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doc
下载文档

ID:3003572

大小:171KB

页数:3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山庄 扩建工程 占用 林地
沙雅县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办公室“帕满水库东河滩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 可行性报告 2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占用林地概况 2 三、占用林地补偿费用 2 四、编制的依据 2 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的背景情况 4 一、项目背景 4 二、项目区域及项目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5 第三章 项目区占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 14 一、林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14 二、占用林地详细情况 14 第四章 占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 16 一、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16 二、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三、 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17 四、 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17 五、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7 六、 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18 第五章 综 合 评 价 18 一、立项依据的充分性及占用林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8 二、 项目拟建占用林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9 三、 项目占用林地相关技术措施评价 20 四、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1 第六章 异地植被恢复措施 22 一、植被恢复地点确定 22 二、植被恢复措施 22 三、植被恢复目标 23 第七章 保 障 措 施 24 一、技术保障措施 24 二、资金保障措施 24 三、监督方面 25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26 第九章 相 关 说 明 27 33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建设单位: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业主性质:国有企业 法人代表: 郭正平 项目批准单位:某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建设目标:某山庄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000m2;规划在原建筑坐落位置进行硬、软件设施的全面改造升级,打造景区范围首屈一指的5星级标准,提升下湖口区范围接待点的接待规模和档次,目标人群重点以中高端客户为主。 投资规模及来源:某山庄扩建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企业自筹。 占用林地规模:某山庄扩建工程拟占用林地面积共0.33公顷(3288m2)。其中永久性占地0.26公顷(2588m2);临时占地0.07公顷(700m2)。 项目效益:某山庄扩建工程,是根据《大某旅游区总体规划》、《下湖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下湖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在原建筑坐落位置进行的改扩建项目。通过硬、软件设施的全面改造升级,将极大的提升下湖口区范围接待点的接待规模和档次,使景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二、占用林地概况 某山庄扩建工程项目区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区出水口东南侧)林缘宜林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位置,拟占用林地面积0.33公顷(3288m2)。其中临时占地0.07公顷(700m2)。 林权权属喀管委林业局,性质为国有,地类为有林地,周边天然生长的主要树种为百年以上树龄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云杉,地貌为林中空地。为永久性占用林地。 三、占用林地补偿费用 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补偿费用总额94980.00元。其中: (1)林地补偿费38700.00元。 (2)安置补助费23400.00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32880.00元。 (4)林木补偿费0元。 四、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 某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 某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6.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1月4号) 7. 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2]237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 8. 自治区计委、财政厅新计价房[2001]500号 《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 9. 财综[2002]73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0. 某林业厅 新林计字[2006]5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区森林植被恢复征收标准的通知》 11. 阿地发改[2007]10号《某山庄扩建项目的批复》; 12.喀管建[2008]87号《关于鉴苑山庄扩建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 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的背景情况 一、项目背景 随着某湖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游客数量迅猛增加,而某旅游区目前的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游人需要,同时游人的增加也给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在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的矛盾的日益尖锐之时,某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大某旅游区总体规划》、《下湖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下湖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将景区的综合旅游服务设施绝大部分撒离到某湖景区30千米的贾登峪,在此建立景区综合旅游接待基地,项目建设已作出了近、中、远长期规划,目前已完成了某湖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的建设工作。