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煤炭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3035771

大小:1.74MB

页数:15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煤炭 行业 投资 分析 报告
2005年中国煤炭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第一章 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6 第一节 煤炭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6 一、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 6 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总体政策特征 7 三、宏观环境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 8 第二节 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形势回顾 9 一、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运行形势特点 9 二、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状况统计数据分析 10 三、2004年我国煤炭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分析 15 四、我国2004年煤炭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7 第三节 我国煤炭行业进出口形势分析 19 一、2004年我国煤炭出口形势回顾 19 二、我国四大煤炭出口企业2004年出口变化趋势统计分析 20 三、我国历年煤炭进出口统计及变化趋势 20 四、我国煤炭出口政策的调整 21 五、2005年我国煤炭进出口前景预测 22 第四节 2004我国煤炭储运状况分析 23 一、煤炭储运现状概况 23 二、铁路煤炭运输分析 24 三、水路煤炭运输分析 25 四、公路煤炭运输分析 25 五、煤炭进出口运输分析 26 六、煤炭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26 七、煤炭运输行业发展预测 27 第五节 安全生产问题 27 一、今年安全生产形势回顾 27 二、我国煤炭安全生产与世界煤炭安全生产形势的对比 29 三、改善煤炭生产状况的建议 30 第二章 2004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31 第一节 行业特征 31 一、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31 二、煤炭市场总体上供应基地远离需求地点 32 三、煤炭产品结构更新缓慢、煤炭产品质量不高 32 四、市场容量与未来供给能力不平衡 32 第二节 企业运营状况分析 32 一、三类企业对比分析 32 二、2004年1-10月煤炭行业企业经营效率变化 33 第三节 煤炭行业产存销状况 35 一、三类企业产存销状况对比分析 35 二、2004年1-10月我国煤炭行业产存销状况对比分析 36 第四节 资产负债状况 37 一、三类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37 二、2004年1-10月我国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38 第五节 盈利状况分析 39 一、各种类型企业盈利状况对比分析 39 二、2004年1-10月盈利状况变化趋势 41 第三章 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42 第一节 我国煤炭生产与产量概况及我国历年原煤产量变化趋势 42 一、中国煤炭生产发展概况 42 二、中国历年煤炭产量统计及变化趋势 44 三、2004年生产状况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45 第二节 中国煤炭生产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预测 49 一、我国煤炭企业2004年生产结构分析 49 二、中国三类煤炭企业历年产量及生产结构状况统计分析 49 三、中国煤炭产业生产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50 第三节 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 51 一、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议规划 51 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进展状况 55 第四章 我国煤炭需求与消费分析 56 第一节 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回顾及预测 56 一、电力用煤油消费回顾 56 二、2005年电煤需求预测 57 第二节 冶金行业煤炭消费需求回顾及预测 58 一、冶金行业煤炭需求回顾 58 二、2005 年钢铁行业发展展望 59 三、2005 年冶金行业煤炭需求预测 59 第三节 建材行业煤炭需求回顾及预测 60 一、建材行业煤炭消费回顾 60 二、2005年建材行业发展预测 61 三、2005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预测 62 第四节 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回顾及预测 63 一、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回顾 63 二、2005年化工行业发展展望 63 三、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预测 64 第五章 煤炭价格分析 65 第一节 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分析 66 一、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 66 二、我国煤炭价格的总体特征 66 三、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前景分析预测 68 第二节 2004年主要煤炭产品价格分析 69 一、动力煤 69 二、焦煤及焦炭市场 70 三、无烟煤 74 第三节 区域市场价格分析 75 一、河北 75 二、吉林 76 三、新疆 76 四、兰州 76 五、华东 77 第四节 2005年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78 一、近年来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78 二、200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79 第六章 我国煤炭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81 第一节 我国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分析 