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的基因结构与功能.pdf
下载文档

ID:2921890

大小:1.43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统文化 乡村 文化 构建 中的 基因 结构 功能
2023年8月第40卷第4期Aug.2023 Vol.40 No.4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Comprehensive Edition)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程芙蓉(阜阳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环境与秩序,且未能构建新的基于乡村条件的生产生活秩序,导致了乡村原有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的瓦解,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以其与乡村文化高度一致的核心内容做为基因反哺乡村,在甄别、发展、改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重构乡村文化,建设新的乡村文化形态,是保持乡村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脉络的必须和有效的途径。虽然由于基因的变异性会带给乡村在具体文化形式上的一些改变,但其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仍然是中国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和乡村社会的心理依托。关键词:传统文化;基因结构;功能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71(2023)04010406On the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in th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CHENG Furong(Academy of Fine Arts,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37,Anhui,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destroys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order of the ruralareas,and fails to build a new order of production and life based on the rural conditions,which has ledto the collapse of the rural behavior mode and value system.In this context,traditional culture feedsthe rural people with its core cultu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rural culture,and integrates into theneeds of modern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It is a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way to maintai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vein of rural cultureto seek harmony values,reconstruct rural culture and build a new rural cultural form.Although thevariation of gene will bring some changes in specific cultural forms to the rural areas,its stable thinking mode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provide the core value guidance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for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rural culture in China.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gene structure;function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是中国振兴的前提,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的硬件设施得到较好的完善,但由于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对乡村文化关注不够,导致乡村文化受到冲击,或完整性不复存在、或边缘化严重甚至消失,乡村文化振兴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因此寻找合适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基因重构乡村文化,是目前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收稿日期:2023-01-05基金项目: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重大项目“以中华传统美学的设计理念构建皖北 美丽乡村 研究”(2022AH040325);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课程思政融入美术学专业民间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021JYXMSZ09)作者简介:程芙蓉(1969),女,安徽阜阳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实践,E-mail:。第4期问题。1文化基因研究现状“基因”是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提出的关于遗传学的概念,指动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细胞复制和微小的突变进行生命繁衍,复制和微变的细胞中存储着生命的基本信息。文化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和生物繁衍较为相似,因此基因这一概念被借用到文化研究领域,以便更形象的表达文化的发展变化。虽然文化发展不可能像动植物遗传基因那样实现准确复制和传递,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学习实现文化的延续,并维持文化核心内容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对文化基因的研究基本上从概念定义,结构功能等方面展开。对于文化基因的概念由于切入角度的不同,各方定义不尽相同,影响相对较大的有一下几种:从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入手,毕文波认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 文化基因”1此定义不仅涵盖了文化基因应该具备的核心理念,而且包括了具体的文化表达形式,使对文化基因的理解与实践更具有可视性或可操作性;从哲学的角度刘长林界定的基因概念为:“文化基因就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是本民族心理底层结构的外在表现,是本民族特殊性的重要标志,在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它以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众所公认的观点而存在着。”2此概念把思维方式作为文化基因进行研究,有助于在文化发展的本质层面把握民族文化特质的变迁。对于文化基因特征的研究,刘植慧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认为:稳定性、统摄性、遗传与变异性、定向控制知识走向的能力,是文化基因必备的特征;3判断现有学科知识系统中的相关知识是否为知识基因,要考察作为独立的单元是否具有文化基因的特征。此研究对传播中的文化基因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对文化基因结构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影响较大的是尚乐林的“文化基因三层观”,他立足于生物基因系统的研究结果,把文化基因分成了与生物基因具有相同功能的三个层次:“文化是客观进化发展规律的系统精约、储存和表达。