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为例.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型 市政 基础设施 城市 质量 发展 影响 综合 建设
June 2023 Industry City145城镇规划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逐渐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愈发强烈,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形成新的发展动态。2022 年 7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该规划对“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城市基础建设作出全面系统安排。提出坚持以“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民生优先,智能高效;科学统筹,补足短板;系统协调,开放共享”为工作原则。为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内涝、管道爆炸等问题,以综合管廊为例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运而生,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综合管廊建设在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也为其建设和改造提供了政策的支持。2022 年,针对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又颁布了“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地方层面也逐渐注重综合管廊的建设,全国多个城市依托“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对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均提出了新的实施改造方案和策略。综上所述,目前综合管廊的构建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也依托绿色低碳、智慧高效、协调共享等理念,将综合管廊大力推广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为我国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综合管廊的建设理念2.1绿色低碳在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中国家大力提倡“绿色低碳”理念,因此综合管廊的建设也应遵循绿色建造的设计思路。综合管廊的绿色建造应该是融入到规划、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建设生产活动1。另外,由于综合管廊处于地下,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通风条件较差,导致管廊内部空气流通困难,同时在进行管道日常维护施工时将管道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造成管道的损坏、腐蚀等问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自然界中的阳光、水源、风力,改善管廊内部的环境,增强其绿色生态效益。2.2智慧高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5G 等信息技术分析和监测城市主要信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新型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并迭代演进,形成治理高效有序、数据智慧开放的城市综合环境,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2。在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利用 3S 技术、BIM 技术、廊体监测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为综合廊道的建设、规划提供智能化方案,对远期的综合管廊规划提供指导。2.3协调共享综合管廊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地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问题相继出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创造出满足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设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以综合管廊为例的新型基础设施进行探索,分析其在实际建设中运用的相关理念,并结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选取实际区域研究,剖析其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探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的实施和建设提供借鉴和范本,以期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关键词:新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廊;管线建设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文/武彤产城产城 2023年6月(上)146下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管线综合规划为主要依据,共同打造科学、合理的管廊体系。综合管廊作为市政管线的载体,与城市建筑、道路网络、景观绿化相互统一,通过各种城市规划和信息的协调共享,为管廊规划提供依据,实现多方的交融、互通。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状研究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阐释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以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综合管廊所在的新华街道为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新华街道各类基础设施的位置梳理(如图 1 所示),对我国现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探究并提出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3.1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街道位于通州区西北部,属于通州老城区的一部分,北侧片区得益于运河核心区的建设和开发,以北环环隧为主的综合管廊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北环环隧融合地上地下交通、市政管线、地下空间,采取地下3层结构交通环廊系统,其中第三层为综合管廊,将电力、电信、上水、中水、热力、气力垃圾 6 条主要管线按照系统分门别类地依次排开,统一到相应的舱体内,既节约了地上的空间,营造美观的城市形象,又便于维修和管理,彰显绿色、智慧、共享理念,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南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传统和老旧,且分布不均匀,基础设施的种类、数量较少,质量较差,未进行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与北侧的综合管廊建设联系不强,尚未形成系统的布局结构。3.2现存问题新华街道由于发展时期的差异,出现南北部基础设施质量差距较大的情况,南侧是发展较早的区域,内部有大量的老旧居住小区,各种管线未经过严格的规划,出现了裸露于地表和横跨于住宅之间的情况(如图 2 所示),为居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功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带来了生活的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单一,该区域的宜居水平较差。北部采用先进技术构建的综合管廊体系实现地块与市政道路的完美衔接,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南北两侧的基础设施连通性不强,不利于城市整体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城市风貌的营造。3.3解决措施新华街道所处的核心城区是城市最繁华、建设最成熟的地区,区域内道路宽度有限,沿线建筑密集,地上、地下管线众多,建设综合管廊的难度远大于新建城区3。对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建设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认真听取公众意见,前期做好完善的调研、考察工作,使整个市政基础设施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有的建筑设施,道路交通,以及各图 1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街道基础设施分布图June 2023 Industry City147城镇规划种管线之间的关系,对地上地下的管线进行整合,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综合考虑造价成本等问题,注重南北两侧市政管线的衔接和融合,实现兼备实用性、美观性、安全性、系统性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目前,综合管廊已成为世界发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其对城乡规划、城市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4.1维护城市安全、平稳运行综合管廊的建设将所有管线集中于地下,避免由于某条管道损坏而造成的反复挖掘路面带来的危险因素,将道路与管线分离开来,可以进一步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保障城市安全和道路的完整、美观,同时能够减少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市政管线的影响,为维护城市安全、平稳地运行提供条件,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4.2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管廊在建设过程中常采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检测等多种科技手段,利用数据共享,打破了各个专业部门的屏障,全面协调各个方面,对城市管线进行集约、统一管理,实现信息互通,有利于城市的统一调控,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4.3营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综合管廊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的集约使用,充分采用立体空间的集约模式,避免地上土地浪费,释放更多城市空间,减少由于管线铺设所影响的景观效果,缓解土地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营造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通过综合管廊将具有危险性的管线埋入地下,避免对人居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基础设施的科学、合理建设,城乡环境的高质量发展。结语综上所述,新型市政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城乡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管廊的建设代表着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对促进城市管线综合化、集约化的形成,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城市化的进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推进,综合管廊等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将会突破其局限性,提升管线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规划模式,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助力良好形象的塑造,实现城市健康、稳定和高质量的发展。参考文献:1吴朴,孙挺翼,刘丰军.浅谈城市综合管廊的“绿色建造”理念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3(05):201-202.2徐雪松,闫月,陈晓红,刘星宝,粟芸,唐加乐,彭建军.智慧韧性城市建设框架体系及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1-10.3汪启光.城市更新背景下核心城区建设综合管廊的探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08):212-214+27.作者简介:武 彤(200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北京市,学历:本科在读,城乡规划。(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图 2电线横跨住宅楼实景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