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
乡村
解决方案
案例
数字乡村解决方案案例
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局、信息产业局、农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立足已有工作基础,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现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信息化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农村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村信息化中做出了巨大努力。“数字政府”的实施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奠定了有效基础,三网合一初见雏形,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电话用户、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所用行政村。中组部远程教育、农村3S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百姓科技”、数字乡村建设等项目和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探索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目前农村信息化推进主体正在向多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政府驱动和市场运营相结合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信息化仍是信息化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信息资源分散,信息服务薄弱,长效运行机制亟待建立,城乡数字鸿沟呈现加大趋势,已成为制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具有以下意义:
1.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需要农村信息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建设新农村是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委市政府认为加快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的跨越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信息技术的支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之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信息手段服务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需要。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信息技术的武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民生必须推进农村信息化,实现现代农村信息化技术在农村文化、农民健康、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有利于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三、总体目标
围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为主要服务载体,推进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畅通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强化农村信息的“横向汇交”和“纵向服务”,加快“低成本、便捷式”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促进解决农民农村获取信息难的问题,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四、主要任务
农村信息化的目前主要问题是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为农信息服务,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整合资源、应用驱动、创新模式等方面开展建设和服务工作。
1、整合资源、建立综合服务平台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农村信息化资源,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降低农户接收信息的成本;整合各政府事业单位的涉农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户、农业企业和政府管理部分服务。
2、围绕应用、建设信息服务系统
当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围绕农村对信息技术的实际需要,大力推进农村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建设农业资源指挥决策系统实现对全市农业资源统一协调管理,为政府的宏观农业决策提供支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保护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增加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收入;推进农村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融合,建设农业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开展数字农业的应用和示范;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农民科普培训服务系统,加强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和培训工作。
3、创新模式、搞好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信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信息科技“技物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农户(基地)、百姓科技(经济合作组织)和信息化村等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组织形式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建立政府搭台,农户和企业唱戏的农村信息服务长效服务和发展模式。加强多元化农村信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增强农村一线科技服务力量,建设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团队。
五、研究内容
围绕农村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农村信息化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的示范实施的配合下,重点开展以下研究任务。
1、整合资源,研究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实现科学发展。
研究重点要立足现有基础,避免重复建设。要以服务农村基层为目标,运用行政和市场等手段,整合设施设备、人力财力和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各方面的各类资源,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搞好服务。
要重点总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重点归纳出已有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即要重点研究和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
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的可持续,机制的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以及资源供给的可持续。需求的可持续是指存在长期、广泛和一定规模的客户及其需求,并具备满足需求的实现方式;机制的可持续是指能够建立均衡的利益机制,农村信息化相关的主客体能够实现长期共赢,实现各自价值;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是指运营主体具备持续提供并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核心能力;资源供给可持续是指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或具有自我良性循环能力。
结合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情况,重点比较农村信息化推进和维护的各种模式的特点,利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企业”模式、企业主导模式以及中介组织主导模式的不同特点,整合农村信息化已有资源,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后的综合效益持续发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科学发展。
2、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农业资源指挥决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农务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实施了“数字政府”工程,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先后建设了利农信息服务超市、村级网络监控系统、电子农务系统、移动“农信”信息服务系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平台等多个项目,涉及到农村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信息资源的采集最终目的是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一是政府,二是农民。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是为建设而建设,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的采集仅仅是信息化的起步,最重要的是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发挥综合效益;项目的维护运行要有保障,重视建设后的管理维护和利用;因此,在防止重复建设的基础上,一是要对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和各种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二是要对农村发展实际、农业生产特点、农民生活生产的迫切需求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资源指挥决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农务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3、将示范站点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构建集示范站点体系、会员体系于一身的,由市直达县、镇、村的组织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
针对农民信息能力偏低,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要重点培育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同时引导农民信息员、农村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农民能人等合作建设信息站点。通过构建基层站点体系,促进农村物流、信息流、人流相融合,推进村级物流连锁、信息服务、会员发展一体化。在前一阶段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店、站、会员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站建设,并积极探索基层综合服务站点的运行模式,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建、自养、自我发展、自我壮大。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会员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引导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发展会员。总之,通过基层示范站点的运行模式创新,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化的主体建设,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特别是协会组织的推力作用,确保农民有组织的应用信息,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集约化程度。
六、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以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快速组装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在示范过程中探索服务模式和机制,建立适用于农村的软硬件配置与部署方案,形成以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在农村信息传播、综合利用模式和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1、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1)分布式、异构数据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技术;
(2)信息加工与整合;
(3)实用低成本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4)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建设;
2、关键技术内容
(1)分布式、异构数据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技术
研究区域农村资源信息综合数据库模型;农村资源数据库建设与集成标准;农村领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分布式异构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技术;
(2)信息加工与整合
多领域、多行业、多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和整合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遵循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对资源整合及共享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以保证科技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问题
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通过加快农村信息资源集成和整合,通过和上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共享,构建区域的农村信息资源中心,从而为信息服务提供信息资源支撑;二是通过加快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平台支持;三是通过加快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和队伍保障。
3、技术路线
遵循“系统设计、注重实效、快速组装,分批示范”的指导思想,制定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分层实施、逐步展开,边研究开发,边应用示范的技术路线。以应用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主要方式,研究和开发农村信息资源,组成坚实的应用基础。在应用系统的开发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平台和开发工具,突出重点,注重应用系统产品的实用性和大众化,强调农村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整个系统采用构件化设计,层次分明,由简到繁,逐步展开,最终实现系统的综合与集成(见图1)。
图1 项目研究路线图
(1)以农村信息化技术开发和示范为本项目研究核心内容,开展信息标准化、信息智能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间的合作。
(2)信息服务平台研究开发与应用系统研究相结合。从信息服务的角度设计整个体系的框架和应用系统构成,从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确定信息服务平台的结构和功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避免脱节。
(3)技术研究攻关与应用示范相结合。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必须从农村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信息服务示范点的建设中开展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
(4)实现三网合一,即互联网、电话网和广播电视网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把信息资源送到农户家中、农民手上作为整个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平台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容易挂接其它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
(5)采用先进技术与降低信息化成本相结合的路线,体现在研究和开发的信息技术必须符合的实际情况,保证农村信息化长效发展。
七、实施步骤
1、开展调研
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调研。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问卷,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会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要总结实际问题并提出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户的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与各级涉农部门进行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