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档案信息资源在古建筑价值开发中的作用.pdf
下载文档

ID:3002004

大小:1.4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档案 信息资源 古建筑 价值 开发 中的 作用
文博档案216 档案信息资源在古建筑价值开发中的作用古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实物形态,具有历史和美学等多方面的意义,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当地旅游文创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与载体。但很多古建筑在作为文化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对于古建筑有关历史、建筑工艺等知识了解甚少,导致资源利用不足。档案是整合了有价值的历史记录的实物资料。因此,当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价值开发的时候,有必要结合档案工作进行。本文以浙江宁波保国寺古建筑文化景点的成功开发为例,阐述档案在古建筑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保国寺介绍建筑概况。保国寺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以西十五公里的灵山山腰。据宁波府志 保国寺志和灵山保国寺志序碑等记载,寺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骠骑将军张意与其子张其芳隐居此地,佛教传入,舍宅为寺。因在灵山上,故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845年)诏毁天下佛寺,灵山寺亦在其中。唐广明元年(880年)复崇佛教,灵山寺得以重新兴建,唐僖宗李懁赐“保国寺”匾额,改名为保国寺。宋治平二年(1065年)起,曾一度改名为精进院。后又复称保国寺。保国寺是我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寺外有28公顷自然山林。作为江南一绝的古建筑瑰宝,寺内存有大量江南最为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如大雄宝殿、天王殿、唐代经幢、观音殿等古迹,绝伦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历史上,保国寺曾历经数次大大小小的扩建与重修。建国后,最为重要的修缮有:1956年维修大殿,加固柱子和额枋;1965年修大殿,调换斗拱等构建;1966年对保国施晔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摘要:古建筑具有历史和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对古建筑进行建筑保护和价值开发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浙江宁波保国寺景点开发为例,通过分析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知识性、文化性等性质对保国寺修缮保护工作及文化和经济价值开发工作的积极作用,阐释古建筑保护和价值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与利用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关键词:古建筑;保国寺;档案信息资源寺围墙进行维修与漆粉;1975年大修保国寺,此次维修将保国寺彻底翻新,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旅游资源概况。保国寺自从1957年被学者发现以来,就受到有关政府的高度重视。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987年,保国寺正式对外开放。截止2021年末,宁波市保国寺共有藏品7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0件/套,举办展览15个,开展教育活动98次,年客流量达50余万次。除可以欣赏到罕见精美的古建筑实物外,保国寺内还安排有五大展厅和馆藏文物两个重要部分。五大展厅的第一展厅(天王殿)主要介绍保国寺历史沿革、外部环境和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等;第二展厅(大雄宝殿)向观众展示原汁原味弥足珍贵的古建筑文物;第三展厅(观音殿)以介绍千年木构祥符殿为主,辅以相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作为文字解说;第四展厅(藏经楼)介绍营造法式与保国寺大殿之场景,另配备有关建筑模型、图片等。第五展厅(西轴线厢房陈列)是专题陈列,主要介绍古建筑建造中不可缺少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馆藏文物展览,以大殿为核心,结合古建筑文物资料,历史文献记载,集“三雕”、碑刻、瓦当等建筑构件作为主要展品,并征购收藏大型建筑构件和珍贵建筑小件为次要展品。档案信息资源对古建筑文化价值开发的作用利用档案信息为文保提供依据。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鉴定与研究中,提供可靠文博档案 217凭据,起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档案是丰富的文化资料,记载了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档案承载了文化,档案的存在和发展是文化发展延续性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文物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其也以实物的形态保存历史,承载文化,故二者具有共通之处。保国寺在被发现之初,人们只能凭借其外表大致推断这是一座废弃已久的古寺。在专业考察团队对其进行详细调查时,也因有关这座古寺的文献稀少、寺内石碑文字风化严重等问题,保护与开发行动陷入僵局。最后,考察团队决定从古寺独特的建筑工艺入手,结合有关古建筑档案和历史档案的记录来进行考察。保国寺的大雄宝殿、天王殿、唐代经幢、观音殿、净土池等古迹均建于不同朝代,具有十分鲜明的年代特征和独特的建筑工艺。