,到 2017 年底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 11.77 亿人,新农合1.33 亿人,参保率稳固在 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012 年的 240 元提高到 2018 年的 490 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 50%和 70%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整合,实现统一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推动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截至 2018 年 9 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 13995 家,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106.3 万人次。医疗费用256.1 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 58.6%。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2017 年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左右,五年多来累计超过 1700 万人次受益。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全面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大部分统筹地区开展了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支付方式改革,超过 200 个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 100 个以上,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试点,同步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四是药品保障供应制度日益完善。在医药研发方面,制定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从行业规模、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绿色发展、职能制造、供应保障、组织结构、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目标。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权流程改革,不断提高药品的供应保障能力。发布多项政策鼓励优质创新药和医药器械的研发、提高药品审批质量、解决注册积压、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完善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等。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建立市场主导的价格形成新机制。实行进口药零关税,推动下调抗癌药的采购价格,开展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药品流通环节日趋规范,在 11 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 200 个试点城市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促进加价环节透明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健全,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已经出台并印发了 2018 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数量由原来的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基本覆盖临床主要 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4+7 城市药品集中采购 31 个品类招标完成,以此降低药价,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引导医院规范用药。五是推动医疗相关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突出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服务领域的融合发展。目前“互联网+医疗健康”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技术增量的引入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的下降和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资本二、资本脉络脉络:五年大幅迈进,五年大幅迈进,2 201018 8 是困难的一年是困难的一年 仅仅从五年的政策导向进行分析,我们只能看到国家对各医疗领域的政策扶持,以及对医疗、医药各领域的改革决心。从政策梳理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改革脉络,发现影响最大的还是医疗领域中的医院、医生、医保、医疗器械和医药这些相对比较传统的领域。初创企业虽然可以从上述这些变革的领域中去寻找机会,但是实际上可参与的程度较小。随着技术的发展,涉及医疗服务的领域已经非常广,生物、IT、化工、金融等专业都已经成为医疗技术、医疗行业变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更需要从资本、产业、技术的变化中去窥察医疗行业过去 5年的变化。2018 年,行业最大的感受是资本市场的寒冷,特别是在 12 月的初冬。这让人很容易回忆起2016 年的那场资本寒冬。“不一样,2016 年的资本市场和 2018 年大不一样。2016 年,是初创企业发现融资困难,但是实际上只是投资机构在选择企业的时候相比 2015 年更加谨慎,很多被证伪的商业模式不再受市场关注。而 2018 年你会发现,投资机构也没钱了。