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体”联动: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精准培育探索.pdf
下载文档

ID:2921991

大小:1.06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联动 时代 大学生 理想信念 精准 培育 探索
第 期 年 月现代教育科学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精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网络思政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陈云云(),男,江苏南京人,法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思政。许川川(),男,河北衡水人,法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六体”联动: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精准培育探索陈云云,许川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摘要 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多重线索深度交织的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虚无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向。智媒时代既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带来机遇,又使该实践进程充满变数与挑战。智媒时代倒逼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务必“精智化”,在脑体主体客体载体介体环体等培育要素上着力,发挥“六体”联动的综合效应,即刷新主体思维理念、发挥关键群体和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做好分众化培育、运用智媒技术赋能培育全程、创新契合现实关切的话语形态、完善环境配套体系,形成完整闭环而又动态有序的培育联动格局,实现培育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关键词 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意识;智媒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多重线索深度交织的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虚无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向。如何对其理想信念进行有效培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和学界倾力研究的课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介入与应用,“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以机器学习、算法推荐为技术内嵌的智媒。智媒时代既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带来机遇,又使该实践进程充满变数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智媒时代倒逼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务必“精智化”。近年来,学界从机制创新、场域创设、人才支撑、技术批判等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认为应在脑体主体客体载体介体环体等培育要素上着力,发挥“六体”联动的综合效应,形成完整闭环而又动态有序的培育联动格局,实现培育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一、脑体精准:刷新主体思维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石。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智媒是“器”,也是“道”,它是媒体技术与思维革新的产物,具有扁平化、跨界性、去中心等特点。主体能否推进理念创新、变革观念意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获得话语权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当前主体对智媒存在一定的抵触和畏难心理,缺乏利用智媒开展理想信念培育的能动性。智媒时代倒逼主体理性认识智媒的优势、风险和挑战,勇于打破思维限制,以意识革命推进实践创新。而人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往往受大脑活动的深刻影响。本文所指的“脑体”系主体思维理念变革的器官承担者。其一,树立智媒融合思维。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需要技术手段、教育模式的创新,更需要思维观念的更新。当今世界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日益模糊,智媒所具有的冲突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征愈发明显。随着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媒体泛化、自媒强化、声音杂化、受众分化、交流难化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因此,主体要遵循智媒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借鉴智媒融合思维、技术和运作模式,树立“智媒融合 培育”的理念,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整合起来发挥合力优势。针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更要发挥智媒融合的综合效应,将“台、报、端、微、网、屏”等媒体资源统一起来,深度挖掘“视听触盛宴”背后的问题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智媒融合思维牢牢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话语权。其二,树立大数据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智媒时代是理想信念培育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为艰困的时代。数据就是其中最大的变量,智媒时代数据意味着话语和权力。大数据技术是与智媒相伴相生的新事物,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产生深刻影响。智媒作为“没有围墙的世界”,是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进行政治参与的自由地,其中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和信仰状况的海量信息汇聚成大数据。