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
专版
2023
学年
中考
历史
复习
方案
第一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课时
训练
夏商周
时期
早期
国家
产生
社会
变革
试题
课时训练(一)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鄂尔多斯]“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润泽天府”的工程对农业的主要功效是 ( )
A.运输粮食 B.农田沙化
C.防洪灌溉 D.围江造田
2.[2023·鄂尔多斯]奖励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奖的人有 (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固守传统的贵族 ③经商的人 ④战场立功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4.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你辛勤耕种获得的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你的徭役
C.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5.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改革要较真碰硬,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商鞅为了拿下守旧贵族的“硬骨头”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对有军功者授爵赐地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确立县制
6.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7.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是 ( )
A.儒家、道家
B.墨家、法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8.[2023·黄冈]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9.[2023·苏州]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 )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宿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1.[2023·聊城]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
A.诲人不倦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12.[2023·鄂尔多斯]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
A.以德化民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尊师教民
二、材料分析题
13.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华夏大地的西陲——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1)材料一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裂变”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经济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材料三中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 秦孝公的兄长嬴虔、长史公孙贾、上大夫甘龙等这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对商鞅刻骨仇恨……商鞅在带领弟子们最后一次修订秦法后,坦然被捕,被五马分尸。
(5)材料五中商鞅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六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原因是什么?
【2023学年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从时间上看,公元前350年商鞅已经实行变法,所以不可能发生的是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故选D项。
5.B [解析] 根据题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是在政治层面展开的,并延伸到经济和军事方面,商鞅为了拿下守旧贵族的“硬骨头”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对有军功者授爵赐地符合题意。故选B项。
6.B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材料与民族大融合无关。故选B项。
7.C 8.A
9.A [解析] 孔子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主张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故选A项。
10.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故选A项。
11.C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这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故选A项。
12.B
13.(1)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重视农业生产。
(3)法家。韩非。以法治国有利于国家发展,但应罪刑相应。
(4)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答出一点即可)
(6)秦国蜀郡郡守李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