很多机构原本可以 2 周之内募完的一期基金,现在 3 个月了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位金融从业人员向蛋壳研究院描述的 2018 年行业情况,也是 2018 年金融市场的真实写照。资本是推动医疗产业往前发展的重要推手,而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对资本造成的影响,以及资本对医疗企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都在加剧。出口回暖是 2017 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经济受到全球环境的很大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中国股市的下跌,也进一步影响了 VC/PE 市场和初创企业的命运。数据和图片来源:chioce 上证 A 股从年初的 3314 点,短暂上涨后一路走低,最大跌幅接近 1000 点,到 11 月 30 日的2588 点,上证指数下跌超过 20%,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A 股市场的表现让不少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套牢,其中就不乏创投基金的 LP。股价的持续走低,作为 LP 组成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上市公司也需要现金应对股票质押爆雷的风险,创投基金的资金流动性进一步缺乏。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也让部分美元基金的 LP 萌生退意。所以,整个大的金融环境变化,让创投机构会握紧手中的钱袋,谨慎选择投资标的。根据投中网数据,2018 年 Q3 季度,仅有 139 支基金进入募资阶段,同比下降 41.35%。而募资规模仅为 545.53 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 70%,VC/PE 市场大受影响,基金募资难度加大,资金规模大幅度缩减。因此,2018 年下半年的这次资本寒冬,还会继续影响 2019 年的创投市场。在投资机构募集基金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一定会更加谨慎,把有限的子弹用在优秀的项目上。数据来源:投中网 在美国市场方面,根据 Silicon Valley Bank 的报告显示,从 2014 年开始,医疗保健领域的 VC募资金额开始增长。美国市场上的投资者关注最多的领域是生物创新药和医生诊断工具。医生诊断工具在过去几年并不是主角,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种趋势在 2017 年发生逆转,这和中国发生的医疗行业市场变化类似。1064187926162537271618495461502482373502362741390501001502002503003500100020003000400050002017Q1Q2Q3Q42018Q1Q2Q32017Q12018Q3中国VC/PE市场募资基金数量和规模(亿美元)募集基金规模募集基金数量 数据来源:Pitchbook and SVB proprietary data 除了金融环境之外,基金监管政策趋严也是市场寒冷的重要因素。2017 年以来,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针对金融行业发布了最严监管政策,去杠杆、防风险成为主论调,其后续影响在2018 年开始显现。2018 年上半年,证监会组织对 453 家私募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包括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281 家,通过检查发现 139 家私募机构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接下来,蛋壳研究院从动脉网数据中回顾了从 2014 到 2018 五年的投资数据,虽然投资机构募资遇到难题,但是从数据统计来看,2018 年的医疗健康创投市场仍然在逆势而上。总融资金额在只有 11 个月数据的情况下已经远远超过了 2017 年全年。医疗健康作为发展最为稳健的行业,在创投市场上还是成为了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只是,从数据来看,此时的 VC/PE 更愿意把钱投给已经有造血能力的后期企业,天使轮企业的机会大大减少。风口里摔疼过的 VC/PE 也谨记着类似 ofo 的教训,在减少风险的同时,同时堤防着 2019 年无钱可投的情况出现。从 2018 年基金募资金额大幅度减少的事实来看,2019 年的创投市场已经大概率会出现更加艰难的情况。动脉网数据库显示,2014 年到 2018 年(1-11 月)这五年里,医疗健康行业的总融资额逐年攀升,从 163.6 亿大幅度上升到 659 亿人民币,CAGR 为 41.7%,增长速度非常快。即使是在2016 年的那次资本寒冬,也有 16.9%的增长。2018 年的资本寒冬中,我们仍然看到了投资金额的大幅度增长,医疗健康领域作为稳健行业,对资金的吸引力还是很大。521837363961757291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美国医疗VC基金历年募集规模统计(亿美元)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4:互联网医疗萌芽,基因领域快速起步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4 年是互联网医疗萌芽起步的一年,很多寻医问诊类型的初创企业诞生。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想要改变医疗服务的流程,或者让医患双方用技术手段连接在一起。2014 年的天使轮投资数量最多,达到 146 次,A 轮企业也达到了 139 次。TMT 领域的发展经验,让初创企业看到了医疗健康领域的机会,投资机构给予初创企业最大的资金支持。融资金额排名靠前的细分领域,大多数是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上有所突破的场景。163.6334.5391.35256590100200300400500600700历年医疗健康领域年融资总额(亿)146139351232629164.845.234.922.52.52.821.1290.80204060801001201401602014年医疗企业融资轮次轮次计数融资金额(亿)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电商领域的初创企业大量出现,医药电商、信息化企业和寻医问诊类型的企业纷纷获得早期融资,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医疗的就诊流程和就诊场景。