研究员将这几种江南独有的木结构建造工艺和雕刻手法与古建筑档案记录的文字说明和图纸对照,大致推算出保国寺的建筑发展史。如大雄宝殿,这座宝殿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其使用的精妙的榫卯技术也与古建筑档案中记录北宋木质庙宇建筑手法高度相同。通过档案的帮助,大雄宝殿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同时它也被评定为现存木结构建筑之中保留宋代建筑特色最鲜明、与宋代“营造法式”内容最契合的古建筑。与此同时,古建筑档案所记载的几近失传的建造工艺和雕刻绘画手法也在保国寺出现,这也为保国寺内的古物价值提供了有力凭证。档案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使其成为还古建筑历史面貌之重要依据,“修旧如旧”的关键信息来源。古建筑的构造复杂、材质特殊。为了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需要在研究古建筑遗物的同时,配合相应档案资料的研究,两者互相作证、互相结合可以使研究成果更为可靠,更具有说服力。利用档案信息讲好古建筑故事。档案真实、系统、生动地记录了宏大的历史和丰富的事件、人物,它包罗万象,既有经济、政治、军事,又有文化、科技、社会,是开展宣传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档案与文物相结合,能让参观者更清晰地了解古建筑的文化与价值,起着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档案来进行宣传教育,既真实、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保国寺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开放以来开展过数十次教育活动。比如保国寺大殿上的彩绘“七朱八白”。根据历史档案记载,这种朱白彩画最初见于隋唐,到北宋有了正式的名称“七朱八白”。而根据建筑档案记载,“七朱八白”源自古建筑中“重楣”结构,后随着技术发展,“重楣”结构逐渐淘汰,简化为“单层阑额”。但为了模仿“重楣”之型,仍采用这种朱白彩画,且这种彩绘方式多见于江南古建。同时,为了让参观者更直观地感受这种技艺,工作人员将“七朱八白”的照片与古建筑档案内存放的有这彩绘的图纸照片做成视频,供游客参照对比了解。寺内大大小小的建筑和陈列的展品周围均放置有详细文字解说的介绍牌,以及可以生动形象展示藏品的3D立体二维码。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归属和延续的象征,从其身上能得到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集空间、雕塑、美术、结构、材料、宗教等艺术于一身。比起文档和遗址来,古建筑往往能给人更加直观的体验,能够反映其所在年代社会历史信息。通过研究古建筑可以研习那个年代的文化和传统。梁思成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利用档案信息传播古建筑知识。档案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智慧结晶,它记载了人类社会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和理论,包含了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材料,是由个人、组织机构以致整个国家、社会逐步累积起来的原生态知识。档案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后代文物研究专业书籍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字图片资料。保国寺的管理单位研究出版了 保国寺 保国寺画册 保国寺砖雕与石刻 古今名人咏保国寺诗联选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东方建筑遗产等书籍。这些书籍的编写出版均需要档案的帮助,如东来第一山保国寺。这本著作进一步挖掘了保国寺的文化内涵,是至今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诠释最为全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权威专著。全书分为研究、保护、文献三部分,并配有绘制精美的实测图和细致入微的照片,以及相关文字介绍。这本书内容的完善,文字的精确,图片的选用,均需要历史档案和古建筑档案作为参考和依据。与此同时,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知识性也使这本书更专业,更权威。充分挖掘相关档案信息资源,不仅使保国寺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与传播,在基础上,更是对中国江南地区的古建筑建造史和发展史的完善。通过实地调研与系统研究,纠正与弥补了一些史籍的不足,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知识空白。档案信息资源对古建筑经济价值开发的作用利用档案信息为文物修缮提供情报。档案是古建筑开发为景点的修缮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档案记录文博档案218 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和规律,保存了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状态、基础数据、观测记录和统计分析材料。通过查阅以往古建筑档案记录,能了解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掌握充分的基础数据,占有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1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里所提到的原状是指古建筑初建成时的原貌,不是指破损的现状或后人拆改后的样貌,不仅包括古建筑的外在形式,还包括其内部构造、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功能用途、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古建筑档案是修缮工作真实可靠的重要依据。