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雕文物的雕刻工艺与发展_张玉莹.pdf
下载文档

ID:2876989

大小:1.59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牙雕 文物 雕刻 工艺 发展 张玉莹
一、牙雕和雕刻工艺(一)牙雕牙雕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主要包括人物、动物、花卉、风景、龙船、牙球等陈设观赏性装饰摆件;二是包括名片盒、针线盒、信插、裁纸刀、扇子、印章、文具、首饰等实用器具在内的各类形式。例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的清代象牙雕游船摆件(图1),为两层楼阁式,上层为宽阔的平台,前置对称圆球形灯,中置花卉形立杆;下层为船舱,整体镂空雕刻。船顶一人眺望而立,三人围在一起高谈阔论;船首雕四人,造型各异;船舷两侧人物,或开窗而望,或扶手而立,或闲谈赏物;船尾置对称锯齿状旗帜,旗面雕菱形花卉纹;舱内门窗开关自如,并配有木质底座。此船采用圆雕、镂雕、拼镶等多种技法,雕刻细腻,牙雕文物的雕刻工艺与发展文/张玉莹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南 琼海 571432 摘要:我国牙雕发展历史悠久,其雕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反映出从古至今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牙雕文物的背后是牙雕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文章结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收藏的牙雕作品,阐述牙雕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关键词:牙雕;雕刻工艺;发展历程;保护传承造型灵秀纤巧、通透精致。再如清代象牙浮雕人物纹裁纸刀(图 2),长条形,扁体,上部为双如意头状刀柄,略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技法表现“市井人物图”,其中有椭圆形留白一处为定制纹章刻字用,另一面阴刻“万字不断头”纹饰。裁刀下部光素无纹,刀尖轻薄而锐利。刀柄与刀锋的连接部分镂雕、阴刻花叶几何纹。此外,牙雕套球最具特色,工艺要求极高。广州牙雕以牙球最为著名,又称“同心球”“鬼工球”,它是以整块象牙雕刻而成、从外向内逐层透雕的套叠同心球,每层圆球皆可独立转动,并且里外套球均镂雕有精美繁复的纹饰。牙球在宋代已出现,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就有对牙球的相关记载,其时是 3 层的套球。清乾隆时期,镂雕牙球只能做到 13 层,到了清末民国时期,牙雕套球已经达到 25 层,近代广州艺人制作的“鬼工球”最深能够达到 56 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一件清代象牙雕麻姑献寿柱花卉纹套球(图 3),由大套球、承盘、支架、底座组合而成。此镂空套球每层均可转动,球内套球,逐层镂空,每层厚薄均匀,内层厚约 2 毫米;外层通体浮雕镂刻花卉纹,内层均为几何形、花卉形镂空装饰,排列规则细密。底座象牙制,立柱从上至下为金钱纹方转珠、花卉纹套球和圆雕“麻姑献寿”,底部刻花卉纹,底座周边镂雕龙纹,集浮雕、镂雕、圆雕为一体。其纹饰精美繁复,造型古典秀丽,牙质温润,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是清代牙雕文物中的代表作。(二)雕刻工艺牙刻工艺主要有圆雕、浮雕、镂雕、劈丝(牙丝编织)、镶嵌(拼镶)、微雕、透雕、线刻等。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收藏一件 19 世纪象牙雕庭院人物纹折扇(图 4),由 20 枚象牙扇骨组成。圆头,大骨剔地浮雕花卉人物、龙纹。扇面整体采用劈丝浅浮图 1图 2 图 3杂项珍玩Oriental Collection24雕技法,多层装饰。顶部饰以人物和龙纹;中部主体拉丝浅浮雕人物图,人物形态各异,或亭台看书,或树下打趣,或顺水行船,相映成趣;边饰花叶纹,扇背光素。布局严谨,雕工细腻。二、牙雕的发展(一)产生与发展牙雕发展历史悠久,象牙制品最初只是生产生活用具,后逐渐演变为装饰用具,并占据了牙雕工艺的主导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出土有象牙制品,如象牙筒、牙雕小盅;广东、福建地区的遗址中也曾出土牙雕首饰和象牙权杖;在我国黄河流域也发现了几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及筒、珠等多个品类的牙雕制品。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牙雕便已萌芽,以实用器、礼器为主。商周时期,象牙雕刻盛行,采用镂刻、染色、彩绘等技法,华美艳丽,象牙成为各诸侯国向天子进贡的主要物品。周代牙雕多为饰品,主要装饰在家具、战车及文房用具上。