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递
视角
乡村
教育
振兴
逻辑
进路
价值
基础
基本原则
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逻辑进路、价值基础及基本原则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振兴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注的重要议题。乡村教育振兴作为破除代际贫困、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重要手段,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追溯精神根源,筑牢目标导引,从政策支撑和内生动力激发上蓄积动力,从而践行后脱贫时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时代旨归。一方面,乡村教育振兴为乡村代际传递提供内化发展的核心动能、确立根本可行的关键方法、瞄准关键环节、构建系统持续的良性生态;另一方面,要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变革代际传递,需坚持全面覆盖、一贯到底,顺应时代、百花齐放,城乡统筹、公平公正,传承创新、融合共生的原则,最终促使乡村教育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实现质的飞跃。关键词乡村教育振兴;代际传递;乡村振兴战略;后脱贫时代DOI编号10.14180/ki.1004-0544.2023.08.013中图分类号G6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23)08-0120-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20&ZD140);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技术赋能时代 行业特色高校智慧思政模式研究”(XXSZ2022YB30)。作者简介:李晓夏(1989),女,法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宋瑞亚(1989),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晓夏,宋瑞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教育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牵动乡村发展的民生工程。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我国迈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贫困治理进入全面脱贫与减贫成果巩固实现平稳转型的关键过渡期,在此基础上乡村治理迎来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乡村教育事业由减贫转向振兴,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内生活力、积蓄发展动能,为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做好准备。具体来看,这一时期乡村治理的任务逐步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2023.08社会理论与政策120返贫、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并找到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根本方法和路径。要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坚持加大以剖析根源为主的代际传递研究力度,把握乡村振兴事业的关键转向,推动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伦理代际消解及乡村新变革的新途径。代际传递中的乡村代际贫困问题常被当作一个经济学概念展开研究,学者们多分析其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背后蕴含的本质所在1(p106)。但代际贫困问题诸多显性现象证明,它不仅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加以论证,而且也是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应予以深耕的重点领域。在凸显的代际贫困问题背后,实质是贫困亚文化的恶性遗传2(p82),根本原因是贫困人口思想局限、能力匮乏。代际贫困是一个长期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体系,其产生、演变、消解不能依靠“一次性交易”根本转变或解决。因此,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代际传递视角下的代际贫困问题和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变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代际传递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正解在于找到“病因”,着以“良方”,最终建立良性互动的乡村代际传递生态。而现阶段破解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根本路径之一在于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将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延展效应放置在哲学的辩证思维下加以考察,探寻乡村教育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价值导向和基本原则,对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进路(一)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起点乡村教育振兴有助于找到贫困代际传递的精神根源。从对贫困现象的归纳中,可将引发贫困的精神根源总结为意志消沉、知识匮乏、个人精神目标缺失等,这些是物质发展、教育投入、社会运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摆脱原有个别贫困地区脱贫全靠政府救济补贴“输血”帮扶的困境,必须实行点对点有效引导,不断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内生动力,拔掉潜藏在精神深处的“贫根儿”,为脱贫攻坚找到“造血”之路。要实现“造血”,必须把紧抓教育作为实现摆脱贫困的根本。乡村教育振兴着力化解精神贫困普遍存在的“等靠要精神贫困”“盲目型精神贫困”“懒散穷精神贫困”现象3(p130),解决“有减贫目标,但减贫手段偏离”“有减贫手段,缺奋斗目标”“无目标无手段,安于天命”3(p130)等难题,由源头化解代际传递因素,“扶贫先治愚”,从思想上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筑牢坚强防线。乡村教育振兴有助于确立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目标导引。基于生存层面的需求曾长期困扰贫困家庭,代际贫困的消除、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变更很长一段时间也被机械地等同为乡村人口生存需求的满足。