而大数据能够窥见隐匿碎片化、浅层信息背后的话语意图和价值内核,并以知识图谱方式预测话题趋向和话题爆点。因此,在当前海量信息皆可被数据化呈现的智媒时代,主体需要在信息黑洞和全觉传播盛宴中坚守理性价值判断,提高对数据化信息的敏感度,在充分尊重个人隐私和技术伦理的前提下能动地收集能够表征客体政治信仰、思想倾向和价值认同的数据信息,并进行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其三,树立算法思维。大数据并非海量数据信息的无序叠加,而是基于特定算法的“人为”结果。算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计算机编码程序,具有“双刃剑”效应。其中算法投喂在信息传播上实现了从“猜你喜欢”到“保你喜欢”更为精准化、智能化转变。一方面,在法律允许框架内主体要对智媒空间海量的学情、教情“痕迹”数据进行类化和算法分析,科学研判大数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行为进行精准画像,为打造优质、智能的理想信念教育云课堂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主体应注重利用算法技术整合和提炼智媒空间的大众话语“为我所用”,实现以“媒”载道。此外,面对智媒时代日益突出的“临界”“跨界”“越界”“无界”等现象,主体要有全景意识和跨界思维,努力融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现实情景和虚拟空间、线上和线下多种载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行多维度、全景式地培育,以解决智媒时代技术和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二、主体精准:发挥关键群体和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人技关系是影响人类发展方向的重大命题。智媒时代理想信念培育关键在“人”这一基本判断并未改变。根据传播学规律,现代传媒一般是通过关键主体将信息、观点、价值传递给大众,而智媒使其得到强化。(一)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群体的把关人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在对教材进行解码过程中充当把关人角色。智媒时代信息分配逐渐由“人找信息”过渡到“信息找人”,致使把关人作用弱化。同时,大学生在智媒空间的点赞、评论、转发会被算法精准捕捉并形成数据画像,一旦他们表现出对某类信息的偏好,算法就会推送大量同质化信息,使其坠入信息茧房和数字囚笼之中。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主动介入智媒,提升媒介素养,做到能够熟练运用智媒开展智慧教育。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思政课教师往往对政治理论了解更为透彻,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属于专家型“理论大咖”。他们处于理想信念培育的前端,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教师常在微博、微信、抖音、易班等智媒与学生进行高频互动。而智媒空间存在着异见人士散播的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虚无论”等言论,蛊惑民心、妖言惑众,尽显“傲慢”与“偏见”。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用过硬的专业素质揭批错误社会思潮,以科学理论和高尚人格引领、教育、说服、激励学生,帮助其突破理论文本的抽象叙述,“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 为什么的追问”,重拾智媒空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打破西强我弱、西攻我守的被动局面,进而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塑型的导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去影响青年,都会去 争夺青年。”出于特殊政治目的,异见分子常在智媒空间鼓吹西式价值观,惯用西方标准裁剪中国现实,经常夹带私货引导大众联想,极力唱衰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主张意识形态要与国际接轨,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共性问题解读为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会出现的特殊问题。而思政课教师拥有理性、系统批判错误思潮的职责和能力,可以通过智媒向学生转发、推送符合主流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对其“角色信任”转化为对信息本身的“理念信任”,这种“因信而服”理念转变驱动学生对主流价值信息点赞、评论、转发,逐步改变其在智媒场域中的数字画像,彻底打破错误同质化信息反复推送的闭环。同时,智媒时代倒逼思政课教师夯实理论根基,成为学生“三品”塑造的“大先生”和精通现代传媒技术、洞悉舆情传播规律、能够娴熟运用智媒开展理想信念培育的行家里手。(二)发挥意见领袖“关键少数”的正向作用意见领袖是海量信息的过滤者、阐释者和传播者,也是特定圈群思想的中心。智媒时代他们凭借卓越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深刻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走向,也因“差异化价值标准”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其一,意见领袖需具备超强政治素质和专业媒体素养。欲破解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困境,“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意见领袖是智媒空间的关键少数,在技术渲染和粉丝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建构和解构、渗透性教育和影响舆情等多重功能。为此,智媒时代需团结具有大局意识、独到见解、敢于亮剑的意见领袖,努力净化智媒空间、弘扬主旋律,实现全员育人。遴选意见领袖需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度和胸襟,摒弃地域、党派、行业、学历等偏见,只要是正能量意见领袖,政治过硬、道德达标、业务过关就能为我所用。意见领袖之所以突出“政治标准”,是因为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底气、自信和激情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塑造的领航人,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其二,做好意见领袖的培育和统战工作。