81 一、煤炭企业的波特竞争模型 81 二、进入者的威胁 82 三、替代品的威胁 82 四、购买者分析 83 五、供应方分析 84 六、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85 第二节 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产业集中度分析 85 一、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变化趋势 85 二、提高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的益处分析 86 第三节 2004年我国煤炭企业竞争行为分析 87 一、我国煤炭企业的资源竞争行为 87 二、我国煤炭企业投资行为分析 87 第四节 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分析 88 一、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界定 88 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90 第五节 我国煤炭市场竞争态势 91 一、竞争内容发生变化 91 二、竞争主体发生变化 92 三、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增强 93 四、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 93 五、上下游之间的竞争加剧 93 第七章 煤炭行业重组分析 94 第一节 我国煤炭行业企业结构状况 94 一、煤炭行业市场结构调整的动向 94 二、阻碍煤炭行业重组的因素 95 第二节 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98 第三节 我国煤炭行业的企业重组分析 99 一、宁夏煤业集团重组效应分析 99 二、萍乡矿业重组分析 102 第八章 我国主要煤炭企业分析 107 第一节 神华集团 107 一、集团简介 107 二、经营策略分析(煤炭、电力、铁路、港口) 107 三、神华集团近期经营及投资战略动向 109 第二节 山西焦煤集团 110 一、公司经营现状 110 二、经营策略分析 111 三、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115 四、公司投资动向 115 第三节 大同煤矿集团 115 一、公司简介 115 二、经营策略分析 116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19 第四节 兖矿集团 119 一、公司经营状况 119 二、经营策略分析 120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22 第五节 中煤能源集团 122 一、公司经营状况 122 二、经营策略分析 123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24 第六节 淮南矿业集团 125 一、公司简介 125 二、经营策略分析 125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27 第七节 平顶山煤业集团 128 一、公司经营状况 128 二、经营策略分析 128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29 第八节 开滦集团 129 一、公司经营状况 129 二、经营策略分析 130 三、公司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130 第九章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分析 131 第一节 我国煤炭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及发展预测 131 一、我国历年煤炭产量与GDP、工业总产值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131 二、我国煤炭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132 第二节 我国未来煤炭生产能力与产量预测 133 一、全国现有和在建煤矿分析 133 二、我国未来煤炭产量预测 134 三、煤炭行业供需预测结论 134 第三节 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35 一、大气污染与废气烟尘排放分析 135 二、矿区环境破坏与污染分析 136 三、煤炭产业对环境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37 第十章 煤炭行业投资分析及建议 138 第一节 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138 一、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138 二、煤炭行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138 三、我国煤炭政策壁垒调整的方向 139 第二节 煤炭行业的投资政策 140 一、煤炭价格政策分析 140 二、煤炭税收政策分析 140 三、煤炭投资政策分析 141 第三节 煤炭行业机会和风险分析 142 一、行业投资机会 142 二、行业投资风险 144 第四节 煤炭行业投资建议 145 一、投资方向 145 二、投资方式 147 三、投资管理建议 148 图表目录 149 第一部分 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第一章 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内容提要:今明两年“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经济形势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收益的保证。2004年1-10月我国煤炭行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较前一年大幅度走高。煤炭进口持续增加,出口价格提升。煤炭运输形势严峻,煤炭价格上升。前十个月我国煤炭安全状况比去年进一步好转,但是进入十一月以来,煤炭行业大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第一节 煤炭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 宏观经济的走势对于煤炭行业的景气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景气程度提升的情况下,需求激增,行业效益大幅度提高。 下面我们来分析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我国经济从2003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上升。如下图所示,我国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开始逐年上升,各年分别是7.5%、8.3%、9.3%和2004年前三季度的9.5%。受年终翘尾巴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9.5%。 