网上预约挂号,网上购药是 2014 年获得融资金额较多的互联网医疗类型,想用互联网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基因检测领域的初创企业在 2014 年也开始逐渐起步,但是当年的独角兽华大基因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完成多次融资,一家就拿走了 20 多亿的资金,基因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已经被投资机构所认可。2014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亿)基因 29 27.3 医药电商 12 22.6 信息化 26 16.6 诊所 9 15 医疗大数据 5 11.6 生物科技 34 11.4 寻医问诊 19 10.8 健康管理 21 8.3 医药企业 20 7.7 智能硬件 31 6.6 2014 年医疗健康融资前十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5:医疗领域百花齐放,最好的创业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5 年是医疗行业大发展的一年,从企业获投数量和融资金额就可以看出,2015 年全年融资次数 765 次,而 2014 年全年融资次数 388 次,融资事件的大幅增长带来的是总融资金额325289681872110202515.9116.961.753.713.31.418.325.727.10.40501001502002503003502015年医疗企业融资轮次轮次计数融资金额(亿)的大幅增长。天使轮融资次数达到近几年最高的 325 次,A 轮融资也达到了 289 次。大量初创企业诞生,获得发展初期的资金支持,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2015 年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黄金时期,医疗信息化企业和寻医问诊企业排名融资金额前三。医疗信息化、寻医问诊、医药电商、运动健康、母婴健康和健康管理这几个领域,都是互联网技术参与的主要场景,初创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来改造医疗服务流程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015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亿)信息化 56 55 基因 62 52.8 寻医问诊 54 40.7 医药电商 21 31.7 生物科技 55 27.1 医药 CRO 3 18.8 运动健康 67 15.8 母婴健康 18 10.4 医药企业 18 8.4 健康管理 56 7.8 2015 年医疗健康融资前十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6:边际拓展,互联网医疗受关注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经过两年的发展之后,初创企业逐步走向第二个阶段,产品变得成熟,企业的商业价值也在提升。2016 年 A 轮融资成为一级市场的融资事件最多的轮次,达到 326 次,融资金额为最高的 145 亿。天使轮融资次数虽然降低到 228 次,但是初创企业仍有机会找到市场的空白,总22832682185134602116.414583.53947.41015.43.828.12.80501001502002503003502016年医疗企业融资轮次轮次计数融资金额(亿)融资金额是近 5 年天使轮融资中的最高金额,达到 16.4 亿。2016 年,进入发展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商业模式得到验证之后,企业已经找到盈利点,B 轮融资次数上升到 82 次,总融资金额也上升到了 83.5 亿。寻医问诊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 2016 年获得最好的发展机会,总融资额达到了 57.4 亿。互联网医疗企业快速发展,从诊前、诊中、诊后各个医疗服务流程中去寻找用移动互联改造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同时关注的疾病类型也从大而全的门户型向细分疾病种展开。而医疗信息化和医药电商因为行业发展较早,或者政策因素影响,总融资额已经开始下降。初创企业在寻找着市场的空白,通过各种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介入,医疗的边界得到扩张。2016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亿)寻医问诊 54 57.4 生物科技 59 48 母婴健康 23 43 基因 62 36.3 医疗大数据 18 19.8 医药企业 25 18.1 医疗器械 60 16 新药研发 18 14.5 信息化 42 14.1 运动健康 46 13.6 2016 年医疗健康融资前十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7:模式证伪,生物企业受追捧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122237913082133847.7127.1134.454.339826.80.9125.910501001502002502017年医疗企业融资轮次计数项:轮次求和项:人民币金额 2017 年的融资数据已经能很明显的反应出资本市场对初创企业的选择倾向,B 轮融资事件的总金额已经是所有轮次中最高,达到134.4亿。而且战略投资也一般是在发展期的企业中出现,战略投资次数虽仅有 38 次,总金额高达 125.9 亿。C、D 轮的融资次数和金额也明显增多。天使轮融资事件大幅度下降,融资金额也下降到 7.7 亿元。不少商业模式在被证伪后,资本在2017 年主要的目光已经集中在有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已经被验证的细分领域上。基因和生物科技快速崛起,寻医问诊类企业的融资金额虽然排到第三,但是融资次数已经大幅度降低到 11次,机构更关注的是 B、C、D 轮次的成熟企业。