恩格斯在描述工人阶级获取工资支撑家庭成员生命存活时做了具体数值上的记录,发现家庭中儿童的死亡率直接与父辈的收入挂钩,收入成了是否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当然,以往家庭收入的贫瘠会直接影响贫困儿童的生命存活和成长过程,对收入的固化认识深入到贫困人口的思想深处,代际贫困的转移也从中找到了衡量的具象指代物,即能够满足生存的金钱。当前,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基础温饱生存层面的需求告别贫困人口担忧问题的清单序列,教育减贫与乡村教育振兴等一系列扶“志”扶“智”的政策持续推进,贫困人口在实现个人自我发展层面有了新的价值追求,引导其在实现自身价值与综合发展等更高维度不断探索。(二)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动力组成乡村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形成政策支撑。由于城市乡村在区位上的差异,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需借助外部驱动力,形成精准的政策支撑体系,展开差异化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事业的目标发生转向,从而在助推农村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政府要发挥政策制定的主动性,形成代际贫困消解与阻断、代际关系变革与创新的政策动力。总之,基于代际传递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隐蔽性、主观性、聚合性等特征,对121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地区脱贫效度及发展情况的测量和判定、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情况、乡村教育振兴效果及未来配套机制调整等,都需要政府注入相应的阶段性力量,为乡村教育振兴事业形成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撑;持续关注相对贫困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返贫、深度贫困等问题,以保障乡村教育振兴精准实施,形成持续动力。乡村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形成内生动力。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本培育的漠视直接导致代际贫困的发生。原先贫困地区的人口既是减贫脱贫的对象,又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人群,其教育问题是关键。由此,乡村人口能动性、主体性带来的强大力量不可小觑。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随着乡村家庭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乡村家庭中接受高等教育或进城继续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教育振兴持续激发人口内生动力。乡村教育振兴践行扶贫扶“志”扶“智”并行,在调动乡村人口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发展能力4(p84),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鼓励更多的乡村家庭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做乡村发展的主人翁,为乡村振兴事业聚集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三)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中介以“志”的建设优化乡村人口全面发展的思维架构。2020年后,我国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从原先的“输血”补助式向“造血”发展式变更。未来,要持续发挥教育对乡村人口内生力的影响,处理好乡村人口“志”“智”发展的后续教育问题,推动教育持续消解代际贫困、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为乡村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过去,乡村贫困人口难脱贫的主要因素是面对贫困的恐惧、减贫能力不足、精神动力缺乏等。在代际传递的过程中,这种精神层面的贫困更难摆脱。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振兴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从提振精神入手,大力提升贫困人口个人发展斗志,激发其形成自我全面发展的思维,并逐步提升全社会的认可度,在社会文明发展的风向上与“志”的建设形成统一。以“智”的提升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贫困与人类发展相生相伴,如何阻断其代际传递、形成新的乡村代际格局成为未来乡村振兴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补足“智”的缺口,教育是本质,社会文化氛围形成是核心。“智”的提升,一是要靠乡村人口思维上的认可。以往,教育断档在农村稀松平常,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农村人口甚至认为教育无用,“会打工、会种地就饿不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的全面完成,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不仅开始认可教育,而且鼓励下一代要走出去,接受更高的教育,还有一部分人也参与到改善“智”的行动中来,积极参加就业培训等,实现了思维上的转变。二是要靠贫困人口行为上的主动。为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人口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已有很多人走出农田,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参与到城市建设中,获取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的回报。如今,乡村成为发展的新兴平台,乡村开始留得住人、叫得回人,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主动参与到本地的建设与发展中,实现了行动上的回归。(四)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旨归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跨越式阻隔效应。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源的贫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等5(p137)。作为资产性质存在的代际转移主体,分为有形和无形两方面,且分配比重的不确定性愈加明显。乡村教育振兴应是乡村治理过程中对这种无形的人力资源分配再造环节的重新架构。