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档案馆
工作
组织
思考
南京市
吕永明
612023 年 第 7 期业务研讨新时代档案馆编研工作组织实施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市档案馆为例吕永明(南京市档案馆,江苏南京,210019)摘 要:“十三五”以来,南京市档案馆主动寻找档案开发利用切入点,档案编研成果丰富、精品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章以南京市档案馆抗战档案汇编和“十三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等编研工作组织实施为案例,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新时代档案馆编研工作怎样科学选题,加强团队建设,探索提高档案编研及成果利用综合水平的新模式新方法。关键词:档案馆;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研一、“十三五”以来南京市档案馆编研工作取得丰富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档案馆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目标导向,加大馆藏档案向社会开放力度,档案信息开发利用进入活跃期,编研成果丰富、精品迭出。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力度,随后出台了 “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实施方案,引导和支持国家综合档案馆申报开发项目。南京市档案馆抓住机遇,以数字档案馆为技术依托,统筹各方资源,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寻找档案开发利用新的切入点,从2016年至今,独立或联合完成档案图书类编研成果17种62册,其中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6种13册,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编研成果6种43册。在编研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南京市档案馆注意探索和总结新时代档案馆编研工作理论与管理方法。一方面,以馆藏优质档案资源为基础,科学分析利用需求,把好选题政治方向和价值评估,将蕴藏在抗战档案、民族工商业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重要史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广大读者。另一方面,在继承我国档案编纂工作传统的同时,守正创新,吸引外部资源和人才加入编研团队,规范合作模式,完善工作流程,高度重视运用编研成果开展档案学术研究与开发宣传,打造南京地方特色档案文化品牌。本文即以南京市档案馆为例,从管理学角度探讨通过科学选题,加强团队建设,推进档案编研成果的深度开发等,总结适应新时代档案馆编研工作的方法模式。二、南京市档案馆重大题材编研工作组织实施的探讨1.做什么:科学分析优化编研选题(1)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南京市档案馆近年来的重大编研项目工作,除了基于馆藏基础外,着重考虑政治导向等因素。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工程起自2016年,是国家档案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档案事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南京在全面抗战前是中国首都,沦陷后又成为日伪势力盘踞的重心,有关日伪政权、南京大屠杀、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档案都是抗战史重要史料和研究基础。南京市档案馆从馆藏中选取了两个尚未详细公布的专题:一是关于日方扶植的伪行政机构,揭示其通过傀儡政权进行残暴统治和奴役压迫,沦陷区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二是关于江南水泥厂、永利铔厂等中国当时最重要的民族企业的遭遇,用档案揭露日方强行拆搬重要机器设备,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劫掠的历史事实。从两个专题档案可以看到,日本主要通过操纵控制伪政权来推行殖民统治,而对占领区内中栏目主持:邵澍赟62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国经济和民族企业的劫掠则更加直接和残酷。这些为抗战史、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基础素材。(2)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档案资源开发根在文化,要从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中寻找宝贵的文化滋养。南京有众多非遗项目,也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地之一,历代形成和积累了大量档案文献。为了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南京市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1,编制实施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2,强调文化遗产的记录与拓展利用,为档案编研选题提供了参考依据。南京市档案馆馆藏中既有以中兴源丝织厂为代表的世界级非遗南京云锦及有关丝织业档案,也有入选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的江南水泥厂、永利铔厂完整档案全宗用好这些兼具文化属性与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编研产品,使之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3)跟踪社会需求和行业动向。档案编研工作者要保持敏锐眼光,及时跟进社会、行业动态热点,主动捕捉社会需求,适时公布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档案。南京历史档案资源丰富,有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中山陵档案。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与这一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地方纷纷举办纪念活动。