文化是系统性的,具有三个层次,对应着基因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系统知识,是硬件,是结构基因;第二层是对知识的意识、理解和颖悟,即规律性认识,是软件,是调节基因;第三层是变知识为有用,是付诸实践的行为,是操作基因。4这三个层次揭示了一个合乎规律的组织系统,为文化基因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目标。综上所述,有关于文化基因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很少有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在现代乡村文化构建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基因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开展相关研究,其结果不仅有利于理清传统文化在乡村传承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可以为现代乡村文化构建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指导。2传统文化基因特征五千年源远流长且从未中断的历史传承,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当代中国人在生活中潜在的行为规范与深层社会心理,已经沉淀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凝聚、构筑、形塑、提升当代中国发展基本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与支撑。”5具有典型的稳定性、统摄性、遗传性等文化基因的属性,并且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通过传统文化具体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2.1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经历多次外来文化的入侵,但依靠这种的稳定性,通过抵抗或融合的方式,仍然“保持原有的基本特色,具有相对的、长期的稳定性和足够的生存力。”6保存了其核心内容在相关知识体系中的原有内涵。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其中的概念、观念早已为大众所熟知认同转化为潜意识并外化为行为准则,比如陕西山西民间艺术中的抓髻娃娃,历经几千年,其功利性祈福辟邪的内涵从未改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上会有一些变化:抓髻娃娃中的女性所代表的繁衍之神,从最初祝祷祈子的灵符到后来成为贴在婚房中的喜花,到现代商品社会中成为商品的装饰符号,虽然发生了由“灵符”“喜花”到“符号”的变化,但其祈祷多子多福的核心内容依然保持不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可见一斑。程芙蓉: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的基因结构与功能105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0卷2.2统摄性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统摄性。几千年来中华所有文化分支的发展,都在传统文化的统摄下:比如作为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文化的徽文化,虽然其建筑、民风、民俗都昭示着其独特性,但从整体上来看,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依然在传统文化的摄下:徽派建筑的自然古朴、典雅是徽州地区人们天人合一观念的完美体现;民风重儒好学、入儒从仕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知识的具体体现;徽商重义、重信誉,以德治商的经商之道是传统文化中和与诚信的体现。如果以树状结构来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就是树状结构的根,它统摄着整个树体,具有基因的基元性、指向性和渗透力,各地方文化的发展是大小、长短不一的树枝,具体的文化艺术形态是树叶、花、果实;不同的地方文化虽各具特色,但其中的核心精神,依然是由树根提供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精髓将一直引领着包括乡村文化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各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也将引导着现代乡村文化的发展变化。2.3遗传性与变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传和变异一直贯穿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显性和隐性。以孝道为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孝”的内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从先秦时期对长辈的赡养、尊敬,到汉代融入国家治理:“汉以孝治天下”,到宋元明清时期“孝”发展到极致“无不是的父母”“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到今天,内涵变成了尊敬、关爱、体贴,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谐关系,可以看出,虽然从古至今养、敬在孝道的理念中是一直未变遗传下来的部分,但是每个时代孝的内涵都有些许变化,“汉以孝治天下”是孝道在汉代的变化,“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是明清时期社会的要求,平等、互相尊重是当今社会的孝道新内容,这些不断变化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之后产生的变异。由此可以发现,当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质的变化时,文化基因的变异性就会呈现显性,使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种文化最终决不只是某个内在因素的发展或对某在因素的反应,相反,它们是一种自由创造。正是这种自由的创造构成了我们高于历史的力量。”7只有遗传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滞,只有变异会导致文化的虚无。遗传和变异的同时存在,使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经历风雨但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3传统文化的基因结构学术研究中一般把传统文化分成大传统,小传统。“所谓大传统是指都市上层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的以字记载的文化,小传统主要是在小规模共同体,特别指乡村中通过口头传承的的文化,小传统是构成大传统的来源或基础所有的文化及文化关系都从小传统民间文化资料中构建出来,然后流入大传统的绅士文化,得到抽象而精致化的表述。因此,大小传统之间相互贯通,具有相似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文化特征。”8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主体结构。王东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可以分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义利统一、以和为贵的价值观。”9五大核心理念,前四点基本可以概括为思维方式,最后一点可以等同于乡村文化中的价值观。3.1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指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的方式方法。传统文化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意象思维方式的形象性、非逻辑性、整体性特征一直是具有显性的基因结构表征。3.1.1形象性与西方以科学技术为依赖的理性抽象思维的模式相比,我国传统文化的形象思维方式特征明显。“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度深邃的本源性内涵和广大的整体性内涵”10,即包括有形的世间万物形状;也包括无形的我国文论中常说的意象,是中国传统思维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诗经 最常用的赋比兴手法中的“比”,通过一种事物特征说明另一种事物特征,即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过程。