图1-1 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 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究竟如何,取决于投资、消费和政府采购的各项因素。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历次经济周期的变化都是由投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在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中超过50%,所以要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首先要关注投资的变化趋势。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今年三季度我国投资率回落都2003年以前的水平,企业普遍感觉资金紧张,周转不灵,可见第三季度的投资率远远低于企业家预期的投资率;一些经济学家也担心如果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过紧,这将导致我国经济由“软着陆”变成“硬着陆”,有关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这一点,胡锦涛主席在出席APEC会议时明确表态,中国经济绝不会出现“硬着陆”。这可能是一个政策动向,意味着中央可能会在近期改变目前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放松对银行贷款和土地审批的管制,促进投资环境的好转。 我们预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78650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0.8%;名义增长率为15.1%。2005年投资增速可望继续减慢,名义增长率降为15%左右。这样较高的投资增长,使得国民收入分配中投资占GDP的比率持续攀升,预计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40%左右。这将保证GDP的增长速度接近8.5%。 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总体政策特征 国家对于煤炭行业的产业政策,概括起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大力扶持煤炭产业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等缺陷,市场竞争力差。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短缺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这包括正在拟定中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对于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安全设置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已经先后安排了24亿元国债促进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二)调整煤炭行业生产结构。小型煤炭企业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目前加紧了对中小煤矿进行关、停、并、转的工作,这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国家还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鼓励煤炭生产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煤炭产品结构。 (三)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煤炭价格并没有完全放开,在煤电博弈中,受损失的总是煤炭企业。煤电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是造成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低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正在考虑放开煤电价格,目前关于煤电订货会上实现煤电双方自主议价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据我们的观察,即使今年订货会不能实现双方自主定价,这一天到来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四)放松对煤炭行业的管制。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的《投资法》,该法规定了对一般行业的投资管制原则,象煤炭这样的行业,只要生产技术条件符合国家标准,社会资本可以自由进入,在煤炭行业的投资不需要国家进行审批,只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即可。社会资本在该行业的自由进入必将促进我国煤炭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宏观环境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环境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将促进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加。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不低于2003年的发展速度,在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的情况下,我国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势头。其中,煤炭需求增长主要是电力行业,预计2005年火力发电量增长8.5%,电煤消费增加0.6亿吨,用煤量将超过10.2亿吨。其次是钢铁工业用煤增加较快,预计2005年,全国钢产量将达到3亿吨,用煤2.1亿吨,同比增加2000万吨以上。在其他主要耗煤行业中,预计2005年,建材行业用煤2.1亿吨以上,比2004年增加2000万吨;化工行业用煤2亿吨,比2004年增加2000万吨。 (二)、 我国煤炭行业的生产状况将得到改善。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实行,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的山西、陕西、重庆、宁夏等省对本省的主要煤炭企业进行了重组,调整生产组织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实现减员增效,提高主业,分离辅业,这些企业的重组已经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未来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重组还将进一步继续。