南京市档案馆抓住机遇编纂出版了“中山陵档案”史料丛书,当年11月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前夕在南京中山陵举行新书首发式。再如2018年初南京市档案馆得知市委、市政府向国家文物局提交关于请求将南京城墙(中国明清城墙)列入国家2020年正式申遗项目的请示,加之当年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为配合城墙申遗,及时利用馆藏档案推出南京城墙档案汇编,填补了南京城墙原始文献编纂空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要求以馆藏自有资源为主,选题受国家政策导向、社会利用需求变化、档案馆资源状况、编研者工作经历和学术视野等多重因素影响。从表1可以看到,一个好的编研题材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入选因素,在项目选题阶段和申报过程中,要对相关档案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善于将其中蕴含的各种价值要素关联起来,结合国家政策优化选题方向,努力提高课题质量和编研成果的价值水准。2.谁来做:坚持“开门办编研”的工作思路(1)档案馆是编研工作的组织者和主力军。为了确保国家项目任务完成,南京市档案馆建立和完善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机制,馆内由馆领导牵头,档案资源开发职能处室承办,相关业务处室参与,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办理项目申报、信息调研、邀请表1 南京市档案馆抗战档案汇编和“十三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选题评估要素分析馆藏基础条件社会现实需要档案特色及价值背景情况档案内容系统完整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契合时代的深厚文化内涵响应社会、行业关注热点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档案抗日战争档案题材伪督办南京市政公署档案抗日战争档案题材江南水泥厂档案抗日战争档案题材;2018年1月南京江南水泥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永利铔厂档案抗日战争档案题材;2018年1月南京永利铔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山陵档案2002年中山陵档案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南京近代教育档案近代南京教育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南京城墙档案国家文物局将“中国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备案南京云锦及丝织业档案2009年9月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选题评估依据申报课题632023 年 第 7 期业务研讨合作对象、招投标等业务工作。课题经国家档案局批复立项后,即组建各方参与的项目图书编纂委员会,在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开展数据收集整理、图书编纂等工作。同时,建立项目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协调解决业务问题,对图书纲目和书稿进行审核,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通过这样的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明确责任分工,保证项目规范运行,进度和质量可控。(2)广泛邀请各方参与编委会以提高编研成果的质量。在编研过程中档案馆人员更多的是扮演档案守护者、提供者的角色,缺乏专深的历史背景知识和学术训练,对档案的价值分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编研规划布局、材料取舍上往往与当下社会关注点脱节。史学权威专家主持档案文献整理公布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的优良传统。做好新时代编研工作,不仅专家学者要参与,相关领域的部门单位和科研人员都应当参与进来,这也是解决档案馆编研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优秀的编研团队是项目取得丰富成果的关键力量,从2016年的中山陵档案编研起步,南京市档案馆与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孙中山纪念馆合作,对“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及中山陵地理布局、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此后这一做法得到延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优化。2021年,为编辑南京云锦及丝织业档案,专门邀请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担纲主编,与江宁织造博物馆等携手,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级工艺美术师王道惠等三位大师作为技术顾问,从大纲编制、云锦实物和意匠稿遴选,到图注文字打磨,历时1年,为读者呈现这一世界级非遗的千年传承。(3)建立规范有序、紧密合作的团队关系。图书编纂委员会直接承担编研工作,档案馆、合作单位与外聘专家之间的合作水平决定了图书质量。要明确各方的职责边界,建立规范亲密的工作机制。首先,档案馆工作人员要牢牢把握编研工作政治方向,全程参与档案收集整理,对馆藏有完全充分的了解。对合作单位提供的档案素材要认真考证,与主题关系疏远、要素信息模糊、非原始档案要予以剔除,把好档案遴选关和文字审核关。其次,专家学术视野广阔,能够提供专业支持,完全可以在纲目编排和文字上挑大梁,但是编委会要坚持以档案史料为基础来表达史观,与某一历史问题相关的档案要系统完整地收录,避免以专家个人史观来主观、片面地组织筛选材料。最后,档案编纂中拟定标题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功,图册类编研的注解在统一文字说明体例的前提下,可以融合专家的学术观点与文风,力求做到“信、达、雅”。3.怎样做好:研究探索档案编研工作新模式新方法(1)大力开展档案资源建设为编研工作提供坚实支撑。档案开发利用必须以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化等基础工作为前提。南京市档案馆在全国较早完成了档案馆接收范围的修订增补,结合地方实际持续开展民族工商业档案、老字号企业、红色档案资源的抢救性收集与保护工作,形成鲜明的馆藏特色。比如自2008年至2021年,通过各方努力连续接收、征集百年老厂南京中兴源丝织厂的完整企业档案、云锦老艺人口述史料,以及各历史时期的珍贵云锦实物,与馆藏历史档案共同构成完整的南京云锦非遗档案。