通过普及义务教育、科技拉动、技能培训等方式综合带动人力资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以往我们常利用人力资源调配红利解决乡村人口就业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则将人力资本价值的升级作为代际贫困问题最终消解的本质源头。乡村教育振兴未来将追求人力资本形成规模化发展,并促发联动效应,直接助推乡村人口实现自我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代际传递格局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乡村人口从“价值增值”到“效益扩容”再到“代际贫困从家庭结构升级中剔除”,从而最终消除代际贫困、传递良性代际基因。化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异化性矛盾。“异化”的概念在哲学范畴中专门代指事物122主体与客体在运动发展过程中逐步脱离或走向对立的矛盾关系。马克思深刻分析事物内部本质,全面系统地剖析这种影响事物主体发展方向脱离、疏远的根源,正确认识事物矛盾发展变化,从而对应找到推动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途径6(p168)。一成不变的减贫措施既不符合以往精准扶贫的要求,也不能适应随时变化的代际传递新形势,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振兴面临新的挑战,影响代际传递的关键矛盾在表征上出现异化。部分地区消解代际贫困的成本提高、脱贫后农村教育的资源浪费以及城市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等问题,与当前判定教育质量好坏固守“升学率”标准有关,但教育成功的必经路径不应专属于城市,摆脱绝对贫困的固化标签、及时调整方向、系统归置问题、正面应对才能有助于找到今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有效途径,使乡村教育振兴迸发新活力,化解新矛盾。二、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基础乡村教育振兴既是持续巩固减贫成果、激发新动能的有效支撑,又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有效途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需筑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基础。乡村教育振兴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具有前瞻性意义。(一)提供乡村教育振兴内化发展的核心动能教育是影响人认知能力、生产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儿童教育更是对整个生命过程产生决定性影响。乡村教育振兴在推进乡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到个人素质教育等直接影响乡村发展效能。随着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增加,未受教育人口数量将不断减少,并迭代出乡村精英人群参与社会生活。应坚持挖掘乡村教育振兴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强大活力,为未来乡村事业发展和代际传递的优化积累强大的经验成果,引领今后乡村教育振兴模式的不断创新。其中蕴含着乡村教育振兴阻断代际贫困、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深刻内因,即基于代际传递中的“代”“人”出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阻断贫困,并直接拉动农村人口投身到自发、能动的生产生活中。第一,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在人,人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能动因素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乡村教育振兴的重点在于“志”“智”的平衡,二者缺一不可,且必须同步推进。同时,二者是否共同发力直接决定贫困代际传递与乡村未来发展之路的长度与宽度。第三,乡村教育振兴配合实施其他乡村振兴途径,凝聚未来乡村的发展动能和前进方向,也从根本上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实现提供内生动能。(二)确立乡村教育振兴根本可行的关键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教育实践的最终理想7(p17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教育振兴从实践层面为防止大规模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长效方案,也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确立根本可行的关键方法。我国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不仅完成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基础温饱生存层面的需求告别贫困人口担忧问题的清单序列;而且随着乡村教育振兴等一系列扶“志”扶“智”的政策实施,贫困地区人口在实现个人自我发展层面有了新的价值追求。乡村教育振兴从多个维度找到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根本方法的统一基点: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灌输性与启发性,并深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包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最终达到既内化精神追求,又外化影响日常行为,从而找到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关键方法。一方面,从价值起点出发,即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统一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逻辑框架;另一方面,从价值落脚点判断,即实现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品德的全面发展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8(p57),充实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内涵范畴。通过统筹逻辑框架与充123实内涵范畴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全面的、完善的方法论意义。(三)瞄准乡村教育振兴深中肯綮的重要环节乡村地区的教育普及度和乡村人口精神文化发展状态是衡量地区文化振兴与传承的重要视角,体现了精神文明与时代交互的创新程度。基于人口内生动力延展开来的乡村教育振兴,是精神构筑和文化传承的行动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平衡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意识形态差异,并瞄准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突破,可保证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序推进。