这对于我国煤炭行业的组织结构改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仍然值得担忧,国家正在考虑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煤炭安全生产设施的建立,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发展。 煤炭运输状况也会进一步提高。在国家制定“十五”计划的过程中,运输瓶颈局面不会再出现,于是规划对运输行业的投资大幅度减少,在经济景气上升时,运输行业对煤炭行业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明显的表现出来了,估计未来会加快运输行业投资的步伐,这将缓解我国煤炭运输的局面。 第二节 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形势回顾 一、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运行形势特点 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量增长不足,后劲乏力。2004年1—9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3.9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95%,但仍未能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尽管价格上涨,煤炭产量已不可能像前两年以20%的超高速增长。全国乡镇煤矿产量增速已由上年的46.5%滑落到2004年前4个月的20.5%;占全国产量的份额也由35.3%下降到26.7%。因上个世纪末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国家及企业都减少了新井投资,2004年投产的新井很少,新增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此外,近10年来,煤田的地质钻探工作几乎停顿,缺乏建矿必不可少的精查储量报告。   2、超能力开采现象突出,潜伏安全隐患。近年来,许多国有煤矿利用市场好转之机,都在超能力开采,据估计,超能力开采量共计约1.3亿吨。同时,一些地方也加快了对小煤窑的复产验收和缩短矿井检修时间,这些都为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3、煤炭库存跌至警戒线以下,电网缺口大。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提供的资料,2004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社会库存逐月下降。其中,下降最大的是电力直供电网煤炭库存,降幅达40%;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缺口也较大。   4、焦炭行业盲目扩张,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受国内钢铁等行业发展的拉动以及国内外市场价格持续攀高的刺激,近年来国内焦炭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投资日趋升温。焦炭行业是高污染行业,每生产1吨焦炭要产生煤气400立方米左右。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不惜损害环境和浪费资源,纷纷扩建、新建焦炭生产能力。据了解,目前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了预期需求。这种盲目扩张,必将导致产能过剩、竞争无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甚至造成重大的金融风险。   5、电煤价格双轨制,加剧了煤炭与电力部门的利益冲突。合同内电煤价格与商品煤价格悬殊,企业不愿向电力部门提供煤炭,电力企业又不愿高价采购,这是造成当前部分电厂煤炭库存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电力企业介绍,目前市场上高价电煤每吨已达450—500元(国际市场现货价已达58~60美元),而合同内电煤价格每吨不超过200元,价差达一倍以上。 二、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状况统计数据分析 生产 全国1至9月份生产原煤139418.23万吨,同比增长19.75%。一季度、1至4月份、1至5月份、1至6月份分别同比增长19.05%、17.8%、17.62%、15%。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三季度以来,生产增幅出现了趋缓的迹象。这主要是由于一些省区的产能已经接近饱和,同时有些地区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关闭了一些规模小和不合法的小煤矿。比如山东和贵州就分别关停了很多家小煤矿,并且提高了煤炭行业的准入条件。 图1-2 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幅度 从不同经济类型煤矿产量来看,国有重点煤矿前9个月生产原煤114339.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600.7万吨,增长15.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为22054.58万吨,同比增加1505万吨,增长7.33%;乡镇煤矿生产原煤490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514万吨,增长38.07%,增长幅度比较大。可以看出,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于乡镇煤矿产量增加所致。 图1-3 2004年前三季度不同类型煤炭生产企业占全部产煤量的比重 从地区分布来看,产量增加幅度比较大的省份多集中在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乡镇煤矿产量大幅增加所致。而华东和华北地区的有些省份产量比去年同期出现了下降,其中降幅比较大的有山东和江苏,同比分别下降了3.08%、3.89%。这些省份产量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国有煤矿产量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国有煤矿多数已经处于超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因而产量提高有限。同时比如山东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整顿力度,提高了煤炭行业的进入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量出现下降。 效益 虽然在第二季度受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但1至9月份,煤炭行业的下游产业发展势头总体来说非常强劲。全国火力发电量、粗钢产量、水泥产量、平板玻璃产量以及焦碳产量分别增长15.5%、20.97%、17%、21.4%、23.3%。在这些行业强劲需求的拉动下,全国煤炭销售数量大幅增加,1至9月份,全国商品煤销量完成97000万吨,同比增加11576万吨,增长13.6%,整个行业效益继续好转。