基因和生物科技这两个类型的企业都属于生物领域,两者合计拿到了超过 120 亿的资金,分列榜单前两位。生物技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已经被投融资数据证明了不可限量。2017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亿)基因 45 69.3 生物科技 56 52.5 寻医问诊 11 44.1 医疗器械 37 39.1 连锁药店 5 39 医药企业 17 38.5 信息化 36 29.5 新药研发 16 29 诊所 14 26.4 医学影像 44 19 2017 年医疗健康融资前十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2018:药物研发领域受关注,人工智能在崛起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83239102361042449326.7114.8153102.449.92643.540.399.423.10501001502002503002018年医疗企业融资轮次轮次计数融资金额(亿)时间来到 2018 年,在资本市场频繁喊冷的这个时间点里,早期初创企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全年天使轮融资次数不仅比 A 轮融资次数少,也被 B 轮融资次数超越,天使轮融资金额进一步下降到 6.7 亿元。B 轮融资金额成为所有轮次中最高的 153 亿,A 轮和 C 轮融资也超过了100 亿。2018 年,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资本投资会更加谨慎,重点选择成熟期的细分赛道头部企业。从细分领域来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科技、基因领域的关注度尤其高,而且新药研发类型的企业,也有相当部分从事于生物药的研发。所以,细分赛道的融资额排名前两名都和生物技术相关。在排名前十的领域中,偏向于传统医疗的医院、诊所、医药企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回暖,盈利能力、商业模式很容易验证的医疗实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另外,在医学影像领域获得融资的企业,大部分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影像辅助决策企业。该领域的热度在 2017 年升起来之后,在 2018 年又相继获得大额融资。2018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亿)新药研发 53 98.3 生物科技 77 77.3 信息化 41 63.5 医院 11 55.3 基因 39 39.5 医学影像 40 38.6 医疗器械 64 37.3 诊所 30 34.8 医药企业 7 29.8 医生工具 11 28.8 2018 年医疗健康融资前十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三、产业三、产业脉络:脉络:五年发展,技术创新成最大推动力五年发展,技术创新成最大推动力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或者称作移动医疗,都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去改变就医形式、就医流程的一种颠覆式创新的医疗模式。互联网医疗的轻问诊模式自 2011 年起在国内开始拥有一定的用户群,例如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百度问医生都属于轻问诊模式。20132014 年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起步阶段,虽然当时的春雨医生、挂号网、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头部企业大多数已经进入了 C 轮或靠后阶段的融资,但是也有大量新企业诞生,意图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创新,颠覆医疗流程。互联网医疗企业在 2014 年最开始触及的往往是挂号业务,以聚集用户和创造服务接口为目标,但是互联网挂号只是将挂号从线下变成了线上。虽然预约有助于医院更好的管理流程,但这种变革只是在技术手段上的流程创新,还没有触及到医疗的核心:医疗资源的分流。另外,互联网医疗的另一种模式就是轻问诊。许多轻问诊类型创业公司往往前期都以免费模式切入,可以将免费部分看作一个漏斗,在积累到足够大的用户群之后把部分高价值用户切入到付费模式,并同时加强服务的专业性。头部企业在完成前期的摸索之后,开始凭借大额融资迅速进入争抢医生资源和患者的白热化阶段。对于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而言,他们的投资更主要的是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如支付宝、微信)、用户优势(庞大的用户沉淀)完成布局。2014 年,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放出豪言,30 年后,让医生失业。此观点一出,引来一片哗然。马云的“未来医院”计划出台后,他毫不讳言自己有个“医疗梦”。未来就诊将在家中完成”、“未来医院颠覆传统就诊模式”、“未来三十年,医生将找不到工作”等论调,无疑为医疗界、科技圈投下一枚话题炸弹。从今天来看,医生、医院仍然是互联网医疗无法颠覆的医疗核心。科技手段能辅助医生和医药提升效率,但是绝对无法摆脱他们。2015 年,资本寒冬论初现,春雨医生也频传倒闭谣言,互联网医疗的第一个低谷很快就出现了。但是,当时相当多的互联网医疗初创企业诞生,并获得天使轮融资,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挂号网等门户类型的企业在壮大,单病种、单科室、细分场景等细分领域的企业开始涌现,“百糖大战”是互联网医疗在当时发展的一个很形象的缩影。资本寒冬论从 2015 年一直延续到 2018 年,但是每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医疗大领域的融资金额一直在攀升,资金并没有减少。这一轮的资本寒冬始于 2015 年下半年,起因于国内股市的崩塌。资本开始收紧,初创企业断了资金来源,前期的疯狂烧钱模式(O2O 为甚)难以为继,裁员、转型乃至解散成了初创企业的关键词。资本寒冬论更能够准确地反应行业的商业模式建设进程。