意见领袖遴选之后,需对其进行系统性、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使其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能从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一方面,意见领袖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去引导舆情,呼吁他们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偏差,让智媒空间真正清朗起来。另一方面,意见领袖要有使命担当,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出现之时,敢于发声、愿意发声、善于发声,凭借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利用智媒呼吁“粉丝”冷静思考而不被带节奏,用合理疏导代替强制封堵或“躺平”,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国内外风云际会,把握“中国共产党凭什么自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客体精准:做好分众化培育 年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年)也明确要求“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导”。智媒时代文史、理工、经管、医学、农林、艺体类学生在知识结构、价值行为、就业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性愈发明显,这决定了对其理想信念培育必须采取分众化策略,遵循“按类分析正面引导个性发展”原则,做到因“业”培育。(一)文科生理想信念理性认同培育策略文科生的社会心态表现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感性驱动”等 ,他们更倾向于网络非实名制,倡导智媒空间的个人自由,反对外界对个体生活的过度干预,对“安乐死”“同性恋”“婚前同居”“颜值 正义”等争议性话题表现出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文科生追求的“浪漫主义”实质是个人理想化的状态,表现出同情弱势群体、追求社会公平公正。他们往往比理科生更倾向于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及理想信念的积极意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文科生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先天”优势,重点提升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一方面,文科生要时刻保持对泛娱乐化、去政治化信息的警惕性和批判性,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主体要积极引导他们敏锐判断热点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善于抓取热点事件中的“亮眼词汇”和“歧义字眼”,把握信息内嵌的意识形态元素,避免坠入思想舆论漩涡。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文科生在智媒空间的反制能力。智媒平台信息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基于用户对特定内容的点击次数、频率、阅读停留时长等行为痕迹。因此,文科生面对智媒空间的虚假、暴力、色情、血腥、反动等信息,必须通过快速退出、主动滑开、取消关注、屏蔽拉黑等操作向平台传递“不喜欢”的价值信号,从而为其理想信念培育提供健康积极的媒体环境。(二)理科生理想信念情感认同培育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其中的“一些人”包括大学生。智媒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窄化与极化、惰性与嬗变性、喜好固化与功利化等特点,且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关注度、认知度和认同度存在明显分殊。客观而言,理科生受工具理性思维影响更为深刻,急功近利心态较为普遍,更看重经济效益,容易忽视社会效益和人文价值,更多采用“是否对我有利”的功利主义标准而不是是非标准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过度关注自身学业、就业、情感、前途等现实需求,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迷茫、思想极化等问题,更易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高学历的野蛮人”。为此,亟需加强理科生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以政治性、思想性、崇高性逐渐消解思想意识的实用性、技术性趋向,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运用智媒技术重点开展理科生理想信念培育,强化“用户”思维,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网战”,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使命。一方面,理科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要彻底摆脱西方技术中心主义的影响,专业课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智媒革命,善于借助“线下 线上”“教师 学生”“主流 非主流”等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为课程思政奠定坚实的空间场域和媒介支撑,使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得到彰显;另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对理科生进行理想信念培育,重点深挖专业课中有关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法治意识、技术伦理、科教兴国、创新创业等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使学生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四、载体精准:运用智媒技术赋能培育全程新技术是新业态的保障和衍生物,智媒技术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精准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年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要“推动思想政 治 工 作 传 统 优 势 与 信 息 技 术 深 度 融合”。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范式随场域的延拓而改变,传统的“图片 文字”难以满足客体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模式的需求,因此需要智媒技术赋能培育全程。(一)发挥“智媒技术 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智媒技术可能被过度“智化”“赋能”或“神化”而陷入“技术主义的狂欢”。同时,集政治性、学理性、知识性与主导性于一体的传统思政课似乎已失去价值。