为了配合某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合理布局,完善和调整原有接待服务设施在规模、档次上的合理比例关系,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喀管委经多次协商论证,决定在某山庄原址位置进行改扩建。 该项目根据《占用征占林地审核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 令第2号)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或临时占用林地,应当提供有资质的单位做出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因此新疆林科院森林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受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依据林资发[2002]237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要求,编制《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为项目的审批提供依据。 二、项目区域及项目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地理状况 1.地理位置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某某某境内,该保护区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接壤,东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毗连,西和哈巴河林场相接,南与布尔津林场为邻。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6°54′—87°54′,北纬48°35′—49°11′,保护区总面积219215公顷(批准面积220162公顷),东西长约74千米,南北宽约66千米。旅游活动区位于保护区南端,包括某湖(二道湾以南)及沿某河河谷呈带状分布。 2、 地形地貌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阿勒泰地槽褶皱带的富蕴地背斜,系华力西旱期褶皱的巨大复背斜构造,区内广泛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中奥陶纪的哈巴河群,其次是上古生界的下泥盆纪和新生界的第四系。 整个保护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冰峰雪岭绵亘,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海拔高度介于1300—4374米。其东北部为高山区,海拔高度在3200米以上,最高峰友谊峰海拔为4374米,分布着大量冰川奇观。中山区海拔高度介于2200—3200米间,319个大小湖贯穿于高山深谷之中,动植物资源丰富。南部的低山区海拔在2200米以下,此区降水丰富,自然景观森林独特,植被生长茂盛,是可开发旅游的主要区域。 3、 气候条件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欧亚腹地,远离海洋,形成春秋温暖、冬季寒而不剧、全年无夏季的气候特色,属温带高寒山区气候,但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也比较丰富。某自然保护区地处中温带,并具有寒温带气候的某些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0.2℃,气温平均年差31.9℃。极端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37℃。7月平均气温为1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6℃。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持续6个月,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气温低于-30℃的极寒天数有3—7天,霜期一般从8月上中旬开始,次年5月下旬结束,无霜期在80—108天,降雪频繁,积雪深度可达1—2米。 本区域年蒸发量为1097毫米,与年降水量基本平衡。加上冰雪融水补给,区内水分条件较好,空气湿度大,相对湿度一般为59—90%,湿度随海拔而增大,林内湿度可达90%以上。 本区域常年盛行西南风,最大风速可达19米/秒(风力达到8级),通常风速在8米/秒以下。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风灾、雷击森林火灾、冰雹,且雷雨、大风、冰雹同时发生。 4、 水资源 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境内阿勒泰山区现代冰川的主要分布区,据统计,区内冰川折合淡水储量117.4亿立方米。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在该区河流的补给比例中高达45—50%。某自然保护区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阿勒泰山冰川的71.5%和79.1%,是阿勒泰山区最主要的冰川分布区。此外,区内山谷洼地、湖、滨及沿河阶地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沼泽,并以各种形式不断向外补给,也是本区重要的水源地。 某河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区,全长1254千米,平均宽约50米,最宽处达100米,是保护区内的主要河流。其水质优良,矿化度低。水中各类离子总量27—73毫克/升,PH值6.58—7.02,属中收极软水,河水中泥沙含量低,每立方米中仅6.5克。保护区最大湖泊为某湖,湖长2.4千米,平均宽1.9千米,平均水深约90米,最深处达188.5米,面积为45.73平方千米。 该区丰富的水源补给,为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和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水份条件,也是某工、农、牧业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5、土壤 保护区内的土壤发育在花岗岩、千枚岩、变质凝灰岩的坡积——残积物上,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带状分布规律。自高而低依次为:高山冰沼土和高山石漠土、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暗色草甸土、山地沼泽土。此外,由于受海拔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高而低,不同程度的冻土带,有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岛状多年冻土带和季节收冻土带几种类型。 