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社...——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为例_安永娜.pdf
下载文档

ID:2921268

大小:1.5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遵义 红色 文化 融入 地方 高校 贵阳 信息 科技学院 安永娜
159大众文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遵义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有着深厚的革命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稳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继承与发扬遵义红色文化为高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形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指明了政治方向、奠定了文化基础。遵义红色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价值,将其有机融合到贵州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来,有利于增强遵义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对青年群体的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因此,选择遵义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互相融合机制和路径作为论述方向,进行相关研究。一、遵义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遵义红色文化是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省遗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其产生和发展与我国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1。将遵义红色文化在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在新时代发展需求下,坚持立德树人总目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一代,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意识和奋斗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把遵义红色文化和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结合,多方发展,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延续红色基因和血脉、弘扬伟大红色精神,激发青年一代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有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遵义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时期英勇奋斗的一个重要见证,更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进的心路历程,具有强大的感染性、体验性和激励性。依托遵义红色文化,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性的。当前,贵州地方高校积极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引领3,既加大了对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综合运用,又丰富了遵义红色文化的资料库,还为省内高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文化基础,更对新时代大学生领悟遵义红色文化内涵、弘扬新时代遵义红色文化精神,奠定教育基础。(三)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体系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主体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切入点,在育人模式的构建上更加注重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地方高校是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对新时代青年进行先进红色文化培育,需要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贵州省各高校积极利用地方特色遵义红色文化,开展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为例安永娜 曹彩霞(贵阳信息科技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基金项目:校级课题项目“遵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2022SZC05)。摘要:遵义红色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良好的价值和功能,能培养和锻炼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担当,将其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意义重大。因此,选择通过分析遵义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以及面临的困境,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遵义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相融合机制和路径。关键词:遵义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14-0159-03DOI:10.20112/ki.ISSN1007-5828.2023.14.053文化教育160大众文艺利于完善地方人才培养体系,为探索“三全”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且省内各高校的生源多来自各地州市。4以遵义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展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维护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互相交流,促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创新大学生精神价值引领载体。地方高校利用遵义红色文化,通过开展主题课堂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活动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借此契机促进了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使新时代大学生不断提高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二、遵义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遵义红色文化和其他优秀文化共同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义红色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让遵义红色文化走进高校校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思政教育引领,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目前遵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课程思政设置缺乏针对性遵义红色文化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各个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讲课内容想对固话,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等情况,导致针对遵义红色文化开展专题性、生动性课程难度加大,难以保证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质量,难与时代发展需求保持一致。5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丰富,紧紧依靠思政类课程宣传学习遵义红色文化难以渗透至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培育的全过程,需要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更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在课程思政中引导学生追溯遵义红色文化渊源,增强对遵义红色文化的情感与价值认同。(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思想文化日渐繁荣,当前大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也日渐扩大。这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形式枯燥、内容单一等问题6,教师的授课更流于形式,长此以往难以做到“教学相长”。加之学生对遵义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对遵义红色文化学习只是浅尝辄止,不深入,不易产生具有影响力的效果。(三)红色文化氛围不浓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能堪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中,很多高校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教育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置遵义红色文化课外的活动、沙龙、主题展等教育方式,基本都是“念书式”的授课;有的高校对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视力度不足,教育宣传形式相对固定与单一,通常选择张贴海报、拉横幅的形式。7在校园广播中,主要以流行歌曲为侧重点,红色歌曲所占比重较低。这些在根本上都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三、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个案分析(一)个案简介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秉承“明理厚德,崇实担当”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总目标,办学定位上以地方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上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在实践与探索中,学校从党建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教育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四个方面开展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列活动。(二)个案实践与探索1.党建育人学校按照“两个123”的党建工作思路,聚焦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新时代贵州闯新路的道路上,全面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行系列党建活动。作为积极利用遵义红色文化创新党建育人载体、党员发展思想教育与考察制度、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学科竞赛等活动中,拓宽了全校师生党员的思想培育工作的载体。此外,还将遵义红色文化作为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内容,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对遵义红色文化的研究中来,为学校教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红色文化题材资源。2.课程思政育人遵义红色文化在长征和“三线建设”期间表现体现的是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体现的是“敢为、愿为、敢闯”的开拓进取精神,在社会主义大发展时期体现处的是奋斗和创新精神。7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视野开阔,更加个性、多元。学校创新形式,采用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红色音乐党史课,讲述中华民族奋斗历程,让遵义红色文化借助音乐课的形式在音符中跳跃起来。此外,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旅游资源学课程,在讲述贵州红色旅游资源分类时,除介绍人文资源遵义红色文化精神之外,还引导学生开展遵义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线路设计、撰写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等,让课程思政教学更具实践性和创新性,进而达到对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应用,不再局限于将思政育人放在传统的思政类课程的授课上,提高遵义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引发思考,如何利用专业所学创新如何创新遵义红色文化的旅游发展方式。文化教育161大众文艺3.实践教育育人为充分实现遵义红色文化与实践教学育人高质量互融互通,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促进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在党建育人、思政育人等环节实践中,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主题内容,开展系列主题式教育活动。以革命历程与红色历史为纽带,通过还原革命先烈真实形象,向学生展示完整、系统的遵义红色文化,使新时代大学生充分感受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革命精神。此外,积极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思政主题教育等实践活动加强情景式教育,带领学生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地方,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前辈奋斗的场景,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遵义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育人效果。4.校园文化育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学校积极用好学校这条“渠”让遵义红色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融进来。积极开展“音乐党史课”“长征故事进校园”等活动,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遵义红色文化。此外,还通过建立重走一段长征路、聆听一场红色文化教育主题讲座、参观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唱熟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视剧等校园文化活动资源库,让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不断提升对遵义红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遵义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和民族自豪感,达到育人的目的和效果。四、遵义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方式(一)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在教学上,全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落实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课程始终,根据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环节,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遵义红色文化的认同。其次,深入推进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完善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库,将遵义红色文化基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书、育才”相统一,实现学校专业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党政育人上,持续发挥学校党建育人优势,建立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库,扩大育人的范围,深化育人成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建立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基地将遵义红色文化融入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有利于把握时代主题、增强内在精神动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在辅导员育人方面,学校辅导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带领学生走进遵义,感受红色精神,让学生加强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红色文化价值引领。还可以丰富遵义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利用假期走进遵义、走进家乡,开展遵义红色文化活动学习与宣讲等活动,让学生自觉成为遵义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从而加深对遵义红色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进而决心,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三)推进遵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上,利用不同的空间建设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阵地,如红色文化墙、红色经典语录宣传栏、红色书籍借阅室等。还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组织开展故事分享会、主题升旗仪式等遵义红色文化活动,深化主题教育价值。持续深入开展校级音乐党史课,举办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积极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发挥遵义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作用。小结遵义红色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厚土壤,其价值意蕴深厚。贵州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多途径、多形式的将遵义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让大学生边学习知识,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延续,还能使其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化学反应等提供研究思路。参考文献:1杨喜梅,霍芳霞,赵秀文.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4):101-106.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3贾红霞,范建刚.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四堂联动”红色育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02):192-198.4任宗仪,陈海萍.以“红”为底色的贵州多彩文化融入贵州高校“三全育人”模式实践研究J.法制博览,2019(25):288-289.5李洁萍.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困难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No.1395(07):20-23.6吕中元.用好地方红色档案资源 助力高校统战工作发展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24(01):76-79.7钟福如,邓正艳,杨莎.课程思政视域下遵义红色文化校园传承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2):231-232.作者简介:安永娜(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培养、文旅融合与乡村旅游发展;曹彩霞(1982-),女,贵州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文化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