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5100万吨,增加7552万吨,增长17.4%;地方及乡镇煤矿销量完成46000万吨,增加4024万吨,增长9.6%。 价格 去年以来,由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使煤炭市场供需一直保持非常紧张的局面。而长期以来就存在的运力不足的状况,使得煤炭市场紧张局面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内紧张局面难以有效得以缓解。这就使得始于2003年第2005年的这一轮煤炭价格上涨行情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才在国家行政干预下略微企稳。资料显示,今年前7个月,原煤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9.3%、10.9%、13.9%、15.1%、18.2%、19.8%。进入8月份,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有所显现,并且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业已结束,主要耗煤行业发展势头有所减弱,煤炭社会库存出现了好转的局面,使得价格出现了高位企稳。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在一路上扬到了6月份的历史最高位之后,也从高位开始小幅回落。 由于我国火力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80%,因此,旺盛的电力需求带动了对煤炭需求的持续性增长持续上升,发电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是推动这轮煤炭价格上升行情的主要因素。由于历史性原因,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早,而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则显得有些滞后。因此,政府近期虽然明确表示要放开煤炭价格,而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由于电力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举足轻重,使得政府在协调煤炭和电力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是仍然偏向于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自然而然地,我国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仍然由国家出面进行协调定价,这种协调在今年6月份以来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我国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不断扩大。2004年1-7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为194.03元/吨,同比上涨22.70元/吨,上升13.3%。而同期电煤平均售价为152.58元/吨。 表1-1 我国历年电煤价格和商品煤价格之比 元/吨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1-7) 商品煤售价 142.74 140.19 150.99 167.88 178.61 194.03 电煤平均售价 121.48 120.93 123.94 137.25 145.25 152.58 电煤与商品煤价差 21.26 19.26 27.05 30.56 33.36 42.45 图1-4 我国历年电煤价格与商品煤价格之比 单位 元/吨 运输 以来,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导致铁路运力导致煤炭供应紧张,进而抬高电煤价格的重要因素。进入第三季度尤其是7、8月份,由于运力跟不上已经造成了全国电厂存煤严重不足的局面。铁路请车率已经由以前的52%下降到了35%,主要运煤铁路线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其中,大秦线达到120%,石太线达到114%,丰沙大线达到115%,京原线达到105%。为了保证迎峰度夏对电煤的需求,从7月19日至8月7日,铁路部门组织了为数20天的抢运电煤会战,共抢运电煤3473万吨,有效缓解了电力用煤紧张的局面。1至7月份,铁路运输煤炭56946万吨,同比增长12.8%;公路方面,为了保证煤炭运输,一些地区已经放开了限制超载的规定,并且交通系统在8月上旬开辟了山西、河北至天津、京唐港两条电煤公路运输快速通道,使运输效率提高了28%;港口方面,主要港口中转量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前7个月主要港口共转运煤炭19511万吨,同比增加3042万吨,增长18.5%,其中,内贸煤炭中转运输完成14229万吨,同比增加3288万吨,增长30.1%。截至8月底,秦皇岛港已完成煤炭吞吐量8782万吨,同比多完成1680万吨,锦州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690余万吨,均创出历史最高吞吐量水平。 库存 今年以来,全国煤炭社会库出现了逐月下降的趋势,并突破了今年年来最低水平9800万吨,其中电力用煤形势尤其严峻。此后几个月库存状况出现好转,但是电力用煤依然紧张。截止7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恢复到了 11000万吨,比6月末增加226万吨,上升2.1%。全国煤矿库存3300万吨,比6月末增加150万吨,上升4.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库存2000万吨,比6月末增加137万吨,上升7.4%,比年初增加502万吨,上升33.5%;国有地方煤矿库存500万吨,比6月末减少9万吨,下降1.8%,比年初减少148万吨,下降22.8%;乡镇煤矿库存800万吨,比6月末增加22万吨,上升2.8%,比年初增加100万吨,上升14.3%。 几大用煤行业中,电力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 1063 万吨,比 6 月末增加 119 万吨,比年初减 国共出口煤炭 5148.81 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出口 量 36 少12万吨,下降1.1%;冶金重点钢厂精煤库存146万吨,比6月末减少21万吨,下降12.6%,比年初增加15万吨,上升11.2%。主要煤炭中转港口煤炭库存786万吨,比6月末增加63万吨,上升8%,比年初增加235万吨,上升42.7%。 