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民
革命
联合战线
历史
贡献
当代
启示
总第 93 期 第 2 期2023 年 4 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No.2,2023Serial No.93摘 要:出生于江西省宜丰县的熊雄烈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在黄埔军校的重要负责人,也是中共早期从事革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大革命期间,他凭借在黄埔军校的政治身份,创新联合战线工作方式方法,巩固了国共合作基础,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以及支援北伐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回首熊雄黄埔军校期间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的主要历史贡献,既是对一代英豪的深切缅怀,同时,从中汲取统一战线的启示。关键词:熊雄;联合战线;历史贡献;当代启示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2-0038-06熊雄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钟恢万,万佳佳,范晨铭(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为了打倒势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中国国民党实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民主革命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强大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1924 年 6 月,在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协助下,国共两党共同筹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该校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民众习惯称之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创办,正是民主革命联合战线的重要象征和成果。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熊雄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任职,而熊雄又是继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之后中共在黄埔军校的重要负责人之一。从 1925 年9 月苏联归来入职黄埔军校开始,到 1927 年 5 月壮烈牺牲,熊雄先后担任军校政治部教官、东征军第一军政治部秘书、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以及黄埔军校重组后的政治部实际负责人。在黄埔军校任职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段革命时光,他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联合战线政策,坚持团结左派,争取中间力量,反对极端的反动势力,在国共合作框架内不断创新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国共合作基础,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以及支援北伐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熊雄对民主苏联合战线的历史贡献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这是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第一个专门文件。熊雄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职期间,始终站在维护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立场,深刻认识到“团结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1,为此,他立足实际创新和丰富军校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共同站在一条战线上面向敌进攻”2,锚定革命主要任务,即“与反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革命势力联合起收稿日期:2023-01-15作者简介:钟恢万(1986-),男,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综合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统一战线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万佳佳(1988-),女,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综合教研室经济师;范晨铭(1990-),男,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综合教研室助教。第 2 期39来,不妥协地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与他的走狗(军阀与买办阶级)”,坚定了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的信心与斗志,并通过创办各种媒介平台广泛传播大革命思想,革命军队与民众深受教育,为第二次东征、北伐的胜利以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持续巩固凝聚了人心、积蓄了力量。特别是1926年“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连串破坏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事件发生后,熊雄沉着冷静,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指示,服从革命大局,坚持和维护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不断采取灵活举措,坚守住黄埔军校政治部这块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阵地,团结了黄埔军校的广大师生。(一)突出政治教育,凝聚起大革命思想共识1.充实政治部组织力量,加强党的领导。1926年 1 月 6 日,熊雄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首要工作就是充实政治部组织力量。熊雄参加第二次东征归来就任该职,他发现政治部工作较涣散,在力量配备上明显不足,没有聘任专职的政治教官,政治部全部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过 20 多人,难以适应军校政治教育及革命任务需要。为此,熊雄聘请了 5 名左右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政治教官,如于树德、廖划平、高语罕等中共党员都是在这个时期被聘任为政治部教官3。