旅游活动区的主要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山地黑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 (二)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域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于某行政公署,为正县级独立核算事业单位。位于阿尔泰地区某禾木某蒙古族乡行政区域内。现下设有10个科室,有事业编制人员26人,自收自支人员50名。业务上受某林业局及某林业局管理。 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某村,现有居民125户,720人,由蒙古族、哈萨克族及回族组成,其中蒙古族(图瓦人)117户,656人,占总人口的91%之多,哈萨克族5户47人,回族3户17人 。 3、交通、通讯、电力 从某通往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总投资1.8亿元建成由布尔津—某二级旅游公路(省级公路),全长166公里。 另一条是西线经哈巴河县—白哈巴边防站—某,属非正式公路,路况极差,桥梁年久失修,现正在测量设计改扩建中。同时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00余万元,架设了卫星传输、发射设备,建成了程控机房,初步形成了200门装机容量,并与本地网成功连网,已开通了各类无线通讯。目前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用电夏季主要靠水利发电供电,冬季主要靠柴油机、太阳能发电供电。 4、地方经济 项目所在的某隶属某,辖区总面积1.054万平方千米,东邻阿勒泰市,西与哈巴河县相接,南与吉木乃县和福海县相连,辖有布尔津镇,冲乎尔乡、杜来提乡、窝依莫乡、也格孜托别乡、阔斯特克乡及禾木某蒙古族乡共一镇六乡。 某是以牧业为主的贫困县,年国内总产值308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2260万元,第二产业11608万元,工业产值6498万元,每年财政收入1254万元,年财政支出5838万元,财政自给率仅21.48%。 某总人口68112人,该县为多民族聚集区,居住的民族有汉、哈萨克、回、蒙古、维吾尔族等。其中哈萨克族为主。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禾木某蒙古族乡,号称为图瓦人。景区禾木某蒙古族乡主要经济以牧业为主,其它还有农业、旅游业及民族特产等。该乡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十分不便,与外界接触很少,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上低下,是自治区重点贫困乡。该乡1997年人均收入仅414元,贫困户达140户,93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0%以上。1998年通过发展旅游业,民族特产等,使该乡人均收入达934元。 近年来,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布和外向拉动四大战略,积极培育畜牧、旅游、黄豆和水能四大支柱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牧民人均收入3033元,比上年增收965元。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龙头”。 (三)森林资源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土地面积为3288225亩(219215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64255亩(57617公顷),全部为公益林。(其中重点公益林483555亩;山区国有公益林380700亩)占保护区总土地面积的26.28%;非林业用地面积2423970亩(161598公顷),占保护区总土地面积的73.7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543412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83%,疏林地面积69275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2%,灌木林面积187716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72%,灌丛地54129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6%,宜林地18723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7%。 (四)、 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状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据初步统计,有兽类39种,两栖爬行类4种,鸟类117种,其中27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紫貂、貂熊、雪豹、北山羊、黑鹳等多种。 保护区内生存的马鹿(阿尔泰亚种)、紫貂、阿勒泰雪鸡、花尾榛鸡等是可驯养或已被人们成功驯养的珍稀动物,具有很高的产业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该区内植物种类是我国寒温草原区最多的地区,共有83科298属798种,其中木本植物23属66种(乔木12种,灌木54种),草本植物273属732种。在植物资源中,油料植物1种。鸡腿参、赤芍、鹿根等是阿尔泰山区著名的药用植物。 西伯利亚系植物在这里占一定的优势,构成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伯利亚泰加林林区特定的生物地理群落。气候环境是境外生物地理群落在我国得以生存的关键因素。 此外,本区共有真菌99种,食用菌约50种,药用真菌达43种,其中24种经研究证具有防癌作用。冬虫夏草、平盖灵芝、松杉灵芝等菌种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五)、 风景名胜 项目区域内风景有湖泊、森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及历史遗迹(有石人、岩画、鹿石、古墓等为代表的草原文化遗迹,形成当地人文资源旅游景点)。 (六)、 林业生产现状 1、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1980)167号文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并同年建立了“某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为科级单位,定编16人,受自治区林业局直接管理领导,保护站设在布尔津山区林场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自然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某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慕名而来的科学考察团和旅游者逐年增加,为了规范管理,使其达到保护的功能,1986年经国务院(1986年)75号文批准将某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治区林业局直属管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根据新机编 (1997)29号文拟定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规格相当于处级,事业编制26名。 