古建筑档案是指在建筑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图纸、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录像、录音等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当古建筑因年代久远遭到岁月侵蚀,或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力遭到破坏而需修缮时,所需的信息只能从古建筑档案中查找,否则其修缮、保护工作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保国寺在被发现之后,经历过数次维修工作,最为大型的修缮工作是1975年的保国寺大修,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有关部门专门成立维修领导小组。此次维修彻底解除了历代所加的“蚂蟥攀”“支撑柱”等各种附加构件,对全方面的部位构件位置进行校正。例如大雄宝殿的斗拱与藻井,由于长期的风化腐蚀,大雄宝殿的部分斗拱结构开始松动,并且部分区域的严重腐朽,导致其全貌不清。为了能尽量还原其真实面貌,工作人员搜寻了各地保存的宋代古建筑档案图纸和有关维修记录。最后将其数据汇总,在不改变其完好部分的情况下,凭借图纸提供的样例,顺利完成了大殿维修。在这次维修结合了档案提供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以及宁波民间木工的高超传统手艺,解决了保国寺维修中高难度的技术问题,使保国寺这座尘封已久的历史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也使得保国寺从一座无人问津的古寺成为供人参观的景点,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另一方面,保国寺的维修记录与建筑图纸也整理完备归入档案,为日后的修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这些档案也能为其他类似建筑的开发维修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价值。利用档案信息为文创产业提供素材。文创即文化创意,其开发过程大致为提取历史文化内涵,以物质产品为载体,设计成公众易于接受、愿意获取的文化产品,并最终面向公众进行展示和营销。古建筑档案具备开发文创产品的历史文化优势、科技优势及生动性。保国寺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相关档案资料也为其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信息。首先,档案信息资源成为景点导游语的丰富素材库。通过档案记录的有关保国寺的历史内容和建造工艺来作为导游介绍用语的参考资料。结合档案与文献来进行宣传讲解,既生动形象,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能引起游客的兴趣,同时也做了二次宣传,更传达了民族与地方文化自信精神。其次,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保国寺周边产品研发的创意来源。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相关文创产品的销售是经济价值开发的重要部分。随着商业化发展,文创这类既又文化特色又符合日常需求的产品深受大众的喜爱。保国寺现有文创产品有祈福卡、书签、拼图积木等,花纹图片、样式来源于档案所保存的文物古建的图纸,而产品介绍的文字也部分取自于档案。古建筑已经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资源,它反映了城市特色和城市文明,是城市最直观的宣传名片。开发古建筑档案文创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古建筑的历史性与人文性,增添旅游景点的人文魅力,使得景点的旅游特性更丰满。另一方面,以古建筑档案信息资源为主要素材,设计开发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创意产品,讲好历史故事,一定程度上消减历史、技术等与日常生活的疏离感,使公众可以轻易把古建筑文化带入生活,使厚重的城市历史更具亲和力与传播力,对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促进作用。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某一阶段的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记忆。古建筑的价值开发工作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活动,它既需要保证古建筑的原始形态和文化特色不能改变,又要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档案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古建筑档案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凭证依据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根据现实需求,深入挖掘与充分利用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在文化与经济活动中能为古建筑文化价值开发工作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对古建筑的维护修旧如旧,保持其历史符号意义;也能为古建筑经济价值开发工作提供宝贵的资源,使历史符号焕发新的生机。参考文献1屠剑虹 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浙江档案,2009,11:42432张丹荔 古建筑利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意义、现状和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78803徐建成 保国寺的历史身份和文化表情J宁波经济,2005,01:45474林士民 保国寺J文物,1980,02:90915汪可 档案助力特色旅游开发J浙江档案,2012,02:6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