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新辉煌.pdf
下载文档

ID:2922757

大小:1.8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新辉煌 传承 中华 优秀 传统 法律 文化 创造 中华民族 现代 法治 文明 辉煌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导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新辉煌刘南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人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 0 2 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以“五个突出”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从“五个结合”深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用“三个坚持”系统部署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坐标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对我们更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当代价值、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从“五个突出”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文明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特征的深刻总结,为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文明特质开启了新的视角。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法系文明。在4 0 0 0 多年的绵延发展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纵向传承、从未中断。无论是治国策略方面从原始社会末期“礼起于祭祀”“出礼人刑”治理雏形发展至汉唐时期成熟稳定的262023年第7 期总第6 9 5 期学习月州“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治国方略,还是法律制度层面从上古时期的“皋陶造律”不断丰富发展到唐朝的唐律疏议,其影响远播东南亚诸国,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的连续性特征。而正是这种文明的连续性,成就了中华法系的灿烂辉煌,也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有根可循、有源可溯、有据可依。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展现出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进取精神。纵观中国的法制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更新迭代的法制创新史。中国法律文化辗转相承、代有兴革,展示出清晰的螺旋上升的轨迹。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从公元前1 6 0 0 年的商朝开始,历代王朝统治者都在考察前朝法制得失利基础上确立新的法制思想和法制重点。这种不断反思与革新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呈现出长久繁荣的景象,也激励着我们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和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彰显着维护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价值追求。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法律方面体现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法律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色。一方面,各少数民族法律中融合了儒家法律思想和立法成就,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统治者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点进行民族立法,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所彰显的凝聚力、统一性,不仅为维护古代中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当前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导学家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体现着中华法系文明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思想的成就并非一家一派的成就,而是在百家争鸣基础上兼收并蓄得来的结果。从先秦时起,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就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在朝代的兴衰更替中,统治者在总结经验、反思教训的基础上,最终以儒家和法家为主体,形成了德主刑辅、内儒外法的传统法律思想。中国古代的立法成就也并非汉民族所独创,而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正因为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才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彩的成果。这种集天下文明而用之的广阔胸怀,也为我们吸收借鉴外来法治文明提供了历史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和平的强烈愿望。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以和为贵,对内形成了崇尚和谐无讼的价值理念,通过加强道德教化来减少矛盾发生,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调解来达到息讼的效果;对外我们虽然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法系文明,但并未产生优势文明取代劣势文明的侵略思想,也没有将我们的法律文化强加给其他任何国家,相反,我们积极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分享我们的法律文化成果,极大推动了周边高丽、越南、日本等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这与通过殖民侵略强行推广“法治文明”的强盗行径有着本质的差别。二、从“五个结合”深刻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他通过“五个结合”深刻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内在逻辑和重大成就,这“五个结合”也深刻揭示了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和重要意义。“结合”的前提是两种文明的高度契合、彼此吸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之所以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是因为二者在法律的形成原因、功能定位、价值理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认为法主要具备社会性、阶级性、人民性三个特征,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民本思想”等理念不谋而合。正是由于两种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使二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彼此认同感,这是二者能够有机结合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相互成就,共同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一方面,通过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找到了扎根的土壤,使其深度融人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让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的。另一方面,通过结合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找到传承发展的依托,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成为现代的。正是这种相互结合、彼此成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发出无尽活力、焕发出蓬勃生机。“结合”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土壤与文化根基,对于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汇集着灿烂的法治文明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法治精神。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充分结合之后,将能从根源上纠正西方中心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的错误认识,有效抵制来自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观的文化冲击,从而更加自信、更有底气地走好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结合”打开了建设良法善治法治中国的创新空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凝聚着中国古代4 0 0 0 多年法治探索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内涵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法治中国建设宝贵的资源。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纠纷交织、风险挑战并存,如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学习月州2 0 2 3 年第7 期总第6 9 5 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导学法律文化中汲取启迪和智慧,通过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加快推进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建设。“结合”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古代中国在几千年的法律实践探索中积累下来的文明总和,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品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根基。其中蕴含的德法共治、以人为本、观俗立法、课官察吏等思想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昭示着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精神。三、以“三个坚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守正创新。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就会南辕北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也必须走对路、走自己的路,首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要充分认识中华法系所汇聚的中国古代璀璨法制文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所蕴含的独特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自信和底气。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错误认识,坚决挫败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背后的文化殖民主义侵略,保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民族性、主体性、独立性。282023年第7 期总第6 9 5 期学习月州坚持开放包容,加强法治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过程中,仍需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广阔心胸。一方面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共同的法治文明成果,使之与中国国情和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实现本土转化、为我所用,为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提供养料和活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精神财富,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作品,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递中国法治声音。坚持守正创新,创造法治文明新辉煌。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一方面,绵延4 0 0 0 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治世经验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割舍的精神血脉和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守住文化根脉,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根铸魂。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法律文化创新发展,从“两个大局”的高度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时代接轨,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现代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相融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契合,赋予传统法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时代特色、时代价值,让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法治建设的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要求,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使命,努力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新辉煌!(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襄阳市委党校)责任编辑/周吟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