我们该以何种姿态面对智媒时代思政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智媒时代信息技术的更迭给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带来机遇,使其更趋智力化、智能化、智慧化。一方面,开展趣味性、针对性强的“知识直播”。随着智媒技术的发展,各平台掀起知识直播热潮,这种即时性、交互性、立体化的“全觉”传播,使原本晦涩的原理和思想变得生动、有趣、易懂。如“李永乐老师”“剑哥思政课”“卢克文工作室”等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收割”了大批粉丝和无数点赞,这种新颖的“知识直播”是智媒空间良性互动的典型代表,也为智媒时代主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现实参照。思政课教师同样可以运用思政课堂 、智慧思政等智媒教学平台进行“知识直播”,既形成了蚁聚效应,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又能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和行为习惯,使受教育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域育人。同时,“知识直播”可利用云传播、云共享等方式挖掘理想信念培育中的云端数字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 智媒”技术优势,使教育情境更为逼真。另一方面,打造精准性、直观性强的思政金课。“知识直播”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掣肘,具有开放性、延展性、互动性特征,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但也容易抹杀传统面对面育人的教学信任和教学温度,而这正是理想信念培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还应借助智媒技术开展精准性、直观性强的线下课堂,运用“大数据 算法”技术整理、分析、研判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需求,快速抓取其关注的社会热点、思想疑点、成长节点,通过精准“画像”有针对地组织线下教学,为学生靶向定制差异化供给菜单,通过面对面教学研讨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对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二)打造“智媒技术 教育元素”的创意作品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实质就是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和解读党的历史与成功之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要以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贴近“微生活”,挖掘“微故事”、捕捉“微现象”、发现“微动态”、开展“微讲解”,打造能够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的“微作品”。可以尝试将党史国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等以灵动文字、有趣段子、丰富图片、乐见动漫、多彩表情包等方式融入智媒,重点改良“配方”、改进“工艺”、创新“包装”,在案例解读、情景再现和情感交互中传递“微能量”,使党史学习、理论传播、思政教育变得生动有料,更具感染力和沉淀力。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呈现新样态,需要构建多维载体,运用智媒矩阵打造内容红、形式潮、不戏说、不枯燥的“爆款”作品和视听“盛宴”,向大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科学观点和辩证方法,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近年来,团中央“青课”、东方卫视 这就是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川流不息”、江南大学“宝哥说”等载体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尝试。总之,智媒时代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学理性、政治性形态向学生乐于接受的“亲民”形态转变,拓宽理想信念培育的空间维度,使这一过程更为隐性化和个性化。五、介体精准:创新契合现实关切的话语形态话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教育行为发生的中介和载体,也是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智媒时代营造的信息传播环境已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革命的重要实践场域。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需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推进话语体系创新,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一)创新课堂教学话语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大多采取一对多、点对面的课堂教学,这种宣教方式具有枯燥性、单向性、灌输性等特征,难以精准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诉求、思想动态。能否有效驾驭智媒对主体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智媒时代也为创新培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和多元化选择。智媒时代主体需要熟悉、收集、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语、网络语,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变革话语表达消解媒体智能化所造成的主客体情感交流的陌生化、客体政治参与意识退化等问题,以提升培育的实效性。同时,需要充分融合多学科资源,跨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国际与国内、历史与当下时空界限,努力吸收多领域、多国别、多样化的话语资源。(二)掌握智媒空间网络圈群话语智媒空间存在诸多具有独特话语风格的“爱豆圈群”“游戏圈群”“社交圈群”等网络圈群,其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小众化、独特化、标签化和去权威化倾向。如“游戏圈群”内的“卢仙”是将英雄名称和英雄玩法的飘逸特点相结合;“社交圈群”常用的“”则是“永远的神”的首字母缩写,诸如此类的圈群黑话不胜枚举。网络圈群话语体系是联系圈内成员、巩固圈群壁垒和排斥异质信息的重要方式,这种话语表达和语言文化让圈群内大学生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话语联系。