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性的历程-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变
时代
儒学
研究
重要
成果
读沈顺福
先生
人性
历程
中国古代
儒家
哲学
基本
问题
及其
历史
演变
国际儒学论丛(第11辑)书评新时代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读沈顺福先生 人性的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唐哲嘉*仲夏之末,韩焕忠师给我布置作业,要我认真阅读沈顺福先生的大作 人性的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山东人民出版社 2020 年 12 月出版,全书 460 千字,以下行文简称 人性的历程)。韩师站在学术史的立场上,对此书评价甚高,他对我说:“80 年代,李泽厚先生有一本 美的历程,在当年可谓是独领风骚;90 年代,杨国荣先生有一本 善的历程,也算是横空出世;如今沈顺福先生出版的这部 人性的历程,堪称是 21 世纪以来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此著确如韩师所说,是21 世纪儒学研究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此作以“人性的历程”展开儒学基本问题 “性与天道”的形而上之思,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人性”,可谓是“以点带面,以面成体”,从整体上揭示了儒学在千年发展过程中丰富而生动的哲学形态。我认为沈先生此著体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一前瞻性对中国古代儒学形上学的界定中国哲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自诞生之时就面临着自身合法性的问682*唐哲嘉,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哲学与三教关系。新时代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题。严格来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之名,因而中国哲学天然地缺乏自身的研究范式。自“哲学”引入中国之初,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人都主张以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来定义和整理中国传统思想,乃至冯友兰先生的 中国哲学史 更是“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来建构理论架构。如此中国哲学长期处于吴晓明先生所说的“学徒状态”,即缺乏对中国哲学特殊形态的认识,因而我们的哲学研究总是缺乏有效的方法论和研究的规范性,研究的水平自然也就差强人意。简单套用西方模式的研究范式使得我们的哲学研究变得僵化而枯燥,同时也扼杀了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最为学界熟知的案例就是任继愈先生不同时期关于老子哲学中“道”的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末任先生认为老子之“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因而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特点。而到了 70 年代,任先生一改原来的思想,转而认为老子之“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恰恰是精神性的东西。到了 80 年代初,任先生又一改往日的立场,转而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立场,认为老子本身没有说清楚“道”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尽管任先生的几次思想转变都带有无可奈何的意味,但确实也反映出套用外来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思想理论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唯物和唯心都不能用于判别老子之“道”的性质和内涵,更确切地说是无法揭示中国本土思想的独特性。同样,完全套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无疑使我们带上了“学徒”的高帽,这恰恰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所需要反思的。沈先生此著之一大特色就在于对中国古代儒学形上学主题与形态的探索。沈先生在该书导论中提出,哲学可分为广义哲学与狭义哲学:所谓广义哲学乃是指宽泛的智慧之说,而狭义哲学则是关于终极性原理的探索,专门指形而上学。在此著中,沈先生以儒家的形而上学作为其研究对象,通过不断追问中国古代儒学追求的终极存在是何物,最终确立了以“人性”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形上学的主题。正如 周易 所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哲学非常重视“生生之道”,中国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世界,中国古代的儒学同样带有这种“生生”之意,因此沈先生认为儒家哲学也是一种生存哲学。西方之形而上学始终关注的是事物背后的终极性根据,而中国哲学则不然,它恰恰是围绕“人生”问题而展开的。这种对终极性存在的差异性理解,造就了中国哲学自身的独特性。人性的历程 以“人性”来确立整个儒学的永恒主782国际儒学论丛(第11辑)题和终极关怀,充分体现了沈先生“讲自己”的为学旨趣,同时也表现出对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独特的体认与感悟。这种对中国哲学形态的探索无疑具有引导中国哲学界重新确立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前瞻性意味。