在无需商业模式验证的行业发展早期,和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的中晚期,资本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在市场巨头已经形成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初创企业想要再获融资,就相当不易了。2016 年开始,互联网医疗企业已经认识到线上无法实现对医疗的颠覆,也无法实现商业模式,线上只能解决浅层次需求,医疗核心行为必须回归线下得到解决。于是,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向线下延伸,布局线下诊所、医院,同时互联网医院的概念开始诞生。线下医疗机构不仅在于最终完成医疗服务,也可能和互联网一样互为入口,线上线下互相导流。互联网医疗需要构建商业模式的闭环,无论是线上线下的结合,还是“医-药-保”ACO 模式的搭建,其最终目的就是想要切入医疗核心,建立可靠的盈利模式。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在往支付端扩展。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互联网连接医疗产业全要素的“连接的医疗”;互联网提升医疗质量的“优质的医疗”和医疗保险数据云端智能化管理的“可控的医疗”。2016 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第二阶段负重前行,其典型模式包括互联网医院、全科/专科诊所、第三方医疗服务中心等。支付宝、微信、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除了争夺入口,也在支付模式、保险等领域试水。无论是挂号还是支付,在整个产业布局中都有一个巨大挑战。经过 3 年的快速发展,轻问诊已成为产生移动医疗巨头最多的细分行业,但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咨询付费规模小,其他收费模式转化率低,完整的商业闭环难以形成。使得轻问诊平台无法单纯依靠线上模式来支撑长期发展,亟需找到一种新的延展模式。互联网医 疗倚重的互联网医院从 2016 年被明确定义,并快速发展,2017 年在银川集体爆发并迎来了关注的制高点,随后因政策遇冷,互联网医院模式受到重创。在 2018 年又全面复苏,迎来行业井喷式增长。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合适的医疗服务,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互联网+医疗健康已成为我国家重点战略,互联网医院监管政策明晰,地方政府开始拥抱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概念也不在局限在诊疗环节,诊断、医生教育、家庭医生、院后跟踪等模块在实践中被引入到互联网医院体系。在互联网医院的热潮下,互联网医疗领域也找到了新的突破方向。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是利用生物体或细胞的科学研究,在我们的统计分类中,生物科技还拆分出基因领域和创新药(归属于新药研发)三个类别,这几个细分赛道一直是近五年的融资大户。基因测序、基因编辑技术在最近十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新的疾病治疗方式,如 CAR-T 和PD-1 这样的免疫疗法以及靶向药开发,都得到了显著发展,这些都是新兴医疗公司的机会。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个性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生物医疗是一个有很高年复合增长率的潜力市场。据统计,整个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会从 2016 年的 2020 亿美元,上升到 2022 年的 3260 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速 8.3%,而国内的增长率预期会达到 20%左右。生物科技领域从 2014 年开始就一直是风险投资关注的重点,当年国内基因领域就获得 27 亿人民币投资排名第一,加上生物科技领域,一共有接近 40 亿投资。在经济下行的环境背景下,生物医药领域作为朝阳产业吸引了很多专业或者准专业的投资机构。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得益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开启了精准医疗的大幕,现在也逐渐向治疗端延伸,比如从肿瘤基因检测到以生物标志物驱动的新药研发,逐渐在形成精准医疗的整个体系。目前这一领域的热度也逐年提升,仅在 2016 年,国内获得投资的近 300 家医疗类公司中,涉及精准医疗的就接近 200 家,甚至有多家获得了超过亿元的融资。但是,生物科技领域因为其极高的技术含量,是所有医疗投资板块中,陷阱最多的地方。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黑箱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在生物创新药方面,从 2014 年开始,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在加速,市场上的医药研发创新企业中,生物药占到了 80%以上。中国是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但主要是体现在原料药上。相比原料药的优势地位,我国的生物创新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则份额有限,市场对研发的投入还处于相对低水平。新药研发被称为“死亡之谷”,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大,受到全世界最严格的监管。国外新药研发平均投入 10 亿,周期长达十年,发展初期的生物制药公司想要成长,没有资本的保驾护航,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是很容易夭折的。生物医药企业虽然周期长、风险高,但是它却是逆经济周期发展的朝阳行业,然而在我国,生物医药相对于国外药企而言,一直处于短板位置。2017 年,罗氏研发投入近 115 亿美元,而国内只有两家药企研发投入过 10 亿。为了补齐这个短板,生物医药已经被纳入“中国制造 2025”十大战略性发展领域。政策无论是供给端还是支付端,都是鼓励生物医药发展。在审评审批环节的改革,让 2015 年最高峰时药审中心积压下 2.2 万件药品临床和上市注册申请压缩到今年的 4000 件以内。