表1-2 2004年1-09月份国有重点煤矿煤炭装、销、存情况表 单位:万吨 单位 日均装车 销量 库存 年累计 同比 % 年累计 同比 % 实际 同比 % 国有重点 29706 2853 10.6 65528.5 8771 15.5 1861.6 53.9 3 45户重点企业 14111 1055 8.1 30498.5 3649.1 13.6 1078.5 53.6 5.2 华北地区 16227 2689 19.9 31564.1 6545.2 26.2 944.4 204.2 27.6 东北地区 3515 185 5.6 7878.4 674.2 9.4 287.1 15.7 5.8 华东地区 4508 -100 -2.2 12966.2 214.7 1.7 224.1 -52.3 -18.9 中南地区 2143 -80 -3.6 5654.7 657.5 14.2 69.4 -59.7 -46.2 西南地区 1272 8 0.7 2484.4 199.4 8.7 92.8 -57.2 -38.1 西北地区 2042 151 8 4980.7 480.1 10.7 243.8 3.2 1.3 数据整理:中经支点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进出口 出口方面:2004年1月到7月,我国共出口煤炭5148.8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出口量369.15万吨,下降6.69%。其中7月份出口煤炭84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99万吨,下降10.5%,比6月份减少了35万吨。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出口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出口下降的原因在于国内需求旺盛,为了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2004年煤炭出口配额只有8000万吨,比2003年全年出口量9382万吨减少了1382万吨,下降15%。 焦炭方面:从5月24日起,国家取消了出口焦炭和炼焦煤的增值税退税政策,这就直接使得我国的焦碳出口数量在7月份下降到了127万吨,比6月份下降了23万吨下降了15.3%。之后,由于欧盟等国强烈反对我国减少焦炭出口数量,使得我国三季度又增加了焦炭出口的配额。 进口方面:由于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给用煤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而且运 力非常紧张。为此,不少用煤企业加大了对煤炭的进口力度,主要集中于一些沿海地区的企业。 1-7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952万吨,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煤炭进口数量988万吨,其中,7月份进口187万吨,同比增长167%。随着国内煤炭市场紧张局面的持续存在以及价格的不断上涨,进口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三、2004年我国煤炭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分析 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至11月,全国原煤产量已达到14.23亿吨,同比增加2.47亿吨,增长21.1%,比去年全年13.93亿吨的产量高出3000万吨。专家预计,今年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5.5亿—16亿吨。   今年煤炭产量增长迅猛,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可是为什么煤炭供应仍然告急?   非电用煤增幅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乌荣康指出,当前我国煤炭产运销基本平衡。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山西省对小煤矿进行整顿,是造成煤炭紧张的原因之一。今年山西省煤炭产量预计将突破4亿吨,同比增加5000万吨;出省煤达到3亿吨,同比增加2000万吨。山西煤炭不仅没减产,反而增产较大,原因是省内四大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各大煤矿都在满负荷生产。   各主要产煤省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今年前11月,国有重点煤矿产煤7.35亿吨,同比增加9700多万吨;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5亿吨,同比增产2000万吨;即使是前两年关闭整顿的乡镇煤矿,产量也达到4.37亿吨,同比增产1.3亿吨。   煤炭全线增产,但是今年用煤量增幅也大。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用煤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前10个月的统计,成品钢材的产量同比增长了28.9%,水泥产量增长了18.7%。冶金是耗煤大户,有吨钢吨煤之说,即炼一吨钢需一吨煤。今年我国钢铁生产增幅很快,超过2亿吨,也就是说,仅钢铁就消耗掉了2亿多吨煤。   电煤矛盾突出   感到用煤紧张的主要是电力企业。去年和今年的煤炭订货会,由于国家协调国有煤炭企业的电煤价格上涨,电力企业等待观望,基本没订货,希望买到小煤矿的便宜煤,不想小煤矿的煤价大涨,甚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电煤价格。特别是到了年底,有限的电煤供货合同早已执行完,煤企有了自主卖煤的空间,而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用煤需求猛增,价格又远远高于电煤。煤企自然愿将煤售给这些企业。   煤电“顶牛”的主要原因是电煤价格的上涨。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9月煤价每吨总体上涨了4.8元,达到171.84元。其中电煤价格涨了1.9元,为138.19元一吨,但仍低于平均煤价33元多。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协调电煤每吨上涨价为2—5元,实际上今年电煤实际涨价还低于此价。但即使如此,电厂仍然不能接受。   煤价已放开,而电价国家还控制着,体制矛盾是煤电“顶牛”的根本原因。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举例说,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这两年用煤增加,煤价大幅上涨,就没出现任何问题。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已经市场化。因此,他认为,要解决煤电“顶牛”问题,应该以改革的办法、以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解决,比如逐步放开电价。   如果这个问题根本解决好,明年初的煤炭订货会,煤电还会“顶牛”,最终电煤供应还会紧张。   煤矿已超能力生产,应加快建设新井   我国煤炭行业目前的景气只是表象,潜藏着很大的隐忧。虽然当前煤炭的产运销基本平衡,但煤矿后劲严重不足。目前煤炭产量的增长是在一些煤炭企业拼设备、拼资金、拼人力的情况下实现的。煤炭生产已到了极点。为了多出煤,许多大矿超强度生产,每天6小时的基本检修时间往往做不到,安全生产埋下很大隐患,煤矿后续接替能力也远远跟不上。全国约有1/3的大煤矿接续能力不足。   山东兖矿集团的几家大矿,设计能力为年产300万吨,前两年已扩大到600万吨、800万吨,今年将达到1000万吨,产量提高了,但煤矿服务年限大大缩短,接替能力尚无计划。大同矿业集团的情况也基本相同,由于高强度开采,所剩服务年限不到15年,而正在勘探的下层煤的煤质差了许多,且开采下层煤由于难度大,成本将成倍增加。   