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以推动我区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两个《会议纪要》(新党纪字[2000]20号,新党书[2000]1号)精神,于2000年5月12日—20日将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移交某人民政府全面管理,并于2000年6月14日成立了“某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为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名。(其中包括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移交的26名编制)。 2003年经某行政公署批准(阿地机编(2003)2号文),成立“某某环境与旅游管理局”和“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为正县级独立核算事业单位,隶属于某行政公署。现下设有10个科室,有事业编制人员26人,自收自支人员50名。业务上受某林业局及某林业局管理,持有某编委核发的事业单位登记证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区至2004年二十多年来,已累计投资751万元,其中完成的主要建设项目有,管理局办公室、职工住宅楼、修建巡逻马道50千米,科普园陈列室671平方米,建立了两处检查站,八个管护站,两座护林防火大桥,形成了保护管理功能。 2、管理措施 健全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是保护区实现有效管理的保证。保护区管理措施评价内容包括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管理计划的制定和管理法规建设。 保护区建立以来,保护目标明确,以保护我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原始的山地 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目标。1987年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与区林业局,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在此基础上,1991年受自治区林业局委托,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了《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一期工程建设),近十年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上述规划,制定了十年建设方案,并严格按照《总体设计》的内容建设和保护管理,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就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管理人员都具有林业执法权,加大了各类资源的保护力度。 3、管理成效 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价的内容包括保护区内主要资源和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保护区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坚持依法治区,广泛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工作,使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十分有序,保护管理、行政管理、宣教、科研、生态旅游等工作都井然有序。 第三章 项目区占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 一、林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范围 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本次调查范围为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198林班(湖区出水口东南侧)2、5、8小班间的林缘林中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范围,并结合经审批通过的“某景区鉴苑山庄扩建红线图”划定范围进行了占用林地全程调查核实。 (二)调查区划方法 采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程(既三类调查)的有关技术标准,并与遥感调查相结合。采用先进的“3S”技术,利用卫星影像数据、航摄照片、1:25000地形图及某自然保护区林相图,利用GPS到场进行定位,利用GPS测量面积,对各小班优势树种、林种、郁闭度、坡度、土壤、植被等因子进行调查记录。 二、占用林地详细情况 (一)被占用区域所处位置 某山庄扩建工程项目区,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区出水口东南侧)的林缘林中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范围。 该改扩建项目1﹟楼拟占用林地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E87º01ˊ40.4",北纬N48°42ˊ50";2﹟楼拟占用林地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E87º01ˊ48.5",北纬E48°42ˊ52.9"。 被占用林地单位为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林业局。地类为有林地,林地树种起源为天然林,权属为国有,林种为特用林范畴的自然保护区林,生态级为天保内重点公益林。周边天然生长的主要树种为百年以上树龄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云杉,地貌为林中空地。扩建项目共需占用林地面积0.33公顷(3288m2)。其中属永久占用林地面积0.26公顷(2588m2);属临时占用林地面积0.07公顷(700m2)。其中: ① 1﹟、2﹟宾馆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23公顷(2288m2); ② 门卫值班室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06公顷(60m2); ③ 苑区道路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24公顷(240m2); ④ 堆料场等临建设施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7公顷(700 m2); 具体空间位置属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内重点公益林198林班(湖区出水口东南侧) 3、5、8小班间的林缘林中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范围,为永久性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 (二)占用林地林木资源 该工程所在营林区属于中山带喀纳湖下湖口区近成过熟龄林林分。是古冰川作用的准平原部分,该区域周边天然生长的主要树种为百年以上树龄的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郁闭度为中。 