熊雄聘请中共党员担任军校政治教官为一大创举,开创了黄埔军校有了专职政治教官队伍先河,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政治教官出现在黄埔的讲台”4。1926 年 3 月 1 日,改组后的黄埔军校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正式开学,熊雄担任改组后的政治部副主任,由于主任邵力子主要负责军校秘书长工作,政治部的日常工作仍由熊雄负责。改组后的黄埔军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为此,熊雄继续充实政治部组织力量,在原有 3 个内设科室之下新增设财务股等 7 个股和俱乐部、图书馆、书报流通所,政治部工作人员猛增至 70 多人5,较之前翻了 3 倍。在熊雄的努力下,一大批中共党员充实到了政治部,而且这些中共党员担任了政治讲师、政治教官、各科室负责人等主要岗位的职务,熊雄还向军校建议设立政治主任教官一职,中共党员恽代英为第一任政治主任教官,履行“督同各教官负有实施政治教育全部大权”6职责。同时,熊雄在已毕业的前三期军校毕业学生中,精心挑选了一批中共党员留在政治部任职,至此,中共党员的数量占到政治部总人数一半7,这在黄埔军校各内设机构中为绝无仅有的现象。1926 年 3 月 20 日“中山舰事件”后,为适应革命发展形势,中共将原来的黄埔支部改为黄埔特别支部,中共广东区委根据熊雄的建议,决定成立党在黄埔军校的领导核心中共黄埔军校党团,由恽代英、熊雄、聂荣臻、陈赓等人组成,熊雄被推举为党团书记。此外,熊雄还聘请了一批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临时政治教官,如毛泽东、刘少奇、鲁迅等先后被邀请到军校为师生作政治报告。熊雄通过充实政治部组织力量,建立专兼职师资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军校政治教育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中共党员在政治部占主体地位特别是主要由中共党员担任政治教官这些创举,加强了中共在黄埔军校政治部的领导,确保了在军校学生教育上,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沿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确定的目标推进。2.创新政治教育内容,统一革命思想。熊雄就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之前,先后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包惠僧、汪精卫、邵力子 6 位担任政治部主任,此前,军校学生的课程以军事课为主,政治课几乎没有,仅仅有过几次政治讨论会。为此,熊雄在军校政治教育上,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创新,大大增加政治教育的比重,在授课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联合战线特点,即教育引导学生团结各阶层力量,全面完成反帝反封的大革命任务。一是大大增加政治教育的比重。正如 1927 年 3 月 1 日熊雄发表在黄埔日刊的我对于本校“三一”纪念的希望一文所言“尤其是改组后,本校由单纯的军事学校而变成军事政治并重的革命党员制造所”,熊雄创造性提出了“两个打成一片”的理论,即: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理论与实际打成一片。特别是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的提出,成为了军校教育方针的总原则,大大增加了政治教育的比重,目的是既要让步、炮、工等科的学生懂政治,也要让政治科目的学生懂军事,让各科学生锻造成为全面发展的革命军人,打破了旧军队军人不过问政治的传统观念。二是丰富了政治共识教育的授课内容。熊雄主持制定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这是军校实行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该文件钟恢万,万佳佳,范晨铭:熊雄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40精神,军校开设的政治课程多达 26 门,其中绝大部分课程属于政治共识教育范畴。例如,开设了三民主义浅说帝国主义浅说国民革命概论中国政治经济状况 等政治共识教育性质的课程。而且,对如何讲授具体课程,熊雄也拟定了具体的授课纲要,例如,讲授三民主义浅说时,要求教官授课时必须讲清楚三民主义之解释及其相互间关系、民权主义中治权与政权之解释及各阶层联合战线等内容。这些共识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反帝反封建这个核心内容,培养军校学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充分体现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特点,为推动大革命走向高潮,凝聚了政治共识,统一了革命思想。(二)搭建平台媒介,传播好大革命进步理念1.创办各类媒介,广泛传播革命理念。熊雄非常重视政治刊物、政治丛书在传播革命理念、凝聚联合战线人心方面的重要作用。熊雄主持军校政治部期间,先后创办了黄埔日刊军事政治月刊革命画报血花周刊等各类政治刊物,并编辑出版了国民革命中国国民与劳动运动等一系列的政治丛书,其中,影响最深远、传播最广泛的当属 1926 年 3 月 3 日创办的黄埔日刊。该日刊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国内外新闻大事以及革命理论探讨。针对国民党右派分子时有发生破坏国共合作的言行,黄埔日刊刊发大量文章进行回击,以斗争求团结。目前已知的熊雄以个人署名或会议讲话稿形式发表在黄埔日刊上的文章就有18 篇左右。如 1926 年 8 月 13 日,针对蒋介石发出留给全体官长学生书含沙射影攻击中共“搞小团体”,熊雄在黄埔日刊发表对于校长“临别赠言”之说明一文,机智地同蒋介石进行了一次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指出不能把共产党与小团体相混淆,让师生看清了事情的本质,避免了师生思想混乱,维护了团结。同时,为唤醒全国农民、士兵、学生和小商人团结起来组成联合战线,鼓舞革命斗志,黄埔日刊紧紧围绕反帝反封建这个核心内容,不间断刊载了大量闪耀进步思想的文章,例如萧楚女撰写的在联合战线上纪念“血腥之日”、冯恒武撰写的巴黎公社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等等,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特点。此外,由于黄埔日刊刊载越来越多影响力大、传播革命思想的文章,日刊的发行数量从最初的五六千份猛增至高峰期的四五万份,发行范围从黄埔军校外溢至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黄埔日刊一跃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革命刊物,不仅成为黄埔军校的机关报,更成为传播大革命思想、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凝聚革命人心的重要阵地。2.搭建交流平台,激荡进步思想火花。熊雄在主持政治部期间,搭建了各种思想交流平台,就学生普遍涉及的理论认识误区、革命问题、思想疑惑,间接或直接与学生交流对话,深入学生联谊交友,廓清学生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坚定革命意志。一是设立了政治问答箱。