在医保支付上2018 版的基药目录公布,本轮调整纳入了多个近年来国家新批准的重磅新药,以及动态调整机制也开始倾向于创新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分布于医疗各细分领域。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从 2016 年开始崭露头角,2017 年进入黄金发展期,2018 年进入收获期。医学影像是发展最快,也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人工智能细分赛道。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和医疗大数据领域的突破。深度学习技术让机器拥有了学习能力,医疗大数据让机器有学习的范本和参考资料。医疗人工智能从技术初创阶段,就开始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帮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人工智能在医生工具、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寻医问诊等各个领域都有分布,我们从底层技术上对企业进行标记后统计。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的商业化布局始于 2014 年。蛋壳研究院曾经统计过 2011 年到 2016 年全球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的投融资金额,全球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的融资金额从 2013 年的 3100 万美元暴涨到 2.45 亿美元,而当时国内的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在2014 年仅录得 4 次融资事件。2014 年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大多数还在实验室的验证阶段,通过和医院的合作,获取用户的电子病历、诊断影像、处方、基因组资料、保险记录的合作,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在 2015 年、2016 年之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在扩大,受到的质疑也在实践中逐渐减少。早期虽然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要落后于美国,应用场景也在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但是近两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 2017 年完成 47 次融资,2018 年完成 45 次融资,落地医院遍布全国,很快从初生走向成熟。国务院也在 2017 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强化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以医学影像、辅助诊疗和疾病预测为主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大量涌现,为医疗器械质量评价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检院作为国家监管技术支撑机构,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小组承担了医疗人工智能产品质量评价与研究工作。2018 年 8 月 1 日起,我国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正式生效,把医用软件按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设置审批通道。为应对这一政策,我国大部分企业采取增删诊断功能的办法,将产品同时申报二、三类器械,目前多家企业已经率先获得了二类证书,目前希氏异构、雅森科技、汇医慧影、图玛深维、推想、深睿、Airdoc、依图医疗、上工医信等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都在积极进行三类医疗器械的申报。依图医疗表示,他们的全产品矩阵都在做三类认证,Airdoc 送检了中国第一台装载待检人工智能 AI 软件的服务器。第第二二章章 变革变革2018 年医疗健康领域五大趋势年医疗健康领域五大趋势 医疗领域的变革趋势,绝大部分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的推动可以让一个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政策的限制也可能让某些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比如,2009 年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推动了互联网预约挂号的发展,也催生了如今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微医;比如两票制的出台,对医药流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行业的格局。不过,医改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增加医疗的可及性。所以,一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的相关政策几乎都是放开医疗市场,推动民营资本加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正向推动。2018 年的医疗健康市场所产生的变革,大多是受 2017 年或者更早的医疗政策所影响。而2018 年出台的医疗新政,可能会对未来几年的医疗健康市场带来深刻的影响,蛋壳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梳理。2 2018018 年医药领域政策变化年医药领域政策变化 2018 年 1 月,卫计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自 2018 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