根据目前煤矿规模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预测,到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将有2.5亿吨的缺口,到2020年,缺口将达到7亿吨。新建煤矿投资大、回报期长,至少需要3—5年才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煤矿。因此,国家应从现在开始,就有计划地新建一批现代化新型煤矿,以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他算了一笔账:新增5亿吨煤炭规模,需要投资3000多亿元,这笔投资将在17年内完成,每年不到200亿元,而这3000多亿元,仅相当于电力工业两年的投资额。 四、我国2004年煤炭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004年中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煤炭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这里面既有精查储量不足的问题,也有回收率过低的问题;既有管理问题,也有政策导向问题;既有煤炭企业的问题,也有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1.煤炭资源审批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利用目前矿业权制度的漏洞,在煤炭经济恢复性增长过程中,违反程序、技术政策、规范,随意划分与占有煤炭资源现象突出。有的甚至在国家批准的大型煤田(矿区)总体规划范围内,划分井田范围的资源,影响了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接续,影响了矿区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2.资源勘探滞后。已探明的1145亿吨可采储量中,现有的剩余可采储量仅660亿吨,大型基地建设精查储量不足问题突出,据预测,2004年至2010年缺少精查储量500多亿吨。      3.资源回收率低。当前煤炭开采过程中“吃肥丢瘦”和“采厚弃薄”现象比较普遍,对资源回收率的政策和监管都不到位。我国薄煤层的比重大体占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以上,但是对薄煤层的开采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致使相当一部分1.3米以下煤层未采。同时违反煤炭技术政策规定的开采方法也造成资源浪费。      4.资源税收不合理。目前的资源税费政策,基本不反映资源的利用状况,与资源回收率不挂钩,按采出量计收税费,使企业忽视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二)煤矿生产力水平低,结构矛盾突出      目前全国煤矿仍有2.8万处,其中小煤矿2.4万处,行业前4位煤炭企业产销量仅占国内煤炭市场的15%,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众多小煤矿技术装备差、用人多、效率低,生产技术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煤炭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目前煤炭洗选加工比例只有30%左右,煤矿提供给市场的基本是初级产品,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低,企业缺少自我发展能力。    (三)煤矿安全问题仍十分突出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加强以瓦斯防治为重点的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促使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今年截至8月22日,煤矿事故起数减少186起,死亡人数减少50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826,同比减少1.171。但是,煤炭行业仍是事故高发行业。不论是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占全国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而且职业危害相当突出,特别是尘肺病比较严重,累计达到50多万人。    (四)主要产煤地区结构不合理,煤炭超强度开采,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晋、陕、内蒙古地区以占全国16%的国土面积和不足4%的水资源,生产全国40%以上的煤炭。由此造成的地表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污染以及煤矸石燃烧等,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建国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煤炭城市目前的经济状况,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五)煤炭行业监管弱化、缺位   两年政府机构改革中,许多省撤销了煤炭管理部门,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行业监管弱化,资源管理、技术政策、劳动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监管都不到位。 第三节 我国煤炭行业进出口形势分析 一、2004年我国煤炭出口形势回顾 煤炭出口数量同比下降。我国煤炭行业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根据统计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出口总计4400万吨,同比减少174万吨,同比下降3.8%。 8、9、10三个月我国煤炭出口量分别为711.5万吨、762万吨和396.67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42%、25%和8.58%。煤炭出口的下降和国内煤炭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相联系的。 出口煤炭品种有所调整。炼焦煤出口大幅减少,由1300万吨左右减少到400万吨,动力煤和无烟煤出口基本稳定。     出口价格急剧攀升。2004年度出口价格与2003年度相比加权平均上涨60%以上。     中国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这一阶段以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为主要特征。从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由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关系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华东、中南等煤炭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