政治部在校园各处设了政治问答箱,专门收集全校学生对所学知识、大革命相关理论的疑惑或问题,学生可将问题以信件方式投进问答箱内,政治部每周派员开箱取走信件,然后由熊雄领衔政治部教官,就学生的问题分别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答复提问的学生,书面回复大多刊登在黄埔日刊的“政治问答”专栏。正是在这种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形式新颖的交流中,学生参与问答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客观上起到了统一革命思想的作用。二是深入学生联谊交友。熊雄个人的人格魅力很强,他为人随和、开朗阳光,“和蔼的容颜,吃苦耐劳的精神”8,与教职同事相处融洽,更重要的是他常常深入学生中,与学生联谊交友。军校四期生陈远湘回忆:“熊主任很宽厚和蔼,我们在背后称呼他熊婆婆。”9这个称呼体现了熊雄对学生浓浓的关爱之情,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随便挤在床上,躺躺靠靠,凳上坐坐,毫无长官架子”10,和他们拉家常、谈理想,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现场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耐心细致作深入解答,正是在这种拉家常直接对话交流中,熊雄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传播了革命理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的熏陶。(三)拓展统战领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立足校内实际,全力团结革命军人。1925 年2 月,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第 2 期41钟恢万,万佳佳,范晨铭:熊雄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联合会”,其以团结军人救国为目标、以参与大众生活为活动形式。在中共的领导下,逐渐成为中共团结革命军人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不满,他们针锋相对成立了“孙文主义学会”,该学会打着研究孙文主义的幌子,“千方百计地找共产党员同学惹是生非,寻衅肇祸”11。两派的冲突和斗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扰乱了军校学生大团结的局面。熊雄进入黄埔军校之初,正是两派围绕是否坚持联合战线、三大政策等问题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两派纷纷发表文章和演说各不相让,为此,熊雄本着两派冲突并非敌我矛盾的理念,始终站在团结维护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立场,依靠军校中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团结国民党左派,对一些原则性错误和国民党右派开展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对一些受蒙蔽的右派学生,熊雄竭尽全力开展教育引导,使他们认识到错误。正是因为熊雄坚持不懈,把两派之间的矛盾尽力化解在萌芽阶段,两派之间“虽时有风波,终于得到熊雄主任在政治思想上的正确领导与诚恳帮助,未曾发生过重大的事故,其有功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有功于黄埔军校的稳步发达”12,有力维护了黄埔军校的团结。2.紧跟校外形势,努力团结工农群众。熊雄在主持制定军校政治教育大纲之时就指出:“使学生彻底了解革命运动是起于农工群众物质要求,革命之胜利,亦必须恃靠农工群众之努力”,他深刻意识到大革命的胜利,既要依靠革命军队,更要团结联合工农群众,正如 1926 年 9 月 21 日熊雄发表在黄埔日刊中的军官政治研究班同学录序一文指出“我们既不可与敌人妥协,更不可疏忽我们的联合战线”。为此,熊雄大团结、大联合的目光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一是团结工人阶级。熊雄特别强调“中国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之先锋队”、“没有工农之联合,就没有国际革命势力之联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熊雄组织参与“援助省港罢工周”活动,熊雄发出“罢工胜利,就是反帝国主义运动的胜利我们工农商学军各界联合起来”号召,为此,熊雄组织政治部宣传队声援罢工,组织师生慰问罢工工人,发动学生上街散发传单,号召为工人捐款捐物,邀请罢工委员会负责人来校作罢工形势报告,熊雄本人也多次发表演讲、撰写省港罢工的面面观等文章支持工人。通过这些举措,黄埔军校与罢工工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二是团结广大农民。当时,广东东莞、宝安县等多个地区的农会建立了农民自卫军,熊雄领导的政治部本着“为辅助人民武力计”13,派遣了 6名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政治教官帮助自卫军开展政治军事训练。此外,1926 年 10 月 31 日,熊雄又派遣了 30 多名学生到广州农民运动干部特别训练班学习农运工作,学习期满后奔赴广东各地担负训练农民自卫军的任务。通过种种举措,向农民传播了革命思想,加强了军民团结。三是团结普通群众。1926 年 7 月,熊雄为让普通民众接受革命思想熏陶,他联合军校教育长方鼎英在军校驻地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第一所近代小学黄埔中山小学。北伐后,熊雄为巩固后方根据地,与驻地民众“更进一层的打成一片”14,1926 年 8 月 30 日,熊雄组织军校师生与驻地民众举行了 1 万余人参加的黄埔全岛军民联欢并欢迎国民军代表大会,会后发表的黄埔军民联欢代表大会宣布指出“一切民众、一切同志的团结整个的革命势力之团结”,呈现出军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态势。此外,熊雄非常注重对校外民众的政治宣传,抽调学生组建了一支近 400 人的宣传队伍,制定了宣传队组织大纲,在“五一”“五卅”等重要纪念日,向民众宣传纪念日的意义以及反帝反封的重要性。这些举措,对唤醒民众革命意识,“做到团结精神与统一意志”15,夯实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群众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二、熊雄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历史贡献的当代启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事业胜利的独特政治优势和重大法宝。熊雄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的 21 个月,也是他革命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大刀阔斧创造性开展军校政治工作,为凝聚大革命思想共识,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熊雄在统一战线方面的一些创新与做法,对做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42线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一)在政治引领上,持之以恒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聚中华儿女思想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是确保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沿着正确政治轨道发展前行的强大支撑。