智媒时代网络圈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极易形成回音室效应,也使圈群成员对社会热点的解读趋于群体极化。智媒时代信息分配是建立在用户在线习惯、关注重点、语言风格、社交行为等虚拟日常生活的数据画像基础上,即在大数据和算法的共同支配下智媒会重复性地向用户推送符合圈群价值偏好的信息,使其对网络圈群同质信息的认同感不断加深,网络圈群则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围城”。对主体而言,“网络围城”意味着教育效能的弱化,极易陷入“进不了圈”“自说自话”“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的尴尬境地。因此,掌握智媒空间的话语是主体打通交流渠道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主体可将理想信念培育内容与大学生所处的网络圈群文化、智媒空间的叙事话语风格结合起来,主动学习圈群内部的语言文化,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表达方式进行理想信念培育,在潜移默化中打破圈群壁垒;另一方面,主体应充分发挥同辈效应的正向作用,培 养 一 批 兼 具 政 治 话 语 与 圈 群 话 语 的“”,使其在同辈效应和“意见领袖”的双重影响下提升话语权威性和影响力。六、环体精准:完善培育配套体系民众在享受技术进步红利之时,也易沦为技术之“奴”。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需要创新思维理念、变革话语体系等方面的“软支撑”,也需要政府、学校、法律、制度等“硬约束”协同构筑“环体”,以规避智媒“双刃剑”效应和“技术附魅”。(一)加强智媒空间的综合治理智媒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建立科学严密的法律制度保障,加大对智媒的监管力度,既是有效遏制智媒空间“负能量”信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侵蚀的关键,也是提升智媒时代国家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面对智媒平台泛滥的政治谣言、错误思潮、反动言论,政府应积极研发和利用新技术加强对智媒宣传阵地的监管,努力引导“科技向善”。首先,依法破解智媒“算法黑箱”“算法致瘾”“算法歧视”等技术悖论。通过完善 网络安全法加强对智媒算法设计规范、信息推荐机制、程序运行标准、数据查看权限等方面的硬约束,明确算法设计者的法律身份、法律义务与失范救济等问题,通过强制手段倒逼算法从业者遵循规则以保障使用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由于商业智媒的逐利性,嵌入其中的算法极易出现僭越行为。因此,培育者在利用智媒为我所用时,要抓好算法这个“总编辑”,优化算法规则、打破算力钳制、严防信息孤岛,积极做好价值排序,洞悉智媒舆情动态,使政治属性优先于传播属性和技术属性。其次,依法规避智媒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规范数据资源利用,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虽然国家已重拳规范智媒数据管理,但是超范围、违规收集用户贴身数据所暴露出的伦理困境依旧层出不穷。监管部门往往采取“封号”“禁言”“约谈”等事后性补救措施对智媒失范行为进行处理。因此,智媒时代需进一步用好经济和信用多重制裁手段,以确保大学生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以发挥体制机制在保障理想信念培育中的刚性作用。最后,依法完善智媒应急管理和监管问责机制。有关部门需要对智媒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评估,积极应对商业化智媒对主流媒体的冲击,健全智媒舆情监查机制,监督、指导智媒的日常工作,有限度地使用监控和干预软件,对智媒信息发布实行动态管理,严打将可疑信息向大学生智媒终端扩散的行为。同时,高校作为实践主体,要制定和出台鼓励教师开展“智慧思政”“精准思政”的政策举措,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主体利用智媒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完善智媒平台自治体系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配套体系,仅依靠思政课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智媒企业、从业人员等多主体参与,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传,又能娴熟驾驭智媒技术、活用智媒话语、了解智媒传播特性的复合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些人企图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变量。”智媒时代极易出现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的合谋,若智媒管理者和从业者政治意识不强、职业道德不达标,那么在取悦用户、获取流量、追求“眼球”经济过程中非主流意识形态就会渗透和传播,并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筛选与分发。一方面,智媒运营商和管理者要坚持政治性和市场性相统一的原则,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坚守道义和良知。为此,智媒企业需要压实主体责任,制定智媒行业自律准则和规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源头端、决策端确保信息发布的思想性、权威性、人民性,建好信息“推荐池”,构筑技术“防火墙”,防止反动、黄暴、虚假等低水准的黑色、黄色和灰色信息向大学生传播,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价值偏离,营造风清气正的智媒政治生态,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智媒从业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注重提升“媒商”,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媒体从业者。这就需要对智媒从业者特别是算法背后的程序研发者和意见领袖进行意识形态规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 算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将主流意识形态嵌入智媒空间,当好守夜人角色,从思想意识层面斧正受众价值取向,使其能够客观理性分析、处理、传播信息资讯,“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参考文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习近平 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年)人民日报,()付宇,桂勇 文理分殊:专业教育如何影响社会心态 探索与争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责任编辑:王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