为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开展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程,累计完成142万卷又198万件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和9200万页档案全文数据挂接、校对工作。积累了内容丰富、全文信息化、组织有序的数据资源,现代化的编研开发工作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由于已经完成了档案整理和扫描,可以将国家项目资金完全用于编辑出版环节,聘请专家审稿润色,优化装帧设计,采用全彩影印等技术,提高了图书质量和精美度。(2)通过档案史料公布促进南京地方史学研究。在社会各界多年的共同努力下,以南京文明体为研究图1 南京市档案馆抗战档案汇编和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编研项目组织实施流程图项目编纂工作委员会编研成果草稿书稿提交审核项目出版招投标委托出版社排版校对图书出版发行项目结束项目档案专题数据库南京市档案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编研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选题与申报项目合作单位特聘专家顾问高校科研人员64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对象的地方学南京学已成为学界热点。档案与方志、图书等文献共同构成南京学研究的宝贵基石。为了建设包括档案在内的南京学数据库,将分散的历史文献系统地加以收集整理,南京市于2009年启动了金陵全书的整理出版工作。在南京市档案馆支持下,金陵全书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民国档案纳入文献典籍整理的先河,将已出版的档案汇编成果同步收录于“档案编”中,成为这一当代南京典范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后世。档案史料公布后,吸引专家学者们据此开展社科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部分论文在国家和省市档案学会论文评选中获奖,这些学术成果丰富了南京学的内容,对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对档案编研成果价值的肯定。(3)以编研成果带动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长期以来档案馆资源工作存在重编轻研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南京市档案馆除邀请高校学者围绕编研成果推出有影响力的科研课题,还综合运用展陈、新闻访谈、影视片、口述采集、档案活化等多种方式,拓展面向社会各层次宣传、开发利用档案的有效路径,提高编研成果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2018年8月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之际,以 江南水泥厂档案为素材的专题纪录片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登上央视 国家记忆栏目,以此为契机在江南水泥厂旧址筹设档案史料馆,成为以档案开发推动工业遗产转型重生的优秀案例。2019年首辑 南京城墙档案出版,被专家誉为“促进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实践”,江苏电视台、南京晨报等媒体深度报道,并为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史料依据,形成以档案开发服务申遗工作的南京模式。2020年,在南京云锦档案编纂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档案活化”开发理念,特邀行业专家对馆藏云锦实物和意匠稿进行评估,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八宝团龙”和“金陵锦”两幅作品,凭借中兴源丝织厂科技档案中记载的传统工艺进行手工复原,为非遗档案文化宣传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三、总结与思考档案是记录信息的载体。作为文件材料形成者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录与凭据,其真实性由形成者认定,并借由载体、文头、格式、签章等一系列形式特征固定下来,经过归档积累保存至今。档案馆馆藏档案来源于众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内容信息浩如烟海,不同的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研究利用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档案编研工作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总结南京市档案馆近年来编研工作的组织实施,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较好地执行了项目目标管理,结合馆情改进运作模式,培养编研队伍,档案史料研究与文化宣传工作均开展得有声有色,将相关业务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当然,在工作中仍有需要深入研究和改进之处,比如:如何从制度上完善档案开放和公布流程,运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档案内容数据化,辅助编研选题和选材;现代影印排版技术固然保留了档案原貌,但是对读者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研成果的宣传推广。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编研工作者与专家一起,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档案文献编纂与学术研究深度结合的发展道路。*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K-014)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与参考文献1南京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EB/OL.2023-06-30.http:/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 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5):6.图2 以 南京城墙档案 为代表的档案多元开发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