一方面,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建立消解贫困代际传递和变革代际传递格局的伦理文化和精神动力。立足精神文化发展开展的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实质上是对内源式乡村治理的逐步推进,强调要从消除贫困、发展乡村的内部原因出发,着眼于以人为本的初衷,建立新的根本性解决方案。从文化传承和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中形成绿色健康的文化向心力,基于综合性视角,推动乡村地区从本质上优化代际传递。另一方面,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挖掘地区文化资源与教育的转化融合,切实推动乡村形成教育与文化繁荣发展优势。乡村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既具有凝聚人心、净化民风的软作用,又兼具拓展乡村教育振兴广度与深度的硬实力。基于发展与变化的时空维度,对乡村文化发展与教育的转化融合进行自省与反思,梳理文化创新从传统到现代、从现实到理论的历史流变规律;对乡村文化重拾自信,是基于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助推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文化创新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精神复归。乡村教育振兴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正是在坚守与向前中不断推进的,其中蕴含着乡村文化传统与未来发展的辩证关系,也为乡村教育振兴形成新型文化生态圈,抓住重要环节提供方法。(四)构建乡村教育振兴系统持续的良性生态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当下和未来两个时间维度、根源与变化两个内容基本面。而教育的影响也是长期性的,在消除绝对贫困、应对相对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发挥教育的本质属性。找准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能力基点,彻底颠覆农村人口及家庭整体价值认知体系,在不断重组贫困家庭整体价值认知结构过程中构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预防返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形成综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从经济层面看,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人的劳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通过接受教育和训练获得,这种能力一旦获得,便可长期拥有,是实现经验积累甚至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从文化层面看,教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新生代主体中聚合产生新化学反应的平台,是文化的有效遗传机制,即教育不仅传承文化,还可以实现文化的再生产。乡村教育振兴在推进过程中辩证地、发展地汲取利用文化精华,形成摆脱贫困、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价值新理念。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对乡村文化筛选、整合,实现良性存续,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文化积淀,使人可以获得“志”的累积,迸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可持续内生动力。从社会层面看,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人的思维模式产生深远、系统的影响。坚持乡村教育振兴,能够营造自主性发展的良性氛围,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让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破除返贫恶性循环的可能。三、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原则乡村振兴战略下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确保乡村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实现长足发展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其关键在于乡村教育振兴要适时而变,在不同层面挖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基本原则,从而顺应时代变迁,解决不断出现的乡村教育振兴新问题。(一)主体上,坚持全面覆盖、一贯到底原则教育的主体在人,乡村教育振兴也需坚持全面覆盖原则,不分年龄、地域、性别、民族,实现老弱妇孺、一贯到底全参与,充分调动乡村群众改变命运、脱离贫困的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9(p3-4)。以往乡村教育的主体以着重扶持儿童、青年为主,对124人口覆盖并不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下要从不同维度推进乡村教育再深入。首先,持续保持对儿童、青年的普及型教育、技能型教育和学历提升教育;补齐中年人年龄短板带来的职业竞争力退化,壮大中年职业教育的队伍建设;同时发挥老人在家庭结构中的支点作用,实施特色化老年教育,在保障优良传统文化延续的同时,激发农村发展的老年活力。其次,关注妇女教育,使妇女能够有效衔接个人发展、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只有将原先占贫困人口一半的妇女资源调动起来,“半边天”人力资源的优势才有可能显现,才能持续激发“半边天”的贫困消解作用。最后,发挥特色主体的人口优势,拉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区、特殊人群的教育普及,拓展形式多样、符合特色主体发展的教育类别,如在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产业配套教育,设计更为精准的乡村教育振兴方案,挖掘潜藏在贫困地区深处、不易被探寻的减贫动力,化解由主体特殊性带来的代际传递难题。(二)内容上,坚持顺应时代、百花齐放原则坚持乡村教育振兴,从教育内容上对制约乡村发展的根源性问题一一覆盖,破除原先困扰乡村地区发展的要素短缺问题,找准优化代际传递的教育重点,顺应时代变化,凸显教育百花齐放促振兴的原则,实现乡村地区未来发展既能补短板,又能强优势的融合态势,赋予乡村教育振兴更广泛、更普惠、更具精髓的长远意义。一方面,在坚持多样覆盖的基础上,顺应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要求,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资助全覆盖体系。