林中空地分布有草甸植被和苔藓地衣等。坡度较缓,是该山地针叶林主要分布区。 1.占用林地森林分布 被占用林地周边林木大多分布在谷低。森林呈片状、带状与草原插花相间分布。被占林地树种主要是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林地土壤为灰褐色森林土。 2.占用林地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 被占林地上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雪豹、黑鹤;二类保护动物:棕熊、豹熊、猞猁、马鹿;三类保护动物:雪兔、石豹、灰鹤、苍鹰等。占用林地周边有古树名木。 第四章 占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本工程项目是在原有建筑基底范围进行适当扩增改建,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施工范围的草地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但可以通过异地植被恢复措施加以弥补,总体不会影响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的减少。 二、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施工期间因机械噪声和人为活动频繁将会使周边的大中型野生动物受到惊吓和驱赶而暂时逃离栖息地,影响半径可达1-2公里,但对小型啮齿类和飞禽类动物则影响不大。随着工程竣工后人员撤离和森林资源的逐渐自然恢复,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将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三、 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对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森林植被的生态能量发挥产生的不利影响,会随着工程竣工后一定时间内的天然更新恢复,而逐渐减弱和消除。 四、 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对原有的地貌自然景观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改扩建筑掩隐于原始森林内,但毕竟使原有的森林自然景观增加了人工雕琢的痕迹。特别是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出入碾压和堆料场地会造成该区域近800米长的车辙痕迹和占压近700平米范围草坪植被。该临时施工道路和堆料场地将改变原有地貌结构,造成车辙带范围的草坪植被因重力作用造成地表土层被碾压密实,草坪植被的正常生长将受到破坏,需要长时间才得以恢复。设计施工中应重点考虑这方面的技术措施,将产生不利影响的几率降低在最低水平。 五、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的施工活动与施工占地等方面。建设范围内大面积的植被遭破坏后,地表裸露或被施工车辆碾压密实,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不利影响。最明显的变化为有机质分解作用加强,使土壤内有机质含量降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工程施工期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人类活动增多,施工行为对土壤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对地表植被产生直接破坏作用,对防止水土流失造成不利影响。技术措施上应重点考虑施工剖面及临时施工道路和堆料场地的草皮恢复问题。 六、 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某山庄扩建工程项目,是某重点支持的某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改造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人为活动的进一步增加,无疑会对本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森林管护增加了难度,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任务。但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林业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高度看:改善和提高了景区旅游旺季的接待规模和品牌效应,引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了一方百姓脱贫至富的门路和步伐,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奠定了硬件基础条件。利大于弊。 第五章 综 合 评 价 一、立项依据的充分性及占用林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立项依据的充分性 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阿地发改备案[2007]10号“某山庄扩建项目批复”和某景区管理委员会喀管建[2008]87号“关于鉴苑山庄扩建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拟立项建设某山庄扩建项目,并提交某景区管理委员会林业局关于办理相关手续的报告。立项依据充分,且征占林地的技术方案是合理的。 该项目的立项实施,符合《大某旅游区总体规划》、《下湖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下湖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必将为某景区软硬件设施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对提高景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立项依据是充分的。 2.占用林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鉴苑山庄原有建筑由于修建年代早,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建筑结构为木质结构,因年久失修,其防火、防潮、防腐、排污等性能已不能满足森林防火和游客人身安全的需要,也不适应某景区环保的要求,因此项目的改扩建已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二、 项目拟建占用林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该项目经过规划设计和林业调查工作,在扩建选址上坚持“占有林地最小化”的原则,在设计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占有地类的因素,尽量减少占有林地面积并严禁采伐林木。项目建设已通过了设计审批,在设计文件中也有具体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措施和对策,项目采用的建设措施及保护和使用林地措施符合森林植被保护要求,因此该项目具备办理永久性用地手续的条件。 1.项目占用林地建设条件 项目占用林地,地处某景区下湖口区,距离下湖口区乘船游览停车场约1000米,距离景区规划拟建防火道专用道路300米;游客游览木质栈道从项目区附近穿过。因此项目具备便于建设施工的有利条件。 