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一流”背景下民族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pdf
下载文档

ID:2921287

大小:3.77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流 背景 民族 高校 数学 专业人才 培养 路径 探索
2023年8 月第4 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Aug2023No.4“双一流 背景下民族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熊显萍黄明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贵州兴义562400)摘要: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师范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函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坚持“学生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以适应新时代对数学师范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关键词:双一流;数学师范生;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0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Xingyi Guizhou 562400)Abstract: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 transforming,developing,and deepening reform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ethnic areas,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problems,which urgently need to be solved,in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the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 and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majors(teacher model)adhere to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That is taking thecertification of teachers major as the starting point,adjust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runningorientation and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build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innovating the talenttraining mode,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for the training of mathematicsteachers.Key words:Double First-Class;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path文献标识码:AOn a Training Path of Mathematics Talents inXIONG Xianping,HUANG Mingchun文章编号:10 0 9 0 6 7 3(2 0 2 3)0 4 0 0 5 0 0 6“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已成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收稿日期:2 0 2 3-0 2-0 8项目基金:本文为2 0 2 1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双一流背景下贵州市(州)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 0 2 1ZD01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熊显萍(19 7 8 一),女,贵州修文人,硕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502023年目标任务。就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类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来说,国内众多学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重点关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或教师发展等单一问题,对于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双一流”建设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担负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责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师范类专业建设必然是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承担数学师范类专业的院系对照“双一流”建设标准,积极探索数学师范类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一、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类专业建设的价值意蕴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一般处于相对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由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数学师范类专业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为已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数学师范生为目标,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一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驱动和坚持高校主体”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思路,对于发展中的学校和数学师范类专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正确认识“双一流”建设对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价值意蕴,对民族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类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对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双一流建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具体要求。继教育部提出“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之后,2 0 18 年教育部又提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思路,2 0 2 1年再次细化为中学教育师范生“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四大职业能力标准。新时代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基础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熊显萍黄明春“双一流”背景下民族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是对“双一流”建设做出的最好回应。(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特色发展为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提供新机遇坚持特色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特色发展既特色办学,高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地方大学的法宝,是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 0 18 一2 0 2 2年)“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9 的目标任务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提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的目标要求,为师范院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最根本的特色,同时也是新时代师范院校更快更好发展的最大优势。学校特色发展,除包含学科特色、行业特色、大学精神文化传承创新等特色外,同时包含了人才培养特色建设。就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来说,“民族性”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体现,“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特色体现。民族地区丰富的地方文化为师范人才培养提供了特色育人资源,长期的师范教育为师范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师范院校坚持地方人才需求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必然推动数学师范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方式创建,实现数学师范人才培养从合格到优秀,最终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三)乡村振兴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民族地区师范院校51第4 期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根本素养8。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既承担着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职责,又肩负着帮助学生实现价值塑造的责任和使命,教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素养及价值观形成,关乎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因此,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机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照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研究新时代数学师范学生的特点,重构课程体系,深化协同育人,锻造师范教育教师队伍,2023年立足地方需求,肩负着为乡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合格教师的艰巨任务。