考古出土的象牙雕刻和象牙制品更是层出不穷,殷墟就出土了象牙梳、象牙碟、象牙杯等实用器。进入汉代,随着海上贸易日渐发达,中国大量进口象牙,牙雕制品成为上层阶级财富的代表。这一时期的牙雕制品以线刻、浅浮雕为主,并填入颜色,突出纹饰,典雅庄重,简约大气,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象牙印章、象牙算筹等。(二)日趋成熟唐代经济发展繁荣,象牙、犀角等原材料数量增多,牙雕在上流社会里最为流行,部分官员甚至要手持象牙笏板上朝。牙雕制品也被日本遣唐使作为礼品携带回国,表明了牙雕在当时的盛行。宋元时期,大批象牙原料随着口岸开放得以引进,牙雕造型创新图 4图 5图 6多变,出现了牙雕套球。宋朝政府文思院中专门设有牙作部门。此时的作品雕刻风格典雅飘逸,以山水、花鸟、人物、神话为题材。到了明代,牙雕作品多为陈设装饰品。明代官府中,“御用监”下设有“象牙作”,主要为御前制作所需的牙雕制品。明代早期,牙雕多以人物为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后随着海禁的逐步解除,海上经济迅速发展,稀缺的象牙原材料得到大量补给,再加上明代手工艺的进步,推动了象牙雕刻的发展,其显著特点是随材取形,但体量不大。(三)鼎盛时期清代,我国牙雕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以康、雍、乾三朝最为突出。康熙年间的牙雕作品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雍正时期的宫廷牙雕作品多为形体较小的赏玩和文房用具,精巧秀雅,并确立了以江南牙雕为基础的“内廷恭造样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乾隆时期的牙雕不仅融合了南北牙雕艺术,还创新发展了多层镂空、象牙嵌色、牙丝编织等技艺,达到了中国牙雕艺术的顶峰。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象牙单面镂雕开光亭塔山水图扇(图5),它由64档象牙扇骨构成,两支大骨剔地高浮雕椭圆开光花卉、山水风景;扇面拉丝浅浮雕九层装饰。顶部饰一周花卉纹;中部以椭圆形亭塔山水开光为中心,饰一周圆形开光花卉纹,辅以几何花卉纹;纹饰以圆珠带状纹相隔,扇背光素。这把帽章扇按形制和尺幅来看,属乾隆末期(约 18 世纪 90 年代)流行的款式。此扇通体牙丝铺地,细如发丝;纹饰疏密有致,连绵铺展整个扇面,繁而不乱,是外销象牙扇中的精品。清代初期,象牙雕刻工艺延续明代传统,雕刻技艺继续向前发展。清代中期以后,象牙雕刻工艺风格逐渐繁复琐杂,其来源主要有宫廷和民间(地方官员进贡)两类。宫廷集中在如意馆和造办处下设的“牙作”,宫廷牙雕作品题材多为花鸟、人物、风景等;鸦片战争以后,宫廷牙雕发展逐渐衰败。民间象牙雕刻集中在苏州、广州、北京等地,其种类繁多,包括饰品、文具、生活用具等。清代及之后的牙雕,在技法上主要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广州制品为代表,作品风格较为写实,以装饰品为主,包括折扇、簪子、文玩、楼船、西洋棋、牙球、象牙席等,着重雕工,精镂细刻,牙质莹润,玲珑精巧。广东牙雕以象牙套球、象牙编织(象牙劈丝技术)最为著名。北派以北京的传统雕刻为主,华丽富贵,庄严典雅,主要是宫廷制品,多以仕女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在康熙、乾隆达到顶峰,至道光、咸丰后逐渐消亡。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牙雕白菜摆件(图6),白帮、绿叶、黄心、褐根。菜叶层层相叠卷翘,纹络雕刻细腻。白菜前部爬有一只绿体蝈蝈,旁静卧一只瓢虫,白菜下部附有一枝野花。此作品造型生动形象,将圆雕、染色融为一体,展示了高超的技艺。杂项珍玩Oriental Collection2023 年 5 月 总第 164 期25三、牙雕的保护与传承(一)牙雕的保护2006 年 1 月,象牙雕刻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禁止象牙原料及制品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牙雕行业举步维艰,但同时国家对于“来源明确、传承有序”的珍稀牙雕作品依旧采取了保护政策,并明确指出象牙雕刻技艺需要传承下去。牙雕文物易受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等影响,要严格控制保存环境,温湿度应常年控制在温度 2024、相对湿度 45%55%。象牙忌干燥和温度突变,变化太大会导致开裂、翘曲变形、发黄老化;保存时也应注意光源对其色泽的影响,象牙长期见光的一面较白,背光的一面泛黄。笔者在日常的牙雕文物管理工作中也发现,现存的牙雕文物因年代久远、温湿度变化大、光照问题和一些其他因素等所致,普遍出现泛黄、开裂、变形、变色、发霉的情况,因此日常保管工作极为重要。牙雕文物应妥善放置在密封性较好的囊匣中,并将囊匣放置在文物柜中;对于损害较大、状态不稳定的牙雕文物应存放于恒温恒湿柜中,避开光学辐射,减少温湿度变化对其影响。(二)牙雕的传承牙雕文物的传承。建立以牙雕文物为主体的博物馆、艺术馆等,通过陈列展示、活动推广等扩大对牙雕文物的文化宣传;举办象牙雕刻文物的特展和巡展,开展牙雕技艺的培训等。