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信阳市
乡村
治理
长效机制
研究
战文彦
信阳市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研究战文彦(信阳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信阳市地处南北交界,具有气候资源、区位发展、政治文化发展优势,乡村治理发展趋势向好,但是也不乏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文章以突发事件的识别检测为起点,乡村治理运行为信息处理核心,乡村治理评估考核机制为信息的终点和新的信息回溯的起点为研究逻辑建立基本模型,尝试探索信阳市乡村长效治理的新路径。关键词:信阳市;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3-0027-03中国图书分类号:D 422.6文章标识码:A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要发展农村,就要优化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不仅是农村内部的自我管理与发展2,更是市域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对信阳市乡村治理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不仅要了解信阳市乡村的基本情况、也要使用问题导向,寻找继续推进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的立足点和着力点。1信阳市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1各级政府治理机制健全“要想农民过得好,政府发力少不了”。信阳市政府聚焦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和河南省农村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成立乡村振兴局,统筹发力助推乡村治理长效发展,形成市政府统筹县级政府规划落实镇政府一体推进的基本格局。县级以下构建“县处级领导联系乡村县直单位结对帮建镇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联动全民动手参与”的运行模式,上下联通的网状政府治理模式为乡村治理高效化、持久化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1.2经济层面发展向好经济建设统筹发力,产业结构健全。信阳市特殊的地理条件适宜于植物生长繁育,农产品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有利于集中发展茶叶加工、制药、服装加工等产业,产业基础良好,此外,信阳市乡村旅游业结合鄂豫皖革命老区特色,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1.3社会状态平安有序信阳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体统领,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发力,乡村社会秩序安全平稳,针对突发安全事件建立牢固的预警机制,以“安全指数”为重要数据支撑,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治理、属地负责的工作方式,乡村治理成效显著。此外,信阳市借鉴“枫桥经验”“仙桃经验”等先进乡村治理案例经验,达成了“乡村稳、秩序好、群众满意”目标。1.4文化层面发展良好信阳市依托本地特色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包括以郝堂村为首的乡村文化产业中心、皮影戏研究中心、信阳文化传承馆,茶文化协会等项目成果,依托基层党组织和社区邻里中心等服务平台,调动群众支持治理、过程参与和成果维护的积极性,乡村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2信阳市乡村治理存在的短板2.1部分治理主体参与度较弱,治理效能发挥受限乡村治理的本质就是各类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处理乡村事务、决定乡村发展的过程。信阳市乡村治理明显存在治理主体参与度不高、参与意愿度不高、数量不足的现象,这与信阳市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阶段性收入差距明显相关性较大。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才资源供应不足,有参与治理意愿的青壮年离家务工,回乡参与治理成本高,参与欲望逐渐降低。此外,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参与度较弱,信阳市民政局发布的 2022 年全市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示中,共计 25 个 3A、4A 级社会组织中,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只有 3 个,与乡村治治村方略基金项目:信阳市社科联规划项目“信阳市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研究”(2022ZZ007)。作者简介:战文彦(1993-),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027村委主任 2023 年 3 期理相关的社会组织为 0 个3。信阳市乡村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村妇代会、村民兵连及“两新”组织等,但是功能较局限,服务范围较狭窄,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难以发挥预期效果。2.2专业乡村治理人才不足,治理人才支撑较弱城乡资源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以及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等原因,人才单向流入城市、拉大了城乡人才资源差距。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乡村工业分布差异化明显,农业收入季节性强,农民为了获得稳定的收入,逐渐形成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工”的人口存在格局。乡村人口的阶段性流动不利于乡村的稳定发展,也会导致乡村科学技术人才缺失,专业技术人才缺失使得乡村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劣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数字治理进程加快,乡村治理也将越来越复杂,权利边界越来越模糊,乡村治理对人才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信阳市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留守群体应对风险能力减弱,法治人才资源也不足以支撑乡村治理长效化发展。3信阳市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模型构建综合信阳市乡村治理现状,虽然乡村治理成就巨大,但是短板也依然存在,为了推进信阳市乡村治理的长效发展,应当构建稳健的乡村长效治理机制、外部运行保障机制、乡村治理长效运行机制、乡村治理评估考核机制构建。乡村治理格局中应具备专业的组织结构、数据平台、管理维护机制、信息反馈调节机制。本研究的简要模型是以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处理数据流动为例,识别预警、运行处置、评估考核、加入识别数据库为逻辑活动点进行设计。3.1乡村治理监测识别机制构建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治理好乡村要做好前期信息准备工作和突出问题的前期预警,搭建县乡村联动数据平台、事务预警平台。针对前期数据准备,构建以家庭为单位的数据点,集中记录户庄村镇县基本信息数据库与风险监测系统进行多维数据连接,构建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危险数据进行分级别预警,预警数据进入应急管理,线上应急互动,线下县、乡、村联动处理紧急事务,完成一组前期预警数据回流。在构建乡村治理监测识别机制的过程中,要注重数据共享和人才资源支撑,构建乡村治理人才信息库,并注重交叉性学科的人才培养。数据共享机制运行,要注意数据的安全和信息隐私,积极推动公共数据和乡村整体数据的开放共享,让数据跑起来、乡村强起来、百姓生活美起来。3.2乡村治理长效运行保障机制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既要注重“长”,即有长远的、整体的、全局的考量;又要注重“效”,即有效用、有效率。机制模型要想顺利运行,必须对整体的机制做好外部的保障,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稳定的经济投入、人才和数据支撑。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的保障机制。理顺政府、市场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打造政府引领的长效机制。