二系统性对儒学基本问题演变的逻辑考察“人性”问题是如何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演变的呢?本书以人性论史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儒家形而上学的切入点,展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儒家形而上之思聚焦于“人性”,而对“人性”问题的探究在漫长的历史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人性”问题起于先秦,其内涵的展开又表现为在历史中的逻辑演绎,如在汉儒的思想中“人性”表现为“材质”问题;而在魏晋时期又体现为“自然”问题;随着问题的进一步展开,“人性”的讨论在宋明之际达到了其顶峰,一方面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将其演绎为“理”,另一方面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家则将其化为“心”。如此,围绕着“人性”这一形而上的主题,通过展现其在历史中的演绎和变化,从而充分展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沈先生以一种“一致而百虑”的宏大叙事将“人性”之思展露无遗,一方面,儒学因“人性”而获得了其独特的形而上的规定性,另一方面历史的演绎又将抽象的“人性”化为具象的儒学形态,从而更全面地表现了儒学之道。同时,在研究的方法上,沈先生尤其注重运用比较研究法。在考察思想的演进中,沈先生特别以纵向比较法来揭示“人性”问题的发展逻辑。虽然本书的考察对象是中国本土的儒家形上学,但并不妨碍作者以西方严密的思维逻辑为研究工具,如此既同情地看待中国古代儒学基本问题的时代境遇,又能在逻辑上清晰地展现这些问题的演变过程,展现出儒家形而上学演绎的独到之处。按照沈先生的意思,儒学基本问题的发展逻辑体现在继承与发展上,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比较来揭示儒学本身的演进和发展。比如,沈先生在论述陆、王心学时,尤其注重陆九渊思想与王阳明思想的差异性,可谓是“同而不同之中有辨”。王阳明思想所面对的难题,也是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陆九渊所忽略的学习与教化功夫。书中专门以“本末”与“体用”两个维度展开陆、王思想的差异性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了王阳明思想的独特形882新时代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态。同样,沈先生在论述程朱理学的时候,也注重对程朱思想之异的探析,从而突出了朱熹哲学的新贡献。总之,这种思想独特性的呈现正是基于比较的研究方法,这为我们正确评价哲学家的地位提供了基本标准,这一方法的运用也使得本书具有了逻辑较为严谨的特点。三深入性对儒家学者哲学思想的深入分析沈先生对中国儒家人性论史的架构从纵向的角度揭示了儒学的演绎逻辑,而横向的比较研究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特色,这种深入性又表现为对古今与中西的会通。首先,是中西问题。人性的历程 立足于中国哲学但又不局限于中国哲学,而是具有世界哲学的格局,注意吸收西方哲学的思辨特征与思想精华。比如它在论述张载“气化生物”思想的时候,借用海德格尔的“距离”概念来阐述主体与对象之间感应的可能。又如在论述二程哲学的时候,指出了以二程为代表的儒家将儒学发展为一种柏拉图式的思辨哲学。再如,在论述朱熹哲学之“理”的时候,将其归纳为终极性、实在性、超验性、普遍性和自性(identity)。无疑,这些展现了作者较为深厚的西方哲学修养和功底。沈先生对中西哲学之间的比较与互动,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把握中国古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其次,是古今问题。沈先生治学虽着力于古代,但却放眼于当今,对哲学家思想的研究永远存在两个维度:即诠释者的维度(代表今)与诠释本文的维度(代表古),一则立足于文本,忠实于文本;一则立足于现实,忠于当下发展。本文具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沈先生所采用之文献翔实,对于文本的诠释客观而严谨,可谓是忠于文本本身。沈先生无疑是以“同情”之态度来展开对儒家哲学家相关思想的论述:一方面以哲学家所面临的问题为导向,展现其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与新贡献;另一方面沈先生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又有自身的独到见解。他在总结董仲舒思想的时候,能“同情”地看待董氏“天人感应论”的独到贡献,认为它对于理学思想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站在以往学术的立场将其贬斥为“邪妄”了事。第二,沈先生虽是以中国历代之大儒思想为讲述依据,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照着讲”的层面,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当代的思考与研究。对“人性”问题的呼唤不982国际儒学论丛(第11辑)仅仅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形而上之思,更是当今人之发展的重要问题。诚然,此书尚有不足之处,正如沈先生所自言:“少数非常重要、但是年代不明或不确定的著作比如 大学 中庸 易传 等无法处理。”将其引为自己的一大憾事,这显然是学术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但瑕不掩瑜,我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永远都不能要求一本书尽善尽美,那样的书恐怕只存在于柏拉图式的理念之中。总体而言,人性的历程 对儒家形而上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韩师谓其为新时代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诚非虚语!(责任编辑:张兴)092沈顺福:人性的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第 427 页。