牙雕工艺的传承。象牙雕刻工艺是一门传承千年的技艺,在牙雕传承与动物保护同步的前提下,需要牙雕匠人在困境中将这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牙雕技艺一代一代坚守传承下去,同时让象牙雕刻这项技艺在其他材质上得到延续。牙雕技法可以与竹刻、木雕、玉雕的技法融为一体,如牙雕大师郭辰将猛犸象牙和金银饰结合在一起,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牙雕技艺,也在首饰制作上进行了创新。还可以寻找替代材料,如使用质感相近的河马牙、野猪牙、鱼牙、牛骨、骆驼骨、海象牙、鹿角等来替代象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选择牛骨作为象牙的替代原料,使骨雕和牙雕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牙雕艺术新视觉。还有工艺美术师董秉义选择用骆驼骨,改进雕刻工具和雕刻手法,以这种新的材质替代象牙,继承了传统的牙雕技艺。在中国高等院校(美院)设置象牙雕刻专业,增加一些牙雕课程,保护修复一些技术难度较小的牙雕文物,这样不仅为牙雕的传承培养了接班人,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牙雕并进一步深入学习,让牙雕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使牙雕不仅出现在博物馆展览和少数牙雕大师手中,也出现在广大学者的课堂上,以及“博物馆门外”的观众视野之中。另外还可以组建牙雕工作室、候鸟人才工作室进行技艺研究和传承,鼓励专家举办牙雕文化讲座,到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等从事牙雕文物及艺术品的保护修复工作。四、结语牙雕文物及雕刻工艺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对牙雕文物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和认识历史,推动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进步。参考文献:1 陈玮.苏州牙雕的风格和技法 J .上海工艺美术,2 0 1 2(0 2):1 0 4-1 0 5.2 胡建民.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J .上海工艺美术,2 0 1 5(0 1):5 9-6 1.3 黄雪婷.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设计研究 D .广东工业大学,2 0 2 0.4 李超.特殊历史条件下牙雕传承的可能性与策略分析 D .东北林业大学,2 0 2 1.5 孙雨璠.古代象牙雕刻文物探微 J .文物鉴定与鉴赏,2 0 2 2(0 5):1-5.6 张家泉.中国象牙雕刻工艺的历程及发展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2 0 0 9,2 1(1 6):2 4 1-2 4 2.7 潘卫民.浅谈猛犸牙雕刻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 J .名家名作,2 0 1 9(0 4):7 0-7 1.8 单承钧.牙雕工艺与收藏 J .中国信用卡,2 0 0 7(1 7):7 0-7 5.9 王欣.象牙雕刻中的匠法技艺 J .中国民族博览,2 0 2 2(1 1):1 9 4-1 9 6.1 0 崔一佳.广州象牙雕刻保护传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D .中国艺术研究院,2 0 1 7.1 1 丘志力,薄昊楠,杨炯,罗涵,吴沫.广作牙雕:1 7-1 9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 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 0 2 1,2 3(0 5):1-1 5.1 2 李涛,于芳.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东周时期牙雕器初探 J .文物鉴定与鉴赏,2 0 2 2(1 5):1-5.1 3 卢水华.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研究以北京牙雕技艺为例 D .中国艺术研究院,2 0 1 8.1 4 李凯.现代猛犸牙雕的传承与创新.J .名家名作,2 0 1 9(1 2):3 0-3 1.1 5 何爱群.登峰造极的雕刻艺术牙雕 D .天工,2 0 1 8(0 8):1 0 9.作者简介:张玉莹(1 9 9 3),女,汉族,吉林辽源人。大学本科,博物馆学专业,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杂项文物(牙骨角、珐琅)。杂项珍玩Oriental Collection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