2.项目建设采取的措施 设计与施工中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力求建筑物隐蔽,施工中避免大量动土以防止破坏草场植被。 3.保护和使用林地措施 (1)对项目周边森林保护区应设置防护栅栏或隔离网等措施,避免森林的人为破坏。 (2)占用林地与被占用林地双方要签订协议,建设方负责森林植被异地恢复。 三、 项目占用林地相关技术措施评价 该工程地质勘探、建设规模、工程布置、施工设计、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基础性技术方法,在设计文件中对使用土地的补偿,资源、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项目占有林地的面积和范围是合理的。 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原则,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为目的,尽可能将项目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设计阶段,全面考虑该区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做到经济、实用、美观,尽量少占或不占林地,尽量不砍伐、破坏林相植被,避开景观地貌、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尽量保护现有水源和水利设施不受破坏,野生动物自由活动不受大的影响。 在施工建设阶段,做到项目建设质量、安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尽量减少施工作业面对植被破坏程度。项目竣工后,做到对施工场地沿线的废渣及一切废弃物资、设备的妥善清理、平整,及时完成植被恢复、绿化、美化环境等工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在建设规模、工程布置、施工设计、林地补偿,水土、环境、资源保护等各方面,提出的措施和技术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四、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的建设为该区域将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软硬件设施条件,可刺激和促进某5A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全面升级,为景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带动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社会效益 随着《大某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某5A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逐渐受到国内外的瞩目,旅游区软硬件设施的容量和质量标准已不能满足近年来的游客递增速度和对服务设施水准的要求,因此抓紧提升旅游区软硬件设施容量和质量标准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保持某5A级景区品牌的需要。 尤其对缓解旅游旺季游客爆满、服务水准下降带来的消极影响意义重大,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可刺激和促进某5A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全面升级,促进和推动某景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平稳发展。 3.生态效益 该工程建设建成后,使景区的森林植被得到及时恢复和保护,森林就能最大的发挥其保土保水、调节空气、涵养水源的防护功能,使景区的天更蓝、水更绿、景色更诱人。 总之,该工程的建设能带动和刺激某5A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全面升级,从全局考虑,该工程占用林地是为了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的意义重大。 第六章 异地植被恢复措施 一、植被恢复地点确定 在某自然保护区境内靠近项目区附近范围内,选择水土条件较好、平均覆盖度10—20%、面积0.33公顷(3288m2)的宜林地或牧草地作为异地植被恢复地点。 二、植被恢复措施 本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植被恢复措施采用以人工措施,具体如下: 1.围栏:在植被恢复区四周架设铁丝围栏,禁止人畜进入植被恢复区。围栏采用角铁围栏,铁丝6道,桩距10米,桩高地上部分1.3米,埋深0.5米。 2.人工造林:在植被恢复区选择云杉、落叶松、桦树等当地乡土树种,在春秋造林季节进行人工造林。 3.引水灌溉:利用恢复区周边河流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引水灌溉恢复区植被,以利于植被尽快恢复,发挥生态效益。 4.种苗来源:布尔津林场现有苗圃,现培育的云杉、落叶松、桦树等苗木,可满足项目区造林的需要。 5.建设项目地的幼树,必须进行带土移植,土球大约15—30厘米,不仅可保护森林苗木,异地植被恢复时,还可以再利用。 6.宣传、管护:在植被恢复区人畜活动频繁处,设置宣传牌,加强宣传教育。同时结合项目区公益林建设,对此植被恢复区进行定期人员巡护。 三、植被恢复目标 通过以上植被恢复措施,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面积为0.33公顷((3288m2))的植被恢复区的林木覆盖度由10—20%,提高到50%以上,使该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造成的生态效能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七章 保 障 措 施 一、技术保障措施 1.在设计施工阶段就做好占用林地的规划以及施工管理计划,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尽量减少对林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并做好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 2.尽量减少对施工区的森林植被、水利环境等的影响,项目完工后对集中取土地及料场应做好清理、平整工作。禁止对野生动物水源地的污染。 3.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扬尘,在环境敏感区域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适时洒水,降低扬尘。工程使用的粉状材料,运输、堆放应有遮盖,防止扬尘污染大气和水源。 4.项目建设工程竣工后,对临时施工场地的废渣及一切废弃物资、设备和器材应妥善清理平整。有条件的应按设计进行种草、植树等绿化工作。要对临时占用林地,如工地、料场、取土等地方,使用后恢复原有的状态,以维持原有生态环境。 5.项目建成后,对生活服务设施应进行严格管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再利用,以减少对附近环境的污染。 二、资金保障措施 1.为使项目使用占用林地补偿费用能落实到位,在项目建设起动时就应成立专门机构,定专人对林地补偿费用的落实及面积范围进行监督,以确保林业资源的安全。 2.足额交纳补偿费用,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下,做好使用林地后森林植被的异地恢复工作。 