诗经-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用来形容女子手如初生的叶芽,光洁柔嫩,皮肤像凝冻的油脂,细腻光滑;“燕山雪花大如席”以常见的席子比喻燕山雪花之大,“上善若水”以常见的水的状态,形象的比喻人性中的无形可循的“善”,这种方式可以把一些不常见或者无形的事物特征以常见的具体形象的展现出来,不仅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更生动,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106第4期最常用的表达方式。3.1.2非逻辑性是我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贯穿在传统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面。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民族文化强于综合而弱于分析: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逻辑推理。”11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通过心理经验观察、思考宇宙及世界的观照方式,具有典型的非逻辑性。诗意,是我国先民在艺术、生活甚至政治宗教中共同的追求。尽管对世界的观照包括所使用语言具有非逻辑性,但是仍然是对事物本体及本质的努力探索,比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的徘徊和男女主人翁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和故乡之间也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但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本质的共同或共通使人有了相同的感悟、体悟,从而在深层本质的层面领悟到相同的情感。即便是在高深晦涩的哲学道理的表达上,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具有非逻辑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时间和水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但古人用流水一去不复返的现实存在比拟时间的一去不回,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要珍惜时间的哲学道理。3.1.3流动性传统文化把握事物时,认为万事万物时刻处与流动变化的状态,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文化的迁徙、运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会随着人口的流动出现迁徙和运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竺的凸凹画法随佛教的传入进入中国,对西域和中原内地影响很大:敦煌壁画中西魏时期285窟佛像中,西侧墙壁上的天王和菩萨造型中出现典型的天竺凸凹画法,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有力的见证了文化的流动;另一方面指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文化中,关注世界的方式具有典型的流动性。比如道家,主张宇宙万物处于不断地变化、转化之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标志性图标“太极图”中阴阳两极的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即两者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是道家的基本思想的呈现;塞翁失马,以日常琐事深刻的说明了事物转化的流动性,也实证了流动性乃是世界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本体和本源。民间流传“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俗语表明,从流动的视角把握世界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3.1.4整体性中西方把握事物的方式不同,黑格尔的代表作逻辑学 开篇以非此即彼的两元论对“有”(存在)与“无”(非存在)这对概念进行了分析,科学、理性,但世间万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概念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是建立在概念的规定性思维运作的基础之上,从概念的规定性出发,把对象静态化来加以规定的。不适合把握本源性大宇宙的整体之象。”12因此西方这种两元论的局限性显而易见。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则是在变化中把握事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关注到事物目前的状态,而且预想到事物未发生的状态,从而对事物的把握相对更整体、全面。正如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虽然从具体形象入手,却是对作品整体意象的把握,是对作品更高的精神内涵的领悟。3.2价值观真、善、美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基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3,是维护我国国家独立最深层的力量。“真”有 真理、真诚、真挚等多层含义,即包括与客观相符的表象及情感也包括对世间万物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对事物本源的把握,是中华文化中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到了“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状态。生意场中的“童叟无欺”,艺术中的“直抒胸臆”,生活中的“诚实守信”都是“真”价值观的完美体现。即便是现代社会中,“真”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依据,是我国文化价值观确立的前提,是文化基因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善”是人们追求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是传统文化崇尚的一种高级的状态。“郭店楚墓竹简对 善的释义为: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作为人道的 善是天道 德的灵魂”14,“是人格修养层面上道德的实现和功能的外化,是高尚行为、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综合概括”,15把对善的追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家“上善若水”,主张人类本性的回归自然,儒家提倡“尽善矣,又尽美矣”,主张以修身为本,达到至善为鹄的境界,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我国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和行为的终极目的。对“善”的追求“使中国民族关注德性修养,凝聚力程芙蓉: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的基因结构与功能107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0卷强劲,同时也形成中国民族的整体观念、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经世济民观和入世的现实主义精神”。16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美”传统文化中是指人们对社会的观察和体验,既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也包括对生活、前途等抽象事物的体验,和西方对“美”的理解大相径庭,西方对“美”的讨论,基本上是属于科学知识的范畴问题,比如西方古典艺术中“美”是指比例的和谐,体现在理性的数字关系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多指“真”与“善”的合体,存在于生命运动和实践中,强调实践意趣和现实关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多的关乎心理。“情人眼里出西施”“春风十里不如你”这种世间最美出自个人体验、心境,而非是理性的数字比例。这是中华文化显著而独特的标志,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4传统文化基因的功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乡村经过许多大的动荡,但乡村文化一直未有中断,家国天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等乡村文化的主要核心内容也传承至今。