融合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壁垒,完善以基本权利公平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服务的长效保障机制,优化政治工作资源配置并落实基层民主。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以基层自治组织为主导、乡村社会组织合法参与、村民为治理主体的乡村基层治理框架,发挥党章、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的作用,形成自我治理、依法治理、以德治理、智慧治理新格局4。稳定乡村治理投入机制。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综合提高村民收入,建立长期投入机制,坚持科技兴农,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生态化集群培育工程,拉长产业链条,变传统为特色,化特色为优势。继续提升农民技能,进行农业知识的相关培训和第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建立“培训+就业”长效机制,开展跟踪服务式培训,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金融支持,建立社保、教育、民政、农业的教育培训体制。人才支持的保障加强。要建立专业的乡村治理干部队伍、工作人员队伍和辅助人才队伍。注重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乡村治理事件的识别、帮扶和状态监测等专业事务能力的培养;面对乡村治理“疑难杂症”时,邀请专家研讨、高校专业团队解决难题。3.3乡村治理长效运行机制构建乡村治理长效运行机制构建主要聚焦为谁治理、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的逻辑来展开,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三个模块进行全过程性的构建。3.3.1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乡村治理惠及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中国改革发展各领域,也必然是乡村治理领域的核心理念和最终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刻理解“人民”的内涵,“人民”是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的人。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要尊重人的现实需求5;要重视发挥乡村治理中的内源性力量,引导充分的乡村自治;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为乡村治理发展的旨归、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效益为总要求、以提升生活品质为导向,推动社会028公平正义。3.3.2治理主体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乡村正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利益多元化,因此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形成以基层党员带领群众进行治理的基本形式;以党委领导为基本的政治保障;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准确把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方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6,要成为“总体负责、细权下方、增强服务”7型的负责型政府参与治理。统筹联动,树立长效发展理念,唯有全方位统筹和联动,乡村治理中政府主体参与责任才能落实,真正的善治才能达成8。3.3.3治理方式“三治合一”。乡村治理需要进行方法和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路径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治理的效果。重视自治、德治和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三者综合优势,推动乡村治理长效化。一是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为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共性问题提供制度化的解决方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7,多领域、多层次依法推进;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过程,做到既尊重社会组织自身的组织结构又推进其“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9;逐步完善基层自治法律法规,倡导依法治理。二是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引导乡村文明健康发展。要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用原则;在乡村治理工作中要以“以德自治”的工作原则;加强乡村道德文明建设,以文化人,以德感人。三是推进乡村治理网络化、平台化水平,重视乡村治理网络化的法治化建设,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10,运用智慧治理经实现索乡村治理高效化、科学化、智慧化。3.4乡村治理评估考核机制构建信阳市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机制健全,成效显著,但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也存在容易忽略的短板,应该加强乡村治理评估考核机制的构建。建立乡村治理评估考核的工作要点包括,第一,预防预警机制是否灵敏,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否有事件预警。精准识别是否遗漏乡村治理要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治理后,要评析事件处理是否得当,预期治理效能是否满意。第二,乡村治理主体参与积极性评估,评估基层管理人员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评估社会组织是否符合准入标准;评估村民是否积极参与,参与的内生动力是否充足;并对评估考核结果及时公示,积极收集反馈信息,收集村民对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的改革改良意见,并对意见进行调研评估,数据收入识别预警机制,以备下一轮的乡村治理运行良好。第三,评估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的灵活性。考核相关数据建模是否科学,信息反馈机制是否灵敏。在乡村治理中的“预防”大于“治理”,不断优化有针对性的、反应灵敏的应对预警机制,放缓和阻断于未然,推进乡村治理长效运行。4结束语针对于基层治理,尤其是乡村治理有必要构建一个相对稳健、长效的治理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工作体系,确保乡村治理科学发展,稳步推进,只有统筹道德、法治、先进科学工具的治理方法才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搭建起监测、识别、治理、评估的正确工作机制才能保障乡村治理的长效化。参考文献:1 中国共产党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0-25.https:/ 2022 年全市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示EB/OL.(2022-12-20)2022-12-20.http:/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4-28(19).5战文彦.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研究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例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21.6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公报 2017 年第 7 号 EB/OL.(2017-02-07)2017-02-07.https:/ 信阳市司法局.文字解读:关于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读EB/OL.(2023-03-14)2023-03-14.https:/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EB/OL(2020-12-07)2020-12-07.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