教师教学理念不新、教学方法传统、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力等问题在乡村教育中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教育,呕需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教师素养直接关系着乡村基础教育数学质量提升,作为培养乡村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的民族师范院校,抢抓“双一流”政策机遇,强化数学师范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二、“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双一流”建设给高校提供了政策机遇,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各类高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渠道、拓展办学平台、寻求特色发展以实现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传统育人理念及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类专业建设存在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一)培养目标定位针对性不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从宏观层面讲,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观层面看,民族地区院校要结合地方需求确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从微观层面看,民族地区院校各专业要在学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明确服务面向,确定所服务的地方行业产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养。就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来说,民族高校数学师范类专业一般将目标定于“为地方培养优秀数学教师”,基本体现了服务面向。但基础教育需要教育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的智慧型教师,不同阶段、不同类别学校在性质、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师范生专业素养要求各不相同,数学教育亦然。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包揽了中小学师资培养任务,不仅忽视了不同层次师范生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还使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师范人才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层次不协调,造成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这必然导致培养效果与实际需求有偏差,5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背离了师范院校为地方培养所需人才的初衷。目标定位问题实质上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需要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重点思考和科学谋划。(二)专业课程建设科学性缺失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10。从传统师范育人来看,师范类专业课程基本由开课单位自行设置,缺乏科学的课程设置依据和课程建设标准。就数学师范类专业课程而言,基本涵盖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三类,但在结合学生基础和学科专业要求设置课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通识、重学术轻师范的现象较突出,课程结构失衡现象普遍;二是课程建设缺乏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广度、课程难度、考核评价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由于缺乏科学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质量固然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也与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出的基于OBE理念设置课程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教师创新意识不够,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与新时代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有一定差距。课程建设实质上属于“怎样培养人”的范畴,体现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专业定位和学情分析,科学设置数学学科专业课程和对接数学师范生的针对性课程,建立符合学生和专业实际的课程标准。(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性不够重视学科知识忽视课程知识和教学知识、重视解题能力培养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是民族地区师范类专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培养方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效果,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师范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学科角度看,数学学科需要足够的理论讲授和解题训练。从专业角度看,数学师范生需要扎实的师德师风学习体验和多样化的专业技能训练。但传统的数学师范育人过多强调理论教学,实践导向重视不够,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但“三习”管理不够规范、评价过于粗放,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已成为影响师范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虽然学校制定第4 期2023年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办法,但标准的可测、可评还不够成熟,还需要不断摸索完善。学校也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大赛、第二课堂活动等,但参加活动学生少、覆盖面窄,受益面小,创新培养受到一定限制。“培养方式”也属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数学师范类专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三、“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师范院校是师范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重要使命,同样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导向促进师范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数学师范专业要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调整专业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建设。(一)结合办学定位构建培养目标体系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培养目标要与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相符合,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体现专业特色;强调专业要根据各学段教师专业标准,制定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也就是说,高校师范类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进行调整;一方面要根据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能力要求,制定与培养目标对应的、明确的师范生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尽可能反映本专业毕业学生发展预期。所以,数学师范类专业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经过充分调研,掌握地方基础教育各学段对数学教师能力素质要求,挖掘和提炼自身专业特色,才能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结合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基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国家认同、民族团结意识”“熟悉教育理论和中学生成长规律,具备系统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熟练使用现代熊显萍黄明春“双一流”背景下民族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二)坚持成果导向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基于OBE理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师范生发展成效为导向,强调课程体系的统整性和融合性,要求课程结构要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设置合理。具体来说,通识课程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师范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学科专业课程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以满足基础教育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强调课程对接专业毕业生,重在深度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策略。课程设置应符合教师教育的标准要求,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必修课(教师教育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实践课”五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按“数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和“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等主干课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专业定位,开设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数学教育研究”“民族数学教学设计”“中学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对接毕业要求的针对性课程。开设了“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学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和活动,设置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和师德师风类讲座等,既突出了“地方性、民族性”,有体现了“师范性、应用型。(三)坚持就业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第4 期信息技术,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在初中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培养目标体现了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服务面向和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体现了“地方性、师范性”的办学定位。