熊雄在主持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期间,立足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框架,紧紧围绕反帝反封建这个核心任务,不断创新政治教育理论,丰富政治共识教育的授课内容,通过教育培训方式增进了革命军人投身大革命的政治认同,凝聚了思想共识。当下,就是要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夯实中华儿女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广泛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同时,在统战各类对象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优化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的教学布局,不断提高共识教育课程占教学总课时的比重,通过教育引导方式画出最大“共识”同心圆。(二)在统战方式上,绵绵发力创新统战工作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16统战是做凝聚人心的工作,什么方式最能打动和凝聚人心,就是要带着真情实感联谊交友,“润物细无声”般讲好统战故事、传播好统战声音。熊雄在主持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时期,带着真情实感经常深入军校学生宿舍,毫无长官的架子,与学生坐在同一条板凳拉家常、谈心谈话,真正做到了和学生群体打成一片,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传播了革命理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革命思想熏陶,正是以这种“看不见的宣传”艺术,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学生。毛泽东曾要求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要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做工作时要圆,方法要圆,策略要圆,但是,内心要方正,原则不能丢”17。为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要带着浓厚情怀和责任,既要表现有教育引导的深度,也要展现有情感交流的温度,又要呈现灵活多样的工作艺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时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绵绵发力,用心用情为统战对象答疑解惑、纾困解难,在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中开展好联谊交友。(三)在统战覆盖面上,多方联动构建大统战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事业是全党的事业,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工作领域更加宽广、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既给做好统战工作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熊雄在主持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时期,虽然他主要在黄埔军校任职,但他贯彻执行党的联合战线的视野并不局限在校园内的师生,而是本着破除“部落思想和地方主义”理念,把联合战线的覆盖面延伸至校外的工人、农民、商人以及普通民众等各个社会阶层,支持参与省港工人大罢工,派教官帮助农会开展政治军事训练,与驻地民众开展军民大联欢,通过种种举措传播了革命思想,团结各阶层力量,真正做到大团结、大联合。为此,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要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大统战工作格局之“大”,在于统战工作覆盖面的“广大”,在于统战工作意义的“重大”。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始终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把党政、群团、社会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资源力量充分挖掘出来、调动起来、整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统战工作协同、联动和整体质效。参考文献:12 熊巢生.中国大革命中的熊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56-157.3 辛增明.熊雄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119.4 邢照华.黄埔军校生活史(1924-1927)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2.第 2 期435 黎显衡等.黄埔军校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2223.6 陈宇.黄埔军校年谱长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238.7 辛增明.熊雄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130.8 侯海生.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81.910 熊巢生.中国大革命中的熊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04-205.11 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61.12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21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61.13 黄埔军校史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296.1415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编.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第11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378380.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30.17 徐晓林.毛泽东的统战艺术J.党史天地,1994:12.【责任编辑:陈童敏】钟恢万,万佳佳,范晨铭:熊雄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