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doc
下载文档

ID:3003123

大小:156KB

页数:4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镇 综合 文化站 建设 工程
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项目 **市**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S2008--1010) **区文化局 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八年十一月 项目申报单位 : **区文化局 项目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单位地址 : : 项目承担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单位地址 : 规划设计编制单位 : **区文化局 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 总工程师 : 项目负责人 : 编制人员 : 联系方式 : 单位地址 :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建设性质 (三)项目建设单位 (四)项目拟建设地点 (五)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一)、项目建设规模 (二)、建设内容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四)、结论 (五)、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二、项目发展概况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现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 (三)、场址土地利用情况 二、场址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二)、气象条件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四)、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六)、交通条件 (七)、社会环境条件 (八)、基础设施条件 (九)、征地拆迁条件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标准和规模 (一)、建设标准 (二)、建设规模 二、项目工程布局及设计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 (二)、工程设计 (三)、节能设计 第五章 环境保护 一、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二、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三、治理方案 四、环境监测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一)估算范围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方法 (四)总投资 二、资金筹措方案 第七章 财务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分析 二、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项目管理措施 二、劳动保护与安全施工 (一)、劳动保护 (二)、安全施工 四、招标方式和招标范围 五、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项目(**市**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市**区文化局; (四)项目拟建设地点 本次建设共五个乡镇:。 (五)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5建设单位提供的现行城市、土地和相关规划; 6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部门的初步意见; 7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及相关基础资料。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通过对该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和环境的效益,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注重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条例的原则。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选用标准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二)、建设内容 每个乡镇新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一栋,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配套建设水、电和信息化设施、室外环境。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每个乡镇总投资2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补助资金16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区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 (四)、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论证,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时代和需要的,是符合人民群众和社会需要的,同时,该项目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是可行的。 (五)、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该项目政策、经济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改项目尽快完成前期立项、报批等工作。 2、进一步深化勘察设计,为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3、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协调规划、国土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建议成立专门领导班子,促成规划实施。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项目发展概况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区文化局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以相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申报领导小组,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文化审核平衡后,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委、区政府责成区属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项目申报,并与规划、国土部门进行多次协调确定了项目选址和定点,同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了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目前在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虽然1982年,国家就将文化站建设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并明确提出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问题却没能得到相应的重视。据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已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34593个,占乡镇总数的97%。但在实际上,全国还有26712个乡镇没有文化站设施或站舍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而且现有文化站站舍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站舍破旧落后,设备严重缺乏,急需改建或扩建。镇文化站设施设备建设严重落后、不能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根据1992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化站管理办法,乡镇综合文化站应有书报阅览室、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室等设施或场所,活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但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大多数乡镇综合文化站场所面积低于这个标准。文化站设施建设基本上未列入地方政府的建设规划。同时,乡镇综合文化站还存在着工作经费不足、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制定和实施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改善农村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是文化站是乡镇精神文化活动传播的“中转站”,也是实现当地群众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一。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及文化活动的开展,根本取决于乡镇文化站的整体水平,只有当地文化站具备一定的势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才能保障。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 三、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四、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五、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六、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七、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八、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九、有利于加强社会细胞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条件 项目选址上要求交通便捷、服务方便,同时要求环境舒适优美,远离噪声和其他污染源,要和周边的居住协调规划,特别注重与临近设施的联系。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能满足城市建设、国土等相关规划的要求。 选址方案主要是会同规划、国土两部门现场踏勘初步确定,位于各乡镇中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二、场址现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 位于**市**区东风镇;**市**区永乐乡;**市**区新堡乡;**市**区新场乡;**市**区偏坡乡。各乡乡镇中心位置。 (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为集体土地,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三)、场址土地利用情况 场址内土地均为建设用预留地。 三、场址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场址位于**台地上,场址内地形较平坦。 (二)、气象条件 场址所在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5℃,其中平均最低气温为-6.2℃,平均最高气温为33.1℃,年均降雨量为1200mm,其中4月至9月降雨量为840mm,占全年降雨量的70%,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3%,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向。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场址所在地区域地质构造总体上主要为一短轴背斜构造,受**断裂影响,地层出露较多,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间分布。地质条件相对较稳定,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后可以进行建设。 场址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相对较低。 (四)、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场址位于**城区规划区内,建筑主要以充满城市现代气息的低、多层建筑物为主。 (五)、区域规划条件 项目前期也与城市规划、国土等部门进行了协调和定点,原则上符合规划要求。 (六)、交通条件 场址位于**城区主要道路旁,交通便利。 (七)、社会环境条件 近几年来,我区的计生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初步长效的体系,各级组织和政府为加强社区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证。 (八)、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选址均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现状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 (九)、征地拆迁条件 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内无拆迁户,通过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并对新建项目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酌情给予减免,降低建设费。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标准和规模 (一)、建设标准 本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执行。 (二)、建设规模 在各乡镇内。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为: 新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一栋,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配套建设水、电和信息化设施、室外环境。 二、项目工程布局及设计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设计思想 结合场址建设条件,注重区域文化氛围,创造具有活力的空间。通过建筑和绿化、道路等协调设计,创造适宜工作、休养、尺度宜人、各具特色的外部空间。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新建建筑与原有环境在空间组织上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丰富生动舒适的生活、工作空间。 (2)、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有机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的生态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塑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3)、布局力求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布局,明确分区,较好地解决建筑、环境、场地的有机关系。 2、总平面布置原则 (1)、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建筑物规划; (2)、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体现建筑物设计合理,方便生活、工作的原则; (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4)、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加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5)、总图布置时,要考虑到建筑物发展规划和人流出入的合理性。 3、总平面布置方案 主体建筑物沿道路走向顺向布置,原则上朝向以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为原则。主体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5米,与周边建筑物间距10米,在场地范围内尽量多地布置绿地,并综合考虑消防通道和步游小道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二)、土建工程 1、建筑设计 (1)、设计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 (2)、设计方案 ①、综述 本项目选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中的县级D型。 ②、平面布局 拟建建筑物主要采用传统的条形平面布局,总长15米,进深10米,为内走廊式二层建筑物。 ③、建筑空间 建筑物室内布置简洁灵活,房间基本单元开间为3.0米,进深为4.5米,层高3.6~4.5米,楼梯和卫生间的布置考虑到人流集中的特点进行布置。 ④、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物造型设计力求简洁整齐、和谐统一、庄重典雅、立意新颖。整个建筑远观轮廓起伏、有特征、体形比例优美,近看有细部、有内容。造型设计力求空间构图的均衡和多向性,不是单纯的主要立面和次要立面,而是从空间体形入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有变化、有起伏。色彩主要以白为主,局部采用银灰、粉红形成对比。 2、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1—2001);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 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7—2002); ⑥、其它有关的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及标准。 (2)、自然条件 ①、抗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②、荷载 风载:0.30KN/m2 , 恒载:0.50KN/m2 , 活载 上人屋面:2.0KN/m2 , 不上人屋面:0.5KN/m2 。 (3)、结构安全 本工程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 (4)、建筑结构方案 拟建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楼面为梁板式。室内层高为3.6米。 ①、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基础埋深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本项目拟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人工基础。 ②、结构形式 本工程承重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砌体采用MU10页岩砖,楼板主要为预制空心楼板(局部现浇)。为了提高墙体承载力的稳定性,设有明柱和暗柱。 ③、结构材料 钢筋采用HRB235、HRB335、HRB400 热轧钢筋; 混凝土等级:基础部分、构造柱、圈梁、楼梯过梁均采用C20。 (三)、安装工程 1、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①、《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②、《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 ④、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设计范围 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用水等。 (3)、设计原则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用水单元要求,合理分布于全楼,在满足用水单元用水量、水压要求及考虑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室内供水管线的总长度。 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内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综合判定方法确定。 结合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污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收集污水,同时尽可能考虑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4)、给水系统 ①、水源 本项目用水就近由城市市政供水干管接入,供应量可满足办公需要。给水水质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之规定。 ②、用水量 供水标准:用水按50升/人·班计算。项目实际用水量由班次人数确定。 ③、系统选择 A、室外给水系统 从城市市政供水干管引入,在给水管上安装水表和闸阀,本项目建筑为2层,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服务范围之内,因此,办公用水由市政直接供水。 B、室内给水系统 由接入室内的供水干管,经立管通向各楼层,各楼层引出供水支管,通向各用水点。 (5)、排水系统 ①、生活污水系统排水量 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 ②、污水的收集与排放系统 室内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和废水分流排放,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放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用D200混凝土管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室内排水主管系统一般采用主通气立管系统,以改善通水条件,按规范设置清扫口,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地漏。 ③、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C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放到明渠收集后,统一排放至市政排水管。 (6)、管材及接口 ①、给水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管材采用铝塑复合管,压紧式卡套连接;室外给水管道DN≤50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②、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道DN<100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DN≥2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环接口或钢丝网抹带接口。 (7)、消防用水 项目拟建建筑物使用市政消防设施,消防用水量不再增加。 2、供配电工程 (1)、设计依据 ①、《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 ②、《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③、《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④、《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⑤、《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⑥、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设计范围 建筑物室内的电力、照明等供电、屋面防雷系统,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系统等。 (3)、供电设计 供电电源由项目所在附近市政供电线路接线口引入,供办公用房用电。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 (4)、敷设方式 在建筑物一层设总配电箱,楼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布线采用电缆穿管暗敷以树干式,每层设配电箱,水平干线采用穿管暗敷以放射式,地下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接埋敷。 室内分支线路采用BV—500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管沿墙、楼板或地坪内暗敷设。 (5)、照明 ①、照明电源 采用TN—C—S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供电,电压220伏。照明标准按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设计。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 ②、照明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采用PZ20型照明配电箱为照明用电设备配电,其安装方式均采用在墙内暗装的方式。导线选用BV—200/500型,穿塑管在墙内、地板内或在楼板板缝内暗敷。照明用电设备的接地和接零要严格分开。 (6)、防雷与接地 ①、本设计防雷系统采用在建筑物屋面明装避雷带作接闪器,利用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柱子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极,在建筑物四周沿柱基敷设镀锌扁钢作接地干线,将各柱基连在一起,构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电器设备装置的接地与各自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所有建筑物的进线电缆在入户处均需作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②、所有插座接地极、配电箱金属外壳等均需与接地线可靠连接,屋面上突出之金属体、建筑造型、结构钢筋、屋面楼板内钢筋、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均要可靠接地。 3、弱电工程 (1)、设计依据 ①、《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②、《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208—93) ③、《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④、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设计范围 电话、宽带等。 ①、电话通讯系统 根据实际需要,每间用房设置1~2个接线口。 ②、宽带 宽带引至每个房间,每间用房设置1~2个接线口。 4、暖通工程 本工程暂不考虑供暖、通风设施 (四)、节能设计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 2、建筑物节能体系和主要节能技术措施 (1)、本项目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屋面≤1.0、外墙≤1.2; (2)、围护结构外墙外保温用3厘米厚水泥复合保温砂浆; (3)、外墙阳台、阴角、勒脚、窗洞口四侧、雨蓬、女儿墙、管道穿墙洞口、屋面等与空气接触处均作2厘米厚水泥复合保温砂浆保温层; (4)、在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下尽量减少窗洞口面积,外窗采用塑钢窗框(单框); (5)、外窗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透明玻璃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规定的3级,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玻璃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6)、本项目遮阳系数SC≤0.5; (7)、外窗制作及安装须符合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指标要求; (8)、建筑物外门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 (五)、消防设计 (一)、本项目建筑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程》(GBJ16—87)。建筑防火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院区道路一般宽度大于3.5米,有障碍处的净宽度大于4米,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三)、消防系统:室外消防采用市政消防设施。 (四)、在电气系统设计中,要符合国家有关电器设备的设计、安装规定,电器线路全部采用加金属套管保护的铜芯线,人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用电设备及电气接地系统的可靠性,要设置完备的防雷装置。 (五)、拟建建筑物做好通风排烟设计,防止和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 (六)、消防设施与器材要设专人负责,对其监管、维护、使用等负全责。消防设施与器材要常年保持完好状态,一旦出现丢失、损坏、失效、报废、消耗或配量不足等情况都要及时补充和处理。 (六)室外环境工程 1、道路、停车场工程 本项目道路就近由市政道路引入,开口与市政道路交叉口、河流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道路、停车场为水泥混凝土路(地)面,总面积1181平方米,停车泊位20位。 2、绿化 根据统一规划和布局协调原则,采用“点、面”的绿化方式,分为独立树、花池、小绿地等绿化,重点处理场地主入口绿化。树种主要选择无毒、臭、有香气、常青、树冠大的乡土树种,以花叶乔木为主,并配以观赏性强的花灌、宿根花卉、草坪、花坛等。并见缝插针地设置小型的休息娱乐设施。 从总体上讲,场地的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利用丰富多彩的绿化植物材料,使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同时通过绿化,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本项目绿地面积1000平方米。 第五章 环境保护 一、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周围主要为居住区,无工矿企业,环境适宜,没有污染源,状况良好。 二、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本项目没有工业性污染物,主要污染物为废渣、污水、噪音。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一)、废渣 主要为生活垃圾。 (二)、污水 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的外排水。 (三)、噪音 噪音主要来源于电气设备,声强在40—80分贝左右。 三、治理方案 (一)、治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二)、三废治理方案 1、废渣治理 按照废物资源化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 2、污水治理 本项目粪便废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 3、噪声治理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防护林带,以确保良好的生活、办公环境。 以上措施可以使噪声降低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确保区域有适宜的环境。 四、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地下水的卫生标准和环境的卫生标准,以确保生活环境和周围没有被污染。建议由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环保工作有效运行。 五、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实施以后,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新的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渣、噪声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一)估算范围 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和其他费用。 (二)编制依据 1、土建参考照**省建设厅制定的《2004年**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地区基价》; 2、主要工程材料价格参考最近《**省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及市场价计算; 3、价差预备费按计投资(1999)1340号《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4、其它费用参照有关国家和地方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相关文件精神。 (三)编制方法 1、土建工程根据类似工程估算,并参考**区建设工程造价指数信息进行调整,以单方指标计入; 2、安装工程根据设备购置费及设备安装类似工程估算,以指标形式计入; 3、征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 4、拆迁安置由地方政府通过多途径集中安置; 5、设备购置费按厂家报价或近期市场价格估算; 6、贷款利息由政府贴息; (四)总投资 经估算,本工程总投资为24万元。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估算 费用项目 建筑面积(平方米) 估算费用(万元) 备注 一、主体建筑工程 1.土建工程 300 22.5 2.给排水工程 0.5 3. 电气工程 1.0 合计 24.0 二、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每个乡镇2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补助资金16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区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 项目投资于建设期内全部投入。 