目标内涵明确了学生“具备民族文化素养”,毕业要求明确了“扎根民族地区”“理解数学学科与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性”办学定位。同时,专业凝练了数学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元融人、文化育人、强基重能”的专业特色,既体现了师范育人优势,又涵盖了师范532023年课程内容是各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10 。课程内容往往需要以课程目标的形式确定,转化为教学内容后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目标进行方法化处理和落实。OBE理念强调教学内容的可教性和可学性,强调学生学习所得,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与课程目标一一对应,毕业要求必须逐条落实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一方面要对接毕业要求指标点,一方面要引导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需要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尽量平衡和兼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坚持OBE理念优化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数学类专业基础课、主干课高支撑毕业要求中学科素养,教师教育类课程高支撑毕业要求中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高支撑毕业要求中教学能力及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通识课程及一些教师教育类课程支撑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班级指导及综合育人等,全面体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和师范生四大职业能力标准。各门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及方式,提供学习资料的选择,阐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责任等。教学大纲还要求明确思政育人目标、育人要素、育人资源和特色考核评价方式。比如,数学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以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应用等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育人目标,实践教学各环节及活动培养学生师德规范、团结协作等素养,将民族文化融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坚持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坚持“三元融合”“文化育人”“强基重能”育人原则,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一是与基础教育学校、省州名师工作室联合,搭建由“高校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一地方中小学校”三方联动的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平台。通过外聘校外兼职导师指导教学实践,邀请校外优秀教师开展优质示范观摩,组织学生加人乡村名师工作室学习等方式合力培养数学师范学生。二是提出民族文化“三进三促”(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促教学技能提升、促教研意识形成、促中华民54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族共同体意识提升)育人思路,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数学元素,研发教学资源,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民族文化数学教学设计民族文化数学教学课例解析专题讲座,开设民族文化数学教育研究课程,强化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学生教研意识,落实课程思政。三是构建“一核四维”(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聚焦师德践行、教育实践、综合育人、自主发展四个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将师范生四大职业能力贯穿教育见习、专项训练与模拟试讲、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常态化开展“三笔字”普通话训练,坚持职业技能考核,强化学生技能提升。以“任务助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结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促进了数学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和文化育人特色得到肯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教学类竞赛、研究性论文发表、学生科研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8 0 余项,学生科研项目5 0 余项,发表论文2 0 余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专业改革与发展要以“双一流”建设所确定的发展方向为遵循,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中小学教师为目标,坚持服务需求,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凝练师范类专业办学特色,提升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 0 18(0 5):7.2李俐,李智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一一以西藏大学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0,3 5(0 1):19 7-2 0 1.(下转7 9 页)第4 期2023年学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改进,提升教学质量。例如:一所高职院校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优化与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学校收集了学生对不同课程资源的评价和学习效果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学校发现某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好,受到学生欢迎,因此加大了该课程的开设频次。另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学生反馈较多,学校对该课程进行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优化与共享平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精准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促进师生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这种平台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推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同时,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平台的技术支持等。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林邓伟,李东亮.新工科视域下大数据技术陈婧大数据在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中的研究与应用究).科技风,2 0 2 1(30):3.8马雪婷,贾晨.大数据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灌篮,2 0 2 1(36):1 4 4-1 4 5.9刘鹏宇,王超,贾克斌,等.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团队协同育人体系研究.高校后勤研究,2 0 2 2(1 0):4.责任编辑:姚朝进第4 期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焦作大学学报,2 0 2 3,37(01):84-86.2潘婷婷.1+X制度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数据方向)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科技风,2 0 2 3(12):50-52.3陈雪雯.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研究.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 0 2 2(23):79-80.4苗丽,唐新梅.大数据背景下 互联网+协同育人平台构建探讨.广西教育,2 0 2 3(0 6):1 0 5-1 0 8.5敏胡.大数据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探究.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 0 2 1(0 3):5 3.6岳军祥,王楠.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文献研究回顾 .中国新通信,2 0 2 1,2 3(2 3):3.7张微微,杨静宜,吕晓华,等.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上接5 4 页)3王伟,王后雄“双一流”背景下学科教学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5):106-110.4谭诤,卢小陶“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定位与执择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 0 1 9,4 0(0 1):62-66.5卢小陶,丘苑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师范大学发展思考).教育评论,2 0 1 8(1 1):34-37+8 0.王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学术探索,2 0 2 1(0 8):1 5 0-1 5 6.7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 0 1 8(0 9)31-34.8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2 2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2 2.9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 0 1 8 一2 0 2 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 0 1 8(0 4):1 4 1-1 4 5.10田腾飞,刘任露.OBE认证理念下师范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0 1):4 1-5 2+2 0 5.11胡万山.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意义与路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1 8,36(0 7):25-28.责任编辑:陈静7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