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专版2023学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1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试题.docx
下载文档

ID:30300

大小:3.08M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福建 专版 2023 学年 中考 化学 复习 方案 题型 突破 01 思想 方法 应用 试题
题型突破(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类型一 归纳推理法 |针对训练| 1.[2023·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023·厦门二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物质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C.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D.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3.[2023·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4.[2023·乐山]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都相同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5.[2023·天津]“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6.[2023·漳州二检]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一定达到了着火点,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一定能燃烧 C.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7.[2023·青岛改编]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 8.[2023·安徽]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9.如图T1-1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你认为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 图T1-1 10.[2023·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 图T1-2 类型二 控制变量法 |针对训练| 11.下列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B.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2.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其中之一为控制变量法。如图T1-5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图T1-5 A.温度 B.盐酸浓度 C.催化剂 D.固体质量 13.[2023·泰安]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图T1-6 14.[2023·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15.[2023·金华]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际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s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 图T1-7 16.[202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T1-8回答问题。 图T1-8 (1)用图T1-8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图B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  (3)图C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4)甲同学用图D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乙同学利用图D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      换成      ,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17.[2023·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T1-9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图T1-9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  18.[2023·泉州一检]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成因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1按图T1-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图T1-10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作用形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据此现象,可说明只有    和    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2按图T1-1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图T1-11 (3)该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3按图T1-1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图T1-12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5)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补做了一个实验:将图T1-12中的潮湿的空气换成        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19.[2023·宁德二检]《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倭铅”即是金属锌,说明我国炼锌在明代就出现。 探究一用锌制取氢气 甲同学拟用如图T1-13实验装置完成制取氢气和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实验。 图T1-13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连接顺序是A→    (填字母,下同)→    →D。  探究二硫酸铜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 乙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此展开探究。 设计实验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由31.5%的稀硫酸、不同体积水、5%的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试剂用量记录如表: 混合液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31.5%的H2SO4 溶液/mL 10 V1 10 10 10 5%的CuSO4 溶液/mL 3.6 3.8 4.0 4.2 4.4 蒸馏水/mL 16.4 16.2 16.0 15.8 V2 收集70 mL水 所用时间/s 21.20 20.45 19.69 20.49 21.33 (3)表中的V1=   mL,V2=   mL。  分析与结论 (4)表中实验    反应速率最快,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溶质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提示:31.5%的H2SO4溶液和5%的CuSO4溶液密度均为1.2 g/mL)  探究三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丙同学取打磨过的锌片按下表内容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 项目 硫酸铜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是否添加 稀硫酸 锌表面产 生的现象 ① 1.6% 否 黑色物质 ② 1.6% 加2滴  红色物质,有极少量的气泡 ③ 8% 否 红褐色物质 ④ 8% 加2滴  光亮红色物质,有少量的气泡 ⑤ 16% 否  红色物质,有极少量的气泡 ⑥ 16% 加2滴  光亮红色物质,有较多气泡 分析与结论 (5)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要产生红色的物质,需要的条件是                      。  (6)根据第⑤组实验判断,硫酸铜溶液可能显    (填“酸”“碱”或“中”)性。  【2023学年参考答案】 类型一 针对训练 1.C [解析]电灯通电时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不是燃烧;正常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pH小于7,只有pH小于5.6的雨水才属于酸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中和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以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2.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