三、监督方面 林业部门、环保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签订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书,并应对目标进行定期检查、监测,并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项目区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平衡与发展。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指导思想明确,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国家生态建设先行政策的要求,对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做了认真的安排,并尽可能将临时占用林地的影响降到最小,项目建成后将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经分析论证,占用林地对某旅游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对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分析以及采取的生态环境、植被保护措施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九章 相 关 说 明 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是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某景区管委会林业局提出使用林地规划申请报告,委托新疆林科院森林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对某山庄扩建工程占用林地进行了现场查验,并对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进行编制。新疆林科院森林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和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方共同对拟占用林地的调查负责,并对可行性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附件一 项目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一、林地现状情况调查方法 (一)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某山庄扩建工程项目占用林地周边区域,涉及某自然保护区天保内重点公益林198林班3、5、8小班。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新疆林科院森林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建设方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于2008年10月,对拟占用林地进行了现地调查。采用1:25000地形图及某自然保护区林相图,利用GPS定位,对占用林地的面积、林种、地类、优势树种、坡度、土壤、植被等因子进行详查。 二、占用林地详细情况 (一)占用林地位置的地貌情况 某山庄扩建工程项目区,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区出水口东南侧)的林缘林中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范围。 该改扩建项目1﹟楼拟占用林地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E87º01ˊ40.4",北纬N48°42ˊ50";2﹟楼拟占用林地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E87º01ˊ48.5",北纬E48°42ˊ52.9"。 被占用林地单位为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林业局。地类为有林地,林地树种起源为天然林,权属为国有,林种为特用林范畴的自然保护区林,生态级为天保内重点公益林。周边天然生长的主要树种为百年以上树龄的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地貌为林中空地。扩建项目共需占用林地面积0.33公顷(3288m2)。其中属永久占用林地面积0.26公顷(2588m2);属临时占用林地面积0.07公顷(700m2)。其中: ① 1﹟、2﹟宾馆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23公顷(2288m2); ② 门卫值班室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06公顷(60m2); ③ 苑区道路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24公顷(240m2); ④ 堆料场等临建设施拟占用林中空地面积为0.07公顷(700 m2); 具体空间位置属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内重点公益林198林班(湖区出水口东南侧) 3、5、8小班间的林缘林中空地原木质建筑坐落范围,为永久性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 (二)占用林地林木资源 该工程所在营林区属于中山带喀纳湖下湖口区近成过熟龄林林分。是古冰川作用的准平原部分,该区域周边天然生长的主要树种为百年以上树龄的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郁闭度为中。 林中空地分布有草甸植被和苔藓地衣等。坡度较缓,是该山地针叶林主要分布区。 三、占用林地区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情况 (一)重点野生动植物 某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状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据初步统计,有兽类39种,两栖爬行类4种,鸟类117种,其中27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紫貂、貂熊、雪豹、北山羊、黑鹳等多种。 保护区内生存的马鹿(阿尔泰亚种)、紫貂、阿勒泰雪鸡、花尾榛鸡等是可驯养或已被人们成功驯养的珍稀动物,具有很高的产业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该区内植物种类是我国寒温草原区最多的地区,共有83科298属798种,其中木本植物23属66种(乔木12种,灌木54种),草本植物273属732种。在植物资源中,油料植物1种。鸡腿参、赤芍、鹿根等是阿尔泰山区著名的药用植物。  西伯利亚系植物在这里占一定的优势,构成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伯利亚泰加林林区特定的生物地理群落。气候环境是境外生物地理群落在我国得以生存的关键因素。  此外,本区共有真菌99种,食用菌约50种,药用真菌达43种,其中24种经研究证具有防癌作用。冬虫夏草、平盖灵芝、松杉灵芝等菌种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二)古树名木情况 占用林地周边的5小班和8小班大部分为百年以上古树名木。 附件二 拟占用征占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 一、计算依据 1.某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