近年来社会发展导致乡村人口流失,环境恶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乡村文化的主体、生存环境及文化的秩序,重新构建现代乡村文化势在必行,重构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基因的功能,可以有效的控制乡村文化发展方向、维护乡村文化特征、规定乡村行为规范,使新建乡村文化仍然保留原有文化特征。4.1维护乡村文化的传承脉络文化传承发展有两种文化演化方向,“一种是在文化危机中,文化模式进行自我调整与整合,化解了文化危机;另一种是在文化危机中,文化模式无法化解冲突,自我调整能力失效,形成了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17在中国乡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风波,发展方向一直未方式偏移。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国文化包括乡村文化内在传承的稳定性:首先,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传统文化尊崇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使乡村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数千年的青山绿水;其次,传统文化中非逻辑的、形象的思维方式,维护了乡村生活中生动的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维护了乡村的文化秩序和伦理秩序;最后,传统文化崇尚的中庸之道,强调平衡与稳定,这种价值取向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作用,或使外来文化在原文化模式中调整转化,确保了村民在乡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选择遵守乡村文化的行为规范实践乡村文化的价值观,从而维护了乡村文化的稳定性。4.2规定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模式和人的行为规范随着乡村的发展,乡村文化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甚至西方文化的渗入、挤压,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逐年恶化,淳朴善良逐渐开始稀缺,青山绿水越来越远,村民的行为方式与“乡村”渐行渐远,究其原因,是乡村行为规范的缺失。人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存在,会基于内在特性与外在环境等条件,主动选择行为的方式,传统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村民没有了自我行为的规范,在人际关系和行动中里“乡村”越来越远。把传统文化中儒道释的思想融入乡村文化构建中,可以促进人重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把它重新内化成现代乡村的生活实践经验,使村民在相互关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标准对相关行为进行认可,进一步强化行为认同。“对文化的倾向性认同的共识与认可,形成了支配人行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18因此传统文化对规范乡村各种关系模式和人的行为规范,维护着乡村的文化和伦理秩序有着重要的基因功能。4.3维护乡村文化特征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强调事情的发展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乡村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回应。按照天人合一思想发展的乡村,天更蓝水更绿,乡村更乡村;其次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可以维持乡村文化中的淳朴的人际关系,“仁”即仁爱、仁慈,从“兄友弟恭”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加之血缘及地缘的关系,村民极容易从个人的小爱扩大到波及所有村民的大爱。“义”更多的是说一种行为合不合适,应不应该;这些内容不仅可以维持乡村的社会秩序,治愈被城市冷漠的业缘关系异化了的人格,而且可以使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现出乡村文化特有的的“人情味”。108第4期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环境与秩序,且未能构建新的基于乡村条件的生产生活秩序,导致了原有乡村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的瓦解:乡村系列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中秋等,逐渐在乡村生活中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以其与乡村文化高度一致的核心文化为基因反哺乡村,在甄别、发展、改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重构乡村文化,建设新的乡村文化形态,是保持乡村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脉络的必须和有效的途径。虽然由于基因的变异性会带给乡村在具体文化形式上的一些改变,但其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深层结构,仍然是我国当代乡村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形成、巩固的社会心理依托,因此在现代乡村文化构建中,以传统文化的基因反哺乡村文化,是保持、维护乡村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 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J.南京: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2731.2 刘长林.宇宙基因、社会基因、文化基因J.哲学动态,1988(11):2932.3 刘植惠.知识基因探索一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1):6264.4 尚乐林.文化基因三层观J.发展.1988(5):78.5 薛秀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J.东南学术,2018(1):2732.6 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J.南京: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2731.7 德米夏埃尔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988:222.8 张荣华.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传统关系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2.9 王东.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传承(专题讨论):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 J.河北学刊,2003(5):130134,147.10 王树人.传承中医文化基因中医文化专家访谈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4.11 刘长林.中国民族文化基因及其阴性偏向J.哲学动态,1989(10):2832.12 王树人.论象与象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1998(7):3848.1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2019-05-04)2023-02-01,http:/ 李衍柱.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15 曾文芳.国学经典中“真、善、美”道德内涵浅析 J.管子学刊,2018(4):9599,128.16 王国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852.17 夏峰.人的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42.18 张宗明.论中医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5257.责任编辑:李玉年程芙蓉: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的基因结构与功能1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