既要把握普通教育能够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完善人的性格品质,为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提供可持续发展机制的优势,又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帮助快速掌握技能,打破发展困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振兴要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道路上,净化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文化伦理体系。乡村代际传递的行为模式受不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影响,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下形成的中国家庭式文化传承模式直接影响乡村的代际传递,因此阻断代际贫困、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也必须从构建新的文化伦理体系入手,为传统意义上血缘关系勾连起来的家庭结构注入新的文化动力。(三)场域上,坚持城乡统筹、公平公正原则乡村与城市本来是两个单独的场域,二者所指代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很长一段时间被区隔开来分别叙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融合不断推进,二者原有的组成架构被打破重组。贫困,以往被当作一些农村地区特定的代名词,似乎代际贫困的发生场域被局限在农村,但城市中也存在被忽略的边缘性贫困人口,其本身的生活、生产同属贫困行列。另外,乡村教育振兴的推进实际是打破代际贫困场域结构、重建新型代际关系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流动儿童异地入学等政策的大力推进,原先致贫主因中基础性教育缺乏的问题得以根除,作为代际传递的主体部分儿童及主力青年越来越多地流入城市。代际传递主体的位置迁移是对代际传递发生场域的第一次打破,而这部分主体随着发展过程中的分流,部分又跻身社会精英人群,彻底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部分则体现出虽转移家庭至城市,但却在城市中与城市原有贫困人口混合催生新代际贫困的现象,城市成为新型代际贫困传递可能发生的重点场域。乡村教育振兴的大力推进与适时调整可以打破代际贫困发生的场域结构,在新旧场域中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带来可能。(四)形式上,坚持传承创新、融合共生原则在乡村教育振兴的推进过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网络文化、社会新风尚的传承与融入为促进方式,激发乡村教育的创新引领作用,创建乡村教育和谐共生的新局面。在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地区优秀精神传承,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实现振兴成效。在乡村教育振兴实践中突出文化的强大效能,可树立乡村地区文化教育发展思想,逐步发挥振兴实效与乡村“志”“智”发展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乡村地区存在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形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解决乡村人口的收入问题。而通过将乡村的文化资源融125入教育,最终实现绿色健康、无污染、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成效。在乡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立足文化沃土发展文化教育产业,是激发乡村地区内生动力、实现乡村人口发展和未来振兴的有效途径。四、结语:乡村教育振兴呼唤质的飞跃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后续巩固脱贫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效巨大。未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积极应对,以坚持减贫事业的持续循环推进为目标,利用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形成良性的乡村教育振兴生态发展体系。已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也存在致贫危机,部分乡村群众内生动力还未形成聚合效应,乡村振兴战略下针对潜在返贫风险的防范和代际传递格局的重建仍需要形成可持续的后续扶持机制;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减贫的难点,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代际传递在深度贫困地区的变革成效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整体进程。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到现阶段需实现从“扶乡村教育”向“通过教育实现乡村振兴”的质的转变。即,脱贫攻坚完成了教育扶贫“扶什么”的内容实践,那么接下来则需要解决“通过乡村教育振兴”创新优化“代际传递”的新目标,真正将教育的红利在乡村地区的后续建设中发挥出来。代际传递是一个不断量化积累的过程,乡村教育振兴在实现“教育动力、能力提升经济提升”的过程中作为主推手对乡村发展贡献量变之力,并直击代际传递的关键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参考文献:1高景柱.论正义与代际关系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2朱文镇,赵秋喜.关于中国农村文化性贫困的若干思考J.农村经济,2004(1).3杨永伟,陆汉文.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4夏一璞.试论精准扶贫的创新价值与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5顾永红,向德平,等.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贫困研究J.江汉论坛,2014(6).6蒋永穆,卢洋.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之能探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5).7徐海娇,艾子.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进程与反思展望J.广西社会科学,2019(11).8李维,许佳宾.后脱贫时代农村青年教育价值、实践挑战及发展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2).9黄承伟.中国减贫理论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历史世界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责任编辑杨幸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