第七章 财务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本身是一项组织结构的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稳定、和谐的工程,其建设本身不以赢利为目的,承建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本身没有收入来源,项目投资主要由中央国债资金承担,因此本次项目不作财务评价,主要是社会效益评价。 二、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政府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乡镇综合文化站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把握公益性质,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作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投资和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公益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行经费。同时,公益性文化机构应该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机制,改善服务,增强活力。 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两项事业共同发展。 三是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乡镇综合文化站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站,将充分发挥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将为农民致富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 (一)、组织机构 1、主要职能 **区文化局 2、机构级别 行政事业科级机构。 3、科室设置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区文化站指导中心。 (二)、人员配备 1、规模、人员编制 与现有人员编制一致。 2、经费渠道 所需经费实行政府统筹,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当地集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职工的待遇确定,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逐步改善人员的福利条件。 3、人员配备方案与运行机制 主任由主管部门选派。其他工作人员采取合同制,实行公开招聘。其基本条件是:热爱工作,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吃苦耐劳。从事财会、医疗等专业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项目管理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民政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等部门和文化局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协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社区服务设施工程建设工作。区发改局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批、投资计划的下达等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工作;区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配套资金的筹措,确保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区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区文化局负责项目的选点和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建成,发挥效益;各乡镇做好工程实施的配合工作,将文化站纳入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确保计生工作开展。 (三)、切实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债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结束后,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工程结算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三、劳动保护与安全施工 (一)、劳动保护 1、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尊重科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做到“五同时”,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广泛开展无事故施工,并注意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共同搞好劳动保护,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发生伤亡事故,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领导、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抓好安全生产检查制,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还要定期进行几次群众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迅速解决。检查要讲究实效,不走过场。 3、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侧重抓好以下十项措施: (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 (2)、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3)、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5)、电动机械和电动手持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 (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7)、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8)、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设施; (9)、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10)、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地区应有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违反上述规定和有关安全制度,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工人可以拒绝生产;如果强迫工人冒险作业而发生事故,由直接指挥者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4、制定防尘防毒措施,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防治重点是混凝土搅拌站、木工车间、沥青加工点、石方及喷漆等作业的尘毒危害。 5、深入进行劳动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提高搞好劳动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懂得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自觉地遵守各项劳动保护法令、规章和制度。抓好职工特别是新工人的培训,把安全技术知识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安全施工 1、自然条件安全 根据国家地震局提供的资料,项目所在区域为6度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执行。 2、总图布置安全 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消防通道,人、物流通道宽度,道路转弯半径及各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等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3、运输安全 道路出入口设置交通标志,其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志,道路转弯处应按有关标准,有足够的视野宽度。 4、健全安全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确保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狠抓落实,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四、招标方式和招标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9号令的要求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购置安装等应实行全部招标或部分招标。 第一节 工程招标依据 1、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省人民政府令第68号 《**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3、**省人民政府令第88号 《**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4、**省人民政府令第89号 《**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初步方案核准规定》 5、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1988年 6、建设部[2001]22号 勘查和设计资质 7、建设部[2001]87号 施工承包资质 第二节 招标范围 本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的招标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设计招标;地质勘察招标;施工监理招标;施工招标。 第三节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的组织形式有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两种。具备编制相应招标文件和标底、组织开标、评标能力的业主可以自行招标;凡不具备条件的业主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自行招标需要按照《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5号)的规定向项目审批部门报送书面材料。 本工程采用委托招标。 第四节 招标方式 根据相关法规、文件及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 五、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预计建设工期为5个月,其中施工工期为至批准之日起3个月。 (一)、2008年11月初——2008年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